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陌生人尚且爱戴的李世民为何在李渊离世时连一滴眼泪都没有?
迪丽瓦拉
2024-11-15 05:20:14
0

原标题:对陌生人尚且爱戴的李世民为何在李渊离世时连一滴眼泪都没有?

公元626年(武德九年),天策府上将秦王李世民率领帐下精锐,伏兵宫城,一举歼灭太子党建成、元吉等人,并带领亲信尉迟恭直奔中枢李渊所在处,尉迟恭通报太子党谋反被诛,并请求(威胁)李渊给了手敕确认,东宫军马无奈散去,李世民像样的表示哀伤一下,完事儿。值此时刻,宫廷完全落入了李世民的掌控之中。

三天过后,李世民被立为太子并同领监国之权,一个月后秦琼、程咬金、尉迟恭皆封将军,又三天后高士廉、房玄龄、长孙无忌、杜如晦等人纷纷拜相。同年八月,李渊退位,李世民正式登基称帝,从发动玄武门政变到继承大统,干脆利落,无缝连接。

贞观九年,李渊病逝,然而在李渊灵位前的李世民,心中却并无任何悲痛,甚至连一滴在众人面前表演的泪水都未曾流下。

黎民百姓受苦,李世民哭过;

文德皇后去世,李世民哭过;

丞相魏征去世,李世民也哭过;

唯独李渊去世,李世民不曾哭过。

为什么别人去世,李世民都哭过,而生养他长大的亲生父亲去世,李世民却不曾落泪呢?什么样的原因让李世民的胸膛竟没有一点血肉至亲的亲情存在?三分钟带你了解一个不一样的唐太宗李世民。

常言道:“君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君若以仇寇待我,我亦必以仇雌报之”。这句话用在李世民的身上再合适不过,作为建立大唐天下的开国元勋,战功赫赫,威望日隆,成为大唐帝国的接班人本是顺天应民,众望所归,但却因为所谓的立长祖制而与皇位无缘,无缘就无缘吧,那就做好自己的臣子本分就是,偏偏李渊连李世民这种臣子本分的愿望都要剥夺。

可能从李渊建立唐朝的那一天,就不再把李世民当成自己的儿子,而是对自己威胁最大的对手。作为父亲,李渊太了解这个李家二郎,他的才华,他的能力,他的人格魅力,这些优点实在太过闪耀,同时也让他这个大唐皇帝感到一种深深的恐惧,发展下去,将会很难控制自己这个儿子,很有可能会对自己的皇位、皇权产生威胁,甚至分崩,毕竟,谁也不能保证,他李世民不会成为杨广第二。

接下来发生在武德二年的刘文静事件就可以理解为是李渊对李世民的第一次交锋,结果以李世民完败而告终,刘文静、裴寂、李世民,是李渊晋阳起兵的三大功臣,各自享有两次免死金牌的权力,作为全力支持李世民的刘文静被李渊下入大牢的时候,李世民拼尽全力为刘文静保护说情,尽管如此,刘文静依然死在了李渊、李建成、裴寂三人的联手之下。

那一年,李世民二十岁,刘文静事件让李世民彻底认清了政治斗争的残酷无情,一个拥有两次免死权力的功臣就这样死在了皇权的政治斗争之下,而自己又算得了什么呢?还不是你为刀俎,我为鱼肉!自己求情求得越狠,你李渊就做得越绝;

刘文静的死让李世民体会到了兔死狐悲之感,刘文静的死也是李渊在告诉李世民:“太子之位,你想都别想,还是趁早死了这份心吧!”

刘文静事件让一个胸怀柔情,忠君为父,善良稚嫩的李世民彻底死去,随之诞生的是一个深沉有大略且冷酷无情的政治家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但是刘文静事件也才仅仅是李渊打压李世民的开端而并非结局,如果说仅仅是因为刘文静事件,那他们父子之情尚可以恢复,接下来的杨文干事件则是导致李渊和李世民关系的彻底破裂。杨文干事件之后,李渊全力打压李世民势力,大力扶持李建成和李元吉势力,兵权及武将被李元吉分化,谋士被李建成蚕食,朝堂上被李渊打压,而李世民就是在这种绝境之下,通过几年的时间,利用自己的隐忍完成了全面的布局以及势力的全方位渗透。

同时李世民的这种处境还获得了朝臣的同情,追随他出生入死的将领的愤怒情绪也被李渊的这种行为激发到了顶点。李世民是那种后发先制,不鸣则已,一鸣就要惊天动地,山崩海啸的人,打薛秦,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都是长期不战,任凭对方怎么叫骂侮辱,李世民都是不动如山。

等到对方放松警惕,粮尽体乏,自己这边将士的怒气也被养到顶点的时候,果断开战,一旦开战就是必灭其国,除死方休。而这次的玄武门兵变也是如出一辙,就在所有人都认为李世民已被打压到不能动弹,败局已定的时候,李世民出手了,一出手就是步步杀招、剑剑封喉、快速犀利、风卷残云,李建成被一箭封喉,李元吉被一鞭索命,李渊被快速制伏,干脆利落,稳准狠可谓令人惊叹。

因为李渊的打压,因为李渊的步步紧逼,亲手把一个善良的李世民逼成了一个令天下都为之颤栗的“怪物”,作为父亲,你深知李世民的能力;作为父亲,你又不懂李世民的初心,君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君以仇寇待我,我必以仇寇报之,李世民之变,皆拜李渊所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古... 古代男子普遍喜欢娶13、14岁的少女,这种现象在今天看来,可能让现代人无法理解。如果放到现在,可能还...
原创 为... 前言 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推进,每一位英雄都曾在动荡的年代中,以独特的方式披荆斩棘,创造了属于自己...
原创 1... 许多人认为,1945年美国向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迫使日本投降,从而间接地拯救了中国。其实,这种看法是...
原创 历... 1929年冬天,国民政府一道命令下来,中国人延续几千年的春节,突然就成了“违禁品”。 不准贴春联,不...
原创 曹... 三国时期的历史中,我们常常提到三足鼎立的局面,很多人都会认为魏、蜀、吴三国各自分庭抗礼,但如果细细分...
原创 战... 1950年3月,李文,这位曾担任西安绥靖公署副主任和第五兵团司令的将领,在重庆西南军事政治大学高级研...
原创 刘... 在之前的文章《刘邦分封了十(九)位同姓诸侯王,他们的结局究竟如何》中,我提到过西汉初年有十(九)位同...
原创 封... 在封神世界中,姜子牙受命于元始天尊,封神三百六十五位,每位正神都各自守护一方。 随着历史的演变,...
原创 朱... 在中国古代,殉葬制度是一种极具历史背景的仪式,既令人毛骨悚然,又长久地在社会中流传。尽管它的残忍性受...
原创 日... 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的崛起之路可谓一目了然。从一个长期封闭的岛国,到逐步扩展自己的势力,日本在近代史...
原创 历... 在古代封建社会中,太监是皇帝身边最亲近的侍从,他们承担了许多重要职责,深得皇帝信任。虽然在生理上经历...
原创 4... 认证作者激励计划 1946年4月,沙岭战斗结束后,第四纵队的司令吴克华被调往其他岗位,上级决定将...
泛舟赏菊 沪上今昔 (来源:光明日报) 转自:光明日报 行书上海二日游诗二首(书法) 陆深(明代) 上海博物馆藏 【藏...
原创 他... 1963年,杜平从沈阳军区副政委升任南京军区政委,并排在了第七位。当时南京军区设有七位政委,这让人不...
原创 朱... 1955年初,拟定的授衔名单提交给朱德审阅。细心的朱德在中将名单中发现少了一个人,经过一番询问才得知...
原创 正... 提到三国名将,99%的人会脱口而出:关羽、张飞!但今天我要告诉你一个颠覆认知的真相,翻开正史《三国志...
原创 亚... 目前与我国没有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一共有13个,其中12个与台湾保持所谓的外交关系,另外1个是不丹...
原创 他... 1954年,郭林祥担任西南军区公安部队副政委时,接到了一个重要的调职通知。他需要在军政委和四川军区副...
原创 三... 公元前376年,韩、赵、魏三国联合废除了晋国的晋静公,并将晋国最后一部分土地瓜分。晋静公被迫迁往普通...
原创 赵... 赵武灵王是赵国历史上最为显赫的国君之一,他主导了赵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改革——胡服骑射,使得原本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