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克:位列“河西四将”,68岁还上阵厮杀,击败噶尔丹
迪丽瓦拉
2024-11-09 18:42:07
0

原标题:孙思克:位列“河西四将”,68岁还上阵厮杀,击败噶尔丹

孙思克,“河西四名将”之一。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孙思克率2千精兵从蒙古军侧后发起进攻,噶尔丹战败溃逃,元气大伤。

1620年,努尔哈赤进攻西平堡,明军奋起还击,孙得功率兵增援。

进军途中,孙得功溃逃,并散布明军惨败的言论,守军士气低迷,堡垒陷落。

孙得功投降努尔哈赤,皇太极时编入汉军正白旗,参与对明朝作战。

孙思克,孙得功的儿子,骁勇善战,在平定三藩之乱、征讨准噶尔中立下赫赫战功,是“河西四将”之一。

1652年,前方传来战报,敬谨亲王尼堪阵亡沙场,被李定国斩首示众,江南清军人心惶惶。

危难之际,清朝再次重用洪承畴,让他督师西南,对付李定国。孙思克随军征战,充当前锋,攻入贵州、云南。

平定西南有功,孙思克调往西北,担任甘肃总兵,驻扎凉州,对付准噶尔蒙古。

1666年,蒙古骑兵在关外耀武扬威,攻略附近堡垒,劫掠民众,抵达定羌庙一带。

孙思克率兵设伏,引诱蒙古骑兵追击,在山谷中利用火器射击,蒙古骑兵战败,溃逃回关外。

不久,蒙古骑兵分三路进攻西北,前锋抵达西宁城下。孙思克上奏康熙,请求出兵征讨。

鳌拜、三藩问题还没解决,康熙不敢轻易开战,故而拒绝孙思克的请求。

1673年,平西王吴三桂在云南起兵,麾下兵马3万,一路所向披靡。

广西、广东、云南、贵州、四川、江西、福建、湖南、甘肃、陕西等大多城池陷落,成为三藩的基地。

一向被誉为劲旅的八旗,在三藩之乱中表现太糟粕。吴三桂攻打永兴,驻防武昌的八旗见死不救,数十位将领殒命。

王辅臣在西北相应吴三桂,攻打附近城,西安八旗则充当吃瓜群众。如此糟糕的表现,让康熙大失所望。

三藩之乱的同时,蒙古又犯边,康熙大为头疼。此时,孙思克率领的绿营兵,成为清朝的依靠。

1674年,孙思克率兵奔袭,行走在人迹罕至的戈壁滩,攻打靖远堡,全歼守军数千,清军士气大涨。

靖远堡之战时,蒙古骑兵进犯,攻打凉州,守将陈达战死。孙思克火速回军,从草地渡河返回,与墨尔根台吉交战,大获全胜。

击败蒙古骑兵后,孙思克随即攻打天水、巩昌、陇西之地。孙思克以火炮开路,摧毁敌军防线,然后骑兵扫荡,战无不胜。

1676年,图海督师西北,前往虎山墩查看地形。王辅臣早已设下埋伏,图海遭遇围攻,亲兵几乎全军覆没。

值此危难之际,孙思克率兵赶来救援,与王辅臣的军队激战。短兵相接,双方进行肉搏战。

孙思克力大无穷,手持大刀冲杀,手刃十几人,清军士气大涨。激战中,孙思克的右臂被砍伤,露出筋骨,却依然不退。

孙思克的拼杀,为清军增援赢得时间,王辅臣战败溃逃,投降清朝。不久,王辅臣自尽,西北平定。

搞定王辅臣,康熙决定兵分三路南下,攻打四川。孙思克反对,认为满洲兵战斗力低,绿营兵人数不多,不宜出兵。

此时,四川守将是王屏藩,此人骁勇善战,足智多谋。吴三桂起兵时,王屏藩一个月不到就拿下四川、汉中,兵临关中。

周培公直言:如果吴三桂将主攻方向放在四川、陕西,以王屏藩为前锋,则鹿死谁手未可知。

孙思克反对进兵,康熙大怒,派人去斥责,并降低职位。不久,清军在汉中战败,康熙非常后悔。

王屏藩能打,吴三桂在湖南也进展顺利,但他输给了“年龄”。吴三桂垂垂老矣,很快就病逝军中,“周军”由盛转衰。

1681年,孙思克等人率兵攻打昆明,吴世璠自缢而死,康熙赢得胜利。战后,孙思克继续驻防西北,对付蒙古。

1690年,孙思克率兵奔袭西海,利用夜色做掩护,攻入蒙古大营,斩首一千余人,威震西北。

1696年,康熙御驾亲征,出兵10万,分三路进攻噶尔丹,准备决一死战。

乌兰布通之战时,清军各部配合不力,损失惨重,噶尔丹从容撤退。为避免乌兰布通之战重演,康熙小心谨慎,各部配合密切。

康熙率中路,萨布素率东路,费扬古、孙思克率西路,总计10万兵马。其中,西路4万,以绿营兵为主,穿越沙漠,截断噶尔丹的退路。

康熙御驾亲征,侄子策妄阿拉布坦又叛变,噶尔丹腹背受敌。闻知康熙亲征,噶尔丹从科布多撤退,避免交战。

噶尔丹撤退,中途遇到费扬古。西路军中途留下部分兵马守卫粮草、物资,抵达前线的约3万。

清军兵力优势明显,但装备不如蒙古骑兵,噶尔丹所部装备很多重型火绳枪,射速快、射程远、精确度高。

火枪方面,清军劣势,但清军列装有众多子母炮,火炮数量、质量有优势。如果直接草原决战,清军未必获胜。

为了全歼蒙古骑兵,孙思克建议费扬古打埋伏,利用火炮优势、兵力优势,以多取胜,费扬古采纳。

噶尔丹溃逃,途中遭遇清军前锋数百人。蒙古骑兵直接冲杀,清军一触即溃,蒙古骑兵乘胜追击。

噶尔丹轻敌冒进,仅率2千兵马追击,一直追到昭莫多,进入清军的埋伏圈。

昭莫多之战,清军占据人数、地形优势,且准备充分。蒙古骑兵骁勇善战,以火绳枪发起进攻,近身则肉搏。

单兵作战,清军不如蒙古军,一番厮杀后,费扬古没有捞到好处。接下来,费扬古只能采取炮战,用子母炮轰炸,避免白刃战。

战局相持,噶尔丹的后续部队即将抵达。不出意外的话,昭莫多之战就是第二次乌兰布通之战,清军占据优势,蒙古骑兵从容撤退。

孙思克提出建议:费扬古正面炮击,吸引蒙古骑兵的注意力。自己率兵绕道突袭,攻打噶尔丹的营垒,然后两面夹击。

此时,孙思克已经68岁,还自愿充当“敢死队”,清军都愿意跟他拼杀。费扬古同意孙思克的方案,依计行事。

噶尔丹轻视清军,没料到孙思克会突袭自己的营垒。清军以子母炮攻击,狂轰滥炸,蒙古骑兵阵脚大乱,以为是清军主力到来。

营垒被摧毁,噶尔丹本就不多的粮食被清军焚毁,蒙古骑兵没了斗志。孙思克乘势从两侧发起进攻,清军两面夹击。

3万对打2千,蒙古骑兵虽说勇猛,也难以抵挡。一番厮杀后,蒙古骑兵几乎全军覆没,噶尔丹率十几人逃走。

昭莫多之战后,康熙赏赐众将,孙思克册封“男爵”,传了10代,直到清朝灭亡。1700年,孙思克病逝,享年72岁。

参考书目:《清史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苏... 苏联是和美国并驾齐驱的超级大国,在冷战期间两国互不相让,险些造成了核武器级别的第三次世界大战。199...
有文化的吉林市(十五)夫余国迁... 汉、魏时期、是夫余比较强盛的时代。西晋以后,夫余频遭邻近各族的侵袭、国势开始衰落。夫余历史上最后一次...
原创 东... 接着说那些喜欢贬低建国后的东北,而吹捧建国前的东北富强发达的 历史事实是东北在建国前和建国后就是地狱...
原创 明... “不称臣,不纳贡,不和亲,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段话很多人都听过。这段话讲的是明朝的历史,主要...
原创 涨...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把在北京打工的外地人员称为“北漂”。但是殊不知这座承载千年历史的北京城竟然也是“漂来...
原创 领... 时至今日,在很多美洲国家内仍能听到“离天堂太远,离美国太近”的说法。这样的说法不是瞎编滥造,而是美洲...
原创 聊... 其实历史上的曹叡,是一个被严重低估了的皇帝。 一是因为曹叡在位的时间,并不算太长。二是因为曹叡在位...
这些古代的“纪检干部”有多刚 “ 在历史上,江西泰和走出了47名监察御史和按察使。他们监督国家法律、法令的执行,维护国家利益,为民...
原创 欧... 在公元7世纪,隋炀帝开通了大运河,在南北之间架设起高速通道,留下了“弊在当代,功在千秋”的评价。 利...
原创 朱... 朱棣能文能武,朱元璋为何不传位给他?你可能忽略了这两点。 朱棣能文能武,朱元璋为何不传位给他?你可能...
原创 李... 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晨雾未散,玄武门前刀光剑影。这场持续不到半日的政变,却在史书上留下无数疑...
原创 原... 引言:蒙古族人骁勇善战,朱元璋最后能开创明朝276年的基业,也是历经千难万险,没有背景,没有权势,以...
原创 同... 前言 你有没有想过,天底下最危险的职业,恐怕是"傀儡皇帝"?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曹魏40年崩塌,东...
原创 古... 从古至今我国对于死者的入葬事宜都是非常谨慎的,而古代和现代相比规矩要更多,在古代人们离世之后需要按照...
原创 苏... 宋朝文坛巨匠苏轼,可以说是古代交友最多的文人了,他不仅交朋友很广,而且还很复杂。既有朝中官员、文人墨...
原创 步... 作者:青灯 三国出枭雄,孙权、曹操、刘备三分天下。都是当时的翘楚,历史对于他们都是难分伯仲。 三个...
原创 原... 该如何对元朝进行评价,从哪一方面去了解它的历史,一直以来历史学家都对这个神秘的朝代解释较少,再到我们...
原创 公... 前言 公元641年,藏地天才少年松赞干布亲眼目睹十余天前还傲视天下的吐蕃大军,在一个深夜被唐军区区...
浓缩千年赣鄱文化的江西古建筑 “档案江西”音频展播 浓缩千年赣鄱文化的江西古建筑 散落在江西各地的历朝历代的建筑,犹如一部凝固的赣...
原创 朱... 引言 首先,朱元璋的高明之处在于对自己有非常明确的定位,分清了主要对手和次要对手。反观李自成进入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