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范仲淹神操作!粮价疯涨时竟下令再抬价,背后真相绝了
迪丽瓦拉
2025-09-20 05:03:01
0

历史的长河里,总有一些表面看似叛逆、实则深藏玄机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北宋著名宰相范仲淹,以及他在杭州城那场惊心动魄的“粮价风云”。他的一系列高招操作,保证让你大开眼界,惊叹不已。

时间回到公元1050年,北宋时期的杭州城正遭受着严重的饥荒,仿佛整个城市陷入了无尽的黑暗与绝望。运河码头旁,尸横遍野,景象惨烈不堪。原本还算平稳的米价,此时如脱缰的野马,暴涨至120文一斗。普通百姓每天辛苦劳作,挣的钱不过100文,这意味着他们即使拼尽全力,也买不起一斗米,生存压力巨大。

在粮商黄百万那座满载粮食的仓库外,饥饿折磨着灾民,使他们理智渐失,只能采集草根和树皮煮些稀汤勉强续命,甚至爆发了惨绝人寰的人相食事件。在这危急时刻,时任杭州知府的范仲淹登上城墙,目光越过城头望向外面那密密麻麻、满怀绝望的流民,深深吸了一口气,随即做出一个震惊天下的决定:“传令米价再涨50%,从今日起,米价一斗定价180文!”

这话一出,如同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民间掀起轩然大波。衙役们目瞪口呆,相互对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百姓们愤怒不已,痛斥范仲淹这是逼他们走绝路;远在汴京的宋仁宗得知消息,也怒不可遏,吼道:“范仲淹这是疯了吗?”

范仲淹的涨价令,如同在滚烫的油锅中滴入一滴水,顿时引爆了整个杭州城。粮商黄百万得知后,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心花怒放。他连夜派人前往苏州、扬州等地大规模采购粮食,心里盘算:“米价涨到180文一斗,扣除运费,每石米能净赚30贯,这简直是捡了个大便宜!”

然而,黄百万万万没想到,仅仅三天后,当他的粮船浩浩荡荡驶入杭州码头时,迎接他的却是一个巨大的陷阱。范仲淹果断下令打开官仓,免费向灾民发放赈灾粮,且官仓米价低得惊人——一斗仅售80文,并且不限量供应。黄百万的笑容顿时凝固,像中了魔法般僵在那里。

“快跑,快跑!”其他粮商看到码头堆积如山的粮食,才惊觉自己中了圈套,顿时乱了阵脚。原来,范仲淹早已派人沿运河各大关隘张贴告示,散布米价暴涨到180文一斗的消息。消息一出,各地粮商闻风而动,争相将粮食运往杭州。待市场粮食供应饱和,范仲淹再以低价官粮抛售,一举击溃了囤积居奇的粮商垄断。

范仲淹的这一连串操作,堪称一场精彩绝伦的“阳谋”。他巧妙利用了商人的贪婪心理,用高价诱惑粮食流入杭州,然后以低价抛售,成功打破垄断,稳定了市场粮价。

黄百万此时焦急万分,仓库里囤着五千石高价购入的粮食如烫手山芋般烫手,欲哭无泪。他咬牙将米价降至150文一斗,然而百姓依然涌向官仓抢购低价粮,他的粮食无人问津。

更令他绝望的是,范仲淹又派人在码头散布谣言:“苏州米价已跌至80文一斗!”此消息一传出,粮商们彻底慌了神,担心粮食贬值,连夜以100文一斗抛售。短短三天,杭州米价暴跌至80文一斗。黄百万血本无归,望着空空如也的粮仓,心如刀绞。

此刻,范仲淹正悠然地坐在西湖边画舫上,耳畔传来灾民们的欢笑声,心中感慨万千,提笔写下了那句传世名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这场波澜壮阔的粮价大战,仅是范仲淹“荒政三策”中的一环。范仲淹的智慧远不止于此。

他还招募灾民参与修筑官仓、翻修寺庙等工程,每天发放20文工钱。昔日死气沉沉、饥饿遍布的杭州,顿时响起了锤凿叮当声,灾民有了工作和收入,生活渐见曙光。

范仲淹亲自击鼓助威,举办盛大龙舟赛。西湖岸边一片热闹景象,商贾云集,灾民抓住机会摆摊卖小吃、帮人干活,收入超过丰收年,消费活跃,经济开始复苏。

他召集寺庙住持,说:“饥荒时期人工费最低,不修缮庙宇更待何时?”住持们恍然大悟,纷纷出资雇佣灾民施工,既助灾民谋生,也修缮寺庙。

这三招看似各自为政,却环环相扣,形成完美闭环:富人投资建设,灾民劳作获酬,市场重新活跃,经济得以循环。

范仲淹“涨价救灾”策略,被沈括详载于《梦溪笔谈》:“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意指那年两浙地区唯杭州安然无恙,百姓安居乐业。

千年之后,经济学家们研究此事,无不叹为观止。范仲淹的做法比西方凯恩斯宏观调控理论,早了整整900年!

他的智慧主要体现在三点:巧妙利用市场规律,用高价吸引粮食流入,再以低价破垄断;通过以工代赈刺激消费,激活经济循环,将单纯“输血式”救灾转为“造血式”自救;打击囤积奸商同时保护普通商人,避免极端“一刀切”,维持市场平衡。

范仲淹“荒政三策”本质是一场“以退为进”的高难度博弈。他深知,面对饥荒,仅靠道德呼吁无济于事,唯有巧用利益撬动利益,用人性制衡人性,方能在绝境中找到生机,拯救万千百姓于危难。

如今,我们面对各种经济危机时,不妨回望范仲淹的故事。或许能从这位被尊为“文正公”的古人身上,汲取穿越时空的智慧。真正懂得治国理政者,不盲目对抗市场,而像牧羊人般巧妙引导,使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比... 《清史稿·列传一百六》中记载:“和珅掌权多年,善于察言观色,时刻揣摩高宗的心思,因此能够巧妙地利用皇...
原创 常... 今天的内蒙古锡林郭勒正蓝旗,闪电河畔,坐落着一座古城遗址。这座古城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来说,意义非凡。...
原创 朱... 小舅子做的这一选择,确实是非常明智的。虽然高官厚禄常常让人心生向往,但比起权力和财富,自己的生命和安...
原创 曾... 众所周知,在古代,文官中最重要的职位就是宰相,能够坐上宰相之位,意味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今天要讲的...
原创 古... 根据《史记》的记载,在母系氏族时期,河南商丘一带有一位名叫简狄的女子。有一天,她在河边洗澡时,吃了一...
原创 吉... 我国有几个“省市同头”的省,省名首字和省会首字相同。比如广东省广州市、贵州省贵阳市、福建省福州市、海...
原创 孙... 古籍里的历史 清军 提到明末的农民军,大家的印象通常是他们充满破坏性,像是农民军焚烧凤阳,李自...
镜观·回响|巴风蜀韵承古脉 千... 巴山蜀水,天府之国 四川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孕育了璀璨的古蜀文明 在历史长河中 与中原文明不断交...
原创 中... 孙立人是中华民国陆军的二级上将,曾在中国远征军出征缅甸时担任第38师的师长。孙立人的战绩非常显赫,在...
原创 我... 我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文化历史,是全球唯一一个没有文化断层的古老文明。我们每一个朝代都有详尽的史书记载...
原创 明... 朱元璋出生在贫困家庭,日常生活中连温饱都成问题,更别提读书了。按理来说,他本应与做官无缘,但最终他却...
原创 隋... 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将各地区划划分为若干军事区域,设总管负责该地区军事,平时备边防患,战时奉命出征...
原创 清... 古代的文化与今天有很大的差异,尤其在礼仪方面。我们今天使用的很多礼仪其实受到了西方文化的深刻影响,许...
原创 朱...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在许多研究历史的人眼中,是一个忘恩负义、残暴冷酷的君主。这个看法的来源,主要是...
原创 清... 许多人都特别喜欢看古装剧,尤其是那些充满宫廷斗争的剧集。剧中的情节跌宕起伏,观众的情绪也常常随着剧情...
原创 见... 本文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 (兵丁冲撞) 嘉庆二十一年,成都。 ...
原创 三... 沉睡了三千年,三星堆遗址的重新发现震惊了整个世界。 三星堆出土的神秘文物,包括青铜面具、金杖、青铜神...
历史上的今天 | 德国数学家哥... 克里斯蒂安·哥德巴赫(1690年3月18日-1764年11月20日)是德国数学家,出生于哥尼斯堡(现...
原创 日... 日本不敢惹美俄,却敢一再的挑衅中国,原因很简单,因为美俄从来不惯着他,而中国从古至今就对日本太过宽松...
平民也能称霸三国!三谋低门槛体... 在如今的游戏市场里,很多平民玩家都被“肝氪”游戏折磨得苦不堪言,想好好玩个游戏,不是要花费大量时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