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和白俄罗斯这两个国家的关系,历史上一直非常紧密。从民族背景上来说,两国都属于东斯拉夫人支系,语言和文化也十分相似。很久以前,基辅罗斯是两国共同的发源地。后来,蒙古帝国入侵,导致了这片地区的分裂,俄罗斯向东北发展,而白俄罗斯则偏向西北。
到了18世纪末,俄罗斯帝国吞并了波兰,并将白俄罗斯也纳入了帝国的版图。从那时起,白俄罗斯就成为了俄罗斯的一部分,工业发展也跟随帝国的步伐。20世纪初期,白俄罗斯短暂地经历了独立的时期,但很快就被纳入了苏联,成为了一个加盟共和国。
在苏联时期,白俄罗斯是一个重要的工业基地,机械制造和化工产业都相当发达,并且与俄罗斯有着密切的合作。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并肩作战,共同抵抗德国的侵略,虽然两国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这段经历也加深了它们之间的关系。1991年苏联解体后,两国各自独立,但俄罗斯的经济处于混乱状态,而白俄罗斯则面临着巨大的资源缺口,因此两国开始相互依赖,互相补充。
不久之后,白俄罗斯和俄罗斯开始加强合作,首先签署了共同体条约,随后逐步升级为联盟。1999年12月8日,两国正式签署了《联盟国家条约》,条约中明确了两国共享经济空间、军事协调,甚至提出了统一货币和议会的计划。
虽然俄罗斯希望在联盟中占据主导地位,而白俄罗斯则担心失去独立性,卢卡申科一直强调要保持白俄罗斯的主权。进入2000年代后,双方因天然气价格问题曾出现过争执,俄罗斯提价而白俄罗斯表示不满,双方关系也时而紧张。但从整体上看,俄罗斯在能源上给予白俄罗斯大量补贴,白俄罗斯的外贸中,俄罗斯是最大贸易伙伴,白俄罗斯向俄罗斯出口机械和食品,而俄罗斯则提供石油和天然气,双方经济互补性很强。
近年来,形势发生了一些变化。2020年白俄罗斯总统选举后,西方对其实施了制裁,卢卡申科则更加靠近俄罗斯。2021年9月10日,两国通过了28个一体化方案,涉及税收和能源市场等领域,经济合作进一步紧密,统一的关税政策使得两国间的货物流通更加顺畅。
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白俄罗斯明确站在了俄罗斯一边,允许俄军使用其领土作为军事跳板,并且同意俄罗斯在白俄罗斯部署核武器。2023年3月,俄罗斯宣布将核弹头部署到白俄罗斯。2024年12月6日,两国签署了新的安全保障条约,条约中规定了应对西方制裁的集体反制措施。
进入2025年,两国步伐加快,新的联盟安全概念正式出台,取代了旧版的协议。普京批准了新的公民权利协议,允许白俄罗斯公民在俄罗斯地方选举中投票。白俄罗斯还将担任欧亚经济联盟的轮值主席,推动共同的商品项目。8月22日,两国起草了新的联盟经济模型,统一了财政政策。
在军事方面,俄罗斯拥有6000枚核弹头,白俄罗斯则补充了防空网,形成了强大的攻防体系。白俄罗斯的导弹射程足以覆盖波兰和立陶宛,控制住了北约和波罗的海三国的陆路联系,尤其是通过苏瓦乌基走廊的控制,北约的快速反应部队难以调动。
在资源方面,俄罗斯拥有世界顶尖的天然气储备,石油和农业也有着雄厚的基础,经济上两国互补,白俄罗斯的工业填补了俄罗斯的短板,帮助俄罗斯拓展了出口市场。地理上,白俄罗斯位于俄罗斯的西边,是俄罗斯的门户,能够有效阻挡北约的东扩。
从2008年起,美国将俄罗斯视为主要威胁,北约东扩使得俄罗斯的战略空间逐渐压缩。而通过与白俄罗斯的合体,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得到了拓展,威慑力也显著提升。对白俄罗斯而言,与俄罗斯的联合为其提供了能源支持,使其免于西方的经济压力。尽管制裁使得白俄罗斯经济萎缩,失业率上升,但联盟让白俄罗斯得到了全面的支持,不再需要左右摇摆。
在政治上,卢卡申科在白俄罗斯的执政地位较为稳固,但西方一直批评他是独裁者。通过与俄罗斯的联合,白俄罗斯能够借助俄罗斯的力量来应对外部压力。不过,白俄罗斯国内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放弃主权。根据2024年的民调,只有18%的白俄罗斯人支持为了经济援助而放弃独立,大多数人更希望保持国家的独立性,尤其是年轻一代,他们的民族意识更为强烈。
在俄罗斯方面,66%的民众对苏联时期有较深的怀念,认为那时的核威慑力能够有效制约美国的行动。如今,美国的空军和海军频繁出现在俄罗斯的周边,俄罗斯则面临着较大的战略压力。与白俄罗斯的联合能够帮助俄罗斯重振威风,特别是在普京的战略布局中,白俄罗斯被视为重要的战略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