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庞涓不杀孙膑的原因,司马迁早已给出答案,只有区区四个字
迪丽瓦拉
2025-09-24 08:04:10
0

庞涓对孙膑实施了极其残酷的刑罚,不仅割去了孙膑的双足,还在他的脸上刻下了丑陋的字迹,几乎将孙膑的身体和精神都摧残殆尽。然而,庞涓却未能预料到孙膑的逆袭。在齐国,孙膑得到了重用,最终成功反击庞涓,完成了一场令人称道的复仇。历史上流传着一句话:“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如果庞涓当时选择彻底杀死孙膑,或许孙膑的命运将会截然不同。但问题是,庞涓为何没有果断地结束孙膑的生命,避免后患呢?

关于庞涓为何不杀孙膑的原因,后人有很多不同的猜测,其中最广为流传的说法是:孙膑可能拥有一本祖传的《孙子兵法》,或是从鬼谷子那里得到了某本兵书,庞涓想要得到这本书,因此选择没有杀死孙膑。然而,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记载提供了不同的答案,他提到的是“欲隐勿见”这四个字。然而,由于时代变迁,许多人未能准确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因而产生了各种不同的解读。

“隐”字,本来是指将某些东西隐藏起来。根据字形来看,左边的“耳”旁加上“山坡”的象形,意味着将一些东西藏匿不显。因此,“欲隐勿见”的字面意思似乎是要把孙膑藏起来,避免让他被别人见到或让他见到别人。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简单。即使孙膑的双足被砍掉,他依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活动,自由与齐国使者接触,这就表明“欲隐勿见”并非字面上的简单隐藏。

上世纪的考古发现,诸如“云梦睡虎地秦简”、“张家山汉简”和“里耶秦简”等文献中,提到了“隐官”这一身份,也许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欲隐勿见”的真正含义。“隐官”并不是指隐藏的官员,而是指那些曾经遭受过肉刑,身体受损,但刑期已满、得以释放的特殊群体。虽然他们得到了恢复自由的待遇,但依然受到社会的歧视,生活条件远不如普通的自由民。历史上甚至有如赵高这类隐官之子,最终也影响了朝政。

司马迁的《史记》是为汉代人所作,使用了当时汉人的习惯表达方式。因此,在理解孙膑的命运时,我们或许可以将他视作一种“隐官”的身份。虽然魏国是否存在“隐官”制度尚无确凿证据,但司马迁显然理解孙膑的遭遇,认为他类似于这一群体,身上带有社会的耻辱印记。

在春秋战国时期,身体有缺陷的人遭遇的歧视比今天更为严重。以叔梁纥为例,孔子的父亲,在生了九个女儿后仍未能继承家业,因为他的小儿子孟皮有足疾,无法继承。最终,叔梁纥与年轻女子颜征在生下了孔子,才有了继承人。春秋战国时期的《左传》和《公羊传》中就有对身体不健全者无法继承家产的记载,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身体残缺的深刻歧视。显然,对于像孙膑这样曾遭受肉刑并且身体严重受损的人来说,他几乎无法再获得出头之日。

当时的社会等级森严,尤其是权力阶层对血统和家族背景的重视远远超过个人才华。庞涓作为一位权力高位的将军,根本不会认为一个残疾且身份卑微的孙膑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因此,庞涓很可能认为孙膑不过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存在,尽管孙膑的复仇之路最终改变了这一切。

齐威王的改革为孙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在战国末期,列国的竞争愈加激烈,人才的使用开始受到更大重视。魏国的李悝和其他列国也逐渐认识到,战争的胜负与能否使用合适的人才密切相关。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有才之人都会受到重用,社会地位和血统仍然是衡量是否能被重用的重要标准。

以秦国为例,韩非子对秦国的高官姚贾提出讥讽,认为姚贾出身低微、背景贫寒,不适合担任重要职务。这反映了当时中原列国普遍存在的身份歧视。相比之下,齐国却是一个少数不拘一格、任人唯贤的例外。齐威王重视人才,尤其对那些平民出身或曾受刑法处罚的人更是宽容,这为孙膑创造了机会。

孙膑之所以最终能够逆袭,与齐威王的用人政策密切相关。齐威王不仅重用了像邹忌这样的平民出身人才,还特别重用过像淳于髡这样的社会底层人物。淳于髡虽然曾遭受刑罚,并且外貌丑陋,但在齐国依然得到了重用,这一举动在当时极为少见。因此,齐国使者在接触孙膑后,才发现他非同一般的才华,并把他推荐回齐国。这也表明孙膑能够顺利回到齐国,绝非偶然,而是他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的明智选择。

齐威王在任命孙膑时,特意为他量身打造了一个军师的位置,完全不同于庞涓的传统军官职务。这一职位意味着孙膑可以发挥出他非凡的智慧,而不仅仅是一个没有权力的受刑者。庞涓的失算在于,他未能预见到孙膑有可能重新获得机会,甚至凭借自己的才智反败为胜。

回顾整个历史,庞涓未杀孙膑,虽在当时看来可能并无大碍,但却为孙膑创造了复仇的可能。这种未能彻底斩草除根的错误,成为庞涓一生中最大的败笔。正因如此,历史上关于“斩草除根”的警示才逐渐深入人心,成为一种普遍的教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诸... 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谋并非一时冲动。他提出这个方案,显然是对自己的能力有足够的信心。作为一个高傲且自信的...
原创 清... 清朝在建立初期就十分重视西部和北部地区的稳定。早在1635年,漠南蒙古便选择归顺清朝。到了1688年...
原创 宋... 对于大多数朝代的皇子来说,继承皇位通常是通过权力斗争、暗杀和权谋来获得的,但对于宋朝的皇子来说,情况...
原创 1... 改写后的文章 1941年4月,苏联与日本之间签订了一份具有战略意义的《苏日中立条约》,实际上这是一...
原创 曹... 曹丕推行苛刻的宗室限制政策时,其规范的对象应当是整个曹氏宗族,而非专门针对曹植一人。然而,从后世的视...
20世纪的法西斯运动 法西斯是20世纪特有的现象。在20世纪以前的人类历史长河中,也有过对内残酷镇压人民、对外肆意侵略扩张...
原创 李... 唐元和年间,白居易在欣赏完《七德舞》之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他的心境仿佛穿越回了太宗李世民的时代,感...
原创 诸... 在古代和现代,军令状都是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但其核心理念却相似:“某人愿立军令状,如果失败便承担责任,...
原创 李... 提到唐玄宗李隆基,许多人对这个名字都不陌生,他在唐朝的历史上,算是一个评价复杂的人物。早年的李隆基才...
原创 诸... 魏、蜀、吴三国鼎立,经过数十年的斗争,最终三分天下的局面归晋,曹、刘、孙三家交战多年,最后的胜利者是...
原创 慈... 慈禧与“老佛爷”称号 慈禧太后一生的权力几乎与“老佛爷”这一称号紧密相连。这个名字在满语中,源自女...
原创 此... 提起我国历史上的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许多人心中总是充满了复杂的情感和深深的感慨。对于他的评价,众...
原创 南... 世事无常,人生如戏。凡人遇到生死之事,常常先求神佛庇佑。然而,若面对骷髅之影,恐惧常常让人胆战心惊,...
原创 正... 关羽在《三国演义》中的“挂印封金”事迹,历来被后人称为忠义的象征,尤其是在他一人单骑千里,过五关斩六...
原创 李... 1896年,李鸿章第一次踏上了美国的国土。这次出访美国对李鸿章来说意义非凡,他充满期待,也在心中积压...
原创 她... 在江西分宜的一个小山村里,一盏煤油灯在寂静的夜晚孤独地燃烧着。昏黄的灯光下,少女龚雪专心致志地埋头于...
原创 慈... 慈禧太后是大清朝历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她的名字几乎与权谋、阴谋和铁腕政治联系在一起。有人称她为“...
原创 上...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唐朝被视为最为辉煌的朝代之一。它不仅因其强大的国力和灿烂的文化而闻名于世,还因...
原创 曹... 历史上,大奸大忠之人往往都有鲜明的形象,然而曹操的评价却常常无法简单地用“好”或“坏”来界定。特别是...
原创 关... 公元200年,袁绍派遣大将颜良南下攻打曹操。面对敌军压境,曹操指派关羽作为先锋迎战。关羽英勇无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