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朱棣把明朝的中心北迁有几个好处?五个,北迁改变了明朝的走势
迪丽瓦拉
2025-09-20 00:02:31
0

朱元璋以平民建立明朝,成为历史上得位最正的皇帝,朱元璋之子朱棣在朱元璋去世没几年就通过靖难之役夺得侄子的皇位,并将国都北迁。

国都是一个朝代的中心所在地,自然不能随便迁移,朱棣将这个明朝从江南北迁到很远的华北地区,肯定不是北平比南京更好,而是基于很重要的考虑。总结下来,大体上有五个原因:

一、朱棣要回到自己的势力范围

朱棣是藩王夺位,皇位可谓不正,而朱元璋对南京控制了很多年,忠于朱元璋和朱允炆的势力,会不会反扑回来则不好说。北平则不一样,这是朱棣自封王以来就控制的地方,显然,朱棣对北平及其周边区域的控制要高于南京,维护自己的安全,才是王道。

靖难之役,朱棣以很小的代价,实现了皇位更替,并不见得没有反对原因。朱家叔侄之争,外人中立,表面上是不介入皇家内部之争,实际上也有对朱允炆集团不满的因素。这些人未必真心拥护朱棣,一旦形成盘根错节的势力,势必会威胁到朱棣的皇位。除此之外,还有朱元璋其他的儿子也觊觎皇位。远离南京就是来到一个安全的地点。

南京其实是叫应天府的,而北京是叫顺天府,应天有“上应天意”之意,顺天则是“顺应天意”之意,两者也是有一定的关联的。

二、定都南京的王朝大都短命

南京是个好地方,但却不是定都合适的地方,历史定都南京的王朝,基本就没有强盛的,从孙权的东吴到后来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没有一个好的。毫不夸张的说,南京这个地方就没有王气。从中国历史来看,定都西安、北京的王朝更长久更强盛,定都洛阳的王朝也还可以,都要比南京强。朱元璋作为一个南方人,选择当时南方最重要的城市南京,是最好的选择。他自然不愿意去干冷的北方,朱棣则不同,长期在北方,也能适应北方的生活,再加上北京的王气,国都北迁无疑是更好的选择。

据说朱棣之父朱元璋在世时,就对南京的国都地位不满意,毕竟历史上那么多王朝偏安南京,让人不得不对这样的城市为都,有不祥的想法。北迁也在考虑之中,但是就当时的情况,西北的长安可能比华北的北京更被看重。朱棣长期生活在北平,自然明白北平的价值,选择自己的地盘北平更适合。

三、明朝北方防御的需要

国都的设立,其实和一个王朝整体的防御有关,国都设定的位置,其实也是一个王朝的防御重心,很多王朝的国都是偏于某个方向的,主要也和防御有关,毕竟国都有大量的人口和兵力部署,这都为战时准备提供了便利。明朝建立后,最大的敌人很显然是北元,北方防御是明朝的重中之重,作为北藩的朱棣,自然对这方面的情况,比所有人都了解北方的形势。一旦给蒙古人南下的机会,明朝很有可能防不住。

解决北方防御的问题,国都北迁是个很好的选择,天子守国门,不仅坚定了将士守土的决心,也将大量有生力量集中在北方。实际上,明朝国都北迁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为了拱卫京师,明朝不仅修了明长城,还加固了辽东的工事,在瓦剌和女真势力强大的情况下,明朝能够维持200余年,还是体现一定的实力的。

四、南北平衡的需要

元朝建立了完全大一统王朝,版图向北扩张了很多,这是以往王朝比不了的。传统的汉朝、唐朝,南方部分要大于北方,以现在的南北分界线秦岭——淮河线看,大部分区域都属于南方。明朝前国都南京,过于偏南,无法辐射到广大的北方地区。北方不稳,就容易出现类似北宋那样的被动局面,因此,明朝需要一个北方国都来掌控北方,同时,朱家的根基在南方,也要照顾到南方,为此,明朝采取了特殊的两京制。明为两京,实则皇帝在北,南方之都,可以称之为留守之都,后来,明朝末年,顺天府被攻破后,应天府的作用也没有办法发挥,南明只不过是一个偏居势力而已。

五、躲避太祖陵寝

明孝陵是朱元璋的陵墓,在南京,明长陵是朱棣的陵墓,在北京。朱棣夺侄子的皇位,其实就是改变了朱元璋临终决定,就是一种忤逆行为。假如朱棣生活在南京,那么在他去世后,自然要安葬在南京,安葬在朱元璋陵墓附近。这不仅是朱明皇家的尴尬,更可以说是耻辱。逆子“睡”在父亲面前,后代也没有颜面。

对于朱棣的靖难之役,历代评价多是贬义,其实就是一种篡位行为,叔叔也是侄子的臣子,叔夺侄位就是不地道的,但是朱棣其实也是很冤枉的。第一个冤枉,朱棣是朱元璋第四子,朱元璋去世前,前三子均已去世,按照父子相继的传统传位规则,就应该是朱棣继位,可是朱元璋偏偏就来了个爷孙相继,打破了正常的传统,第二个冤枉,朱允炆继位后,首要任务就是削藩,削藩也没有问题,就是有点太急了。明初各藩王都是掌握一定的兵权,这就给了他们反对皇侄朱允炆的资本。别人要杀你,你得反抗,这是正常的逻辑。朱棣反对朱允炆,其实就是这样的,朱棣应当于自卫。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发现三十万年前“最早木器”... 甘棠箐先民用木器挖掘植物根茎示意图。甘棠箐遗址研究团队供图 7月4日,甘棠箐遗址研究团队在国际学术期...
傅国涌:历史是一个民族的心灵 一、“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始作俑者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直至今天,这句流行了六十多年的话...
原创 这... 《斩明》——以用人得失与权谋之路,描绘大明王朝的权力长卷(22) 上一章回顾:绝世文臣——大器晚成...
原创 迁... 文 / 子玉 国都的选址关乎一个国家的兴衰,这在历史上是一个铁一般的规律。 梁惠王九年(公元前36...
原创 “... 提到魏晋时期,很多人都会联想到战乱、隐逸以及那个时期特有的“风流”气息。在魏晋文人群体中,风流并不单...
原创 郑... 要提到明朝经济最为繁荣的时期,永乐年间无疑是最为显著的。明成祖朱棣执政期间,不仅在政治、经济、文化等...
原创 被... 在清朝的三位创世帝王中,清太祖努尔哈赤无疑是这个王朝的奠基者;而清太宗皇太极则是清朝的实际开国皇帝,...
原创 项... 公元前206年,项羽在关中大肆分封诸侯,其中将军共敖被封为临江王,统辖南郡、黔中郡和长沙郡,定都江陵...
原创 难... “十王出在森罗宝殿,控背躬身迎迓太宗。”这句描述出现在许多仙侠剧中,讲述了天界、地界和人界之间的层次...
原创 诸... 公元223年,刘备在与东吴的战争中遭遇惨败,不得不退回重庆白帝城修养。在此期间,刘备不仅失去了战斗的...
原创 长... 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牵涉到四场重大战争、两个周境诸侯国,以及当时活跃在中原北方的游牧部落——匈奴部族。...
原创 陈... 陈毅是红军的创始人之一,然而在新四军成立初期,他并未进入军部,而仅仅担任了第一支队司令员。许多军事爱...
原创 西... 在提到西汉时期,尤其是西汉初期的税收时,人们常常会联想到“十五税一”或“三十税一”,由此产生了一种误...
原创 霍... 好像写了一篇让人兴奋的爽文,但实际上,真实的历史仿佛更像是一场格外精彩的爽文。 一、荒唐的极端论调 ...
原创 邓... 一、邓艾和姜维,到底谁更强? 邓艾和姜维谁更强?这个问题确实没有简单的答案。如果我们从结果上看,邓...
原创 雷... 好的,我会帮你将这篇文章在保持原意和字数相近的基础上,进行改写,并适当增加细节描述,增强文章的丰富度...
原创 西... 在20世纪的尾声,苏联这曾经令世界畏惧的社会主义巨人轰然倒塌,化为历史的废墟。关于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首尔”是什么意思?“汉城”为... 20世纪初德国交换卡片,其上有Söul(首尔)字样 首尔是大韩民国的首都。“首尔”(韩语:서울Seo...
原创 韩... 当然可以!下面是对你提供的文章内容进行改写后的版本,保持了原意,同时增加了一些细节描写,字数也基本相...
原创 7... 7月5日,俄共第十九次代表大会正式通过一项重要决议,明确指出1956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对斯大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