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设立正音书馆,凡举人生员巩监童生不谙官话者不准送试。
1723年(雍正元年),46岁的爱新觉罗.胤禛继承了皇位,史称雍正帝。一生共在位了13年的他,不得不说是一个很勤于政务的皇帝,甚至评价他为“清朝最励精图治的皇帝”也不为过。在其任上,改土归流、耗羡归公、摊丁入亩,每一件都是利国利民的大事,不过因为其皇位的正统与否,在史学界他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皇帝。本文旨在通过雍正颁布的一件关乎全国学子命运的诏令,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一、一份闻所未闻的诏令1728年(雍正六年),一件令很多满洲贵族都不理解的事情发生了,这一年,雍正正式设立正音书馆,何为“正音书馆”,根据《清史稿》中的记载,设立此馆之目的,在于正式推行老北京官话,推行范围全国。尤其在当时方言浓厚的福建、广东等地更是专门下令重点推行。不仅如此,雍正还使出了一招杀手锏:举国学子一旦听不懂官话或者是不会说官话,直接取消科考资格。科举考试作为历朝历代登入仕途的重要甚至唯一的途径,经过雍正“推广官话”政策的影响下,变得更加地弥足珍贵。
那么,问题来了,清朝作为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早在入关前夕便开始实行“剃发易服”、“汉满同化”制度,清朝的帝王以满语为一国之语和民族标志,当然雍正自然也不例外。试想在这样的王朝下,突然从天而降一道推广汉语普通话的诏令,自然引起了极大的争论。 不过争论归争论,皇帝既然决定的事情,最终还是要执行的,何况还是果决干练的雍正。很快,在诏令颁布后不久,全国范围内便开始效仿京城建造了各地的推广汉语的机构,中央叫“正音书馆”,地方叫“正音书院”,尤其是诏令中所点名的福建、广东二省,正音书院的普及率达到了百分之百,当地的学子们必须经过官话科目的考核,才可以算是有资格参加科举大考,更有甚者,明确规定如果有不会不懂官话的童生,是连最基础的秀才都不能考取的。二、雍正不可不虑的担忧
当然,雍正所闹出的大动静并非是他一时兴起的冲动之举,这件事实际是经过他深思熟虑过的。
首先,在以满语为国语和民族标志不变的前提下,适当的宣传推广一下京普(老北京普通话),既可以使得自己博个”兼容并包、有容乃大”的好名声,又可以使得大臣们的整体文化水平得到更加全面的扩展和提高。
其次,雍正作为一国之君,他需要考虑的并不仅仅是自己在位时所需要办的事,而是需要用更长远的眼光来决定每一件诏令的具体内容。虽然清朝是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但也恰恰因为这个少数,才让雍正最终下定决心推广普通话,这样可以使清朝走得更加长远。最后,雍正在此事上还有一个私心。因为自身皇位的正统与否备受争议,而他继位后首要的任务是需要做很多高瞻远瞩、长久有利的事情来彰显自己,从而使世人觉得他这个皇帝是“上天授予”,是真命天子,非泛泛之辈。
三、后世的延续及发展
雍正所认为极富远见的“推普”诏令,一开始全国各地纷纷效仿执行,甚是认真。只可惜随着清王朝“天朝上国”思想的发展蔓延,自乾隆以后清朝开始走下坡路,国家也越来越不重视该诏令的实施,《清史稿》载曰:“至嘉庆、道光时,福建仅存邵武郡城一所,然亦改科制,广东则更无闻矣。”,可见“推普”诏令的实际效果并没有达到雍正当年的预期。
中国民间各操土音,致一省之人彼此不能通语,办事动多扞格,兹拟官音统一天下语言,故自师范以及高等小学堂,均于中国文一科内附于官话一门。其练习官话,各学堂皆以用《圣谕广训直解》一书为准。不过值得欣慰的是,在雍正去世后的第167个年头,这份早已被清朝统治者所忘却的诏令又被重新拾了起来,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晚清名臣张之洞等人在《学务纲要》中提出,由于民间各地方言不一,导致一个省的人都交流困难,所以应从娃娃抓起,在师范和高等小学堂中,专门开设官话的课程,以此方可国人沟通无碍。1909年(光绪元年),改组后的清资政院会议上,正式将“官话”改为了“国语”。
很显然,张之洞提出的这个建议恰恰是100多年前雍正所颁发的“推普”诏令的继承和发展,所以从这方面来看,虽然雍正当年的诏令看似经历了“夭折”,实际上却为1902年的“官音统一”奠定了基础。所以在普通话推广上,雍正的功劳还是值得我们肯定的。参考资料:
《清世宗实录》
赵尔巽《清史稿》
蔡东藩《清史演义》
孟森《清史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