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朝平定安南损失有多惨重?勋贵高官死伤无数,难怪要放弃这块地
迪丽瓦拉
2025-09-26 01:33:39
0

在谈及明朝征战安南的这场血腥而惨烈的战争时,几乎所有的历史学者都一致认为其“胜利”背后掩盖着巨大的代价。战场上,数以千计的将士与高官死伤,鲜血几乎染红了整个安南,而这种痛苦的代价最终促使明朝做出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决策——放弃这块“血肉之地”。

那么,为什么明朝在几乎取得胜利的情况下,最后还是选择撤退?那些在战场上死去的将领和文官背后,又藏着怎样的权力争斗与牺牲?让我们从这段历史中逐一揭开谜团。

突如其来的惨败

永乐十五年,李彬被任命为安南总镇,初看这片土地似乎平静安稳,然而其中暗流涌动。当地的世家大族与土司豪强与反抗势力勾结,频频煽动百姓反抗明朝统治。反叛势力采取游击战术,不断侵扰明军,明军不仅难以追击,反而在战斗中疲于奔命。这些反抗者熟悉当地复杂的地形,在山林中设置伏击,偷袭明军的补给线,使得明军的局势越来越艰难。

尤其是黎利,他以“民族英雄”自居,拉拢百姓支持,颠覆明朝统治的计划取得了显著成果。在这种困境下,明军虽然装备精良,士兵训练有素,却始终未能稳定局势。宣宗继位后,安南问题变得更加棘手,甚至成为了一个难以愈合的伤口。

1426年4月,宣宗任命成山侯王通为征夷将军,率军前往平叛。然而,王通轻敌,错误地判断敌军的实力。在宁桥的战斗中,他率军急于追击溃退的安南军队,却中了敌人精心设计的陷阱。安南军巧妙地以假败退引诱明军深入,随后在密林中埋伏,使用竹签陷阱和毒箭对明军发起猛烈攻击。明军阵型大乱,战士们身陷泥潭和竹笋丛中,最终被敌军包围。

这一战,明军损失惨重,溺死的士兵将河水染成了红色,死尸堵塞了水道,甚至让水流停滞。这场失败不仅打击了明军士气,也让朝廷震惊不已。

英勇将领的陨落

面对如此惨烈的局势,宣宗派出了他最为信任的将军——安远侯柳升。柳升不仅勇猛善战,还被誉为军事改革家,创建了中国历史上首支正规炮兵部队。刚一到达安南,他便迅速采取了稳妥的战略,通过加强后方补给线、稳步推进的方式,逐渐恢复了明军的战斗力。然而,命运似乎总是与英勇的将领开玩笑。在一次追击敌军的过程中,柳升却因为过度自信,忽视了敌军的反伏击。他率军深入敌阵,不料落入敌军设下的沼泽陷阱。

安南军趁机围攻,柳升虽然拼力突围,但终究无法抵挡敌人众多的包围。最终,他在这场生死搏斗中壮烈牺牲。柳升的英勇和才能让蒙古铁骑闻风丧胆,却未能逃过命运的捉弄。

不计其数的牺牲

不仅是将领,众多朝廷派出的文官也在这场持久战中丧生。兵部尚书陈洽的英勇牺牲令人铭刻于心。作为洪武年间的老臣,陈洽为人正直,清廉公正。在宁桥战役时,他仍坚守在前线,直至战况急转直下。副将劝他撤离时,他坚持留守,因他深知自己的存在对军心至关重要。面对敌军的猛烈进攻,陈洽依然决定与士兵共生死,拔剑出征,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他曾言:“报国就在今天。”这句豪言壮语成了他留给后世的绝笔,陈洽的牺牲震动了朝野,许多官员为之动容,连宣宗在听闻此事时也为之泪流满面。

与陈洽一同殉国的,还有多位文官,如郎中史安、主事陈镛、崔聚等。他们虽非战士,却在战火中以死守节,表现出了“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风范。文官的死亡不仅是人才的损失,更是一种国家精神的消逝。

宣宗的艰难抉择

随着战局的不断恶化,宣宗开始思考是否值得继续付出如此高昂的代价。每一位死去的士兵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支柱,每一滴鲜血都让国家的民心动摇。战争的消耗令百姓困苦,赋税加重,民怨四起。而明朝在北方边境日益严重的威胁面前,实在无法承受更大的战争压力。

经过深思熟虑,宣宗做出了一个看似软弱、却是充满智慧的决定——放弃安南,恢复朝贡关系。这一决定尽管让永乐年间的威望受损,却也展现出一位英明君主的远见卓识。实际上,有时候,放手反而是一种更加明智的选择。

结语

安南之战虽有“胜利”的标签,但背后却是无数将士和文官的血与泪。宣宗的决策,反映了战争的残酷与理性的判断。他最终意识到,维持长期的和平与稳定,才是国家最重要的使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十... 解放战争中的淮海战役,创造了战争史上一个以少胜多的传奇。这场战役中,蒋介石动用了大量的兵力,甚至亲自...
原创 浅... 前言: 明朝的宦官制度是中国历史中一个独特且重要的政治体制,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宦官群体,作为一...
锐评|这个借口,和上世纪日本侵... 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上台先玩火,公然宣称若“台湾有事”将构成日本可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存亡危机事态”,...
原创 孙... 孙中山去世后,孙中山的独子孙科为了表达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和孝心,决定在中山陵附近建造一座精美的小公寓。...
原创 对... 周恩来具有非常敏锐的洞察力,他能清晰地看透复杂的时局和国民党内部的情况,尤其是对蒋介石的看法更是精准...
原创 此... 1945年,麦克阿瑟将军乘坐飞机降落在日本的机场,他本以为自己是将美国的自由和文明带到了日本。然而,...
原创 韩... 在职场和商业交易中,涉及重大利益的环节通常离不开当场验货。无论交易方式如何,就像别人把钱交到你手里时...
原创 曹... 一、前言 东汉末年,时局动荡,天下四分五裂,各地豪杰纷纷崛起,争夺中原的控制权。在这片乱世之中,三位...
原创 古... 《史记》是一本与中国悠久历史息息相关的书籍,它的地位不可忽视。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的史书,它在...
原创 庞... 孰高孰低的差距,实际上很容易看出来。《隆中对》是诸葛亮在刘备几乎一无所有,且正被曹操追杀的困境下提出...
原创 蜀...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原创 朱... 朱元璋刚登基时,将都城定在南京,但他早就意识到南京并不适合长久作为明朝的政治中心。尽管如此,他一直在...
原创 张... 张良和韩信,这两位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分别以智谋和勇武著称。张良以无与伦比的智慧策马前行,韩信则以一腔...
原创 唐... 在唐朝的浩瀚历史长河中,两位人物的命运如同落花流水,最终都未能逃过命运的捉弄。他们一个是武则天时代的...
原创 功... 许多时候,那些功劳巨大、地位显赫的大将和功臣并没有得到好的结局,尤其是在历代朝代更替的过程中,伴随皇...
原创 宋... 《——·前言·——》 几百名士兵竟然能够让数十万大军陷入困境,宋武帝刘裕的军事才能究竟有多么惊人...
原创 古...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建立了秦朝,也正式确立了“皇帝”这一称谓。而与此...
原创 朱... 一、选朱棣还是朱允炆? 朱元璋在晚年的一大困扰,或许是他一生中最为痛苦的抉择——在太子朱标去世后...
原创 秦... 秦始皇,这位千古一帝,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成功统一了六国,成为了中华大地的统治者。他不仅在...
原创 北... 人类起源的问题一直是全球科学家们共同关注的课题,大家都在探索人类这一物种究竟是如何演化和发展的。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