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松锦大战”明朝占据优势,为什么最终落得惨败?四个原因最致命
迪丽瓦拉
2025-09-26 14:06:09
0

(一)农民军的暂时受挫与清军的突袭 崇祯十一年,李自成的农民军在潼关南原遭遇了洪承畴和孙传庭的伏击,主力几乎全军覆没,仅剩残部逃入了商洛山。在那时,如果洪承畴能够趁胜追击,李自成或许就此无法翻身。然而,命运似乎在此刻发生了变化。同年9月,清朝的大将多尔衮率军突破了长城防线,开始了第四次入关的战争。 面对此情此景,崇祯立即命令卢象升组织防御,但他却因为派遣太监高起潜监军,导致卢象升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最终壮烈战死。这一事件也令京城戒备森严。进入崇祯十二年,清军乘胜追击,迅速攻占华北多个城市,连续攻占40余座城市,甚至突破山东,掳走了德王朱由枢及46万民众。形势一度变得非常危急,崇祯不得不紧急调动洪承畴和孙传庭回京支援,李自成的余部这才幸免于难。

(二)朝堂纷争与战略失衡 洪承畴和孙传庭顺利抵达京城后,分别被任命为重任,负责整顿华北的军事防务。然而,兵部尚书杨嗣昌为了清除政敌,竟然诬陷孙传庭为奸臣,将他投入监牢。从此,洪承畴成为了崇祯唯一的倚重。就在同年5月,张献忠在湖北再次起义,整个中原陷入了更加严重的混乱。 杨嗣昌奉命南下平定叛乱,但由于其能力有限,局势只愈加恶化。此时,李自成的势力逐渐恢复,趁机从商洛山杀出,并在河南地区广泛招募饥民,力量迅速壮大。而与此同时,辽东的战局也岌岌可危。 (三)清军围城与明军抉择 崇祯十三年3月,皇太极吸取了之前强攻锦州失败的教训,决定采取长时间围困的策略,派兵围攻锦州。起初,明朝朝廷对清军的意图判断失误,未做足够准备,导致锦州、松山、杏山等地很快陷入绝境。到第二年3月,锦州守将祖大寿急报情况,称粮草只剩一个月的供应,崇祯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如果救援锦州,关内的义军可能无法压制;若不救援,锦州的防线就会被彻底破坏。经过长时间的权衡后,崇祯决定孤注一掷,与清军进行决战,命令洪承畴率领13万精兵出关支援。 (四)初战告捷与战略分歧

洪承畴在抵达宁远后,因对锦州的局势不够清晰,主张谨慎行事,采取步步为营的策略,尽量保障后方稳固。然而,崇祯急于解决战斗,听从了陈新甲的建议,要求洪承畴加速进攻。洪承畴无奈,只能留下7万人马进行支援,自己亲率6万大军向北进发。4月,明军与清军在松山西北的山岗发生了激烈的战斗,明军士气大振,将清军击退,并成功向锦州运送了急需的粮草,暂时解除了局势的危机。 (五)清军反击与明军困境 虽然锦州的粮草问题暂时得到缓解,洪承畴依然决定乘胜追击。然而,命运似乎再次捉弄了他,在黄土岭,清军设下伏击,明军遭遇了严重损失。洪承畴终于意识到,清军的战略是围点打援,决定集中力量与清军决一死战。7月26日,洪承畴在宁远誓师,集合了13万大军,准备向锦州南方的清军发起猛烈攻击。战斗刚开始,总兵杨国柱不幸阵亡,但吴三桂展现出非凡的指挥能力,他带领部队连续取得了三次胜利。

(六)皇太极亲征与明军大乱 8月,皇太极意识到前线局势愈发紧张,于是亲自带领大军赶往前线。在北山,他观察到明军防守的漏洞:明军主力过于分散,松山、杏山的后方兵力薄弱。晚上,皇太极命令多尔衮带兵在明军后方挖掘壕沟,切断了明军的退路。次日,阿济格突然发动袭击,袭击了明军的笔架山粮草基地,明军陷入了极大的恐慌。洪承畴虽然决心拼死一战,但在许多将领因为畏惧清军的强大实力以及朝廷赏罚不明确的情况下,决定撤退。撤退的前一夜,王朴擅自率领部队先行逃脱,结果导致明军内部混乱,队伍大规模崩溃,许多人死伤。

(七)松锦惨败与防线崩溃

在这一混乱的局面下,吴三桂等少数将领得以幸免,但大部分明军惨遭屠戮。崇祯十五年2月,松山的明军粮草已耗尽,副将夏承德叛变,引导清军进入城中,洪承畴被俘,祖大寿也因缺乏粮草而开城投降。随着杏山的失陷,松锦大战以明朝的惨败告终。此次战斗,明朝损失了13万大军,只有吴三桂的部队相对保存完好,宁锦防线彻底崩溃。 (八)中原溃败与名将凋零 几乎在同一时间,李自成包围了开封,崇祯派遣了18万明军进行援救,但遭遇了惨败,十余万明军覆灭。无奈之下,崇祯决定释放孙传庭,派其赴陕西迎战李自成。然而,孙传庭深知自己兵力不足,他请求更多时间准备,但却因崇祯的猜疑而未能得到充分支持,最终仓促出战。在郏县、汝州的战斗中,孙传庭接连失败,最终在潼关外战死。 在崇祯年间,频繁的干预前线指挥,导致许多将领因急于证明自己而仓促应战。而朝廷腐败,军队的内部派系严重,吃空饷现象严重,整个明朝的国运在风雨飘摇中逐渐走向崩溃。即便更换了皇帝,也未能挽回大势,晚明的覆灭似乎已经注定。 文章来源:老威观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它... 早在2200多年前,秦国开始崛起,意图吞并其他六个国家,壮大自己的力量,实现统一大业。可是,那时并非...
原创 五... 曹操麾下的五子良将——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这几位英雄,早在《三国志》中就被誉为曹魏的支柱,...
原创 曹... 在三国时期,曹魏有一位将军,他的名字虽然并不常被提起,但他却以从未败过的战绩闻名四方。他的作战能力几...
原创 满... 在清朝的末期,国家面临的内外压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外部,西方列强不断觊觎中国的财富,想方设法从大...
原创 慈...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的兴衰承载着许多民族的记忆。在晚清时期,国家在外部势力的不断侵扰...
原创 美... 大家好,我是「鉴古知今阁」阁主!千年历史烟云总在时光中留下斑驳印记,你是否常被史书里的宏大叙事吸引,...
原创 美... 美国的霸权困境:战略收缩与中国的崛起 美国,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超级大国,如今正身处前所未有的战略困...
原创 胡... 进入战犯管理所后,黄维和他的第十二兵团部将们迎面碰上了,然而面对这些来自各方的部队领导,他的境况并不...
原创 张... “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张飞的这一声怒吼,曾震碎当阳桥下的流水,喝退曹操百万雄兵。 ...
历代帝王通宝:穿越时空的货币华... # 历代帝王通宝:穿越时空的货币华章 货币,作为一个时代经济、文化与政治的缩影,承载着历史的厚重记忆...
抗战影像记忆|东渡黄河第一战 1937年9月25日凌晨,萧瑟秋风劲吹,瓢泼大雨倾泻而下。秋雨之中,八路军115师官兵在泥泞的山路上...
郑达威:“司马光砸缸”的版本源... 一、研究缘起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这个故事始于北宋年间,之后代代相传,横跨千年。尤其是...
原创 三... 三国时期涌现了许多天才少年,他们中有的口才出众,能言善辩;有的从小聪明,智计过人,个个都在这个乱世中...
原创 左... 在抗日战争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无数革命先烈为民族解放献出了生命。其中,左权的牺牲是个让人扼腕叹息的...
原创 日... 张作霖,这位近代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阀,无疑是中国东北的“王者”。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到逐渐崛起成...
原创 让... 都城,作为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一直是国家命运的关键所在。因此,决定迁都或定都是一项牵一发而动...
原创 庞... 据说在四大名著中,唯有关羽是唯一一个出现在其中的古代名将,至于这一说法是否准确,笔者无从确认。然而,...
原创 看... 1949年,随着辽沈战役的胜利,蒋介石终于意识到自己昔日一统中国的梦想已经彻底破灭,尽管如此,他依然...
第二届拉美汉学家大会在智利开幕 新华社圣地亚哥7月31日电(记者朱雨博)第二届拉美汉学家大会7月31日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拉开帷幕。大...
原创 赵... 永乐年间,赵辉,一个普通的大门守卫,凭借一份意外的机遇,彻底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迎来了富贵荣华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