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浒传》中,有五位提辖官分别是鲁智深、杨志、索超、孙立和曾弄。每位提辖官的权力和职位有所不同,其中谁的官职较高、实权更大,成为了不少读者关注的话题。
一、鲁智深
鲁智深曾在两位经略相公手下担任提辖官,分别是老种经略相公种谔和小种经略相公种师道。种谔是北宋名将,镇守延安府;而种师道则是负责渭州的武将。鲁智深在这两位名将的麾下,负责军队训练和地方治安,属于基层的武官。鲁智深性格豪放,曾因郑屠欺压金翠莲父女,怒不可遏,亲自出手与郑屠对决,最终三拳致命,令郑屠丧命。尽管这一行为让鲁智深陷入了麻烦,但由于他在小种经略相公的保护下,渭州府尹并没有追究其责任。在这一事件后,鲁智深逃离了渭州,继续过着流浪的生活。
二、杨志
杨志,杨家将的后代,作为北宋时期一位不容忽视的武将,曾担任殿帅府的制使。在一次负责押送花石纲的任务中,杨志因黄河翻船丧失了职责,失去了原本的官职。在流浪江湖的过程中,杨志向朝廷的权臣高俅寻求复职,但高俅却将他赶出了太尉府。穷困潦倒之际,杨志卖掉了家传的宝刀,却在交易时被泼皮牛二刁难。怒火中烧的杨志最终杀死了牛二,导致自己被判发配到大名府充军。然而,杨志的武艺得到了大名府知府梁中书的赏识,最终被提拔为管军提辖使,掌管一部分军务。尽管他的职位较低,但作为一个基层武将,他的责任也不容小觑。后来,杨志在押送生辰纲的途中遇到晁盖和吴用等梁山好汉,生辰纲被劫,杨志丧失了任务,最终决定投奔梁山。
三、索超
索超是大名府的留守司正牌军,担任基层武将。杨志被调任大名府后,梁中书考虑到杨志的能力,决定将他提升为副将。然而,担心军中其他将领的不满,他安排杨志与副牌军的周谨比武,最终杨志成功击败周谨。为了平衡军中力量,梁中书最终提拔了杨志和索超,任命他们为管军提辖使。两位提辖的职位相当,掌管军中的一部分事务,但都处于基层武将之列。尽管二人曾因武艺产生过冲突,但最终达成了合作关系。
四、孙立
孙立担任登州兵马提辖,他的职位相较于其他提辖官要高许多,属于中层的将领。孙立掌管的军队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地位显赫,拥有很大的实权。他负责镇守登州,调动军队,能够对地方治安和军事行动做出重要决策。孙立与兄弟解珍、解宝关系密切,曾在一次解救亲人的过程中,冒着触犯法律的风险,解救了被冤枉的亲人。尽管最终孙立因解狱行为而不得不放弃兵马提辖的职位,但他并未因此屈服,而是带着亲友投奔梁山,成为了梁山的成员之一。
五、曾弄
曾弄是曾头市的主人,一个来自金国的外国侨民。由于曾弄的势力庞大,当地的官府对其敬畏三分,使得他的权力与日俱增。曾弄手下有五个儿子,号称曾家五虎,实力强大。曾弄的势力不仅局限在曾头市,他通过抢夺宋江所赠的马匹,激怒了梁山的首领晁盖,最终引发了一场冲突。随着梁山势力的不断壮大,朝廷开始关注曾头市,并与曾弄达成合作,授予他提辖官的职位。虽然曾弄的职位高,且拥有一定的实权,但他依然面临着梁山的威胁。最终,宋江忍无可忍,带领梁山兵力彻底摧毁了曾头市。
总的来说,五位提辖官中,曾弄无疑是权势最大的一位,他的地位几乎与朝廷地方长官相提并论。其次是孙立,他作为中层武将,掌握了登州的军事大权。杨志和索超则属于基层武将,虽然职位较低,但他们的实际能力和贡献也不容小觑。鲁智深的官职最为基层,实权相对较小,但他的性格和所作所为让他在《水浒传》中依然占据了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