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人有两块墓志铭,内容大不相同,魏征果真是个滑头
迪丽瓦拉
2024-11-09 18:43:06
0

原标题:同一人有两块墓志铭,内容大不相同,魏征果真是个滑头

1969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又出土了一个李密的墓志铭,这样,除了李密除墓中埋的墓志铭外,又多出了一块墓志铭,为何李密会有两块墓志铭呢?

我们知道,对于古人来说,是记录死者生平事迹经历的一个传世文献,是貝有唯一性的,大多数情况下,其原文留于世间的应为传世版本,因为这样便于后来修改补充。

一般情况下,埋在地下的哪一块应该是传世的墓志铭,但是让人想不到的是,经历史学家和考古专家研究论证,后来发现的却是传世的墓志铭。更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两块墓志铭所记载的内容竟然相差近300字之多,而它们的差别则是关于李密投唐后又反唐的哪一段事情。这里面到底有着与史书记载不同的事实呢?

李密在瓦岗军失败后走投无路,不得不投奔了本与他平起平坐、一同争夺天下的李渊。人生的境遇大多如此,抱的希望越大,最终往往是失望越大。此时的李密尚有残部两万余众,他满心欢喜地来到了长安,封王封侯没有多大的希望,但他想着无论如何李渊也得让他位列三公吧。可是,结果连大家也是想不到。

让人更为奇怪的是,经考古专家研究表明,这两块墓志铭却出自同一人之手,那就昔日他的部下、后为唐初名臣的魏征之手。那么,魏征又为何要为李密写两块墓志铭呢?他在李密的死中又扮演了什么角色?

对于李密的到来,李渊心里非常高兴。他高兴什么呢?李密的到来,并不能为李唐王朝做多大的贡献,他也不指望李密能为唐朝做些什么。只是他知道李密此人不光有才,而且也更有野心,他也是应着哪个谶言的人。但是他知道,从此自己将少了一个争夺天下的对手,心中怎么能不高兴呢?

李渊对李密是隆重迎接、亲切接见,最后封李密为光禄卿,让李密大失所望。要说这个官也不小,大致是三品吧,可他是个闲差,是干什么的呢?这个官是管皇室祭祀和宫廷宴会的官,说穿了就是伺候人。在一次宴会进食完了之后,李密觉得简直是奇耻大辱,我一瓦岗军领袖,也是叱咤风云的英雄,现在却沦落到了给给别人上菜的份上。大概从这个时候开始他便有了反唐之心。当时他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

公威虽未震,主自为谋,盖当世旧部先附,多出其右,古吏后来,或居其上。怀渔阳这愤愤,耻从吴耿后列;同淮阴之怏怏,羞与降灌为伍。负其智能,颇不自安。——《唐故邢国公李密墓志铭》

关于这段各种史料记载的情况大致相同,但只有这块墓志铭写的更为深刻。你要知道写这个墓志铭的不是别人,就是李密的老部下魏征。魏征对自己的老上级李密应该是比较了解。李密之所以最后降而复叛,关键就在于内心得不到平衡。李密是怎么降而复叛的呢?他是在率部出潼关的过程当中率部反唐,后兵败被部下所杀。这个是没有什么悬念的,可为什么他刚降唐不久又要东出潼关呢?

关于李密东出潼关的原因,在不同的史料当中有不同的说法,即使在李密的两块墓志铭也不主是有差异的。

这件事情《唐高祖实录》是这样记载的。是说李渊得到了密报,瓦岗旧部投王世充后对其很是不满,还有部分将领仍在河东地区占据要地,便让李密出潼关前去招降,李密便借此机会又重新反了唐。这种说法倒是合情合理,也符合李渊东出潼关谋取中原的意图。《旧唐书.李密传》、《资治通鉴》和这个说法大致相同。

但是,还有另一种说法,哪就是李密的谋士贾润甫为其所写的《浦山公传》,这个和《唐高祖实录》中的说法就有了很大的差异。是说这个主意是王伯当出的。王伯当看到李密心中很是不平,便建议他找借口东出潼关,然后召集旧部图谋发展。李密便去找李渊,借口当然同上面一样,是要去招降他的旧部,李渊当然高兴了。

看来,这件事还是要靠这两块墓志揭开真相了,这两块墓志的差异正好在于对李密东出潼关原因的描述上。一般情况下,墓葬的墓志更接近历史事实,而传世本由于后世修改,大多是不可信的。如果我们把墓葬那块叫做作出土墓志铭,把1969年出土的李密墓志称为传世墓志铭,再看看关于这件的记载有何不同。

随墓埋葬的墓志对这件事情的记载,和大部分史书记载差别并不大,是说李密本来就有反心,东出潼关只是找了个脱身的机会而已。而李密的这个传世本却有了不同的说法。原来李世民曾经在李密降而复叛的这个事件当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明明白白的告诉我们说李密东出潼关的时候,是为了配合李世民的行动,给李世民当先锋。把李密的行为说成了是配合李世民的行动,而把李世民起到的主导作用给略微淡化了一些。

事实上,除历史史料记载之外,史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李密当时东出潼关是由李渊派遣的。他出潼关时总共带兵两万。基本都是他的原部人马。而他走后李渊又派李世民率大军尾随其后,并在中途要求将他一万兵马划归李世民。这时李密真正感到了李渊对自己的不信任,加上先前所受的窝囊气,才下决计要反的。也就是说,李密的反,其实就是李渊父子逼反,而非本意。

那么他为何会有两块墓志呢?这两块墓志均出自他原来的老部下魏征之手,而魏征又是为何要这样做呢?

史学家研究认为,当时李密墓葬的时候正是唐太宗贞观年间,大约魏征是依据了历史事实写成了这块墓志铭,但由于其中牵扯到李渊、李世民这段不太光明的事情,觉得不妥,又重新做了一块下葬了。后来发现的这块大约是藏于魏征家中,这才得以保存。要知道唐代许多史料均是唐太宗贞观十四年以后修改过的,这其中是不会有不利于李渊父子哪些不光彩的说法了。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称赞魏征了。他不愧为历史名臣,也不难看出他在这件事情上的心机,他为后世保存了一段真实的历史事实。魏征素以直言敢谏出名,可从这件事情上来看,也是未尽其然,他也有不敢说真话的时候,在正直的背后,有时他还是会耍滑头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 《漠风吟》霍擎云身份是天都城北境领主,也是大漠莽流谍报组织首领,腹黑狡诈,城府很深。 《漠风吟》霍擎...
原创 张... 张飞见了吕布,总是暴跳如雷,动不动就喊吕布三姓家奴。关羽见了吕布两人表面上还是和气的。下面让我来解析...
他是兰州军区首任司令员,抗战期... 开国中将张达志(1911年-1992年1月15日) 1911年出生于陕西葭县的张达志将军是陕北红军的...
原创 他... 1127年,南宋建立的时候,中原地区尚在其统治之下,就连宋高宗都是在河南商丘登基的。可是到了1141...
原创 司... 文/玉浊清 司马懿识破了空城计,为什么主动放诸葛亮一马?专家:不撤试试 在三国时期的诸葛亮被称为神人...
原创 朱... 我国历史上,一个朝代的消亡就会有一个新的朝代崛起,每一个新的帝王之所以能成就一番事业,只靠他自己的能...
原创 梁... 梁山108条好汉,武松的真兄弟只有三人。 1、花和尚鲁智深 武松跟鲁智深之间的感情,是生死兄弟情。 ...
原创 大... 今天,将要登场的大明第六位内阁首辅,名叫杨溥,也就是“三杨”中的最后一位。正是在他和杨荣、杨士奇的合...
原创 原... 关羽在三国中是个争议十足的人物。他作战勇猛,这不用多说,很多人因此十分敬佩他。但关羽也有被人吐槽的另...
原创 为... 名气颇大的诸葛亮作为蜀汉的第一高级军师,他为了自己的蜀汉可谓已是殚精竭虑,从他下定决心出山到一直尽心...
原创 犹... 若谈起犹太人这个民族,翻开历史书,我们会看到无论是公元前597年到前538年期间被新巴比伦征服而带来...
原创 法... 一直以来,清朝都算得上是如今人们最为熟悉的朝代之一,因为清朝的电视剧,在电视上播出得是最多的,比如《...
原创 湖... 自从清朝灭亡后,中国南方不少省份都出现了各自为政的现象,这无疑是给地方上出现土匪等黑恶势力创造了条件...
原创 鹿... 因为拥唐与拥桂的巨大分歧,沐王府的白氏双木与天地会的徐天川干了一架,结果徐天川身受重伤,白氏双木中的...
原创 史... 前言 不管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中,对于关羽的性格描述还是非常详细的,关羽这个人非常的忠义,一...
原创 非... 大航海时代来临的时候,欧洲人逐渐走向了世界。不过欧洲人走向世界并不是以和平的方式走向世界的,绝大多数...
原创 忠... 在明朝这一政治相对清明的时期,发生了一桩震惊朝野的冤案,即一代忠臣于谦的冤死事件。 史载,当于谦遭遇...
原创 在... 在单打独斗的情况,没有死战不退的做法,除非双方都豁出命来拼,或者自己有把握能够杀死对方,否则不会死战...
原创 古... 以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诸如海昏侯墓、曾侯乙墓等,这些文物丰富的古墓基本都属于古中原地域;由此引出了另...
原创 大...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怕是老谋深算如慈禧太后,也未曾想到,盛极一时的清王朝会在她的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