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不离十”“九五至尊”“胡言乱语”这些词语的出处您知道吗?它们和燕云十六州的收复史有何关系?燕云堂650余年的传承,是怎样从宫廷到民间?现在就解密……
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某些关键抉择犹如十字路口的路标,深刻塑造着文明的走向。
公元936年,45岁的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在太原城头的绝境中,以燕云十六州为筹码向契丹称臣求援,开启了中原王朝长达四百余年的北方屏障缺失之痛。自此,汉人被迫学胡语、剃胡头、随胡礼,长达四百余年的“胡言乱语”几近令汉人胡化,华夏汉民族尊严尽失。
1367年明太祖朱元璋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为纲领,其《奉天北伐讨元檄文》中“中国之民,天必命中国之人以安之”的宣言,精准击中北方汉人对异族统治的历史积怨。明军的军事创新构建了战术决胜基础,朱元璋派遣徐达为帅,常遇春为将,率兵25万制定了“先取山东,撤其屏蔽;旋师河南,断其羽翼;拔潼关而守之,据其户槛”的渐进战略,于1368年8月攻克元大都,仅用十个月就收复了燕云十六州。后野史有载:“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几经改名朱元璋谓之诛灭元朝的锐器。然,收复燕云十六州,故明朝只传十六帝。”这是后话。
话说1368年5月,徐达、常遇春等一干众将突感腹胀不适,不到三日,数十余将帅腹疼难忍、卧床不起,明军不得不撤兵数十里而休养。危难之际一田姓道长闻风而至,以一药含服,三日尽痊愈。徐达以为得天助、神助而士气大振,自此一路开挂,仅用时三个月便攻克元大都。
朱元璋大宴群臣,犒劳三军论功封赏时,徐达、常遇春双双为道长请赏:“若无道长相助,臣等恐到不了敌城门命皆不在矣!”朱元璋闻之急召道长觐见,听闻详情,何物有此神效?道长言:“此为老子秘传之方,系以无根之水制于端午正阳之时,汲正阳之露,以五行之上好药材配伍,佐以烈酒浸泡,至重阳日午时开坛方可用之。依老子五千言,而制五千樽。”“五月初五酿,九月初九成,只取五千樽,此乃九五之尊,实为帝王御用啊!”不及道长辩之,朱元璋干脆耍起赖:“吾重八生,汝重九成,收复燕云十六州用时十个月,这是八九不离十,这是天意呀!留在咱身边,做咱的国师如何?”
田道长闻言大惊失色,急拱身作揖道:“贫道乃一乡野村夫,不敢有此奢望,更不敢求得任何封赏。”徐达深知朱元璋的性格,急为田道长开脱:“圣上一言九鼎,不可拂圣上之意。道长切莫推却矣!”田道长再次拱手作揖:“贫道云游四方,治病救人为任,不敢求大功。圣上收复燕云十六州是天命所归,万民之福。圣上若能赐贫道一个号‘燕云堂主’,便是贫道之万分之福也。”朱元璋见状不便挽留,命取笔墨欣然为田道长题下“燕云堂主”四字,并将道长秘方收为御用,取其“明酒”成宫廷一号秘方。
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明朝灭亡,4月22日清军入关,10月定都北京,确立全国统治。“明酒”以宫廷一号秘方的编号,纳入清宫廷御酒。1741年,满洲正黄旗叶赫那拉氏入宫即封贵人,六日内晋舒嫔,创乾隆最快晋升纪录,乾隆十三年晋封妃位(至去世未再晋),这是后话。
据传叶赫那拉氏的诅咒源于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女真部落的冲突,努尔哈赤统一女真时,叶赫部首领布扬古在城破前发誓:“我叶赫那拉就算只剩下一个女人,也要灭建州女真!”这一誓言被后人演绎为“叶赫那拉诅咒”,声称叶赫后裔将复仇爱新觉罗家族。而为何后宫佳丽三千,乾隆独宠舒妃?乃至绿牌翻掉漆,也宠爱一如往昔。皆因一日乾隆闲逛御花园,偶遇舒妃抚腹蹙眉轻叹,眉间一粒朱砂痣突显,好似那林中孤傲人参清丽脱俗。乾隆不禁脱口赞曰:“轻入瑶池舒广袖,蹙眉一叹玉兔留”,一声轻赞把正在池边腹疼难忍的舒妃吓得惊慌失措,如梨花带雨般将乾隆逗得开怀大笑。是夜翻牌,继而不断,以至绿牌掉漆独宠一人。舒妃虽是得宠,却因腹中有疾而未得孕,亦成心中痼疾。
1752年,舒妃偶知宫中田姓太医有一秘方,可治腹中之疾。故召之,按方中之法服之月余而愈。是年,舒妃得孕产下十皇子,甚得乾隆喜爱,恩宠有加。1753年乾隆大兴“文字狱”,源于“明酒”有“反清复明”之嫌,乾隆起了杀心欲斩田太医。舒妃感“明酒”之德,令小太监传话将田太医带出深宫逃生。自此,田太医隐姓埋名流落民间,临终训导子孙:“不入侯门,不入医门。”田姓子孙后流于祁州(今安国)谨遵祖训,历代研药只扶四邻,不开门市而安贫乐道。
近年来,随着中国中医药文化的复兴,燕云堂创始人遍访民间高人。无意间寻得田太医后人,深入了解了这段传奇故事,当即注册了距今650余年的品牌“燕云堂”,为感其祖上得舒妃相救而又注册了“维立舒”“胜立舒”,并遵从祖训潜身研草注册了“祁州研草记”。而今四大品牌正呈“四瑞兽”之象,立志为中国中医药文化的复兴而扬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