原创 晚清最悲惨的大臣:60岁成民族英雄,66岁被斩首示众,还拍照传世
迪丽瓦拉
2025-09-19 21:32:41
0

1911年10月10日,武昌的街头弥漫着激烈的枪声,革命党人在此发动了起义,迅速激起了各地的响应。这一事件标志着清朝即将走向灭亡的前夕。

此时,远在四川的一个年约六十的老人也感到心神不宁,夜不能寐,浑身颤抖。他深知,自己曾为民众带来无尽的灾难,欠下的血债终究会有一天找上门来。

这个老人名叫赵尔丰,他在晚清的历史中,评价极为复杂,常有人赞誉他为民族英雄,也有不少人诟病他为清朝的走狗,名声一时之间毁誉参半。

有人称他为力挽狂澜的民族英雄,认为他在关键时刻为国家作出了巨大贡献,理应流芳百世;而也有人指责他是腐朽政权的帮凶,是一个背叛民族的罪人,应该遗臭万年。

赵尔丰,1846年出生在江苏,祖籍襄平(今辽宁省辽阳市)。虽然名字中带有汉族的色彩,但他其实是一个地道的满洲人,属于清朝的正蓝旗。作为一个官二代,他的出生几乎可以说是含着金钥匙,衣食无忧,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父亲留下的庇荫让赵尔丰不必像平民百姓一样辛苦读书,但依然拥有了通向仕途的机会。

虽然赵尔丰并未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名次,但他依靠家族关系,顺利地在广东找到了一份差事。虽然没有真正的才干和能力,赵尔丰依然凭借关系在政坛中稳步上升。直到39岁时,他才终于当上了永济县的县令,而同样年纪的兄长赵尔巽已经晋升为贵阳府的知府。很多人认为,赵尔丰一生的官运也就到此为止了,但命运却在他58岁时给了他一次大反转。

1903年,山西巡抚锡良调任四川总督,赵尔丰也随着其一起前往,担任了永宁道,成为了四川地方的一名重要官员。按理说,赵尔丰此时已步入晚年,距离退休只有十来年,这时的他似乎也不会有什么大的作为。但谁也没料到,仅仅两年后,一场突如其来的事件,让赵尔丰一跃成为历史的焦点。

1905年5月,一则来自西藏的惊天消息传来:大清驻藏大臣凤全在巴塘被暗杀。这一事件震动了整个朝廷,因为凤全作为清朝的重臣,不仅是驻藏大臣,而且还是正二品的要员,刺杀他无疑是在挑衅清廷的权威。

凤全在前往西藏途中,途经巴塘时,发现了地方寺庙过度干预地方事务以及土司的乱象,于是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此举触怒了当地的寺庙和土司,导致他们发起强烈反抗。巴塘的僧侣堪布和土司头人联手,要求凤全立刻离开。凤全坚定不移,坚决执行改革,最终导致了与当地势力的冲突。

在冲突升温的情况下,凤全的卫队被打败,凤全被迫撤离。3月1日,他带着少数随行人员准备离开巴塘,却不知已陷入了死亡的陷阱。鹦哥嘴一带峡谷地形,埋伏着滚石和藏民的伏兵,等着凤全的到来。随着一声令下,滚石如雨点般从山上滚下,凤全和随行人员几乎无处躲藏,死伤惨重。

凤全的死亡让清朝高层震怒。慈禧太后意识到,如果不迅速采取行动,必然会让地方势力更为嚣张,国家的统一岌岌可危。于是,她决定展开强力反击,向四川总督锡良下令派遣得力干将前往追查凶手,并严惩不贷。

赵尔丰正是这个关键时刻的主角,被任命为军务督办,带领大军前往巴塘。尽管已年过六十,但赵尔丰毫不畏惧,带领一支装备精良的队伍,迅速展开调查。很快,他查明了凤全遇害的真相,并揭露了这一事件背后隐藏的外部势力——英国。

英国在西藏的插手,尤其是在1903年派兵入侵西藏并迫使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拉萨条约》之后,企图扩大其在西藏的影响力。赵尔丰的调查结果表明,凤全的死亡与英国的阴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赵尔丰将这一结果上报朝廷,慈禧太后立即下令对西藏进行强力镇压,旨在向英国和藏区势力显示清朝的强硬态度。赵尔丰接到命令后,带领军队迅速出击,很快在七村沟取得胜利。

然而,在此后的追剿行动中,赵尔丰遇到了更为棘手的困难。叛乱分子逃至稻坝(今稻城)的桑披寺,动员了两三千武装人员,准备与清廷作对。桑披寺的僧侣普仲扎娃早有前科,且残忍至极,曾杀害驻理塘的都司李朝富,甚至剥皮示众,极其挑衅朝廷。

赵尔丰在了解到桑披寺的叛乱情况后,决定亲自出征。然而,他未曾料到,这场行动竟比预想中的艰难得多。进入火竹乡后,赵尔丰遭遇了普仲扎娃的伏击,险些陷入困境。幸得清军装备精良,才逐渐扭转局势,最终将叛军包围在桑披寺。

桑披寺的地势险要,坚固的石墙让清军的攻击力大打折扣。面对困境,赵尔丰并没有放弃,而是集思广益,最终发现了寺庙的供水暗道,成功切断了叛军的水源。饥渴和缺水逼迫普仲扎娃做出决策,最终他选择了自杀,而寺中的武装分子也纷纷投降。

最终,经过长达半年的努力,叛乱被平息,西藏得以继续保持在中国的版图内。赵尔丰在这场危机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因此被许多人视为民族英雄。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赵尔丰的一生就此完美。1911年,由于赵尔丰在四川保路运动中的强硬镇压,他积下了大量的民怨。随着武昌起义的爆发,赵尔丰的罪责也被推到前台。最终,他被革命党抓获并斩首,年仅66岁。虽然他曾是保卫西藏的英雄,但在民众心中,他却成了镇压人民的“屠夫”。历史的评说,功过难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2... 2000年10月19日,恰逢西藏昌都解放50周年的纪念日。此次庆典特邀了多位曾参与昌都战役的重要人物...
原创 张... 张飞被称为三国时期的平头哥,几乎没有谁敢惹他,一旦有人挑战他,张飞便会直接出手,不留余地。即使是强如...
原创 陈...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农民起义常常成为推动历史变化的重要力量。而打响第一枪的,就是程胜和吴广。站在今天的...
原创 见... 韩国那边出了个事。他们改了个顺序。 以前他们念叨国家,是“韩日中”。现在,他们自己定了,以后得叫“韩...
原创 大... 紫禁城一直是权力斗争和宫廷秘密的中心。1908年一个寒冷的早晨,紫禁城的气氛比平时更加沉重压抑。光绪...
花脚大仙分享:《不尽长江滚滚来... 不尽长江滚滚来 ——长江与中华文明展中篇 长沙博物馆特展 花脚大仙分享 “不尽长江滚滚来——长江与中...
原创 五... 关羽未能守住荆州,导致了荆州的沦陷,这也意味着蜀汉失去了半壁江山,未能完成大业。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连...
原创 刘... 在十大元帅中,刘伯承的寿命最长,他与朱老总一样,即使到了晚年,仍然深受毛主席的信任。尽管刘伯承的身体...
原创 李... 李秀成:太平天国的忠王与军事支柱 李秀成是太平天国的重要人物之一,既是太平天国的忠王,也是这个动...
原创 康... 朱元璋究竟是明君还是暴君?这个问题可能很多人都没有答案。朱元璋的政绩非常突出,他废除了丞相制度,设立...
原创 夏... 夏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家之一,一直是历史学界关注和争论的热点话题。人们尤其对夏朝是否拥有文字,以...
原创 八... 三国时期归晋,历史迎来了统一,但这次统一在中国古代史上引发了不少争议。其一,司马家族的崛起是在曹魏政...
原创 中... 这座矗立在旅顺口区的白玉山塔,表面看去只是一个高耸的石质建筑,可它背后的故事却牵扯着百年侵略史和国家...
原创 嘉... 前言 在那个一切都依赖人力的年代,如何才能修建一座宏伟的关隘工程呢?嘉峪关长城便是中国古代非常著名的...
原创 火... 标题:从土葬到火葬:中国历史上死亡方式的演变与现代观念的变迁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们对死亡的态...
原创 史... 你以为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朝代是秦朝或汉朝吗?或者是繁荣的唐朝?其实,还有一个朝代,它在文治上超越了汉朝...
原创 中... 话说中国现在啥都造得出来,航母下水,高铁到处跑,火箭上天,就连芯片也在追赶,可偏偏消防车这玩意儿,还...
原创 倘... 前言 韩信是楚汉争霸中,刘邦最得力的将领之一,堪称刘邦手中的重要棋子。在刘邦从韩信手中收回所有精锐...
原创 大... 要问秦国历史上第一功臣是谁,有人会提到当年的百里奚,认为他帮助秦穆公称霸西戎,若不是他的帮助,秦国未...
原创 刘... 刘备,作为汉末三国时期与曹操、孙权并立的三大英雄之一,凭借其过人的英雄气概吸引了许多杰出的人才。而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