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时候,那些功劳巨大、地位显赫的大将和功臣并没有得到好的结局,尤其是在历代朝代更替的过程中,伴随皇帝征战四方的英雄们,往往难逃功高盖主的命运。随着帝王权力的巩固,他们总是担心这些大将会因功高而造反,进而威胁到自己的统治。
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便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朱元璋登基后,手段极为残忍,许多人甚至在没有犯错的情况下,也被他怀疑并以莫须有的罪名清除。但历史上也有一些聪明的大将,他们巧妙地避开了这一命运,既获得了皇帝的信任,也能平安无事,甚至终老高官厚禄。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其中四位杰出的将领,他们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首先是清朝的开国大将徐达。徐达与朱元璋一起从小一起度过了艰难岁月,两人曾是一起玩泥巴的伙伴。徐达见证了朱元璋的艰辛历程,也伴随他南征北战,最终帮助朱元璋建立了明朝。作为大将,徐达的勇猛无人能敌,许多地方的割据势力,如陈友谅、张士诚等,都不是他的对手。最终,徐达与常玉春共同攻破了元朝的首都,彻底结束了元朝的统治。可以说,徐达在所有大将中,功劳无可比拟。 即便如此,朱元璋并没有因此放松警惕,依然对徐达充满了猜忌,多次暗中试探徐达的忠心。但徐达始终保持低调,从不表现出开国功臣的骄傲,始终对朱元璋言听计从。最终,徐达因病去世,虽然他没能高寿,但相比许多被朱元璋杀害的将领,徐达的结局算是幸运的。 第二位是汉武帝时期的卫青。卫青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在汉武帝的统治下,屡次大胜匈奴,确保了大汉王朝的安定。卫青之所以受到汉武帝的宠信,首先是因为他的姐姐是汉武帝的皇后,这为他提供了天然的保护。而且,卫青虽然立下赫赫战功,却从不张扬,也没有试图形成自己的势力,始终保持谦逊与低调,这使得汉武帝对他没有任何戒心。卫青在大权在握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持稳定的关系,始终没有对皇帝产生威胁,因此他能够继续得到重用。 第三位是唐朝的郭子仪。郭子仪最为显著的功绩就是平定安史之乱,当时唐朝处于危机之中,安禄山的叛乱几乎摧毁了整个帝国的政权,而郭子仪凭借卓越的军事指挥能力,成功收复失地,挽救了唐朝。即使在他拥有极大的权力和威望时,郭子仪始终保持谦虚与低调,他与皇帝和其他官员之间始终保持良好的关系,未曾引起任何怀疑。在唐代宗和唐德宗的支持下,他成功避免了功高盖主的命运,平稳度过了一生。 最后要提到的是秦朝的王翦。王翦在秦始皇的征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是灭六国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人物。尽管王翦的功劳极大,秦始皇并未因他威胁到自己的权力,反而持续对他进行重用。王翦的成功之处在于他能够适时抽身,在功成名就后辞去职务,回家养老。当秦始皇遇到困难时,王翦又再次出山,并且提出合理要求,为自己争取更多利益。这种睿智的举动,不仅让秦始皇对他没有疑虑,还加深了对他的信任。最终,王翦在再次立功之后,再次选择退隐,避免了任何可能的风险。这四位大将通过保持低调、忠诚以及与皇帝和其他官员的良好关系,成功避免了功高盖主的命运,终老于和平时代,享受了荣华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