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长文创作季
慈禧太后,作为清朝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上一个颇为独特的女性人物,统治了晚清48年,创下了女性掌权最长的历史记录。而她的统治不仅充满了权力斗争,还给国家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堪称历史上最具争议的女性之一。
慈禧不仅在政权上极为擅长驾驭权力,而且对美的追求亦是无人能敌。她曾自豪地称自己为“满清第一美人”,这一说法至今被广泛流传。遗憾的是,慈禧并没有留下任何年轻时的影像或照片,现存的图像大多是她晚年时的样貌,致使我们无法真实地见证她青年时期的美丽模样。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历史记载、画像以及当时人的描写来一窥她年轻时的风采,试图了解这位曾深得咸丰帝宠爱的懿贵妃,是否真如她所言,是一位绝代佳人。
咸丰帝能被年轻时的慈禧迷得神魂颠倒,除了慈禧运用了她的一些聪明伎俩之外,也少不了她外表的吸引力。毕竟,咸丰帝本就以嗜好美色闻名,而清宫选秀又是层层筛选,选中的妃子必然不乏艳丽。设想如果慈禧面容粗陋,怎能引起皇帝的注意呢?从慈禧获得的宠爱程度来看,她无疑是一位容貌不凡的美人。
慈禧姓叶赫那拉,属于满洲八大姓之一,而清朝一度流传着“叶赫那拉氏世代出美女”的说法。慈禧年仅14岁便入宫成为宫女,凭借其超凡的智慧和气质迅速脱颖而出。当时,她在圆明园做杂役,得知咸丰帝将到园中后,便精心打扮自己,哼唱江南小曲,等待在咸丰必经之地。随着细雨飘洒,江南美人的娇艳使咸丰帝为之倾倒,当晚便召幸了她。之后,慈禧继续打扮得体,恭候皇帝的宠召,而咸丰帝的宠爱也逐渐加深。几晚后,慈禧便被封为贵人,三年后为咸丰所宠爱并生下了皇子载淳(即后来的同治帝),因此被封为懿贵妃。从一个普通宫女到贵妃,慈禧凭借自己的聪明与魅力,完成了人生的极大逆袭。
外交使节裕庚的女儿裕德龄曾在慈禧宫中做过两年的侍女,她在《御香缥缈录》里如此描述慈禧的美貌:“太后年少时,真是一位风姿绰约、明媚鲜艳的少女,宫中人常常称道她的美丽;即使年华渐老,进入晚年,她依然保有几分动人的姿色。”从德龄的话语中不难看出,慈禧的美貌是被当时的人所推崇的。甚至在外国人眼中,慈禧也是一位美丽的女人。美国艺术家卡尔曾在与慈禧共度九个月的日子里,在《慈禧写照记》中这样写道:“她的笑容嫣然,姿态优雅,即便到了69岁,她依然看起来像40岁的美妇。”这种对慈禧外貌的赞美,不禁让人心生向往,想要一睹慈禧的风采。
然而,若从慈禧晚年的照片来看,实际的她似乎与这些赞美大相径庭。晚年慈禧的面容显得异常严峻,鹰钩鼻和深邃的三角眼让人难以联想到美丽二字。尤其是她那双充满威压的眼睛,几乎让人不敢直视。慈禧的一幅画像曾在1905年巴黎展出时,被一位评论家形容为:“最具震撼的就是那双眼睛,让人直视片刻便不由得移开目光,仿佛她那庞大的权力与威势就在眼前。”
值得一提的是,溥仪在小时候第一次见到慈禧时,曾被她的威严所吓倒,甚至在地上打滚哭泣。这种“摄人心魄”的尊容,令慈禧的形象无疑深深烙印在人们心中。
也有些人不甘心,试图通过复原照片来揭示年轻时的慈禧模样。结果表明,年轻时的慈禧虽然不算绝世美丽,但五官端正,确实有些动人的气质。可以推测,德龄作为慈禧的侍女,她的美丽赞美可能带有些许奉承成分。而卡尔对于慈禧的夸赞,则更显谦逊与夸张,毕竟她把一位70岁女性形容成40岁的美妇,也多少有些不切实际。
尽管慈禧的容貌平凡,但她却极为注重保养,为了维持青春,她甚至不惜花费巨资。她每天都会要求将面部涂抹各种保养品,如鸡蛋清、玉容散等,保持面容的年轻。她甚至还特意命人寻找世界各地的美容秘方,试图让自己看起来更加年轻。与此同时,慈禧对菊花有着深厚的喜爱,她曾下令在北京的山间广植菊花,即使在严寒的冬季,也不忘点缀周围的景色。此外,她还以花卉为浴具,喜欢在沐浴时与花朵共处,享受其中的美丽与芬芳。
慈禧的“养生之道”还包括一种独特的食谱:食用人奶。慈禧自26岁开始便长期食用人奶,直至她去世。宫中专门为她选拔年轻的乳母,每天至少为她提供三位乳母的奶水。这种奢侈的保养方式,不仅让慈禧的皮肤保持了良好的状态,也让她保持了惊人的精力。
慈禧的食量也极为庞大,尤其是在水果方面。据记载,慈禧每年消耗的苹果多达15万8千多个,此外,她还喜好食用梨、桃、葡萄等各种水果,且每次用餐时,宫中厨师都会为她准备超过100道菜肴。除了水果,她的食谱里还有更为奢华的食材,如虎丹(东北虎的睾丸),据说这一吃法也是慈禧专门要求的。
慈禧的奢华不仅体现在饮食上,穿着也同样令人瞠目结舌。在许多画像中,慈禧身着华丽的黄袍,珠宝环绕,充满了权力与财富的象征。甚至在她去世后,慈禧的墓葬也充满了奢华:金丝珠锦的褥子,镶有巨大珍珠的凤冠等,都显现出她对“美”的极致追求。
虽然慈禧的相貌或许并不算绝世美丽,但她对美的痴迷和对容貌的保养确实超乎常人。她曾在宫中大言不惭地说过:“宫人都说我美。”她也因此称自己为“满清第一美人”。这种自信与自恋,多少带有一些权力的庇护,使得她的美丽成为了宫中唯一的标准。然而,无论她如何强调自己的美丽,历史上她的形象依然无法用“美”来衡量。无论是在她的画像中,还是她的照片里,都难以找到一个真正符合“美”的定义。
最终,我们不禁想起孟德斯鸠的名言:“美必须是干干净净,清清白白,不仅在外形上,在内心中更是如此。”的确,美不仅仅是容貌的外在体现,更应与品德和行为相连。作为晚清的历史罪人,慈禧的权欲和对国家的掠夺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她的美丽与悲剧历史相比,显得如此苍白。
大家怎么看待慈禧的美貌与她的历史地位呢?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