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左宗棠病逝之后,朝臣伤透脑筋,连上四个谥号,却都被慈禧否决
迪丽瓦拉
2025-09-20 02:02:52
0

历史开讲

提到左宗棠,相信很多人都不会陌生,尤其是那些曾经学习过初中历史的人。作为晚清时期的四大名臣之一,左宗棠无论是在文治还是武功方面,都有着非凡的成就。作为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他不仅参与了洋务运动,为国家的工业和军事现代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还凭借一己之力,面对强大的俄国压力,成功收复了新疆。

1885年,左宗棠去世,这个消息令当时的慈禧太后悲痛欲绝,甚至为之流下了泪水。百姓们也纷纷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但此时的朝廷,特别是满朝文武,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左宗棠的谥号该如何定?

所谓谥号,是对已故大臣生前事迹与功德的总结与评价,既是后人对其敬仰的象征,也是对其一生功过的总结。举个例子,岳飞的谥号为“忠武”。“忠”字象征他为国家殚精竭虑、忠心耿耿,“武”则显示了他是位英勇的武将。这种“忠武”谥号代表了极高的荣誉,是对一名武将的至高评价。

初时,朝廷官员们也曾提议为左宗棠选取“武”字作为谥号,毕竟他一生征战沙场,立下了赫赫战功。以“武”字来彰显其军事成就,再合适不过。然而,在这个以文治为主的时代,仅凭一个“武”字来代表左宗棠,显得有些单薄。毕竟左宗棠不仅在军事上有卓越成就,还提出过“讲求吏治”的治国理念,推动了洋务运动,贡献巨大,政治成就也不容小觑。那么该怎么办呢?

在这种情况下,“文”字开始浮现出来。事实上,“文”并非专属于文人,它的内涵比“武”要深刻得多,代表了“经世博学”“平定天下”的高尚理想。对于古代的大臣来说,获得“文”字作为谥号,意味着其一生的政治智慧和治理才干被认可。在清朝,只有进入翰林院的学士,才有资格被授予“文”字。因此,左宗棠虽然未曾是科举中的得意之士,但他那超凡的政治眼光和卓越的治国才能,使得朝廷决定破例为他授予“文”字,最终定下了这个字。

接下来,经过一番激烈的商议,朝臣们提出了几个可选的谥号,包括“文忠”在内。然而,慈禧太后看过这些提议后,依然未曾满意。她皱着眉头,问道:“众爱卿可还有其他想法?”大臣们一时间也不知如何是好。直到礼亲王世铎思索片刻,推荐了许庚身——这才为问题找到了答案。

许庚身,作为一位举人出身的官员,深谙文史,精通文学与地理。他曾四处游历,学识渊博,并且在朝廷中负责编辑大量官方文献,因而有着极高的声誉。作为一个既有文化修养,又具备政治洞察力的人,他的建议无疑为慈禧太后所欣赏。许庚身提议为左宗棠定谥号为“文襄”,这一谥号常用来授予那些有开疆拓土功绩的官员,如福康安、洪承畴等人。

“文襄”二字源自春秋时期的宋襄公,他因兼具文治与武略,成为时代的典范,因此被追谥为“襄”。在古代谥法中,也有“因事有功曰襄”的说法,非常契合左宗棠在收复新疆、平定战乱上的巨大功绩。所以将左宗棠的谥号定为“文襄”,从字面上来看,似乎是最为合适的选择。

不过,左宗棠当时正是以钦差大臣的身份病故的。他本来打算赴沿海地区督办海军事务,可惜天不遂人愿,未能完成使命。由于有先例认为因功绩未成而去世的人不适宜获得“襄”字谥号,这个问题最终需要慈禧太后作出裁定。

慈禧太后听后,并未过于纠结。她认为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作为清朝实际的掌权者,她有权做出这样的决定。而且许庚身的建议确实有理有据,于是她便毫不犹豫地为左宗棠定下了“文襄”的谥号。从此,左宗棠便被誉为“左文襄”。此后有诗称:“绝口不谈和议事,千秋唯有左文襄”,即指左宗棠的英勇与忠诚。

在古代,谥号对于官员的影响深远,成为其历史地位与声誉的重要象征。以文臣来说,最为崇高的谥号是“文正”,如范仲淹、司马光、张居正等人,都曾获得此谥。此谥号代表着其一生在政绩上的卓越成就。有一则笑话,明朝的李东阳在临终之际,好友为激发他的生存欲望,告诉他“皇帝要给你‘文正’的谥号”。李东阳一听后,立即从床上爬起,感动得泪流满面,恭敬地磕头。可见在古代,官员的名声几乎成了他们为国家效力的终极目标。

与同时期的其他名臣相比,左宗棠的“文襄”谥号并不算最为显赫。比如曾国藩,他死后获得的“文正”谥号无疑高于左宗棠。同样是晚清的李鸿章,他的“文忠”谥号也比“文襄”要显得更高一级。而张之洞虽然获得了“文襄”的谥号,却一直不满曾国藩的“文正”谥号,认为自己的功劳更大,理应获得更高的荣誉。遗憾的是,他死后也仅得“文襄”,若他泉下有知,想必会倍感失落。

至于慈禧太后为何没有给左宗棠“文忠”的谥号,可能是因为她认为“忠”字无法完全体现左宗棠的卓越功绩,或者是由于左宗棠在世时曾直言劝谏,令她心生不满,因此在左宗棠去世后未愿给他如此荣誉。

左宗棠去世后,许多地方都为他建立了祠堂和纪念馆,尤其是在福建、安徽、江苏、广东、新疆等地都可见其身影。而在乌鲁木齐的六道湾山上,人们更是建造了左宗棠纪念公园,并在此安放了他的雕像。雕像中,他身姿挺拔,眼神坚毅,仿佛时刻注视着这片曾经为他而奋斗过的沃土,守护着新疆的安定与繁荣。

左宗棠的一生充满坎坷,但也充满传奇。他年轻时多次科举失利,直到中年才崭露头角,最终成为了历史的伟大人物。他收复新疆的壮丽事迹,至今仍被后人铭记。如果没有他的坚持和付出,今天的中国,或许会少许多异域风情,人民也许只能在沙俄的铁蹄下忍受屈辱。因此,无论如何,他平定叛乱、收复新疆的伟业,都值得我们铭刻在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曹... 古人的社会出身并不是民间所普遍认知的那样,而是由官方所明确界定的,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把那些家境殷实、...
原创 马... 马超,字孟起,作为三国时期的传奇武将之一,以英勇善战的形象与关羽、张飞、赵云并肩,成为蜀汉“五虎上将...
原创 贾... 贾元春被突然加封为“贤德妃”,这对于贾家而言,堪称一件“光宗耀祖”的大事,也意味着贾政将自己的女儿成...
原创 朱... 民间常流传着一种说法:“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按照这个标...
原创 雍... 你知道清朝皇帝的作息时间吗? 早前,网上流传了一份雍正皇帝的作息表,表中显示他每天清晨四点钟便起床,...
一门忠烈,英魂永驻马鞍山 淄博市博物馆馆藏文物“一门忠烈”木匾 李 媛 摄 从抗日英雄马耀南的日记手稿,到早期机关刊物《山东劳...
原创 魏... 在《三国演义》中,蜀汉的武将阵容随着五虎上将的相继离世而逐渐衰落,但即便是在魏延被斩杀之后,蜀汉仍然...
寻根大禹故里 第七届海峡两岸大... 第七届海峡两岸大禹文化交流活动在四川绵阳北川羌族自治县开幕。(中国台湾网发) 中国台湾网7月7日讯...
原创 邓... 在开国将领中,邓华无疑是其中少数几位被称为“军政双全”的人物之一。无论是土地革命时期,还是抗战初期,...
原创 道... 朋友们,大家好! 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一枚极具价值的钱币。或许此时你手中已经握有一枚与它相似的币种,...
原创 赵... 在虎牢关前的激烈战斗中,刘关张三英联手迎战吕布,张飞最先上阵。他与吕布展开了激烈的交锋,双方互有攻防...
原创 贺... 提起贺龙元帅,许多读者可能会知道他是南昌起义的总指挥,而南昌起义的爆发时间,也正好定在了“八一建军节...
如果岳飞不死,金国会被灭掉吗?... 1140年,郾城大捷!岳家军如狂飙席卷中原,朱仙镇大破金军铁骑。那一刻,黄河以北的故土仿佛触手可及,...
宋念申:为什么日本不能彻底反省... 【文/ 宋念申】 用什么“超克近代”? “超克”是日语词,对应英语中的overcome一词。可以理...
原创 近... 1644年,清朝入关,中国的历史开始逐步迈入近代。与中国同一时期,亚洲的其他国家也在进行着各种改革,...
原创 赵... 如果您欣赏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按钮。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期待为您带来更加舒适的阅读体验...
原创 商... 在神话故事《封神演义》里,周武王伐纣之时,许多神仙都参与了其中,甚至在红沙阵中冒险献祭之后,也能够被...
原创 诸...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及发...
原创 赵... 一觉醒来,竟然摇身一变成为皇帝,这样的体验该是多么震撼人心、超乎想象啊? 而赵匡胤,这位最初不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