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范仲淹神操作!粮价疯涨时竟下令再抬价,背后真相绝了
迪丽瓦拉
2025-09-20 05:03:01
0

历史的长河里,总有一些表面看似叛逆、实则深藏玄机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北宋著名宰相范仲淹,以及他在杭州城那场惊心动魄的“粮价风云”。他的一系列高招操作,保证让你大开眼界,惊叹不已。

时间回到公元1050年,北宋时期的杭州城正遭受着严重的饥荒,仿佛整个城市陷入了无尽的黑暗与绝望。运河码头旁,尸横遍野,景象惨烈不堪。原本还算平稳的米价,此时如脱缰的野马,暴涨至120文一斗。普通百姓每天辛苦劳作,挣的钱不过100文,这意味着他们即使拼尽全力,也买不起一斗米,生存压力巨大。

在粮商黄百万那座满载粮食的仓库外,饥饿折磨着灾民,使他们理智渐失,只能采集草根和树皮煮些稀汤勉强续命,甚至爆发了惨绝人寰的人相食事件。在这危急时刻,时任杭州知府的范仲淹登上城墙,目光越过城头望向外面那密密麻麻、满怀绝望的流民,深深吸了一口气,随即做出一个震惊天下的决定:“传令米价再涨50%,从今日起,米价一斗定价180文!”

这话一出,如同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民间掀起轩然大波。衙役们目瞪口呆,相互对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百姓们愤怒不已,痛斥范仲淹这是逼他们走绝路;远在汴京的宋仁宗得知消息,也怒不可遏,吼道:“范仲淹这是疯了吗?”

范仲淹的涨价令,如同在滚烫的油锅中滴入一滴水,顿时引爆了整个杭州城。粮商黄百万得知后,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心花怒放。他连夜派人前往苏州、扬州等地大规模采购粮食,心里盘算:“米价涨到180文一斗,扣除运费,每石米能净赚30贯,这简直是捡了个大便宜!”

然而,黄百万万万没想到,仅仅三天后,当他的粮船浩浩荡荡驶入杭州码头时,迎接他的却是一个巨大的陷阱。范仲淹果断下令打开官仓,免费向灾民发放赈灾粮,且官仓米价低得惊人——一斗仅售80文,并且不限量供应。黄百万的笑容顿时凝固,像中了魔法般僵在那里。

“快跑,快跑!”其他粮商看到码头堆积如山的粮食,才惊觉自己中了圈套,顿时乱了阵脚。原来,范仲淹早已派人沿运河各大关隘张贴告示,散布米价暴涨到180文一斗的消息。消息一出,各地粮商闻风而动,争相将粮食运往杭州。待市场粮食供应饱和,范仲淹再以低价官粮抛售,一举击溃了囤积居奇的粮商垄断。

范仲淹的这一连串操作,堪称一场精彩绝伦的“阳谋”。他巧妙利用了商人的贪婪心理,用高价诱惑粮食流入杭州,然后以低价抛售,成功打破垄断,稳定了市场粮价。

黄百万此时焦急万分,仓库里囤着五千石高价购入的粮食如烫手山芋般烫手,欲哭无泪。他咬牙将米价降至150文一斗,然而百姓依然涌向官仓抢购低价粮,他的粮食无人问津。

更令他绝望的是,范仲淹又派人在码头散布谣言:“苏州米价已跌至80文一斗!”此消息一传出,粮商们彻底慌了神,担心粮食贬值,连夜以100文一斗抛售。短短三天,杭州米价暴跌至80文一斗。黄百万血本无归,望着空空如也的粮仓,心如刀绞。

此刻,范仲淹正悠然地坐在西湖边画舫上,耳畔传来灾民们的欢笑声,心中感慨万千,提笔写下了那句传世名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这场波澜壮阔的粮价大战,仅是范仲淹“荒政三策”中的一环。范仲淹的智慧远不止于此。

他还招募灾民参与修筑官仓、翻修寺庙等工程,每天发放20文工钱。昔日死气沉沉、饥饿遍布的杭州,顿时响起了锤凿叮当声,灾民有了工作和收入,生活渐见曙光。

范仲淹亲自击鼓助威,举办盛大龙舟赛。西湖岸边一片热闹景象,商贾云集,灾民抓住机会摆摊卖小吃、帮人干活,收入超过丰收年,消费活跃,经济开始复苏。

他召集寺庙住持,说:“饥荒时期人工费最低,不修缮庙宇更待何时?”住持们恍然大悟,纷纷出资雇佣灾民施工,既助灾民谋生,也修缮寺庙。

这三招看似各自为政,却环环相扣,形成完美闭环:富人投资建设,灾民劳作获酬,市场重新活跃,经济得以循环。

范仲淹“涨价救灾”策略,被沈括详载于《梦溪笔谈》:“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意指那年两浙地区唯杭州安然无恙,百姓安居乐业。

千年之后,经济学家们研究此事,无不叹为观止。范仲淹的做法比西方凯恩斯宏观调控理论,早了整整900年!

他的智慧主要体现在三点:巧妙利用市场规律,用高价吸引粮食流入,再以低价破垄断;通过以工代赈刺激消费,激活经济循环,将单纯“输血式”救灾转为“造血式”自救;打击囤积奸商同时保护普通商人,避免极端“一刀切”,维持市场平衡。

范仲淹“荒政三策”本质是一场“以退为进”的高难度博弈。他深知,面对饥荒,仅靠道德呼吁无济于事,唯有巧用利益撬动利益,用人性制衡人性,方能在绝境中找到生机,拯救万千百姓于危难。

如今,我们面对各种经济危机时,不妨回望范仲淹的故事。或许能从这位被尊为“文正公”的古人身上,汲取穿越时空的智慧。真正懂得治国理政者,不盲目对抗市场,而像牧羊人般巧妙引导,使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诸... 改写后的文章 泸水一带的局势发生变化后,丞相迅速做出决定,指挥大军朝西南方向出发。 这个区域地形险峻...
原创 曹... 三国这段历史啊,真的是太精彩了,英雄辈出,谋士如云。今天咱就来讲讲其中一位,虽然名气可能比不上诸葛亮...
原创 拿... 郑州收藏家杨翔飞近日展示的日军手写 “卢沟桥事变日志”,以铁证揭露了日本侵略者对历史的歪曲与粉饰。这...
原创 西... 吕氏春秋中记载了孔子弟子南宫括(非周初南宫括)对鲁穆公的言辞,他说:“君独不曾听说成王决定定都‘成周...
原创 西... 1948年4月17日,西府战役在彭总的精心指挥下正式打响。西北野战军的士气在此时如同压抑的火山,随时...
原创 辛... 辛弃疾是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位词人,他的名字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从语文课本里,我们便能了解到他的词大...
原创 逝... 这是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拍摄的一组南门外大街的街景照片。通过这些照片,可以清楚地看到,那...
原创 明... 杜松这个人,你要真和他同场打仗,心里多半会打鼓。他出现在战场上,像极了一头钢筋铁骨缠着怒火的野兽。传...
《三国志·战棋版》版本主推黄巾... 哈喽大家好啊,PK7黄天蔽汉的封面C位武将是SP张宝和SP张梁,很明显版本主推就是以SP张角、SP张...
原创 谭... 每当历史迎来转折,总会有一些英雄人物站在时代的前沿,掀起革命的风潮。被誉为戊戌六君子之首的谭嗣同,正...
原创 刘... 三国这段历史,精彩程度超乎想象,里头的人物故事,总是让人琢磨不透。今天咱就来唠唠刘备和赵云这对君臣之...
原创 溥... 1959 年冬天的北京,一辆绿皮火车缓缓驶入车站。人群中,一个穿着深蓝色干部服的中年男人拎着褪色的帆...
原创 野... 在中国历史的各个王朝中,开国皇帝和他的功臣们往往都披上了传奇的光环。尤其是在建立明朝的过程中,刘基作...
走进非洲|肯尼亚山:探寻赤道雪... 肯尼亚一年要经历两个雨季的洗礼:十月到十二月是小雨季,三月到六月是大雨季。每当阴云密布,或细雨织成银...
原创 开... 开国中将走路到部队,结果却被门卫拦住质问:“你没有车怎么证明你是将军?”这位中将是谁?他为什么走路去...
原创 他... 西汉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张骞奉汉武帝的命令出使西域。尽管这一行程充满了曲折与艰难,但张骞坚定...
文明实践站开展铭记“七七事变”... 为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铭记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中山区葵英街道独立...
李渊是如何一步步走上造反之路的... 关注 上篇文章,我们说了唐史的梗概,点出了“唐乌龟”的内涵,从今天开始,就详细开说大唐289年的具...
原创 谭... 1970年底,昆明军区的一位重要人物,政委谭甫仁不幸去世,这一噩耗传来的时候,陈士榘感到无比悲痛。尽...
原创 1... 1924年10月,奉系军阀的张作霖与直系将领冯玉祥联手推翻了当时由曹锟领导的直系军阀政权。北方局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