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这个非洲国家,一直认为自己世界第二,直到遇上了中国军队
迪丽瓦拉
2025-09-21 02:32:29
0

有一个非洲国家,曾经自诩为世界第二强国,仅次于美国,并且在朝鲜战争时信誓旦旦,誓言要狠狠教训中国志愿军。这个国家的自信几乎可以说是无限的,可最终,它的军队在与志愿军的对抗中几乎全军覆没,伤亡惨重,不得不灰溜溜地撤回非洲,从此彻底认清了自己的实际世界地位。那么,这个国家凭什么敢放出如此豪言壮语?它又是如何在朝鲜战场上兵败如山倒的呢?

这支宣称自己是“世界第二”的非洲军队,便来自埃塞俄比亚。埃塞俄比亚位于非洲大陆的东北角,国土面积达到11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为1.1亿,是一个典型的内陆国家。这个国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是非洲大陆上为数不多的古老文明之一。在这片被外界封闭和落后的大陆上,埃及和埃塞俄比亚是唯一两个能够自豪地讲述古代历史的国家。

尽管埃塞俄比亚拥有三千年的悠久历史,它的经济却极度落后。国家几乎没有任何现代工业发展,经济的基础仍然是传统的农业。在这一点上,埃塞俄比亚与其他非洲国家并没有什么区别。尽管如此,埃塞俄比亚却意外地加入了由欧美发达国家组成的联合国军,并成为少数几支来自非洲的参战国之一。

为何这个贫穷落后的国家会走向战场呢?这与埃塞俄比亚的历史密切相关。在封闭的非洲大地上,埃塞俄比亚几乎与外界没有任何联系,国家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农耕社会。直到中世纪后期,埃塞俄比亚的国土才暂时落入意大利人的掌控,成为意属殖民地。殖民时期,埃塞俄比亚人民被压迫得几乎无法喘息,他们沦为奴隶,日复一日地在田间劳作,生产农产品供欧洲市场,国家的经济几乎停滞不前。

1896年,埃塞俄比亚人爆发起义,彻底击败了意大利殖民军,宣布独立,重新划定了现代国土的边界。然而,1936年,纳粹意大利领袖墨索里尼再次发动侵略,埃塞俄比亚再次沦陷,皇帝哈伊尔·塞拉西一世被迫流亡海外。直到1941年,盟军击败意大利,塞拉西一世才得以归国,复位成为埃塞俄比亚的帝王。

回到祖国后的塞拉西一世,痛感自己国家的命运多舛,深知若继续落后,埃塞俄比亚将再次遭遇外来侵略。因此,他下定决心要彻底改变国家的命运,让埃塞俄比亚不再任人欺凌。塞拉西一世认为,埃塞俄比亚自建国以来与外界几乎没有接触,信息闭塞导致国家落后。因此,他开始积极寻求国际支持,尤其是寻求与强大国家的结盟。

他希望能与美国结成盟友,从而得到军事援助和庇护。美国当时为了对抗欧洲殖民势力的影响,正积极寻求与非洲国家建立联系。埃塞俄比亚抛出了橄榄枝,两国立刻达成了合作协议,决定结成军事同盟。塞拉西一世与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埃及附近的美国军舰上签订了盟约,协议内容包括埃塞俄比亚为美军提供港口,而美国则向埃塞俄比亚提供军事和经济援助。

有了美国的支持,塞拉西一世看到了埃塞俄比亚在非洲的绝对优势。可这一切的荣耀并未让他满足,塞拉西开始放眼全球,期望埃塞俄比亚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影响力。当美国决定以“维和”为名组建联合国军,出兵朝鲜半岛时,塞拉西一世看到了一个绝佳的机会。他认为,借此机会,埃塞俄比亚能在世界舞台上大展拳脚,向全世界证明其军事力量。

于是,埃塞俄比亚作为美国在非洲的唯一“亲信”,积极要求加入联合国军,并自信地宣布,将给中国志愿军带来沉重打击。为此,塞拉西一世调集了全国的兵力,艰难组建了一支约1000人的军队。为了显示自己的忠诚,埃塞俄比亚还宣称,这支“千人军”将给敌人带来致命的打击,令他们刻骨铭心。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乐观。埃塞俄比亚的军队并没有足够的装备,甚至连一杆像样的枪支都没有。美国为此不得不提供了全套武器装备,并派遣军官进行军事培训。尽管美方三番五次地劝阻,埃塞俄比亚军队依然坚持赴朝参战。

他们的信心来源于埃塞俄比亚曾被美国称为“出色的身体条件与过硬的战斗素质”的部队。然而,这些“王牌部队”刚到朝鲜半岛时,就遭遇了气候差异带来的巨大挑战。许多士兵从未见过雪,寒冷的环境让他们几乎无法适应。尽管做了体能训练,大多数士兵却因寒冷而生病,甚至无法起床打仗。

最初的战斗计划迅速落空,卡格纽营几乎没有上前线就变成了“病号”。联合国军只得将其安排在后方做些后勤工作。埃塞俄比亚军队对此非常不满,他们原本期望能在战场上一展雄风,打出名声。然而,现实却让他们感到极度沮丧。

卡格纽营被美军反复调侃为“非洲的旅游团”,直到1951年8月,联合国军才决定让他们参与进攻602.2高地的任务。即使在美军炮火掩护下,埃塞俄比亚军队也未能突破志愿军防线。反而是志愿军通过坚强的意志,成功抵挡住了埃塞俄比亚军队的攻击。

卡格纽营的第一次进攻惨败,使得他们的士气大跌。此后,他们虽然偶尔进行一些偷袭,但始终未能在战场上有所作为。到了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爆发,这是朝鲜战争中的一次大规模战役。尽管卡格纽营表现出了极强的进攻欲望,他们的努力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

在这场战役中,埃塞俄比亚军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大量士兵阵亡,精锐部队几乎全军覆没。虽然他们未能取得战果,但他们的努力和牺牲依然让世人记住了这支非洲军队。战后,卡格纽营的残部带着失败的阴影返回埃塞俄比亚。

战争的惨败让塞拉西一世深刻反思。他开始意识到,埃塞俄比亚无法依靠军事力量打出全球名声,也不应该盲目追求世界第二的地位。战争的失败让塞拉西痛定思痛,他决定改变外交策略,转而发展与中国的友好关系。1956年,埃塞俄比亚与中国建立了贸易关系,并在随后的几年里,两国的合作日益加强。

从埃塞俄比亚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国家如何在全球政治的风云变幻中做出转变,最终选择了更加理性的道路。尽管他们曾因误判国际形势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他们最终通过与中国的合作找到了正确的发展道路,并迎来了更加稳定的未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朝... 大家好,在之前的文章中,我提到过朝鲜景宗,今天我将详细介绍他的王妃——宣懿王后鱼氏的一生。 鱼氏出身...
原创 他... 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后,红军迅速恢复了其战术优势,展现出了高机动性和灵活的战斗风格。此后,红军在...
原创 日... 有人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在真正的战斗中,你可以凭借兵力和战术抵挡攻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然而...
学者从书法风格角度再辩“昆仑石... 关于青海玛多扎陵湖畔的“昆仑石刻”是否与秦始皇遣使采药昆仑有关,学界争议仍在持续。 7月11日,《光...
青春华章|如何守好千年农业文化... 暴雨初歇,浙南山区的梯田蒸腾着湿热的水汽。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任美心同学正深陷泥泞,手...
《大清十龙珍藏版金币》十枚一组 在晚清贵金属货币体系中,“大清十龙珍藏版金币十枚一组”(以下简称“十龙金币”)以其系统性的设计构想、...
原创 雍... 雍正帝是中国历史上知名的帝王之一,深受历史学者与影视作品的关注。雍正的治国理政堪称严谨,他在位期间,...
原创 秦... 秦始皇——千古一帝与暴君的双重面貌 秦始皇,历史上被誉为千古一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自称“皇帝...
原创 康... 公元1679年,距康熙初登大宝已经快二十年。那时,康熙皇帝面临着国家一项颇为严峻的财政难题。在这一年...
原创 中...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题记 “万国来朝,摩肩接踵”的大唐盛世,尽管已是昔日时光,仿佛依然栩栩如生,...
原创 秦... 中国自古以来,便十分注重意境与韵味。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绘画艺术,传统文化中总有一种追求“天人合一”...
原创 全... 《——【·前言·】——》 中国几乎每个城市都有关公庙,商家店铺也常供奉关公像,求财保平安。 关羽早已...
原创 北... 南北朝时期的北方社会宛如平民的炼狱,几乎所有的北方政权都以掠夺百姓为生,其中以北魏与后赵为最为典型的...
原创 失... 文 | 稻名泗 编辑 | 稻名泗 古代欧洲矿工肺病的故事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段悲剧与谜团。几千年...
原创 童... 童贯(1054年—1126年),出生于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是北宋末年臭名昭著的“六贼”之一,...
原创 慕... 在金庸的小说《天龙八部》中,慕容复一直心心念念要恢复燕国的荣光。然而,慕容复所说的“燕国”并非慕容家...
原创 大... 1911年10月10日,随着轰动一时的武昌起义爆发,辛亥革命宣告了清朝统治的终结,推翻清王朝的大幕正...
原创 年... 一、魏延为何令人难以理解? 魏延是一个很难被所有人理解的人物,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像他那样的才能和经...
原创 他... 他曾是武皇最为倚重的大臣之一,在武皇夺取唐朝政权的征途上,他是那位一直站在前线,勇往直前,竭尽全力的...
原创 刘... 刘邦,一个从草根逆袭成皇帝的传奇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的转折。从一个街头混混,到一统天下的汉高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