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背图》一共出现7个女人,5个已被确认,剩下2个还未出现!
迪丽瓦拉
2024-11-09 18:42:36
0

原标题:《推背图》一共出现7个女人,5个已被确认,剩下2个还未出现!

在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个奇特的现象,那就是每当封建社会即将发生大事时,民间总会流传这样或那样的谶语,即对未来时局走向的预言。它们的特点,无一不是通俗易懂且朗朗上口。

如西周灭亡的预言,“檿(yǎn)弧箕服,实亡周国”;秦朝灭亡的预言,“亡秦者,胡也”;西汉灭亡的预言,“三七末世,九虎争帝”;王莽称帝的预言,“摄皇帝当为真”;黄巾起义的预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西晋统一的预言,“青盖入洛阳”;隋朝灭亡的预言,“河南杨柳谢,河北李花荣”;唐朝兴起的预言,“桃李子,有天下”;武氏代唐的预言,“有女武代王”;北宋兴起的预言,“点检为天子”;南宋灭亡的预言,“这回来,不作耍”;元朝灭亡的预言,“石人一口一眼,挑动黄河天下反”;明朝兴起的预言,“塔儿红,朱衣人做主人公”;闯王称帝的预言,“十八子,主神器”;清朝兴起的预言,“遇顺而止”;清朝没落及覆亡的预言,“黄花满地发”、“不用掐,不用算,宣统只有两年半”。

推背图

其实,以今人的眼光来审视,这些谶语多是一些洞晓天下大势的有识之士以旁观者的角度冷静地审视政局的发展后,对纷乱的天下前景作出的准确预测。当然,也不排除有些人为达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舆论造势。不过,说起谶语中最有名、流传最广的,还要数后人假托先贤之名编著的《推背图》了,即唐太宗为推算大唐国运,下令当时最负盛名的星相学家,李淳风和袁天罡编写的预言书。书中通过运用易学、天文、诗词、谜语、图画等形式,隐秘地预言了唐朝以后历代王朝更替、帝王将相等重大历史事件。

袁天罡和李淳风

之所以说是后人假托,是因为《推背图》中所画的图,将古代少数民族一律都画成了满清“长袍马褂”和“瓜皮帽”的装束。再者,现在流传的《推背图》应该晚于北宋,因为岳飞之孙、南宋文学家岳珂写的《桯史》记载过一件事,说赵匡胤为消除《推背图》对赵家王朝的不利舆论,曾下令打乱了它的顺序。这种被打乱顺序的《推背图》,还被历经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隆庆五朝的明代著名藏书家郎瑛亲眼看到过,并记录在了其笔记小说《七修类稿》中。而今人看到的《推背图》,则被排列得井然有序。也就是说,即使《推背图》真实存在,其原版也会因战乱、后人删减伪造而面目全非。

有人推断,现本的《推背图》很可能是民国时的作品或加工品。实际上,这也并不妨碍好事者将其作为一项类似猜谜的脑力游戏来进行思维锻炼。近年来,就有网友看完《推背图》后,如此戏言道:《推背图》一共出现7个女人,5个已被确认,剩下的2个,即分别出现在《推背图》第42象和第51象的女子还未出现。

那么,这5个已被确认的女人又是谁呢?

第一位武则天,《推背图》中的第二象、第三象、第四象有描述。

第二象:简略概括唐朝气数。

图中画的是一盘李子果,共有二十一个。从唐高祖李渊建国开始,其下的君主有太宗李世民、高宗李治、中宗李哲、睿宗李旦、玄宗李隆基、肃宗李亨、代宗李豫、德宗李适、顺宗李诵、宪宗李纯、穆宗李恒、敬宗李湛、文宗李昂、武宗李炎、宣宗李忱、懿宗李准、僖宗李儇、昭宗李晔、哀帝李柷,一共二十位皇帝,再加上武则天,正好二十一位,正对应第三句“一果一仁”。二十一朝天子新陈代谢,一朝又一朝的更新换代,也对应了第四句“即新即故”。从图中也可看出,第四个果子没有蒂。这也暗示着,第四位君主既不是男性,也不是通过正常交接获得的权柄。事实上,历史上的武则天,也的确是发动政变夺权的。也就在她夺权不久,武则天便改国号为“周”,并自称皇帝。

女皇武则天

颂曰中的前三句主要说唐朝剪灭群雄统一天下以及它的290年国祚,最后一句“阴盛阳先竭”,说的是从武则天之后,唐朝统治阶层开始为大量女性所进入。自此以后,女人干预政治的风气盛行。例如韦后祸乱宫闱,导致中宗被杀;武则天之女太平公主、宫廷女官上官婉儿权倾一时,险些危及唐睿宗和唐玄宗的性命;玄宗为武惠妃、杨贵妃所惑,任用李林甫、杨国忠等奸佞之徒,荒废了朝政,引发安史之乱以及因之而起的藩镇割据;肃宗宠幸张良娣,张良娣为揽权而勾结宦官李辅国。也就是从李辅国之后,宦官开始坐大,并逐渐掌控兵权,最终架空了皇帝。

第三象:预言武则天君临天下,即图中居中而立、右手持刀的贵妇人。

史料记载,武则天掌权后,先后翦除裴炎、徐敬业等政敌,于690年登基称帝,成为了有史以来第一位女皇帝。为了增加自己的“天命”色彩,她将“照”字改为“曌”,并将之作为自己的名字。这个“曌”字,即表示日月当空,阴阳统一的意思。而谶中第一句,“日月当空,照临下土”,正对应“曌”字。在中国历史上,同样迷信的情况还有:隋文帝杨坚原为随国公,但因“随”字的“辶”有不稳定之意,故去掉“辶”,而造“隋”字作为国号;五代时南汉的开国皇帝刘取“飞龙在天”之意,给自己造了“龑”(yǎn)字。

谶中第二句“扑朔迷离,不文亦武”,是说武则天能文能武。暗指她在夺权过程中,阴谋和阳谋都行不通,则以暴力、刚猛的手段来实现目标。

武则天剧照

颂曰的四句话,是回顾了武则天夺权的历程。

空王,是对佛的尊称,佛说世界一切皆空,故称空王。贞观二十三年,即649年,太宗皇帝驾崩。作为太宗皇帝的妃嫔之一,武则天因无子嗣而被送往感业寺削发为尼。哪知唐高宗李治对其念念不忘,加上王皇后为对抗劲敌萧淑妃,也需要物色一位帮手。于是,在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叠加推动下,武则天终于重返宫廷。后来,武则天宠冠后宫,为唐高宗李治连续诞下四子二女。不过,在后来夺权的过程中,武则天的这些子女却成了她的垫脚石,如长女安定思公主、长子李弘。也正是因此,被贬谪在外的次子李贤为规劝武则天,做了一首诗,"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犹尚可,四摘抱蔓归。"但令李贤失望的是,他最终没能逃脱武则天的毒手。不过,武则天后来却留下了三子李显、四字李旦。这倒不是她读了李贤的诗而心有感触,主要还是因为武则天彻底掌控了帝国大权。自此,清晨打鸣报晓,不再是雄鸡的职责,乃为雌鸡所独有。

第四象,简述神龙政变以及武则天退位。

图中所画,是五只猴子共同驱赶一只鹦鹉。猴与侯同音,暗指王侯。五只猴子即汉阳王张柬之、平阳王敬晖、扶阳王桓彦范、南阳王袁恕己、博陵王崔玄暐。那只鹦鹉暗指武则天,因为武则天姓“武”。据载,女皇武则天在698年曾做过一个梦,即鹦鹉两翅折断,坠落于地。为此,她还特意请来了狄仁杰来解梦。根据后来史事推断,这两个折断的翅膀指的就是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和张昌宗兄弟。

谶中的“飞者不飞,走者不走”,指的是五王诛杀张易之兄弟后,轮流在长生殿值班守候,与不肯退位的武则天僵持。

唐朝名相张柬之

“振翅高冈,乃克有后”,指的是武则天最终妥协退位,天下权柄又回到了李氏家族成员的手中。这里的“后”,就是劫后余生的武则天三子李显以及四子李旦。

颂曰的四句话也是回顾了武则天从称帝至退位的史事。

“青女”,指的是穿青衣的宫女,在这里指武则天。“极目萧条十八枝”,意思是说,武则天夺权前后,几乎将李唐子孙诛杀殆尽。后两句如上段所述,乃是说张柬之等人力挽狂澜,重新扶起了李唐这颗已经倾斜的大树,延续了唐朝的国祚。

第二位杨贵妃,《推背图》第五象有描述。

图中所画,是一位美女倒在地上,其左前方是一副马鞍,右前方是一部史书。美女指的是杨贵妃,马鞍指的是安禄山,史书指的是史思明。

谶中第一句“杨花飞,蜀道难”,是说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逃出长安避难,途径马嵬驿,军士恼恨杨国忠乱政,在将其诛杀后,怕杨贵妃居中用事,会危及他们的性命,遂以兵谏的形式逼迫唐玄宗将其缢死在马嵬驿旁边的佛堂。而后,这一行逃难的王公贵胄乃继续西行入蜀。蜀道艰险无比,待到唐玄宗安全抵达成都,他的儿子唐肃宗都已经在灵武即位十六天了。

“截断竹萧方见日,更无一史乃平安”中,截断竹萧,是字谜,指的是“肃”字,也就是说当唐肃宗即位之后,唐朝的平叛大局才真正有了改观。

安史之乱及唐军平叛

颂曰中,前两句好理解,渔阳鼙鼓过潼关,指的是安禄山反叛。渔阳,指的是安禄山掌控的幽州北部。鼙,指的是古代军中的一种小鼓。据载,安禄山起兵时,曾在范阳城外敲锣打鼓地举行过阅兵仪式。剑山,指的是唐玄宗入蜀途径的剑山山脉,那里耸立着入蜀的咽喉要道,即著名的剑门关。木易若逢山下鬼,也是字谜,木易是“杨”字,山下鬼是“嵬”字。后面一句中的金环,指的是杨贵妃的俗称杨玉环。意思是,杨贵妃将毙命在一个叫马嵬驿的地方。

第三位刘太后,即宋仁宗之母,《推背图》第十八象有描述。

图中所画,是一位贵妇人安坐宫殿之中,贵妇人指的就是宋仁宗的母亲刘太后。在她的左脚下,有一只趴着的小犬。犬乃看家之物,即安然趴卧,就说明殿中无警。另外,宋仁宗生于1010年,这一年恰好又是狗年。那么,为何说图中的贵妇人是刘太后呢?

谶中第一句,“天下之母”的意思很明确,就是指的是皇后或皇太后。在北宋历史上并无皇后专权之事,只有在仁宗和英宗两朝,出现过太后垂帘听政的事。这两位太后,分别是刘太后和曹太后。前者以戏剧名篇“狸猫换太子”被世人熟知,后者以支持司马光废除王安石变法而闻名。金刀伏兔,也是字谜,兔在十二生肖中为卯,卯下面伏着金刀即为“刘”的繁体字—劉。学者据此推断,这个贵妇人当是刘太后。

太后刘娥:发行交子,终结天书政治

谶中第三句“三八之年”,这两数相加,正好也是刘太后垂帘听政的11年。

颂曰的四句话,则赞扬了刘太后对北宋皇朝做出的贡献。当然,作为妇人,她也有过放纵外戚、倚用宦官的事,但因管束得力,并没有产生类似两汉外戚专权、唐代宦官废帝的隐患。故而,《宋史》评之曰:“当天圣、明道间,天子富于春秋,母后称制,而内外肃然,纪纲具举,朝政无大阙失”。

第四位奉圣夫人,即明熹宗朱由校的乳母客氏,《推背图》第31象有描述。

图中所画,左边为一宫女,暗指客氏;右边男子状貌似鬼魅,暗指明末权宦魏忠贤。两人侧面相对,暗指两人结为对食之事。女子北面,有一束禾穗。再与左“女”右“鬼”相合,即构成一个“魏”字。

谶曰和颂曰的八句话,是说客氏和魏忠贤鸠占鹊巢,将天启帝玩弄于股掌之中。他们一主内胁持后妃,一主外残害忠良,将元气已损的明帝国弄得乌烟瘴气。简而言之:天启帝即位之前,倘若明朝出现一两位锐意求治的雄主,明朝的国祚或可延续数年。但经过客氏和魏忠贤这么一闹,明朝政局再也不能收拾。因此,纵然再有明君临朝,亦不能重拾旧日乾坤了。

第五位慈禧太后,《推背图》第三十六象有描述。

图中所画,有一位贵妇人骑着高头大马,自东而西,拾阶而上。马前有一位宫女,面朝南面,手提灯笼。宫女下方,有位大臣,面朝北方,正在下跪迎拜。

这幅图暗指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抵挡不住,乃抛弃都城逃亡西安。

谶中的“纤纤女子”,暗指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晚年好拍照,尤其好扮观音。从照片上看,慈禧太后的手指显得很修长。当然,这也和她喜欢留长指甲有关系。据她身边的宫女回忆,慈禧对手指的保养极其在意。每天睡觉之前,不但要用花瓣水清洗,还要用牛奶浸泡。时不时的,还要让专人进行矫正。另外,为防指甲折断,她还命人专门打造了价格昂贵的指甲套。

慈禧太后

“赤手御敌”,暗讽慈禧等统治阶层不思革新武备,仍采用冷兵器时代的刀枪剑戟。这些武器,对拥有先进武器装备的列强来说,无异于赤手空拳一般。

“不分祸福,灯光蔽日”,是说慈禧太后对清朝岌岌可危的处境视若无睹,皇城之内仍旧灯火辉煌,一派喜庆气象,是谓“灯光蔽日”。

颂曰的四句话则是简略概括了慈禧掌权后举止失措,终令导致海内骚乱,自食恶果。

参考资料:《新唐书》、《袁天罡传》、《桯史》、《七修类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史... 前言 不管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中,对于关羽的性格描述还是非常详细的,关羽这个人非常的忠义,一...
原创 非... 大航海时代来临的时候,欧洲人逐渐走向了世界。不过欧洲人走向世界并不是以和平的方式走向世界的,绝大多数...
原创 忠... 在明朝这一政治相对清明的时期,发生了一桩震惊朝野的冤案,即一代忠臣于谦的冤死事件。 史载,当于谦遭遇...
原创 在... 在单打独斗的情况,没有死战不退的做法,除非双方都豁出命来拼,或者自己有把握能够杀死对方,否则不会死战...
原创 古... 以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诸如海昏侯墓、曾侯乙墓等,这些文物丰富的古墓基本都属于古中原地域;由此引出了另...
原创 大...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怕是老谋深算如慈禧太后,也未曾想到,盛极一时的清王朝会在她的一手...
原创 唐... 《唐伯虎点秋香》中的秋香,本名林奴儿,出身官宦,后遭变故,成为金陵名妓,但她洁身自好,不甘沦落,后来...
原创 哥... 此文给大家介绍一位革命名将:廖运周。廖运周于1903年出生于安徽凤台廖家湾,是黄埔军校第五期学员,他...
原创 曾... 清朝是一个创造出无数可能的时代,同样亦是结束了几千年之久封建社会传承的年代,曾经的清朝迎来了多少值得...
原创 刘... 刘邦厉害在用人,总结刘邦用人,有一个特点,不管什么人,什么才能,到他手下,都能扬长避短,自如发挥,为...
原创 禁... 唐朝并不是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唐代人的身份分为“良”和“贱”两大类,一般称作良贱制度。良民都具有独立...
原创 赵... 三官殿前玉带河,河上小桥故事传;传说这桥南唐有,当宋太祖发迹歬。 次奉后周皇帝令,带兵攻掠南唐地;挫...
原创 古... 字数:2045字 建议阅读时间:8分钟 内容创作/博古史泽 插画/博古史泽 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便...
南阳卧龙岗:赵藩“攻心审势”联 高清对联,来源网络 作者/李青友 南阳卧龙岗宁远楼门柱上有一副名联: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
原创 原... 文/寂寞的红酒 黑人是世界四大人种之一,主要分布在非洲、美国、加勒比海等地。在美国,黑人占到美国总人...
原创 首...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犹记我们的祖先,曾在《诗经》中这样告诉我们。到头来话是如此...
原创 得...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三国演义》 三...
原创 张... 在鲁迅的翟秋白之辞中有一句话说到:“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古时就有伯牙弹琴遇知音得佳...
原创 曹...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晋朝之前有过一段令无数人研究的历史时期。因为在这一时期,曾先后出现曹魏,蜀汉与东吴...
原创 朝... 朝鲜位于朝鲜半岛北部,总面积约12.3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500万,首都为平壤。韩国位于朝鲜半岛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