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韩信被杀,萧何冷冷地看着他的尸体,说出4个字,被人诟病千年
迪丽瓦拉
2025-09-19 23:04:24
0

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几乎人人耳熟能详。韩信在成名之前,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军中小官,担任管军粮的职务。由于长期得不到重用,他打算和其他失意之人一起逃亡。此时,丞相萧何得知了这一消息,毫不犹豫地放下手头的事务,匆匆赶去追赶韩信,甚至没有和刘邦打招呼。最终,萧何成功劝说刘邦任命韩信为大将,而韩信也在战场上屡立奇功,最终被后人尊称为“兵仙”。

然而,韩信这一生的最终结局却充满了讽刺与悲剧——他死于士兵之手,被绑起来斩杀。更让人不解的是,萧何在看到韩信的尸体时,却说了“为国除奸”这样的话。那么,为什么萧何会如此冷静地看待曾经并肩作战的兄弟的死呢?为何他的话在历史上引发了无数诟病?

早年的韩信,家境贫寒,性格孤僻,为了生计,他常常去别人家蹭饭,甚至因此引起了不少人的反感。一次,韩信常去的亭长家中,亭长的妻子心生不满,故意把饭做得太早,等到韩信来时故意不给他留饭。韩信意识到自己被怠慢,愤怒之下决定再也不去这个家。除此之外,韩信在街头也常被人嘲笑。有一天,有人公开挑衅他,侮辱他说:“你身形高大,佩刀剑,但根本不敢杀人。如果真有本事,来刺我一下,或者从我胯下爬过去!”面对如此侮辱,韩信并未反抗,反而“忍辱负重”,爬过了他挑衅者的胯下。旁人嘲笑他是“怂包”,从这点看,韩信的早年生活确实充满屈辱与艰难,而他能屈能伸的性格,也许正是日后能成大事的原因之一。

由于秦朝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点燃了各地的反叛火种。韩信最初投奔了项羽,但在项羽麾下,他始终未能展现自己的才华,多次提出的军事建议被忽视。后来,韩信投向了刘邦的阵营,最初只是一个连敖。然而,在一次因犯错而应受惩罚时,韩信直接质问夏侯婴:“汉王难道不想统一天下吗?为什么要惩罚能打仗的人?”夏侯婴看出韩信的非凡气度,决定放他一马。之后,韩信与夏侯婴的深入交谈,让刘邦也开始意识到他是一位难得的军事才俊。最终,刘邦任命韩信为治粟都尉,但并未对其给予过多关注。

直到萧何亲自去追赶韩信,刘邦才意识到,眼前的这个人,未来可能会成为与自己、项羽并肩三足鼎立的关键人物。起初,刘邦对萧何的推荐持怀疑态度,但萧何坚定地说:“大王若想称霸天下,这人是不可或缺的。”于是,刘邦终于同意任命韩信,并问他:“听闻丞相极力推荐你,说你是争天下的重要人物。请问将军有什么计策?”韩信不假思索地答道:“天下的最大障碍是项羽,但他不是一个可以称帝的人。项羽不懂得用人,民众不歌颂他的美德,自称霸王,却放弃了彭城这个得天独厚的地方。这样的人,怎么能与大王争天下?只要大王能够广纳贤才,顺应民心,称霸天下指日可待。”刘邦听后大喜,认为韩信的眼光和远见极为精准。

在随后的战斗中,韩信展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迅速平定了三秦,收服了各地王侯。然而,正是韩信的贪婪,为他后来的悲剧埋下了伏笔。公元前203年,韩信征服了齐国,提出希望自己能够掌管齐地,这一请求让刘邦极为愤怒。虽然刘邦处在被楚军包围的困境中,不得不依赖韩信的支援,但心中对韩信的怀疑已经萌芽。此后,齐国人蒯通看中了韩信的抱负,劝他自立为王,然而韩信虽然心动,但仍心存对刘邦和萧何的感激,拒绝了蒯通的提议。然而,刘邦心中对韩信的不信任已经种下了深深的阴影。

随着垓下之战的胜利,刘邦再度封韩信为淮阴侯,但随之而来的却是韩信兵权的削弱。韩信的心情愈加焦虑,最终,他与叛将陈豨密谋叛变。吕后通过探子得知韩信的叛变意图,立即指示萧何进行处理。萧何虽然曾是韩信的恩师,但面对时局的变化,最终还是按刘邦的命令,将韩信捉拿。临死之前,韩信叹息道:“后悔没有听从蒯通的建议,若当时自立为王,今日何至于此?”萧何在看到韩信的尸体时,冷静地说:“为国除奸。”刘邦得知韩信死讯后,虽有些许冷漠,但心中暗自松了口气,认为汉朝的未来终于可以暂时无忧。

萧何深知韩信的雄心,也明白刘邦的疑虑。虽然他欣赏韩信的才华,但一旦韩信心生反叛之意,即便曾是知己,萧何也不犹豫地选择了对立。这不仅是为了汉朝的未来,也是为了刘邦的安全与江山的稳固。萧何的“为国除奸”,虽然冷酷,却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显得合情合理。虽然历史上有许多人诟病萧何的选择,但他为西汉做出的贡献依然不容忽视。也许,在黄泉路上,萧何与韩信依旧会继续探讨理想与人生,回首那些一起度过的峥嵘岁月,感叹风云变幻,人生无常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李... 李秀成:太平天国的忠王与军事支柱 李秀成是太平天国的重要人物之一,既是太平天国的忠王,也是这个动...
原创 康... 朱元璋究竟是明君还是暴君?这个问题可能很多人都没有答案。朱元璋的政绩非常突出,他废除了丞相制度,设立...
原创 夏... 夏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家之一,一直是历史学界关注和争论的热点话题。人们尤其对夏朝是否拥有文字,以...
原创 八... 三国时期归晋,历史迎来了统一,但这次统一在中国古代史上引发了不少争议。其一,司马家族的崛起是在曹魏政...
原创 中... 这座矗立在旅顺口区的白玉山塔,表面看去只是一个高耸的石质建筑,可它背后的故事却牵扯着百年侵略史和国家...
原创 嘉... 前言 在那个一切都依赖人力的年代,如何才能修建一座宏伟的关隘工程呢?嘉峪关长城便是中国古代非常著名的...
原创 火... 标题:从土葬到火葬:中国历史上死亡方式的演变与现代观念的变迁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们对死亡的态...
原创 史... 你以为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朝代是秦朝或汉朝吗?或者是繁荣的唐朝?其实,还有一个朝代,它在文治上超越了汉朝...
原创 中... 话说中国现在啥都造得出来,航母下水,高铁到处跑,火箭上天,就连芯片也在追赶,可偏偏消防车这玩意儿,还...
原创 倘... 前言 韩信是楚汉争霸中,刘邦最得力的将领之一,堪称刘邦手中的重要棋子。在刘邦从韩信手中收回所有精锐...
原创 大... 要问秦国历史上第一功臣是谁,有人会提到当年的百里奚,认为他帮助秦穆公称霸西戎,若不是他的帮助,秦国未...
原创 刘... 刘备,作为汉末三国时期与曹操、孙权并立的三大英雄之一,凭借其过人的英雄气概吸引了许多杰出的人才。而刘...
原创 朱... 中国历史上几百位皇帝中,只有朱元璋和刘邦的经历最为相似。他们都出身底层,靠自己的努力一路征战统一天下...
原创 明... 明朝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突然决定将已经退休多年的韩国公李善长从家中抓出来并杀掉。李善长被处死时,罪名...
原创 梁... 综述 提到梁山108好汉,大家最先想到的往往是他们那种忠肝义胆、行侠仗义的形象。在小说设定的那个贫困...
原创 古... 古代历史中涌现出许多英勇的猛将,他们在战场上展现出的非凡勇力与智慧,使他们成为不朽的传奇。华夏五千年...
刘备为何白白在新野待了7年 公元201年到208年,刘备在新野足足待了7年。 似乎什么都没做。 为什么会待这么长时间? 主要有三...
原创 朱...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通过推翻元朝建立了明朝,但实际上,元朝的版图要比朱元璋的明朝广阔得多。那么,为什么...
原创 唐... 唐朝有一个人,名叫朱前疑,他原本只是一个普通农民,但因为擅长拍马屁,最终从平民一跃成为了五品官。这个...
原创 岳... 宋高宗赵构当皇帝的过程充满了波折。他本来并没有成为皇帝的机会,哥哥钦宗已经当上了皇帝,他自己只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