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只有在战场之上一往无前,拼命杀敌的才是英雄吗?有着这样的想法你就错误了。中国人的英雄一直以来都有很多种,他们可能有的是在两军交战时候的无定河边骨;也有可能是那些为了群众利益不惜得罪一切,如同鲁迅所说的敢于为民请命的人;还有的就是一辈子一代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自己的工作之中推进了整个社会乃至于全世界的发展,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而我们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诺奖提名和影响力
其实袁隆平从上个世纪开始就一直在湖南的山区怀化洪江一带从事杂交水稻的培养工作,他研究出来的杂交水稻解决了中国农民粮食产量的一个大难题,让水稻的亩产量从之前的三四百斤到了后来的平均水准一千多斤。很多人赞美袁隆平说是因为他的研究和无私奉献将那个时候的中国百姓从挨饿之中引领了出去,这样的赞美之词其实是一点都不过分的,因为袁隆平对于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都是无法用金钱估量的。
很多国际社会的专家在研究出来任何一个科技领域之中的超前成果的时候第一时间不是想到的投入到社会之中进行使用,而是将这个科技成果上报给自己的国家,申请自己本国家的使用专利,第二步则是将这个科技成果上报给联合国,在世界范围之内享受多长时间的专利拥有权,这样就能够最大程度上的为自己十几年如一日的研究获得金钱上的满足,但袁隆平研究出来的杂交水稻却并没有收取专利费用,而是无偿分享。
其实根据不完全的数据统计,如果当年袁隆平制造出来的杂交水稻以及后续的产品品种收取一点专利费用的话,那袁隆平的身价将会是一个天文数字,但袁隆平却并没有这样做,他们是生活在哪个理想崇高时代的人,身上有着中国正义之士自古以来就有的天下情怀,他们为改变中国做出了很多,甚至奉献出来了自己的一切,但回头看去,或许一个甲子的时光,他们的生活质量也没有多大的改变,一件衣服洗洗穿戴十多年,全身家当可能还不如今天年轻人的一双鞋子。
而袁隆平没有被提名罗贝尔奖一直都是中国人心中的意见遗憾事情,很多人也想不通为何如此巨大的贡献,就算是不获得生物领域的奖项,获得的一个和平奖不也相当正常的吗?其实诺贝尔奖的原始发起人也是一个有着天下情怀的人,这个奖项面对的全世界的科学家,不分国籍人种,在全世界范围之内的影响也是相当之大的,其实之前已经有中国国籍的杨振宁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但袁隆平一直没有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其实值得我们去深纠。
诺贝尔获奖的评选原则
其实袁隆平作出的贡献和今天不断壮大的成绩和对于世界穷苦人的影响力当然是不可忽略的,记得上个世界很多人都将其称呼为当代神农。但如果这个贡献放到诺贝尔建的评选之中去的话其实还是有一点难度的,因为诺贝尔奖对于世界历史之中很多科学家来说都是一件遗憾事情,这个评选规则实在是太过于细化了,以至于很多没有实力的人会获得,而有实力的人往往不会获得,一直陪跑几十年的也有。
诺贝尔奖的确是不分领域的强调科技成果的贡献,但其实更加看重的是这个科技成果的“创造性”,你做出来的这个东西必须是一个全新的,是之前的人类之中的科学家没有研究出来的,这样才能突出这个科技成果的原创性质和全新法则,如果你这项科技成果只是在之前的技术范围之中进行了一个提升或者更新创造,那诺贝尔奖的评选人和原则可能对于这一类科技成果并不是很感冒。
而中国的袁隆平杂交水稻技术虽然说取得了飞速质量一般的突破,但这样的技术其实在之前就一直是有人研究的,而且诺贝尔奖认为杂交水稻的培育原则早在中国古代从野生稻谷之中选取优良品种,然后一代代的细化选取颗粒较大,饱满,接穗较多的作为下一代的选种这种方法早已经出现,至今已经觉得这不是一件很新鲜的事情,而且从西方科学家看来最先提出杂交水稻技术的是一个美国人,之后世界范围之内开始学习。
日本的一位科学家曾经发现了所谓的三系配套原则,但因为环境的影响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推广,而美国的科学家则是发现了细菌层次的杂交,所以当年诺贝尔奖的评选人对于袁隆平七八十年的工作和研究看成了是对于这些人杂交水稻研究的一个继承。他的工作已经不具有原创性了,再加上从学科归属原则上面来看,杂交水稻的研究最为注重的就是选种和培育,属于农业范畴,诺贝尔奖农业奖的获得人好像还真的没有听说过。
总结
其实很多时候很多人对于这件事情的看法都是义愤填膺的,但也有很多觉得我们大可不必在乎一个外国人制定的奖项这种问题,虽然说这是一个巨大的肯定,也可以在世界范围之内扬名立万,但到今天袁隆平先生的贡献已经得到了世界各国国家的认可,他一直活在人们的心中,一些壮怀激烈的人更是认为:别人没诺奖是他不配,袁老没有是诺奖不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