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3101期。徐海东,在1955年被评选为我军的10位开国大将之一,在这个名单中,他仅次于被誉为“战神”的粟裕,位列第二。这个排名充分体现了徐海东的卓越能力与崇高威望。尤其是在红军时期,徐海东的资历和表现尤为突出,他曾担任红25军的军长。而红25军作为红军后期最为重要的主力之一,其地位堪比三大主力方面军。徐海东的贡献无疑是卓越的。
1934年,徐海东做了一件事,令战友们感到非常惊讶和难以理解。红25军曾隶属于红四方面军,四方面军主力随后转战川陕苏区,而此时,鄂豫皖根据地的压力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红25军也面临着转移的巨大压力,必须离开老区。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红25军比红一方面军提前一步,成功完成了长征,抵达了陕北,为未来的中央根据地奠定了基础。徐海东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做出了许多果敢且正确的决策。
为确保红25军能够顺利完成转移并增强军队的领导力量,中央决定派遣同样具备大将之才的程子华同志前来协助。程子华的任务是担任红25军的参谋长。在程子华即将离开红一方面军时,中央领导特别叮嘱他:“你要协助徐海东等人的工作。”程子华接受命令后,艰难跋涉、白天休息、夜晚赶路,终于抵达了红25军。然而,因路途遥远,中央的任命文件已经丢失,程子华只能口头向徐海东传达了这个人事安排,并表示自己将积极配合他的工作。
程子华出身红一方面军,而徐海东则是四方面军的猛将。两人革命生涯早期的交集并不多,至多也只是听过对方的名字而已。然而,在经过简短的交谈后,徐海东对程子华的才能产生了深刻的敬佩,他认为程子华不仅文武双全,而且是极为难得的将才。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徐海东对程子华说道:
“以后你来当军长,我来当副军长,就这么定了。”
程子华听到这一提议后,显得非常吃惊,急忙说道:“这怎么行?恩来同志让我来担任参谋长,我不能担任军长!”
此时,红25军的干部们也纷纷表示疑惑,认为徐海东的决定太过突然,难以理解。但徐海东认真地对程子华解释道:
“你在中央红军当过师长,经验比我丰富,而且你还是黄埔军校毕业的。现在我们的军事任务极为艰巨,未来的局势更加复杂,你比我更适合担任军长。至于谁当军长,谁当副军长,这只是为了更好地推进革命事业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们共同为革命而工作,这就足够了。”
说完这些话,徐海东轻松地笑了笑。
最终,徐海东的决定得到了上级组织的支持。程子华原本要担任红25军的参谋长,结果突然成为了军长,而徐海东则主动降职成为副军长。然而,由于徐海东在部队中的威望极高,部下仍然习惯性地称他为“老军长”,而非副军长。随着长征的推进,红25军不仅成功完成了转移任务,兵力还大大增加。到达陕北后,红25军甚至以雄厚的财力支援了中央红军。主席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称徐海东是对中国革命作出巨大贡献的人。
程子华担任红25军军长的时光并不长久,后来他调任为军政委,而徐海东则重新回到了红25军,担任了军长一职,并在陕北升任了红15军团军团长。1955年,徐海东位列开国大将的第二位。尽管他在红军时期的军事履历非常出色,但由于长期养伤,他逐渐脱离了前线。然而,主席依然坚持授予他大将军衔。相比之下,程子华在解放战争接近尾声时,奉命返回山西担任省委书记,最终未能获得军衔。但晚年的程子华却成为了全国政协副主席,担任了副国级领导职务,级别甚至高于长期养病的徐海东。
无论是军衔,还是职务,这两位将领都并不看重。值得一提的是,当年徐海东主动让出红25军军长职务时,部下普遍表示不理解。对此,徐海东笑着对大家说:“我这个人,爱打仗,爱喝酒,唯独不喜欢当官!”
徐海东将军的高风亮节,至今仍被后人传颂。
“史源历史专栏”由中国近现代史作家运营,专注于党史、军史、战史研究,以专业视角为您还原历史全貌,带来精彩历史细节。欢迎关注,以获得更多精彩的历史内容。我们期待您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本文全网同步,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