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人说“隋朝只有两个皇帝”,那可得小心隋炀帝杨广要找上门来讨个说法:“我家江山虽然短暂,但也出了六个皇帝啊!”话音刚落,隋文帝杨坚立马甩给儿子一个大耳刮子:“还不是你折腾的,丢尽脸了!”
“隋朝二世而亡”,这是我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那么,剩下的四个皇帝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隋文帝一语道破,都是隋炀帝的祸事。这些“皇帝”的存在,不是荣誉,而是对杨家的一种羞辱。
让我们按时间顺序,看看那四位不为人知的皇帝。
公元617年,李渊从太原起兵,仅半年就攻占了长安。奇怪的是,李渊并没有立即称帝,而是推出了一个傀儡皇帝。既然已经撕破了脸面,为何还要遮遮掩掩呢?原因很简单。虽然李渊占领了长安,但隋炀帝并未被俘,此时他还在江都享乐。所以,李渊占领长安也只能算是抢了杨家的一个小院子,主家还在。这种情况下贸然称帝,风险极高。为了降低政治风险,李渊在起兵时强调:“我起兵是为大隋江山,而不是为了个人私利。”为了避免引起杨家忠臣的反感,李渊决定让一位杨家人担任傀儡。
而这个傀儡皇帝,就是隋炀帝的孙子,元德太子杨昭的三子杨侑。杨侑当时只有12岁,他为什么没随隋炀帝一起逃到江都,而是留在了长安?这与隋炀帝的多次迁都有关。为了应对北方的门阀势力,隋炀帝将都城从长安迁到了洛阳,又觉得不安全,最终定都江都。为此,他把两个孙子杨侗和杨侑留在了长安和洛阳,担任留守任务。
奇怪的是,隋炀帝的四个儿子中,有两个死了,剩下的两个也各有问题。活着的杨暕品行不端,深得隋炀帝嫌弃。另一个杨昊虽然是“乖宝宝”,但年纪太小,才11岁。最终,年幼的杨侑和杨侗成为了代替父辈的象征。
被李渊捕获的杨侑,虽然年纪小,但却无可奈何地成为了“名义上的皇帝”。大权却牢牢掌握在李渊手中,杨侑不过是一个空有皇位的傀儡。
公元618年3月,宇文化及发动江都兵变,杀死了隋炀帝。李渊心情愉悦,但他很快发现,杨侑这个傀儡已经没用了。于是,杨侑被迫退位,李渊登基,建立了大唐。
杨侑随后被册封为“酅国公”,没过多久便在14岁时离世。杨侑在位仅177天,死后被追谥为“恭皇帝”,成了名副其实的隋朝皇帝。
杨昭是隋炀帝的长子,也是元德太子,深受隋文帝和隋炀帝的宠爱。虽然他英勇能干,品行端正,但命运却不公。杨昭22岁便去世,而这一切也让隋炀帝痛心不已。杨昭去世后,李渊为了加大杨家人的合法性,追封杨昭为“孝成皇帝”,并且将他上庙号“世宗”,这给了李渊“合法化”杨侑继位的名正言顺。
李渊用杨昭的封号来增加杨侑的地位,这一举动充分表明隋朝的政治形势岌岌可危。隋炀帝当然意识到了这点,但他依旧把头埋进沙堆,不愿面对事实。
随着隋炀帝死后,政权变动迅速。宇文化及虽篡位,却依然要找一个杨家人做傀儡。最终,隋炀帝的侄子杨浩被挑选出来。
杨浩本该过着奢华生活,但由于父亲杨俊死于毒手,他的继承权被剥夺。后隋炀帝继位时,恢复了杨浩的继承权。然而,杨浩最终在叛乱中被撤职。岂料,这段“历史”被宇文化及的父亲宇文述传承下来,宇文化及认定杨浩有利用价值,最终让他做了隋朝的皇帝。
不过,杨浩的皇帝生涯并不长久,宇文化及很快就放手做了他自己的事,最终篡位成功。杨浩死后,也没有被追谥,既没有庙号也没有谥号,显然他成为皇帝的资格并不光彩。
杨侗是杨侑的异母哥哥,比杨侑大一岁。在隋炀帝死后,杨侗一度成为了真正的皇位继承人,且具备了较强的政治基础。然而,由于内乱不断,杨侗最终被王世充推翻并逼迫禅位,隋朝的帝国也在那一年划上了句号。两个月后,杨侗被毒死,终结了隋家江山。
短短一年内,隋朝的皇位已历经六位皇帝,杨家子孙无一幸免,最终四代六帝的历史,在一片血腥与政治斗争中匆匆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