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禅投降后写了3字,司马昭放弃杀他,群臣不明,司马昭:倒着读
迪丽瓦拉
2025-11-15 20:32:35
0

谈到刘禅,许多人首先想到的便是他那句乐不思蜀。这句话常常让人认为他是一个昏庸无能、缺乏气节的帝王。然而,历史上的刘禅其实要比表面看到的更加复杂,我们不能单凭一句乐不思蜀就草率下结论。他的懦弱和退让,更多是出于自保的考量,而非完全的无能。许多历史学家认为,刘禅的种种表现,实际上反映了他在复杂局势中的适应与无奈。

公元263年,蜀汉灭亡。刘禅被迫投降,随后被安置到安乐县,过上了类似汉献帝刘协那样的闲散生活,安逸而孤单。司马昭在彻底清除魏国宗亲势力后,开始考虑如何处理刘禅这个潜在的威胁。就在这时,刘禅写下了简单的三个字交给司马昭,这一举动竟让司马昭放弃了除掉他的念头,这也显示了刘禅在处理复杂局面时的独特智慧。

回顾刘禅的成长历程,他出生于公元207年。那一年,刘备三顾茅庐,邀请诸葛亮出山,为三国鼎立的局面奠定了基础。赤壁之战的胜利让魏、蜀、吴三国的格局逐渐明朗,刘禅也在这个过程中度过了一个相对安稳的少年时期。尽管年纪较轻,刘备非常重视刘禅的成长,特意安排了包括诸葛亮、伊籍等贤士来辅导他,培养他治理国家的能力。

公元223年,刘备因失去关羽而决定发动对吴的夷陵之战,结果遭遇惨败。刘备本就身患重病,战败后病情迅速恶化。在临终前,他召见了诸葛亮,将刘禅托付给他,并留下遗言: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意思是如果刘禅不够胜任帝王之位,可以让诸葛亮接替。诸葛亮听后感动至极,泪流满面,发誓忠心辅佐刘禅。

在刘备托孤之后,他还特意见了刘禅,叮嘱他要像对待父亲一样尊敬诸葛亮。刘禅答应得非常恭敬。当刘备在白帝城去世时,他的托孤之举也表达了对诸葛亮极大的信任。正因为如此,刘禅登基后,实际上是完全依赖于诸葛亮的辅佐。这也表现了刘禅的智若愚,他并非愚笨,而是善于利用身边的有才之人来稳固自己的政权。

刘禅即位后,确实对诸葛亮恭敬有加,称他为相父,凡事都请教诸葛亮的意见,对其施政极力支持。诸葛亮首次北伐时,由于失守街亭,不得不撤回汉中。诸葛亮感到极大的自责,甚至觉得自己无颜面对刘禅。然而,刘禅亲自出城迎接,除了安慰他并未责怪。这种宽容与胸襟,放眼历史也非常少见。虽然诸葛亮为人正直且忠诚,但像刘禅这样宽容大度的君主,古今难得一见。

随着形势的变化,曹魏的实力日益强大,蜀国的困境也逐渐加剧。诸葛亮意识到,只有通过北伐,才有可能为蜀国开辟生路。于是,他发动了五次北伐,虽然每次都有一些收获,但距离恢复汉室的目标依旧遥不可及。持续的征战消耗了蜀国大量的财力和人力,最终,诸葛亮在第五次北伐中因病去世。此后,蜀国的领导层开始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试图恢复元气。

蒋琬、费祎、姜维等人接替了诸葛亮的位置,努力稳住国家局势。姜维一度重新启动北伐计划,但由于蜀国国力的衰弱,民众疲惫,财政状况也无法支撑如此大规模的战争。更糟糕的是,姜维开始遭遇朝中一些大臣的排挤,政局愈发复杂。

公元263年,司马昭认为时机已到,派钟会、邓艾等分兵进攻蜀国。当时,姜维正为重启北伐做准备,但蜀国的防备松懈,直到得知魏军的五路大军已逼近汉中时,才开始慌乱应对,但为时已晚。最终,刘禅选择投降,蜀国宣告灭亡。

其实,当魏军来袭时,蜀国有三条应对路径:顽强抵抗、迁都南移或投降。而刘禅果断选择了投降,放弃了前两条艰难的道路。虽然这一决定在许多人看来懦弱,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为川蜀百姓避免了更为惨烈的战乱,也使他自己保全了性命。作为亡国之君,刘禅的选择虽然显得消极,但从战略上看却是明智且理智的。 投降后,刘禅得到了一定的优待。司马昭任命他为安乐公,并允许他和家人迁往洛阳。虽然司马昭最初还是对刘禅存有疑虑,便安排了歌舞表演等活动来试探刘禅的动向,但刘禅并未显露任何反叛的意图。当司马昭问他是否思念故乡时,刘禅轻描淡写地回答:此间乐,不思蜀。司马昭听后松了口气,明白刘禅已完全放下了过去,安于现状。 尽管刘禅处于洛阳,享受着安宁的生活,但司马昭依然认为他是潜在的威胁。毕竟,司马氏刚刚清除魏国宗亲势力,任何微小的变数都可能引发灾难。然而,刘禅并没有任何复国的意图,他的轻松和淡定,反而让司马昭逐渐放下了疑虑。 就在司马昭最终决定放过刘禅时,一个巧合的事件消除了他对刘禅的最后疑虑。探子报告说,刘禅在宅邸门上挂了一个牌匾,上面写着三个字:中山寨。当司马昭听到这个消息时,他冷笑道:‘中山寨’倒过来就是‘寨山中’,刘禅的意思是他已决定隐居,不再干预任何事务。于是,司马昭安心了,决定保留刘禅的性命。 公元265年,司马炎称帝,刘禅继续过着安乐公的生活,直到六年后去世,享年65岁。作为一位亡国之君,刘禅的结局可以说相对平静。尽管他在许多方面被视为昏庸,但他信任诸葛亮,并且具备宽广的胸怀与气度,这些使得他的统治有着值得肯定的地方。最终的投降,虽然看似消极,却为百姓带来了安宁,也使他得以保全性命,实则十分明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李... 李世民,大唐的开国皇帝,也是贞观之治的缔造者,他一生致力于广纳贤才,致使大唐的治理成就令后世敬仰。然...
原创 历... 中国历史波澜壮阔,战争不断,其中涌现出的许多名将都让人印象深刻。大汉时期的霍去病,凭借几千骑兵打败匈...
原创 康... 古代的状元是非常稀有的,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举世瞩目。而相比之下,现代的高考状元在含金量上,还是有一定...
原创 二... 二战期间,日本的侵略扩展到了亚洲的绝大部分地区,给亚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痛苦和灾难。与此同时,除了中国...
原创 夷... 夷陵之战,作为三国历史中的一场重要战役,之所以特别,是因为蜀汉与东吴这两个本应联合起来共同抵抗曹魏的...
原创 别... 长廊上,微风轻拂,飘渺的琴音与风声交织在一起,给人一种淡淡的怀旧感。电视剧中,我们常常看到那华丽的宫...
原创 一... 一枚中华民国十文铜币的市场价格已经达到了一百万,今天我们来看看这枚特别的十文铜币。它的特别之处在于,...
原创 中... 在华北平原的腹地,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境内,有一处名为邺城的遗址。如今,这里是一片安静的田野和寻常的乡...
原创 中... 前言: 夏朝通常被认为是中国历史的开端,是中国最早的朝代之一。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文明开始进入有文...
这是明代方孝孺写的小楷,有唐人... 如今的我们知道方孝孺这个名字,并不是因为他文采风流,而是因他是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诛十族者。有的人称赞他...
原创 史... 根据《左传》的记载,夏朝的第一位君主夏启,在临终前将王位传给了太康。然而,太康沉溺于荒淫的生活,导致...
原创 刘... 谈到刘禅,许多人首先想到的便是他那句乐不思蜀。这句话常常让人认为他是一个昏庸无能、缺乏气节的帝王。然...
原创 地... 自古以来,人们就流传着许多关于巨人的故事。有些人相信巨人曾经在地球上存在过,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这不过是...
原创 孙... 孙权是东吴政权的开国皇帝,生于182年,去世于252年,享年70岁。19岁时,他继承了父亲和兄长的事...
原创 原...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不少王爷的故事令人记忆深刻,这些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但背后往往充斥着权力斗争与背叛...
曾国藩如果造反能成功吗? 文章来源为文史宴,作者为周禄丰 很多朋友对历史的看法还是受到“唯力是视”、“成王败寇”等庸俗劣质思维...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林冲为... 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章好坏可以见仁见智给出不同评价,但武功高低,打一场就知道了,所以江湖中才有了...
原创 诸... 在三国时期,诸葛亮是蜀汉的支柱人物!如果没有他,蜀汉可能早已被敌国吞并。作为一位文臣,他不仅要出谋划...
原创 两... 俄罗斯和白俄罗斯这两个国家的关系,历史上一直非常紧密。从民族背景上来说,两国都属于东斯拉夫人支系,语...
高句丽,威震东北八百年,熬死两... 高句丽这个名字,在东北亚历史上留下的印记深远,它起源于公元前37年左右,那时候一个叫朱蒙的首领率领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