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说官话就不能参加科考,雍正的“推广京普”政策别具一格
迪丽瓦拉
2024-11-09 16:28:33
0

原标题:不会说官话就不能参加科考,雍正的“推广京普”政策别具一格

今设立正音书馆,凡举人生员巩监童生不谙官话者不准送试。

1723年(雍正元年),46岁的爱新觉罗.胤禛继承了皇位,史称雍正帝。一生共在位了13年的他,不得不说是一个很勤于政务的皇帝,甚至评价他为“清朝最励精图治的皇帝”也不为过。在其任上,改土归流、耗羡归公、摊丁入亩,每一件都是利国利民的大事,不过因为其皇位的正统与否,在史学界他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皇帝。本文旨在通过雍正颁布的一件关乎全国学子命运的诏令,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一、一份闻所未闻的诏令

1728年(雍正六年),一件令很多满洲贵族都不理解的事情发生了,这一年,雍正正式设立正音书馆,何为“正音书馆”,根据《清史稿》中的记载,设立此馆之目的,在于正式推行老北京官话,推行范围全国。尤其在当时方言浓厚的福建、广东等地更是专门下令重点推行。不仅如此,雍正还使出了一招杀手锏:举国学子一旦听不懂官话或者是不会说官话,直接取消科考资格。科举考试作为历朝历代登入仕途的重要甚至唯一的途径,经过雍正“推广官话”政策的影响下,变得更加地弥足珍贵。

那么,问题来了,清朝作为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早在入关前夕便开始实行“剃发易服”、“汉满同化”制度,清朝的帝王以满语为一国之语和民族标志,当然雍正自然也不例外。试想在这样的王朝下,突然从天而降一道推广汉语普通话的诏令,自然引起了极大的争论。

不过争论归争论,皇帝既然决定的事情,最终还是要执行的,何况还是果决干练的雍正。很快,在诏令颁布后不久,全国范围内便开始效仿京城建造了各地的推广汉语的机构,中央叫“正音书馆”,地方叫“正音书院”,尤其是诏令中所点名的福建、广东二省,正音书院的普及率达到了百分之百,当地的学子们必须经过官话科目的考核,才可以算是有资格参加科举大考,更有甚者,明确规定如果有不会不懂官话的童生,是连最基础的秀才都不能考取的。

二、雍正不可不虑的担忧

当然,雍正所闹出的大动静并非是他一时兴起的冲动之举,这件事实际是经过他深思熟虑过的。

首先,在以满语为国语和民族标志不变的前提下,适当的宣传推广一下京普(老北京普通话),既可以使得自己博个”兼容并包、有容乃大”的好名声,又可以使得大臣们的整体文化水平得到更加全面的扩展和提高。

其次,雍正作为一国之君,他需要考虑的并不仅仅是自己在位时所需要办的事,而是需要用更长远的眼光来决定每一件诏令的具体内容。虽然清朝是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但也恰恰因为这个少数,才让雍正最终下定决心推广普通话,这样可以使清朝走得更加长远。

最后,雍正在此事上还有一个私心。因为自身皇位的正统与否备受争议,而他继位后首要的任务是需要做很多高瞻远瞩、长久有利的事情来彰显自己,从而使世人觉得他这个皇帝是“上天授予”,是真命天子,非泛泛之辈。

三、后世的延续及发展

雍正所认为极富远见的“推普”诏令,一开始全国各地纷纷效仿执行,甚是认真。只可惜随着清王朝“天朝上国”思想的发展蔓延,自乾隆以后清朝开始走下坡路,国家也越来越不重视该诏令的实施,《清史稿》载曰:“至嘉庆、道光时,福建仅存邵武郡城一所,然亦改科制,广东则更无闻矣。”,可见“推普”诏令的实际效果并没有达到雍正当年的预期。

中国民间各操土音,致一省之人彼此不能通语,办事动多扞格,兹拟官音统一天下语言,故自师范以及高等小学堂,均于中国文一科内附于官话一门。其练习官话,各学堂皆以用《圣谕广训直解》一书为准。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在雍正去世后的第167个年头,这份早已被清朝统治者所忘却的诏令又被重新拾了起来,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晚清名臣张之洞等人在《学务纲要》中提出,由于民间各地方言不一,导致一个省的人都交流困难,所以应从娃娃抓起,在师范和高等小学堂中,专门开设官话的课程,以此方可国人沟通无碍。1909年(光绪元年),改组后的清资政院会议上,正式将“官话”改为了“国语”。

很显然,张之洞提出的这个建议恰恰是100多年前雍正所颁发的“推普”诏令的继承和发展,所以从这方面来看,虽然雍正当年的诏令看似经历了“夭折”,实际上却为1902年的“官音统一”奠定了基础。所以在普通话推广上,雍正的功劳还是值得我们肯定的。

参考资料:

《清世宗实录》

赵尔巽《清史稿》

蔡东藩《清史演义》

孟森《清史讲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日... 陕西这个地方,提起它,大伙儿脑子里先蹦出来的多半是那些老古董事儿,秦始皇的兵马俑、西安的城墙,还有汉...
原创 她... 1926年,国民党北伐军成功地夺回武汉,武汉成为了北伐军的重要基地。随之而来的是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的成...
原创 如... 战术,或者说谋略,在我国古代有一本非常著名的兵法书《孙子兵法》。在《军争篇》中,孙武提出了一个重要的...
原创 溥... 公元1636年,大清朝建立,成为中国的统治者。对清朝皇帝来说,他们的目标是使自己的政权稳固、长久,甚...
原创 溥... 溥仪是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尽管他当了皇帝的时间不长,但作为皇帝,他享受了许多皇帝所能享受到的待遇。可...
原创 隋... 见风使舵的标杆,站队从未出错 自古以来,忠臣义士一直是帝王宠爱的人选。忠诚的大臣往往是国家和百姓的利...
原创 古... 大家可能都在古装剧里看过这么一幕:大红花轿抬进门,新娘羞答答地拜完堂,婆婆满脸堆笑地走过来,看似亲热...
狄拉克:不爱说话爱数学 01 布里斯托的齿轮与数字 1902年8月8日的布里斯托,雨丝裹着工业革命残留的煤烟,粘在维多利亚式...
原创 石... 清朝的士兵种类主要分为三种:兵、勇和卒。 所谓的兵是指正式在编的军队,他们领取国家的薪俸,主要包括八...
原创 他... 1947年四平攻坚战结束后,王兆相并没有继续留在主力部队,而是根据自己的意愿,调任到地方军分区担任司...
原创 他... 南开大学,位于天津,是一所享有盛誉的双一流大学,长期以来也被纳入了985和211重点高校之列。它的历...
原创 民... 民国时期,军阀林立,大小军阀数量众多,超过了几十个。中华民国成立后,最初由北洋军阀主导政治,袁世凯去...
原创 假... 唐朝开元十九年(731年),唐玄宗李隆基为纪念和祭祀历代的名将,专门设立了武成王庙。庙中主祭的是姜子...
原创 他... 2021年7月1日,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庆祝大会,许多党和国家的...
邓孔昭:施琅其人二三事 一、“争专征权”强烈排斥他人 施琅复任福建水师提督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争取专征权,并且坚持不懈,不达目...
原创 古... 古代男子普遍喜欢娶13、14岁的少女,这种现象在今天看来,可能让现代人无法理解。如果放到现在,可能还...
原创 为... 前言 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推进,每一位英雄都曾在动荡的年代中,以独特的方式披荆斩棘,创造了属于自己...
原创 1... 许多人认为,1945年美国向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迫使日本投降,从而间接地拯救了中国。其实,这种看法是...
原创 历... 1929年冬天,国民政府一道命令下来,中国人延续几千年的春节,突然就成了“违禁品”。 不准贴春联,不...
原创 曹... 三国时期的历史中,我们常常提到三足鼎立的局面,很多人都会认为魏、蜀、吴三国各自分庭抗礼,但如果细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