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的修道院:作为西方文明的保存者
迪丽瓦拉
2025-09-26 04:34:05
0

维基共享资源

看看 6 世纪努尔西亚的圣本笃在意大利蒙特卡西诺建立的西方修道院。

作者:Emanuel Paparella 博士

前富布赖特学者

“黑暗时代”一词曾经被错误地应用于将古代晚期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公元 500-1500 年)分开的整个千年。今天的学者更清楚。他们之间普遍承认(参见大卫·诺尔斯的《中世纪思想的演变》,伦敦:朗文出版社,1988 年),即 14 世纪,即但丁和佩特拉卡的人文主义世纪,不仅不是黑暗时代的一部分,而且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重要先驱。在这个世纪,修道院中保存的古希腊语和拉丁语手稿再次被发现、阅读和讨论,从而为文艺复兴铺平了道路,文艺复兴与基督教相结合,产生了独特的新文明。

学者们也意识到,中世纪盛期(第二个千年的前三个世纪)远非黑暗和智力倒退。那是几个世纪以来的大教堂,尽管伏尔泰将“哥特式”指定为贬低的术语,相当于倒退和未开化的大教堂,但大教堂仍然矗立在那里,作为令人难以置信的复杂和开明文明的纪念碑。正如欧盟创始人罗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曾经打趣的那样:“我从来没有像进入大教堂时那样感到如此欧洲。这句话很有启发性,并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即那些世纪可能塑造了现代西欧文明的身份。我们忽视它们,冒着永远失去我们的文化身份的风险,即使对许多美国人来说,这种文化身份也植根于西欧。

但还有更多;学者们不断将“黑暗时代”的称号进一步推后,现在将八世纪、九世纪和十世纪(所谓的加洛林文艺复兴时代,从公元 700 年到 1000 年)排除在外。因此,正确地说,黑暗时代的可疑区别属于六世纪和七世纪(公元 500 至 700 年),这确实是几个世纪以来在教育、文学产出和其他文化指标方面微薄的成果。那是几个世纪的文化倒退,几个世纪的野蛮人入侵意大利和其他地方,有效地摧毁了我们所知道的罗马文明。这些入侵摧毁了城市、修道院、图书馆、学校、法律、政府等机构,凡是你能想到的。事实上,正是教会踏入了真空,并在一个摇摇欲坠的文明中维持了一点点秩序。正如克里斯托弗·道森(Christopher Dawson)恰当地写道的那样:“教会必须承担起将福音律法和登山宝训伦理引入到那些将杀人视为最光荣的职业和复仇为正义代名词的民族中的任务。

这是如何实现的?公元 529 年,努尔西亚的圣本笃在意大利蒙特卡西诺(罗马以南约 50 英里)建立了西方修道院,圣本笃的直接意图不是为欧洲文明做伟大的事迹,但这就是结果。在鼎盛时期,本笃会在欧洲拥有 37,000 座修道院。难怪圣本笃被宣布为欧洲的守护神,现任教皇在晋升为教皇时也以他的名字命名。

除了祈祷、完成救赎和传福音之外,僧侣们在这些修道院里还追求什么?实用艺术和农业是他们最重要的两个事业。他们确实拯救了欧洲的农业。他们教人们如何耕种土地,尤其是在德国,他们将荒野变成了耕种的国家。体力劳动是他们统治的内在组成部分,宣称“ora et labora”(祈祷和工作)。在英格兰,他们拥有五分之一的可耕地。僧侣们会介绍人们还不熟悉的农作物、工业和生产方法:牛、马的饲养和繁殖、啤酒的酿造、蜜蜂和水果的饲养。瑞典的玉米贸易是由僧侣建立的,在帕尔马是奶酪制作,在爱尔兰是鲑鱼渔业,在许多地方是葡萄园。

修道士们从圣洛朗修道院和圣马丁修道院将圣热尔韦和贝尔维尔的水域改道到巴黎。他们在伦巴第平原上教人们灌溉,伦巴第平原一直是欧洲最富裕、最富有成效的平原之一。他们在彼此相距数百英里的修道院建造了技术先进的水力系统。修道院本身是欧洲有史以来最经济有效的单位。水力用于压碎小麦、筛面粉、制布和鞣制。甚至罗马世界也没有将机械化用于工业用途。

僧侣们还以其冶金技能而闻名。在 13 世纪,他们成为法国香槟地区领先的铁生产商。他们开采大理石,做玻璃制品,锻造金属板,开采盐。他们是熟练的钟表制造商。公元 996 年左右在马格德堡安装的时钟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另一件保存在伦敦科学博物馆中,状况良好。他们还制作了天文钟。其中之一是在圣奥尔本笃会修道院;它是由沃灵福德的理查德修道院院长设计的。简而言之,修道院的专业知识弥漫在欧洲,从而防止了完全回归野蛮。

但是,僧侣们有一项职业,也许比其他任何职业都更有助于保护西方文明:抄写古代手稿。它始于六世纪,当时一位名叫卡西奥多鲁斯的退休罗马元老在意大利南部的 Vivariium 建立了一座修道院,并为其配备了一座精美的图书馆,其中手稿的抄写占据了中心舞台。此后,大多数修道院都被赋予了所谓的经文作为其图书馆的一部分:这些房间是僧侣在体力劳动中抄写古代文学作品的房间。

手稿存活的另一个优先考虑的地方是与中世纪大教堂相关的学校。正是这些中世纪的学校为十一世纪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建立的第一所大学奠定了基础。教会已经在哲学和神学领域做出了一些杰出的原创贡献(其中包括普劳蒂努斯、圣奥古斯丁、圣安瑟姆、圣托马斯·阿奎那、唐·斯科特斯),但她也在保存书籍和文件,这些书籍和文件后来对于保护西方文明是不可或缺的。

在那些黑暗时代的学者中,最知名的是阿尔昆,他是一位精通多种语言的神学家,他与查理曼大帝密切合作,恢复了整个中西欧的研究和学术。在描述他在约克图书馆的藏品时,他提到了亚里士多德、西塞罗、卢康、普林尼、斯塔提乌斯、特罗古斯、庞培、维吉尔的作品。在他的信件中,他提到了贺拉斯、奥维德、特伦斯。他并不孤单。费里埃尔修道院院长(约 805-862 年)卢普斯引用了西塞罗、贺拉斯、马夏尔、苏托尼乌斯和维吉尔的话。弗勒里修道院院长(约 950-1104 年)表现出对贺拉斯、萨勒斯特、特伦斯、维吉尔的熟悉程度。

本笃之后最伟大的修道院院长德西德里乌斯最终于 1086 年成为教皇维克多三世,他亲自监督了贺拉斯和塞内卡、西塞罗的《De Natura Deorum》和奥维德的《法斯蒂》的抄写。他的朋友阿尔法诺大主教(也是蒙特卡西诺的前修道士)熟悉古代作家的作品,引用阿普莱乌斯、亚里士多德、西塞罗、柏拉图、瓦罗、维吉尔的作品。他自己模仿奥维德和贺拉斯写诗。圣安瑟姆作为贝克的修道院院长,向他的学生推荐了维吉尔和其他古典作家。

所谓黑暗时代的另一位伟大学者是奥里亚克的格伯特,他后来成为教皇西尔维斯特二世。他教授逻辑学,也教授古代文学:贺拉斯、尤维纳尔、卢坎、波西乌斯、特伦斯、斯塔提乌斯、维吉尔。然后是圣希尔德伯特,他几乎对贺拉斯了如指掌。因此,断言教会鼓励摧毁古代异教文化是一个巨大的谬误。相反,她帮助保护了这种文化,否则这些文化就会消失。

此外,还有修道院,专门从事文学以外的其他知识领域。第戎的圣贝尼努斯修道士有医学讲座,圣加勒的绘画和雕刻讲座,某些德国修道院有希腊语、希伯来语、阿拉伯语讲座。一些僧侣在自己的修道院里学到所有能学的东西后,会前往加洛林文艺复兴时期建立的其他修道院学校。例如,弗勒里修道院院长继续在巴黎和兰斯学习哲学和天文学。

蒙特卡西诺,母修道院,在十一世纪经历了复兴,学者们现在认为这是“11 世纪拉丁学术史上最戏剧性的单一事件”(参见 L.D.雷诺兹和 N.G.威尔逊的《抄写员和学者》,1991 年)。由于这次复兴,本应永远丢失的手稿被保存下来:《塔西佗年鉴和历史》、《阿普莱乌斯的金驴》、《塞内卡对话录》、瓦罗的《拉丁语》、《阿奎斯边疆》和三十多行尤维纳尔的讽刺作品,这些都是世界上任何其他手稿中都找不到的。

这些僧侣对书籍的虔诚是如此非凡,以至于他们会四处寻找或稀有手稿。圣本笃·比斯科普 (St. Benedict Biscop) 是英国韦尔茅斯修道院的修道院院长,为此目的进行了五次海上航行。卢普斯请求一位修道院院长允许转录苏埃托尼乌斯的《凯撒传》,并请另一位朋友给他带来萨卢斯特关于卡蒂利纳战争和尤古尔坦战争、西塞罗的维里内斯和共和的记载。他借用了西塞罗的《修辞学》,并写信给教皇,要西塞罗的《演说家》、昆蒂良的《制度》和其他文本的副本。格伯特协助另一位修道院院长完成了西塞罗和哲学家德摩斯梯尼的不完整副本。穆里的一位僧人说了这一切:“没有学习,没有书籍,僧人的生活就什么都不是。因此,我们毫不含糊地断言,西方文明对文字和古代经典的钦佩是通过天主教会传来的,天主教会在野蛮人的入侵中保存了它们。

尽管教育并不普及,但许多贵族被送到修道院学校接受教育。例如托马斯·阿奎那,他在加入多米尼加修会之前接受了蒙特卡西诺僧侣的教育。圣本笃亲自指导罗马贵族的儿子们。圣博尼法斯在他在德国建立的每一座修道院都建立了一所学校;英国的圣奥古斯丁和他的修士以及爱尔兰的圣帕特里克也这样做了。爱尔兰修道院发展成为学习和抄写手稿的重要中心。

正是这位僧侣对阅读、写作和教育的承诺,确保了西方文明在罗马帝国灭亡和野蛮人入侵后得以生存。它们为欧洲大学奠定了基础,成为古代与现代之间的桥梁。诚然,这只是对一个庞大主题的粗略调查,但希望它能表达这个想法。

最后的脚注,尽管它很值得。蒙特卡西诺修道院被毁并重建了几次。上一次被摧毁的不是古代的野蛮人,而是超级文明、超开明的现代人打一场毁灭性的战争。1944 年,根据一位英国将军的命令,美国轰炸机将其吊到地面。宣布的战略目标是驱逐被认为在修道院避难的德国人(事实证明并非如此)。结果是,德国人发现修道院的废墟是继续冲突的更理想地点。可以肯定的是,英国将军和轰炸机都没有读过维吉尔或塞内卡的书,也不知道他们即将摧毁的文化遗产。人们不禁怀疑,维科对“智力的野蛮”的描述是否确实是对这样一个悲伤事件的适当称呼,他认为这种野蛮行为比古代的物质野蛮更险恶。尽管如此,这座修道院就像浴火重生的凤凰一样,后来被重建为复制品,它矗立在山上,在索尔高速公路上召唤忙碌的旅行者来到一片和平与理性、美丽与真理的绿洲中休息。

MetaNexus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四库全书》“流浪”记 本报记者强晓玲 1933年春节刚过,一个清冷的早晨,故宫工作人员带着第一批南迁的国宝级文物,匆匆离...
原创 三... 在历史的长河中,乱世总是能催生出许多英雄人物。提到中国历史上的乱世,三国时代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时期。...
原创 他... 文鸯,三国末期的名将,勇猛无敌,曾在战场上独自斩杀百余敌军,还一度单枪匹马降服了二十万敌军。然而,尽...
原创 抗... 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涌现出了 множество 著名的将领,他们在枪林弹雨中毫不畏惧,为了捍卫国家...
原创 荆... 荆州,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它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枢纽,还位于长江流域,承载着连接南北的桥梁作用。因...
原创 李... 在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唐朝李氏家族手足之间相互残杀,为了那至高的皇位不惜血染王室。 关于李世民为何不...
原创 曹... 除了以上的战斗成就,刘备在征战的过程中展现了他卓越的射箭技能。在平定黄巾军的过程中,刘备不仅在领导方...
千年酒香飘巴渝:开州酿酒历史与... 课题主纂:刘登平 一、引言:开州酿酒的历史渊源与研究价值 重庆开州(原称开县)酿酒历史源远流长,是中...
原创 一... 一、青涧城全家被杀 绍兴元年(1130年)十一月,陕北青涧城头悬挂的十七颗人头在寒风中摇晃,凝固的...
原创 军... 1948年春季,随着冬季攻势的结束,东北战场的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南满与北满之间的联系得以打通。辽东...
原创 河... 1975年8月,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席卷了河南驻马店地区。强降雨与连日暴雨相交织,最终引发了全球历史上...
原创 廖... 这篇文章讲述了中国近代史上一段极为复杂的政治斗争。我们来重新梳理并改写其中的核心内容。 --- ...
原创 他... 黄埔军校的成立,不仅是中国军事教育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它不仅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军事人才,也为之后...
原创 如... 1949年,北京。在天安门城楼上,一位身材矮小的男子站在那里,面对着广场上如潮的人群,微笑着挥动双手...
原创 陈... 《——·前言·——》 在鄱阳湖畔的硝烟弥漫中,历史书写了一段壮烈的忠诚篇章。朱元璋的战船在激烈的战...
原创 1... 这段历史揭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真相——四万名中国劳工被送往日本后,竟然奇怪地消失了。在日本战败后,这些...
典籍里的廉洁故事(第二期) 心之所向 行之所往 三迁陋室 唐代刘禹锡曾被贬至和州。半年内,他被迫三次搬家,住所一次比一次狭小,最...
抗战中的甘肃⑤丨抗战时期甘肃博... 近代中国的博物馆定义较为宽泛,诸如收藏文物的民众教育馆、举办展览的科学教育馆以至水族馆等均被学界视为...
原创 秦... 关于秦始皇与美人鱼的传说:实情揭露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在这...
原创 春... 公元前 686 年,齐鲁边境的官道上,一队车马正疾驰而过。车中坐着的,是刚刚躲过一劫的齐国公子小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