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这个非洲国家,一直认为自己世界第二,直到遇上了中国军队
迪丽瓦拉
2025-09-21 02:32:29
0

有一个非洲国家,曾经自诩为世界第二强国,仅次于美国,并且在朝鲜战争时信誓旦旦,誓言要狠狠教训中国志愿军。这个国家的自信几乎可以说是无限的,可最终,它的军队在与志愿军的对抗中几乎全军覆没,伤亡惨重,不得不灰溜溜地撤回非洲,从此彻底认清了自己的实际世界地位。那么,这个国家凭什么敢放出如此豪言壮语?它又是如何在朝鲜战场上兵败如山倒的呢?

这支宣称自己是“世界第二”的非洲军队,便来自埃塞俄比亚。埃塞俄比亚位于非洲大陆的东北角,国土面积达到11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为1.1亿,是一个典型的内陆国家。这个国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是非洲大陆上为数不多的古老文明之一。在这片被外界封闭和落后的大陆上,埃及和埃塞俄比亚是唯一两个能够自豪地讲述古代历史的国家。

尽管埃塞俄比亚拥有三千年的悠久历史,它的经济却极度落后。国家几乎没有任何现代工业发展,经济的基础仍然是传统的农业。在这一点上,埃塞俄比亚与其他非洲国家并没有什么区别。尽管如此,埃塞俄比亚却意外地加入了由欧美发达国家组成的联合国军,并成为少数几支来自非洲的参战国之一。

为何这个贫穷落后的国家会走向战场呢?这与埃塞俄比亚的历史密切相关。在封闭的非洲大地上,埃塞俄比亚几乎与外界没有任何联系,国家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农耕社会。直到中世纪后期,埃塞俄比亚的国土才暂时落入意大利人的掌控,成为意属殖民地。殖民时期,埃塞俄比亚人民被压迫得几乎无法喘息,他们沦为奴隶,日复一日地在田间劳作,生产农产品供欧洲市场,国家的经济几乎停滞不前。

1896年,埃塞俄比亚人爆发起义,彻底击败了意大利殖民军,宣布独立,重新划定了现代国土的边界。然而,1936年,纳粹意大利领袖墨索里尼再次发动侵略,埃塞俄比亚再次沦陷,皇帝哈伊尔·塞拉西一世被迫流亡海外。直到1941年,盟军击败意大利,塞拉西一世才得以归国,复位成为埃塞俄比亚的帝王。

回到祖国后的塞拉西一世,痛感自己国家的命运多舛,深知若继续落后,埃塞俄比亚将再次遭遇外来侵略。因此,他下定决心要彻底改变国家的命运,让埃塞俄比亚不再任人欺凌。塞拉西一世认为,埃塞俄比亚自建国以来与外界几乎没有接触,信息闭塞导致国家落后。因此,他开始积极寻求国际支持,尤其是寻求与强大国家的结盟。

他希望能与美国结成盟友,从而得到军事援助和庇护。美国当时为了对抗欧洲殖民势力的影响,正积极寻求与非洲国家建立联系。埃塞俄比亚抛出了橄榄枝,两国立刻达成了合作协议,决定结成军事同盟。塞拉西一世与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埃及附近的美国军舰上签订了盟约,协议内容包括埃塞俄比亚为美军提供港口,而美国则向埃塞俄比亚提供军事和经济援助。

有了美国的支持,塞拉西一世看到了埃塞俄比亚在非洲的绝对优势。可这一切的荣耀并未让他满足,塞拉西开始放眼全球,期望埃塞俄比亚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影响力。当美国决定以“维和”为名组建联合国军,出兵朝鲜半岛时,塞拉西一世看到了一个绝佳的机会。他认为,借此机会,埃塞俄比亚能在世界舞台上大展拳脚,向全世界证明其军事力量。

于是,埃塞俄比亚作为美国在非洲的唯一“亲信”,积极要求加入联合国军,并自信地宣布,将给中国志愿军带来沉重打击。为此,塞拉西一世调集了全国的兵力,艰难组建了一支约1000人的军队。为了显示自己的忠诚,埃塞俄比亚还宣称,这支“千人军”将给敌人带来致命的打击,令他们刻骨铭心。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乐观。埃塞俄比亚的军队并没有足够的装备,甚至连一杆像样的枪支都没有。美国为此不得不提供了全套武器装备,并派遣军官进行军事培训。尽管美方三番五次地劝阻,埃塞俄比亚军队依然坚持赴朝参战。

他们的信心来源于埃塞俄比亚曾被美国称为“出色的身体条件与过硬的战斗素质”的部队。然而,这些“王牌部队”刚到朝鲜半岛时,就遭遇了气候差异带来的巨大挑战。许多士兵从未见过雪,寒冷的环境让他们几乎无法适应。尽管做了体能训练,大多数士兵却因寒冷而生病,甚至无法起床打仗。

最初的战斗计划迅速落空,卡格纽营几乎没有上前线就变成了“病号”。联合国军只得将其安排在后方做些后勤工作。埃塞俄比亚军队对此非常不满,他们原本期望能在战场上一展雄风,打出名声。然而,现实却让他们感到极度沮丧。

卡格纽营被美军反复调侃为“非洲的旅游团”,直到1951年8月,联合国军才决定让他们参与进攻602.2高地的任务。即使在美军炮火掩护下,埃塞俄比亚军队也未能突破志愿军防线。反而是志愿军通过坚强的意志,成功抵挡住了埃塞俄比亚军队的攻击。

卡格纽营的第一次进攻惨败,使得他们的士气大跌。此后,他们虽然偶尔进行一些偷袭,但始终未能在战场上有所作为。到了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爆发,这是朝鲜战争中的一次大规模战役。尽管卡格纽营表现出了极强的进攻欲望,他们的努力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

在这场战役中,埃塞俄比亚军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大量士兵阵亡,精锐部队几乎全军覆没。虽然他们未能取得战果,但他们的努力和牺牲依然让世人记住了这支非洲军队。战后,卡格纽营的残部带着失败的阴影返回埃塞俄比亚。

战争的惨败让塞拉西一世深刻反思。他开始意识到,埃塞俄比亚无法依靠军事力量打出全球名声,也不应该盲目追求世界第二的地位。战争的失败让塞拉西痛定思痛,他决定改变外交策略,转而发展与中国的友好关系。1956年,埃塞俄比亚与中国建立了贸易关系,并在随后的几年里,两国的合作日益加强。

从埃塞俄比亚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国家如何在全球政治的风云变幻中做出转变,最终选择了更加理性的道路。尽管他们曾因误判国际形势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他们最终通过与中国的合作找到了正确的发展道路,并迎来了更加稳定的未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 刘备“五虎上将”之关羽 关羽身材高大,足有九尺之长,胡须长达二尺,面庞红润如熟枣,嘴唇仿佛涂上朱红...
1278-袁世凯飞龙纪念金币:... 在民国币章收藏的 “价值金字塔” 顶端,两枚袁世凯飞龙纪念金币如同一对 “金色权杖”—— 以 90%...
刘邦一生最大的敌人,不是项羽而... 刘邦一生最著名的对手就是项羽,二人经过了长达五年的激烈争斗,最终才分出了胜负。鸿门宴、荥阳之围等事件...
原创 为... 东汉末年,天下动荡不安,群雄争权夺利,各路诸侯纷纷自立为王,割据一方,拥有自己的军队,权力日益增强。...
冲绳知事访华为何要去通州祭拜?...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一) 2023年7月4日,位于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的琉球国人墓地遗址,来了一位...
原创 诸... 记述三国历史时,我们通常依赖的史料就是《三国志》这本书。 然而,真实的三国历史有时候令人感到震惊、...
沉浸式考古进校园 点燃童心考古... “考古是不是像儿歌里唱的,用小小的手铲在探方里挖呀挖?考古人员真的能像冒险家一样可以随意进出古墓吗?...
原创 美... 1945年8月6日清晨,广岛上空飘洒着漫天纸片,犹如一场诡异的雪。就在市民们弯腰捡拾时,一架B-29...
原创 关... 关羽的北伐是三国历史中备受关注的重大事件。但许多人不禁疑惑,为什么刘备和诸葛亮在那时选择了按兵不动?...
原创 前... 寿光三年(357年),苻坚与清河王苻法联合,杀害了苻生,自立为大秦天王。建元六年(370年)以后,苻...
一坛酒 搅动明清28帝 ——燕... “八九不离十”“九五至尊”“胡言乱语”这些词语的出处您知道吗?它们和燕云十六州的收复史有何关系?燕云...
原创 楚... 在古代中国,继承问题对于一个王朝的存亡至关重要。楚国的楚考烈王熊渠,是战国时期一位有影响力的君主,但...
原创 三...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的这句诗,充满了疑问和感慨。谁能知晓三国的纷争到底持...
原创 1... 民国十年(1921年),15岁的溥仪在受外国老师庄士敦影响后,第一次知道了电话的存在。他决定在紫禁城...
原创 关... 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总是能让我们津津乐道,尤其是那些英勇的名将,关羽更是成为了全民偶像。关羽在长时间...
原创 皇... 唐朝在推翻隋朝后,经过几代帝王的努力,到了唐玄宗时期,国家的国力达到了鼎盛,强大到几乎无敌于天下。古...
原创 三... 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在这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涌现出了许多英勇的英雄人物。像袁绍、孙坚、公孙瓒...
上海首次系统展示古滇国考古发现... 中新网上海11月18日电 (李秋莹)你是否听说过古滇国?无论是《史记》中寥寥数语勾勒的传奇古国,或是...
原创 唐... 李世民和武则天在唐朝历史上都是非常有名的人物,虽然两人曾是夫妻,但李世民却并不喜欢武则天,甚至他们之...
原创 她... 在中国古代,投胎是一项非常关键的技能。若投得好,就能飞黄腾达,享尽荣华富贵;若投得不好,便注定一生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