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邓艾自夸比姜维厉害,为啥却遭耻笑?你看邓艾死后司马昭发现了啥
迪丽瓦拉
2025-09-20 02:37:10
0

一、邓艾和姜维,到底谁更强?

邓艾和姜维谁更强?这个问题确实没有简单的答案。如果我们从结果上看,邓艾无疑要占上风。

首先,在唐肃宗时期,有过一次“古今六十名将”的评选,邓艾赫然名列其中,而姜维则未能入选。这份排名,显然代表了后世对两人的评价,算是一个盖棺定论了。

不过,姜维也不必太过自卑。像吕布、马超、黄忠、赵云、张郃、徐晃等三国时期的传奇人物,都未能跻身其中,这样的情况也就不算什么奇怪的事。

其次,我们还可以从战绩方面来比较。邓艾被称为灭蜀的最大功臣,姜维再怎么英勇,最终也没能保住蜀汉。再看看两人交手的记录,邓艾几乎全面碾压了姜维。从正史中的记载来看,情况更加清晰:

- 延熙十二年(公元249年):姜维出征西平,未能成功,最终撤回——这一战是平局。

- 延熙十九年春(公元256年):姜维在段谷遭到邓艾的惨败,许多部队死伤,姜维不得不自贬——这就是著名的段谷之战,姜维彻底失败。

- 延熙二十年(公元257年):姜维再度带兵出征,企图进攻沈岭,但邓艾始终未回应他的挑战——这一战依然是平局。

- 景耀五年(公元262年):姜维出兵汉、侯和,再次遭邓艾的打击,最终只得退守沓中——这一战可以看作是姜维的又一次失败。

- 景耀六年(公元263年):邓艾深入阴平,最终在经过长时间的等待后,成功摧毁姜维的防线,刘禅投降——姜维再度败北,蜀汉彻底灭亡。

在五次交锋中,邓艾以三胜两平的不败成绩占据压倒性优势!凭借这些历史数据,邓艾在蜀汉灭亡后曾自信地表示:“姜维是当时的英雄人物,但在我面前,他终究还是落败了。”

翻译成通俗的语言,就是:姜维虽然勇猛,但面对我邓艾的实力,最终只能是失败。这话说得直白,含有强烈的自豪感。

然而,邓艾的这番话并未获得普遍认可,反而引来了一部分“有识者”的讥笑。奇怪的是,邓艾的战绩本应获得尊重与认可,为什么反倒招来了一些轻视的目光呢?

二、有识者为何耻笑邓艾?

邓艾之所以能够在魏国脱颖而出,得益于他背后有司马懿和司马师的提携,且身世贫寒却幸运地依附了这些强大的靠山。正因如此,他在曹魏几乎没有遇到任何阻碍,全力以赴地与姜维展开了较量。

但姜维的处境则复杂得多。年少时他丧父,依附于蜀汉,但诸葛亮却看中了他,赋予他很大的期望。可当诸葛亮去世后,蜀汉的主战派便遭遇了严重的打压,甚至遭到清洗。就连曾经的征西大将军魏延,也因为坚持北伐的立场而被三族诛杀。

姜维虽然立场坚定,但也面临着艰难的处境。当时蜀汉的实际领导人蒋琬和费祎,实际上并不支持姜维的北伐战略。费祎更是直言,连诸葛亮都未能完成的北伐任务,姜维再怎么折腾也无望。由于局势困难,姜维得到的兵力支持也远不如当年的诸葛亮,最多只能调配一万兵马。

直到蒋琬和费祎去世,姜维才真正掌握了大权,但那时他已经五十多岁。蜀汉的气势早已消退,地方豪强势力逐渐崛起。最令人无奈的是,刘禅的信任却被宦官黄皓绑架,姜维不仅面临着庞大的外部压力,甚至在内政上也屡受打击。许多曾经的蜀汉大将,如张翼、廖化等,都主张过安稳日子,反对姜维的连年征战。

在这样复杂的内外环境中,姜维依然能与邓艾对抗,实属不易。而邓艾则总是以战绩为依据,站在较高的位置上自信满满,甚至认为自己的胜利完全归功于个人的能力。但如果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司马昭却未必觉得邓艾如此自豪。

司马昭在评价姜维时表示,“逆贼姜维狡猾多变,扰乱民心,西土动荡不安”,这充分表明了当时蜀汉的国力已显著不如曹魏。司马昭从不低估姜维的顽强与智慧,只是他更清楚,邓艾的胜利是在极为有利的情况下取得的。

因此,邓艾的过于自信和高调,确实让“有识者”觉得不值一提。毕竟,邓艾手握强大的资源,而姜维几乎带着烂牌,与之拼搏了那么久,最终只是暂时失败。这种情况怎能让邓艾如此自鸣得意?

三、司马昭洞察了什么?

邓艾虽然最终灭了蜀汉,但他并没有迎来完美的结局。随着钟会的篡权,邓艾最终被陷害致死。而司马昭在邓艾死后非常担忧,担心这个事件会引发边疆的动荡。

《晋书》记载,司马昭对邓艾的死充满了顾虑:“邓艾长期掌控陇右,深得士心,一旦被灭,恐怕会激起大规模的骚乱。”于是,他派遣了心腹唐彬前往调查,结果唐彬带回了什么信息?

唐彬回来说:“老大,您猜我发现了什么?原来,邓艾的死并没有引发人心惶惶。当地百姓反而都很高兴,因为邓艾性格固执、傲慢,对下属不容忍,一直作威作福,结果民心早已丧失。”

从这一调查结果来看,邓艾在西川的统治可谓人尽皆知,几乎没有人喜欢他,甚至比姜维在蜀汉的处境还要糟糕。所以,当邓艾站出来宣称自己比姜维强时,能不被耻笑吗?

司马昭清楚地知道,邓艾并非无可替代的伟大将领,他的傲慢和偏执,注定让他走向悲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古... 古代历史中涌现出许多英勇的猛将,他们在战场上展现出的非凡勇力与智慧,使他们成为不朽的传奇。华夏五千年...
刘备为何白白在新野待了7年 公元201年到208年,刘备在新野足足待了7年。 似乎什么都没做。 为什么会待这么长时间? 主要有三...
原创 朱...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通过推翻元朝建立了明朝,但实际上,元朝的版图要比朱元璋的明朝广阔得多。那么,为什么...
原创 唐... 唐朝有一个人,名叫朱前疑,他原本只是一个普通农民,但因为擅长拍马屁,最终从平民一跃成为了五品官。这个...
原创 岳... 宋高宗赵构当皇帝的过程充满了波折。他本来并没有成为皇帝的机会,哥哥钦宗已经当上了皇帝,他自己只是一个...
原创 杀... 三国时期,提到孙权的猛将,吕蒙一定是绕不开的名字。他不仅成功夺取了荆州,还打败了关羽,成为东吴的风云...
原创 为... 今天我们来谈谈古代的捕快。通过影视剧中的表现,大家对捕快应该并不陌生,而且许多人也可能会把他们和今天...
原创 结... 曾国藩的一生可谓充满了传奇。他是湘军的创立者,成功打败了太平军,帮助大清王朝延续了五十年的命运。他还...
原创 三... 曹操手下的武将众多,但真正掌权的却主要是他的家族成员,比如曹休和曹仁等。除了他们,还有一位曹氏子弟,...
原创 诸... 在三国历史的众多战役中,夷陵之战无疑是蜀汉由盛转衰的关键转折点。然而,令人感到困惑的是,作为刘备最为...
原创 当... 电视剧里常常把姨太太们描写得精明能干、能卷走家产逃出生天,但历史真相远比剧情更荒诞、更讽刺。船位有限...
原创 耗... 蒋介石的长子蒋经国一直被视作接班人,在蒋介石逃往台湾后,蒋介石试图建立一个蒋家王朝,希望把权力继续传...
原创 韩... 朝鲜战争打到1950年夏天,形势看起来对朝鲜人民军很有利,他们从6月25日开战后一路南推,把联合国军...
原创 姜...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大家好,我是历史创作者青史回声,今天带大家认识三国时期最后一位汉家将军...
原创 曹... 常言道,英雄不问出处,这句话在民间广为流传,也深受百姓喜爱,成为许多人用来激励自己的座右铭。然而,现...
原创 老... 一组从1924-1970苏联少先队老照片。是否勾起你美好的少年时代的回忆?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成立少...
原创 同... 大家好,我是黑白三国。 刘备早年颠沛流离,最缺的便是能定计安邦的军师。直到徐庶投奔,才算真正有了 “...
原创 明... 明朝共有十六位皇帝,其中有些皇帝励精图治,也有些皇帝昏庸享乐。在这些皇帝中,最让老朱家蒙羞的皇帝并不...
原创 多... 提到多尔衮这个名字,相信许多了解清朝历史的人都不会感到陌生。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的兄弟。他...
原创 比... 《清史稿·列传一百六》中记载:“和珅掌权多年,善于察言观色,时刻揣摩高宗的心思,因此能够巧妙地利用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