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证明孔子是韩国人,韩国拿出3大“铁证”,中方仅回2字让其闭嘴
迪丽瓦拉
2025-09-26 06:04:14
0

说起我国的正统思想,几乎不用考虑的就想起“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影响了我国几千年,而儒学的创始人孔老夫子更是被后世尊称为“圣人”,各地都建造“孔庙”,供世人祭拜。

孔子本是我国春秋时期鲁国人,也就是现在的山东曲阜,现在山东还有孔子墓,孔林等,现在大多数的孔氏后人还是按照家谱取名字的。

关于孔子的出身,毫无疑问是中国人,但是总有一些可笑的国家非说孔子是自己国家的,就比如认为“全世界都是韩国”的韩国人,他们居然说孔子也是韩国人,并且还列出了所谓的三大铁证。

第一个铁证就是西周灭商的时候,由于商纣王的叔叔箕子不愿意归顺周朝,于是带领自己的家人,及其他一些不愿意“食周粟”的人去了朝鲜,建立了“箕子朝鲜”。

韩国人自认为是箕子的后代是无疑的,但是不知道哪位高人推算孔子的家谱,认为孔子也是箕子的后代,这样看,孔子就是韩国人了。韩国人的这种思维模式很奇葩,真正推敲,按韩国人的说法,他们应该是中国人的后代,韩国也应该是属于中国的。

第二个证据就是,韩国人非常重视儒家文化,直到现在儒家思想还影响着韩国人,而韩国每年都会举行祭祀孔子的活动,相反,中国现在则没有什么活动是祭祀孔子的,所以,这点也能证明孔子是韩国人。再按照韩国人的这个思路,世界上凡事过春节的地方都应该是中国的。

第三个证据就更可笑了,据说公元前400多年,韩国有个叫“檀君”的长寿圣人,建立古朝鲜国,并且进攻中原,而且还占领了大部分中原地区,据说孔子的老家山东就是被占领地区,既然如此,那么出生在山东的孔子就是韩国人了。韩国的这个说法,我国历史上没有任何记载,看来这位檀君很可能就是韩国人自己幻想出来的人物了。

就凭这三点臆想出来的证据,韩国学者就说孔子是韩国人,真是不知所谓,贻笑大方,面对韩国这种儿戏般的说法,我国的回应就两个字“荒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1... 1949年,蒋介石意识到自己无法改变战局时,决定带着亲信和随身的财富逃往台湾。然而,1954年,他竟...
原创 刘... 前言 在三国时期,刘备周围汇聚了许多英才,如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按理说这应该是统一天下的最佳时机...
原创 宋... 作品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深宫起步:从普通姬妾到龙德宫妃 北宋元符三年(1100 年),17 岁...
原创 李... 李世民,大唐的开国皇帝,也是贞观之治的缔造者,他一生致力于广纳贤才,致使大唐的治理成就令后世敬仰。然...
原创 历... 中国历史波澜壮阔,战争不断,其中涌现出的许多名将都让人印象深刻。大汉时期的霍去病,凭借几千骑兵打败匈...
原创 康... 古代的状元是非常稀有的,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举世瞩目。而相比之下,现代的高考状元在含金量上,还是有一定...
原创 二... 二战期间,日本的侵略扩展到了亚洲的绝大部分地区,给亚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痛苦和灾难。与此同时,除了中国...
原创 夷... 夷陵之战,作为三国历史中的一场重要战役,之所以特别,是因为蜀汉与东吴这两个本应联合起来共同抵抗曹魏的...
原创 别... 长廊上,微风轻拂,飘渺的琴音与风声交织在一起,给人一种淡淡的怀旧感。电视剧中,我们常常看到那华丽的宫...
原创 一... 一枚中华民国十文铜币的市场价格已经达到了一百万,今天我们来看看这枚特别的十文铜币。它的特别之处在于,...
原创 中... 在华北平原的腹地,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境内,有一处名为邺城的遗址。如今,这里是一片安静的田野和寻常的乡...
原创 中... 前言: 夏朝通常被认为是中国历史的开端,是中国最早的朝代之一。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文明开始进入有文...
这是明代方孝孺写的小楷,有唐人... 如今的我们知道方孝孺这个名字,并不是因为他文采风流,而是因他是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诛十族者。有的人称赞他...
原创 史... 根据《左传》的记载,夏朝的第一位君主夏启,在临终前将王位传给了太康。然而,太康沉溺于荒淫的生活,导致...
原创 刘... 谈到刘禅,许多人首先想到的便是他那句乐不思蜀。这句话常常让人认为他是一个昏庸无能、缺乏气节的帝王。然...
原创 地... 自古以来,人们就流传着许多关于巨人的故事。有些人相信巨人曾经在地球上存在过,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这不过是...
原创 孙... 孙权是东吴政权的开国皇帝,生于182年,去世于252年,享年70岁。19岁时,他继承了父亲和兄长的事...
原创 原...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不少王爷的故事令人记忆深刻,这些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但背后往往充斥着权力斗争与背叛...
曾国藩如果造反能成功吗? 文章来源为文史宴,作者为周禄丰 很多朋友对历史的看法还是受到“唯力是视”、“成王败寇”等庸俗劣质思维...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林冲为... 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章好坏可以见仁见智给出不同评价,但武功高低,打一场就知道了,所以江湖中才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