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西征突厥兵败,李治欲治罪程咬金,却被李勣一席话说得泄了气
迪丽瓦拉
2024-11-15 04:35:29
0

原标题:大唐西征突厥兵败,李治欲治罪程咬金,却被李勣一席话说得泄了气

公元656年冬,一个噩耗从西北传来,程咬金西征突厥失败,大唐朝野为之震动:铁血无敌的大唐军队竟然败了,到底是将帅无能,还是唐军已经没落到了不堪一战?

国舅长孙无忌近来韬光养晦,不再主政,大唐上下顿时把质疑的目光投向了皇帝李治!

李治最近正焦头烂额,自从他把薛元超贬出朝堂后,果然遭到了皇后武媚娘的暗中反击。已投靠武媚娘的李义府按照指示,私下会见李治,磕头如捣蒜般承认卖官鬻爵的错误,并提出一个让李治喜不自禁的伟大梦想。

这个梦想就是自隋朝推行至今一直备受世家阻挠的“科举制”!

当年,高祖李渊故意贬低高门大阀,不仅乱点鸳鸯谱,强令世家女儿下嫁那些寒门出身的开国功臣,还拔擢寒门之后位列于公卿,引起了世家的不满。后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关陇世家掌权,便把这一切又改了回去。

可是,李世民毕竟是雄图伟略的一代明君,尽管他不得不向世家妥协,却始终把军队大权放在李氏皇族和瓦岗将领手中。临终前,他更因为不放心长孙无忌,而暗中托孤李勣,命他必要时助李治除掉逆臣。

作为李氏皇族,祖孙三代有生之年一直在与世家的妥协、斗争、再妥协中度过。

可是,他们无时不在想如何才能把世家大阀除掉,因为,世家的存在严重限制了皇权的“专制”本质,并导致中枢层腐败保守,腐蚀皇族“家天下”的生存空间!

一直以来,李治都想推翻世人对自己登基七年却一无所为的认知,更想超越父皇李世民成为一代明君。可是,到底做出怎样惊天的伟业,才能超越父皇呢?

李义府给他提供了三条方略:

第一,重编《氏族志》,从血统地位开始,瓦解世家大阀天生的优越感。

第二,推行高祖李渊和太宗李世民没推行下去的“科举制”,为皇家中枢提供新鲜血液,稀释世家大阀的权力。

第三,建立军功,完成李世民生前未完成的事业,征服突厥和高句丽。

这三件事,圆满完成任何一件,李治都足以和其高祖、父皇并驾齐驱,长载史册。

李义府的一番话打动了李治,不仅原谅了他的罪过,把他拔擢为中书令。而且,在武媚娘的建议下,李治还把告状的御史王义方、审案的给事中刘仁轨统统贬出朝堂,去小地方做刺史去了。

当对李治的处置结果一下来,满朝哗然,大臣们纷纷质疑李治的决定。

可是,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贵族却无动于衷,似乎铁了心要韬光养晦。群臣无首,只能私下腹诽,却没有人敢站出来明确反对,以免触了李治的霉头。

在李治和武媚娘的支持下,李义府身边聚集了大量人手,开始着手推动上述三项方略。

到了冬天,第三次怀孕的武媚娘诞下了皇子李显,并请玄奘法师收其为徒,在宫中剃度。普天同庆,大唐上下都沉浸在皇家的喜悦中。

可就在此时,噩耗突然传来,西征阿史那贺鲁的大军败了!

所有人都惊呆了,包括老将李勣!

因为,持帅旗出征的是左屯卫大将军程知节,且手下汇集了契苾何力、周智度、刘仁愿、苏定方等名将。

自开国以来,大唐铁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其神话一般的传说深入人心。如今,突然传来被突厥打败的消息,这对踌躇满志打算以军功立威的李治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而对尚武精神十足的大唐人来说,更加不可接受!

到底是将帅无能?还是大唐的军队已经堕落到不堪一击的地步?

李治命人彻查,主责当然是统帅三军的程咬金,而始作俑者竟是他的亲信—副帅王文度!

原来,去年程咬金便奉命出征,一路上行军如风、掠敌如火,连续击败了阿史那贺鲁麾下的数个部落,直扑突厥老巢。特别是大将苏定方在都斯河那一战,竟以500大唐精锐击败突厥20000人,打得突厥人胆颤心寒,溃败二十里。

西征形势一片大好,三军士气高涨,誓要扫荡狼穴。可是,副帅王文度却嫉妒苏定方的战功,竟谎称自己接到天子密诏,命大军按他的命令集结前进。

王文度知苏定方擅用奇兵,只要所有军队都集中在一起,他获得再大的军功都要分润给自己这位副帅。统帅程咬金知道王文度是李治的旧臣亲信,听说他有密诏,也只能答应。

可是,这一答应就出事了!

突厥擅骑射、游击,一只像乌龟一样的大军在茫茫草原上缓慢行走,简直就是送给他们的靶子。就这样,唐军距离突厥老巢还有数百里就因损失严重,再也走不下去了。

无奈,统帅程咬金只好命大军轻装简行,转向恒笃城补充兵力。

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为了抛弃累赘、节省口粮,王文度竟然再次以密诏胁迫程咬金杀俘。上万突厥降兵被杀,不仅严重损坏了大唐帝国的声誉,还导致那些本来对大唐有好感的部落痛恨起了唐军,并协助突厥人攻击路过的唐军,西征大军终致失败!

李治得知内情后气愤不已!

王文度假传圣旨实在可恶,可程知节乃开国名将、三朝元老,怎么就听信了小人之言呢?如果大唐将领都这般偏听偏信,如何才能助他完成超越先帝的大业?

李治越想越气,就要传诏锁拿程咬金入狱,却被熟知内情的李勣一席话说得像是泄了气的皮球,无奈长叹一声,瘫坐在龙椅上。

连载【武照天下】30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泛舟赏菊 沪上今昔 (来源:光明日报) 转自:光明日报 行书上海二日游诗二首(书法) 陆深(明代) 上海博物馆藏 【藏...
原创 他... 1963年,杜平从沈阳军区副政委升任南京军区政委,并排在了第七位。当时南京军区设有七位政委,这让人不...
原创 朱... 1955年初,拟定的授衔名单提交给朱德审阅。细心的朱德在中将名单中发现少了一个人,经过一番询问才得知...
原创 正... 提到三国名将,99%的人会脱口而出:关羽、张飞!但今天我要告诉你一个颠覆认知的真相,翻开正史《三国志...
原创 亚... 目前与我国没有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一共有13个,其中12个与台湾保持所谓的外交关系,另外1个是不丹...
原创 他... 1954年,郭林祥担任西南军区公安部队副政委时,接到了一个重要的调职通知。他需要在军政委和四川军区副...
原创 三... 公元前376年,韩、赵、魏三国联合废除了晋国的晋静公,并将晋国最后一部分土地瓜分。晋静公被迫迁往普通...
原创 赵... 赵武灵王是赵国历史上最为显赫的国君之一,他主导了赵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改革——胡服骑射,使得原本较弱...
郑浩胜:「宝安」地名的千年变迁 很多人知道,宝安县是深圳市的前身,而宝安,也是深圳这块土地最古老的名字。但是,在1913年前的一些诗...
原创 周... 周瑜与诸葛亮,经常被拿来对比,尤其是那句“既生瑜,何生亮”,似乎表明了诸葛亮在三国中的至高地位。然而...
原创 如... 中国的古代历史中,有着漫长的一段时间,中国是世界上实力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吸引了世界各国的学习和仰慕。...
原创 陈... 在中国历史上,一将功成万骨枯是一个真实写照,许多朝代的建立,都是以无数功臣的牺牲为代价的。皇帝们为了...
原创 “... 他是日本帝国最后的“陆军大酱”,也是“玉碎战术”的代表人物。自杀式战机、自杀式鱼雷、自杀式导弹等各种...
原创 毛... 一位农民出身的教师,如何培养出一支能够横扫千军的将领团队?从井冈山到抗美援朝,毛泽东的军事智慧在这些...
原创 宋... 赵匡胤统一天下后,为了确保后代能够秉承正确的治国理政方针,他在一块石碑上刻下了三条祖训。碑文中明确告...
原创 中...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只有四位人物可以真正被称为“天命之子”,他们的崛起可谓传奇。与通常的世袭贵族或天...
原创 地...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地府是亡灵最终的归宿之地,是一个拥有严格秩序和独特审判体系的地方。在这个体系...
原创 卫... 卫瓘之所以在三国时期能够轻松干掉三大名将,并不是因为他有过人的能力,而是因为他背后有强大的支持,特别...
原创 项... 天下大势,有合必分,有分必合。 即便六国被灭,大秦建立,统一天下看似繁荣昌盛,但秦帝国最终因推行...
原创 从...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清朝是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按理说,它应该代表着腐朽与衰落的象征。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