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位日本老八路——前田光繁的传奇人生
迪丽瓦拉
2025-09-24 05:31:24
0

从“九一八事变”到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在敌强我弱的状态下,团结一致,奋起抵抗,流血牺牲,终于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侵略者。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付出了重大牺牲,死伤二千多万,战斗在第一线的中国军人牺牲了三百多万。其中,长眠在中国土地上的日本人八路军有三十多名,如松野觉、小又长福、田中实、金野等。

在抗战期间参加我军的称为老八路。当时,有数十位日本人参加了八路军,在抗日战争期间与中国人民一起抗击日本侵略者,做出了重大而特殊的贡献。这段“日本人打日本人”的鲜为人知的历史,其根源在于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优待俘虏政策的英明伟大。

抗战初期,八路军总部就以朱德、彭德怀的名义发布了优待俘虏的六项命令:不杀俘虏、不取俘虏财物、医治伤兵、有条件释放并给路费、愿服务者给予工作、不干涉宗教信仰。1937年12月25日,毛泽东在《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中进一步阐述了这一政策。1940年7月7日,八路军总部命令更明确指出要“以兄弟待遇”日俘,并妥善安葬死者。这与日军残酷虐待、杀害八路军俘虏形成鲜明对比,八路军给予日俘人道待遇,甚至自己吃小米饭却给日俘吃大米饭。

在八路军敌工部日语干部的耐心教育下,这些大多出身工农和学生的日本士兵,逐渐认清了侵华战争的非正义性和给中日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思想发生转变,自愿加入八路军,为打倒日本军国主义、支援中国人民抗战做出了特殊贡献。八十多年过去,这批日本老八路均已仙逝。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我们向他们致以崇高敬意!

其中,前田光繁作为第一位日本老八路,发起了第一个反战组织——日本士兵觉醒联盟。这个组织的成立,如一声春雷,促使全国各地解放区纷纷成立反战同盟支部。到抗战后期,全国共有20多个支部,加上延安日本工农学校成员,全国反战盟员上千人,成为瓦解日军斗志、呼唤和平的重要力量。

从俘虏到战士:思想的觉醒

前田光繁(1916.9.25-2018.9.9), 出身日本京都小手工业家庭,小学毕业当学徒,17岁自愿入伍当海军,后因肺病退役。1937年6月,即“七七事变”前一个月,他只身到沈阳进入“满铁”公司。1938年春,被派往河北邢台双庙小车站工作。

抗战时期的前田光繁

1938年7月25日清晨,前田被八路军游击队俘虏,被带往太行山根据地。途中,八路军士兵自己步行、却让他这个俘虏骑毛驴的举动令他感动。因根据地房间有限,八路军129师敌工部领导张香山(曾留学日本东京高等师范)与他同住一室。张香山每天与他促膝长谈,从侵华战争性质、日军“三光政策”的残酷,到战争给中日人民带来的苦难及世界反法西斯运动。八路军官兵的友善与日军内部的残酷对比,特别是张香山深入浅出的道理,使前田很快认识到八路军是为老百姓谋福利的正义之师。他内心最初的恐惧和“求死”念头逐渐消散,思想开始转变。

后来,前田被转移到山西八路军后方根据地。八路军的热情相待让他从心底喜欢这支队伍,决心加入。

1939年1月2日,在山西省左权县麻田村八路军新年联欢大会上,前田光繁带领小林武夫、冈田义雄宣布参加八路军。他激动地说:“现在日本军部和政府,以及不明真相的日本国民,可能骂我们是叛徒、卖国贼……但这却是我们的光荣,因为我们所走的道路,是真正正义之路,是符合日本国家和民族利益的!”他的讲话经敌工科长漆克昌翻译后,全场响起雷鸣般掌声。坐在前排的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快步上台与三人紧紧握手祝贺,并高声宣布:“我代表全军欢迎三位日本青年参军!这证明了我军俘虏政策的正确。今天只有三人,明天便会有几十人、几百人参加!”得知与自己握手的是总司令朱德时,前田激动得泪流满面。在等级森严的日军中,普通士兵见到小队长都战战兢兢,而八路军总司令竟如此平易近人。

投身反战事业:觉醒联盟与延安岁月

1939年11月7日,在八路军支持下,前田光繁在山西林县发起成立了第一个日本人反战组织——日本士兵觉醒联盟。觉醒联盟如星火燎原,各地解放区纷纷成立反战同盟支部。到1944年春,全国共有13个支部223名盟员。1942年,反战同盟总部在延安成立,负责人为日共创始人野坂参三。前田光繁成为野坂参三的得力助手,在延安工作了三年。

一提到延安,心情特别激动,前田光繁老人两眼特别有神,银白的头发在阳光照耀下,更加神采飞扬,就像儿女谈到他们敬爱的父母一样。 在延安,前田光繁进入日本工农学校学习并担任政治干事。他系统学习了《政治经济学》《联共党史》《论持久战》《矛盾论》等,思想得到升华。他与延安军民一起开荒种地、自力更生,还教大家印染手艺。延安的生活虽然艰苦,但充满平等与希望。前田深情回忆:当时毛主席、周副主席、朱总司令每月零花钱仅5元,而工农学校学员有3元;学员常能吃上羊肉、猪肉、粉条、白面馒头,而领袖们却常吃小米饭。这种精神深深感染了他。

1943年8月,前田光繁当选在华日人反战同盟华北联合会长。1944年1月,在延安召开的华北联合会扩大执委会上,他被选为日本人民解放联盟创立准备委员会委员。因工作关系,他常有机会接触中共第一代领导人并受到关怀。最令他难忘的是,他光荣地列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烽火岁月:战场上的特殊贡献

反战同盟成员的主要工作是瓦解日军斗志:书写印刷传单、夜间到日军据点附近喊话、用电话与炮楼日军谈话、号召投诚、逢年过节送慰问袋等。他们在瓦解日军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罗瑞卿(左四)与日本反战组织成员在太行山

1940年10月,日军在华北进行疯狂“扫荡”。10月下旬,日军第36师团两个大队1000多人被我军包围在山西武乡县关家垴。战斗异常激烈,日军负隅顽抗。10月25日下午,前田光繁奉命随一名作战参谋赶往前线。路过指挥部时,邓小平政委叮嘱他们注意隐蔽安全。

夜晚,在一小队八路军战士保护下,前田悄悄接近敌军阵地。在战壕掩体里,他拿起铁皮话筒用日语大声喊话:“日本士兵们!八路军已停止射击,请你们也不要开枪!我是日本人,反战同盟的一员。我希望战争早日结束,挽救你们的生命!你们已被紧紧包围,突围无望,放下武器投降吧!八路军绝不杀俘虏,保证你们的生命安全!想想你们在家的父母、妻儿吧,他们绝不想看到你们的骨灰……”在他喊话时,八路军几乎停止了射击。日军阵地也传来议论声,但军官厉声制止并下令开枪。日军顽固不化,误以为被俘必死。次日,八路军发起总攻,几乎全歼日军。关家垴战斗的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胜利与新生:从延安到东北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当晚,野坂参三校长用电话告诉前田:“日本投降了!我们胜利了!”已就寝的工农学校200多名学员瞬间从被窝里跳起来,冲到操场欢呼雀跃,热泪盈眶,有人敲锣打鼓。整个延安山城沸腾了!8月16日,全体学员参加了延安军民盛大的胜利游行。

胜利后,日本学员们渴望早日回到祖国。八路军领袖们十分理解大家的心情。8月30日,在延安王家坪礼堂隆重举行了欢送日本工农学校学员回国大会。参谋长叶剑英亲临大会,前田担任司会。多年后,他仍清晰地记得叶剑英参谋长最精彩的一句讲话:“民主的中国和民主的日本,团结起来为建设民主的新亚洲共同努力奋斗吧!”

建设中国空军摇篮:东北老航校

日本投降后,东北局势复杂,数百万日侨和日军需遣返。1945年9月18日,一位老红军与前田光繁被任命为正、副队长,带领200多名工农学校学员从延安急行军奔赴东北。历经千辛万苦抵达后,前田立即参加了“日本人管理委员会”工作,处理治安、动员、粮食、医疗、遣返等繁重事务。

随后,前田的工作重点转向协助东北民主联军(原八路军)筹建航校。他积极说服动员原日本航空教练队的教员、技师、飞行员加入。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我军第一所航空学校——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通称“东北老航校”)于1946年3月1日在通化成立(后辗转多地)。前田光繁担任政治部副主任兼日本科科长。

东北老航校意义重大。正是这所在战火中诞生、条件简陋的航校,培养出了张积慧、刘玉堤、王海、林虎、李汉等560名新中国第一代飞行员和空军领导干部。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飞越天安门的机群飞行员,正是由这些日本教员培养出来的。东北老航校被誉为“中国空军的摇篮”。

粉碎阴谋:通化暴动中的担当

1946年2月3日(农历正月初二),国民党特务孙耕尧勾结前日本关东军军官藤田实彦等,在通化策动了大规模武装暴乱,妄图颠覆我民主政权。原日本航空教练队也有个别人卷入。

暴动前夕,航空学校及日本教官、航空总队副总队长林弥一郎(后为航校主任教官)获悉部分原日军人员参与阴谋,立即将消息告知前田光繁。前田火速向上级报告。巧合的是,八路军也已截获暴动计划,并让前田翻译了关键文件。由于情报及时,东北民主联军迅速采取行动,粉碎了这场精心策划的暴动。

在平息暴动后的混乱中,一名被捕的参与暴动的日本人诬陷林弥一郎是主谋。负责通化地区工作的老红军、时任东北人民自卫军(后改称东北民主联军)后方司令部政委的吴溉之据此下令:枪毙林弥一郎。

前田光繁和航校副政委黄乃一了解林弥一郎为人正直,工作教学认真负责,坚信这是诬陷。他们顶住巨大压力,坚决反对仅凭一个罪犯口供就处决人,认为这违反党的政策。前田向吴溉之力陈:“林弥一郎诚心为我军航空事业日夜操劳,是航校重要领导。若无证据就处决,将导致三百多名日籍技术人员恐慌混乱,航校必然垮台,正中敌人反间计!”最终,真相查明,确系诬陷。林弥一郎得以保全,继续为航校建设贡献力量。前田光繁和黄乃一的坚持,保护了关键人才,维护了航校的稳定。

战后岁月:毕生奉献中日友好

因工作需要,前田光繁直到1958年才回到日本。由于在中国工作时间长且担任领导职务,他被岸信介右翼政府的公安调查厅视为“危险分子”,长期受到调查跟踪,难以找到稳定工作,只能打零工,甚至八十高龄时还在烧锅炉,收入微薄。但他无怨无悔,始终积极参加中日友好活动,四处演讲,讲述亲身经历,揭露日军侵华罪行,宣扬八路军的人道主义精神,在报刊发表大量文章。

1984年,前田与香川孝志合著《八路军的日本兵》一书,真实记录了在华经历。书籍出版后,日本当局对他的监视逐渐放松。他说:“日本毕竟是民主社会,你不干现行坏事,他也不会怎么样你。”

前田光繁始终心系中国这个“第二故乡”和“新生之地”。1979年和1982年,他两次率反战同盟老战友访华团重访延安,一下飞机便泪流满面,高喊:“我回来了!”2005年8月,89岁高龄的前田应邀回到他战斗过的山西省武乡县,参加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活动。时任山西省委书记张宝顺接见了他。他探访了曾生活战斗的枣林村,在住过的老窑洞前与乡亲座谈。得知村民收入低,他心情沉重,找到县委领导提建议,并当场捐出身上仅有的4000元人民币,委托县政府转交枣林村小学购买文具。回日后,他立即召集旧部,研究如何帮助武乡县推销小米、红豆等特产,介绍日本企业投资。

同年9月,前田作为日本老八路代表,应邀到北京参加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在欢迎会上,他代表日本老八路发言,受到热烈欢迎。时任外交部长唐家璇向他敬酒致谢。

9月3日,前田光繁在人民大会堂受到国家主席胡锦涛接见。他激动地说:“参加八路军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幸事,中国人民没有忘记我们……”

晚年的坚守与风骨

前田光繁晚年住在东京都经营的狭窄廉租房内,仅靠微薄养老金生活。他生活极其简朴,却舍得购买关于抗日战争的书刊,并经常参加反战和友好市民活动,到学校团体演讲。他不顾年迈,坚持出版了《通化暴动的真相》《八路军中的日本兵》等书籍,为留存历史真相、促进和平友好倾尽心力。

面对中国友人提出向中国有关部门建议给予他们这些“老八路”生活补助的好意,前田坚决反对:“可不能写!中国已经给我很多很多,我只有感谢中国,哪能伸手要什么?可别写,我反对!”他心中只有对中国的感恩,毫无索取之念。

晚年的前田光繁在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前留影

2018年9月9日,前田光繁在东京逝世,享年102岁。他的一生,是从侵华日军士兵转变为反战斗士、再成为中日友好使者的传奇一生。他的经历,是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优待俘虏、改造思想政策成功的生动例证;他的奉献,是超越国界、追求和平的人性光辉的写照。他的名字,将永远镌刻在中日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历史长河中。(本文根据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理事 殷占堂先生原稿精编)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秦... 秦国的覆灭真相到底是什么?让我们一探究竟。 秦国作为中国历史上帝国时代的起点,实际上并不是封建时代...
原创 此... 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3101期。徐海东,在1955年被评选为我军的10位开国大将之一,在这个名单中...
美国再强大,也不敢招惹中国,根... 美国的软肋:为何强大如它,也不敢轻易招惹中国? 美国,当今世界公认的超级强国。其GDP总量高达29....
他的死,刺痛历史 全文共4034字 | 阅读需9分钟 《广陵散》于今绝矣! 若是魏晋名士也来玩微信,他们的朋友圈想必...
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十文,承... 在浙江省台州市的一条宁静街巷深处,陈女士家中藏有一枚意义非凡的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十文。这枚钱币历...
原创 刘... 咱都知道,刘邦一路过关斩将,打败了项羽,建立了汉朝,成了汉高祖。这时候,很多人可能觉得,刘邦这下可算...
原创 汉... 提起今天的新疆,很多人可能会自然联想到汉武帝和左宗棠两位历史人物的伟大贡献。然而,除了这两位显赫的英...
原创 罗... 1977年9月,开国少将傅崇碧重回军界,受命担任北京卫戍区司令员。这是他第二次担任同一职务,在中国人...
原创 南... 从公元907年大唐宣武军节度使朱温篡唐自立、建立后梁开始,到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
韩信被杀前,大喊了3个字,如今... 酒桌上年轻人喊得最凶的“我不服”,你知道源自谁的临终怒吼吗?这位叱咤风云的常胜将军,手握刘邦亲赐的“...
原创 雍... 在《雍正王朝》这部剧中,雍正对年羹尧的长期不满可谓源远流长。然而,雍正面对年羹尧在“九子夺嫡”期间的...
原创 课... 把文章改写后的版本如下: 在历史长河中,许多名人都以其杰出的成就和高尚的品德受到人们的赞美和尊敬。...
原创 如...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传奇人物,在提到三国历史时,他无疑是其中最为耀眼的一颗星。人们往往会联想到他运筹帷...
原创 诸... 东汉末年,天下动荡不安,政权腐化,民众疾苦。刘备,作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觉察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
原创 他... 1948年3月,冬季攻势结束后,东野部队正式成立了第五纵队、第十一纵队和第十二纵队。其中,第五纵队的...
原创 熊... 天启五年八月二十八日,前辽东经略熊廷弼被凌迟处死并传首九边。熊廷弼之所以获此重罚,除了兵败、弃土、党...
原创 “...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滁州西涧》。韦应物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 纪录片中,非遗传承人刘仰根在检查西山纸成品 福建自古以来就是“海滨邹鲁”“文献名邦”,文化形态多样,...
原创 如... 马谡永远不可能守住街亭,无论是否按照诸葛亮的部署行事。然而,诸葛亮的部署背后却隐藏着一个巨大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