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世界上涌现出了三位主张在斗争中采取“非暴力不抵抗”策略的伟大领袖:一位是南非的传奇人物曼德拉,另一位是美国的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第三位则是邻国印度被尊称为“圣雄”的甘地。这三位杰出人物的思想和行动,为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注入了一股温和却坚定的力量。
在他们的引领下,那个世纪中为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而充满血腥和暴力的斗争,呈现出一种截然不同的风貌。他们共同倡导通过和平的方式抗争,反对使用暴力、起义、武装冲突,甚至反对暗杀等极端手段。这种独树一帜的斗争方法,赢得了全球范围内人民的高度赞赏和广泛支持,成为一种全新的斗争哲学。特别是在这一思想盛行的年代,印度的甘地将这种非暴力抵抗的方式发挥到了极致。
虽然曼德拉和马丁·路德·金同样倡导和平抗争,劝导人们珍惜生命,避免暴力行为,他们更多地依靠和平的示威游行,以此向殖民当局和种族歧视体制施加压力。然而,甘地选择了一条更加独特且极端的路径。他主张通过静坐和绝食来表达抗议和追求目标,这种方式极具震撼力和象征意义。
在领导印度独立运动的过程中,甘地多次被英国殖民政府逮捕,屡次投入监狱。他为了表达对殖民者的无声抗议,曾15次绝食,许多次因饥饿而晕倒,甚至几乎濒临死亡。令人惊讶的是,每次甘地都奇迹般地恢复健康,继续他坚韧不拔的斗争,显示了其惊人的意志力和牺牲精神。
珍珠港事件发生后,太平洋战争正式爆发。为了驱逐美国势力,日军对东南亚展开了大规模侵略,迅速占领了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支那等地,并进军缅甸,战争的火焰烧到了印度的边境。尽管如此,作为印度国大党领袖的甘地依旧坚持反对暴力,既反对以武力争取独立,也反对使用暴力对抗即将来袭的日军。
在多方压力下,甘地被免去了党内领袖职务,尼赫鲁接替了他的位置。尽管失去了领导职位,甘地依然未曾放弃斗争。1942年8月,他以赤裸的胸膛和赤足赤膊的姿态,向全国发表激情演讲,号召印度人民为了自由,“要么行动,要么死亡”。他的行动即是静坐,死亡则是通过绝食以示抗争,这种无声却充满悲壮的抗议方式震撼了全国。
不久后,甘地再次被逮捕,失去他精神引领的印度民众开始转向暴力抗争,对英国殖民当局发起了激烈的抵抗。甘地得知后,写信呼吁民众不要诉诸暴力,但局势并未因此平息,反而愈演愈烈。数百座火车站被焚毁,邮局和警察局遭围攻,英国当局也采取了严厉的镇压措施,拘捕了数以万计的抗争者。
时至1942年,日军在太平洋战场势如破竹,印度形势日益严峻。英国方面要求印度出兵对抗日本侵略,但甘地坚决反对通过暴力手段进行任何形式的抗争。作为殖民地的印度,其对日参战决定完全由英国人单方面作出,甘地对此表示极度不满。日本军队逼近印度边境,甘地则公开呼吁英国人撤离印度,主张印度人民自己能够抵御外来侵略。
他描绘了一幅令人震惊的画面:一排排无畏的印度人,纪律严明,手无寸铁,面无惧色,迎着日本人的刺刀冲锋陷阵,他们前赴后继,英勇无畏,直至尸骨成堆,血流成河。甘地坚信,这样的牺牲精神能够使敌人心生怜悯,放下屠刀,走向和平。这一想法听来令人难以置信,日本军队携带冷兵器向印度人民施暴,而甘地却呼吁用无畏的生命来感化敌人,试图用鲜血和骨肉的奉献换取和平。
虽然甘地并未亲身面对日本侵略者的刀锋,但他的非暴力抗争思想确实令人叹服。在他漫长的斗争生涯中,甘地多次通过静坐和绝食的方式争取权利,最终成功迫使英国人撤出印度,迎来了印度的独立。他的坚持和牺牲,成为世界历史上一段光辉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