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里自634年起,先后作为石泉、北川县城,到1952年县城迁走,时间长达1318年。禹里的名称,也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唐代建立石泉县以后,作为县城一直叫石泉;1914年石泉县复称北川后,禹里也相应改称北川;1935年红军在禹里建立北川县苏维埃,还建立了治城区苏维埃,禹里从此多了“治城”这个名称,但一般仍按县名称为北川;1940年国民政府在禹里设治城镇,沿用了红军使用过的地名;1950年北川解放后,设治城区、治城乡,但禹里作为县城,仍被称为北川;1952年县城迁至曲山后,禹里的正式名称叫治城,民间习惯将其称为老北川;1992年撤销治城区,将治城、青石、禹里三乡合并,改称禹里乡。2016年,禹里改乡为镇,仍沿用乡名,称为禹里镇。以禹里作为乡级政区建制的名称始于1935年,是年红军取大禹故里之意,将建在禹穴沟禹王庙的乡级政权命名为禹里乡苏维埃,禹里自此成为行政区划的名称,一直沿用下来。
(节选自《羌地北川》 作者:赵兴武)
▲老照片:禹里乡巡游队伍
禹里新貌
诗赞禹里
排律·圣地禹里
文/ 李永兴
远古羌城禹里场,桂花吐蕊梦中香。
岚弥湔水云村美,情系西川尔玛强。
沟里《禹穴》颜李刻,山中《石纽》子云彰。
酉山远眺望崇返,白草近融青片汤。
禹穴金锣鸣赤县,亭台蝼碑醉翠廊。
伏魔耒里豪言展,誓水柱前壮志昂。
禹母洗儿石尽赤,黎民催产潭又光。
羌山禹迹由来有,尔玛明天更为昌。
大禹精神垂盛世,西羌品格放光芒。
忧民忧国彰先祖,斗地斗天谱乐章。
因势利流行疏导,严明律己立法刚。
九州融合开天地,三夏文明铸炜煌。
古往今来多俊杰,源清流净历沧桑。
红军足迹留羌禹,尔玛心中盼靖康。
改革适逢春沐雨,腾飞好比夏梳妆。
干群协力心向背,文化诗风正弘扬。
题禹里航拍图
文/ 何安义
水秀山青曲径悠,小城妖娆数风流。
古贤除患誉天下 ,今逐禹光诗赋酬。
禹里01
红色禹里
文/ 李泽海
群山座座闲,岭下是乡关。
北上红军路,清波水一湾。
吟诵禹里航拍图
文/ 邓廷才
一湾清水湔河流,两岸青山景色幽。
峻地宽坪修禹里,衙门县治是乡愁。
空中俯瞰整座城,岭下街集有厦楼。
美丽丰饶宜旅住 ,亲身感受众人讴。
禹里你好
赞禹里
文/ 李愚
湔江分色羌山悠,翠绿小舟江中游。
柳青两岸白云走,银蛇狂舞锦城秀。
赞禹里塔坪农庄
文/李永兴
两河碧水入湔江,曼舞鸶鸶戏晓阳。
冉冉银蛇房后起,千竿竞钓绿荫旁。
禹里·夜太美
文/ 唐晓蓉
湔江映月云水间,
灯火阑珊耀星繁。
新楼雅舍流溢彩,
禹城犹胜镜花台。
诗歌提供: 禹风诗联学会
视频图片: 牟青云 唐晓蓉
下一篇:康有为收藏的一册《永乐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