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德让和萧燕燕夫妻合葬?辽圣宗怒:谁乱造谣?我有那么不孝?
迪丽瓦拉
2024-11-15 15:25:09
0

原标题:韩德让和萧燕燕夫妻合葬?辽圣宗怒:谁乱造谣?我有那么不孝?

最近一直在追《燕云台》,也一直在写辽国的文,因此每当打开网页,系统就给我推荐关于《燕云台》或者辽国的相关,就在众多推送中,猴格发现一篇文章,该文作者声称韩德让生为权臣,死后还和情人萧燕燕合葬,人生真是堪称圆满。

看完全文后,猴格真有种天雷滚滚的感觉,就顺手搜索下韩德让和萧燕燕合葬的信息,哎哟!网上说韩德让与萧燕燕合葬的还不少呢,要是辽圣宗耶律隆绪知道了,恐怕棺材板都按不住:谁在乱造谣,我会把韩德让和我老娘合葬?我对亲爹景宗皇帝有那么不孝吗?

那么,在历史上,契丹的权臣韩德让真的和情人承天太后萧燕燕合葬了吗?或者说,韩德让真的和萧燕燕、明扆夫妻三人合葬了吗?

当然没有了,来来,跟着猴格一起来辟谣,韩德让并没有和萧燕燕合葬,只是陪葬在辽景宗明扆和萧燕燕夫妻的乾陵附近而已,千万不要把陪葬与合葬弄混了哦!

合葬者何?所以固夫妇之道也。故《诗》曰:“谷则异室,死则同穴。”(白虎通义卷十)

所谓合葬,就是夫妻在死后安葬在一起,就称之为合葬,当然,也有一男与妻妾合葬、母女合葬、兄弟合葬等等,但那都是极个别现象,主流则一直是夫妻两人合葬,比如萧燕燕在死后就和丈夫辽景宗耶律明扆合葬乾陵。

所谓陪葬,就是妻妾或者大臣的灵柩、葬在丈夫或者帝王的陵墓旁边或者陵墓区范围内,比如留侯张良,就陪葬高祖刘邦,他的陵墓与刘邦的长陵相距五里,就在长陵陵寝区域内;卫青、霍去病舅甥也陪葬汉武帝的茂陵。

再比如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也有长长的陪葬名单,不但有越国太妃燕氏、赵国太妃杨氏、纪国太妃韦氏等诸妃,也有蜀王李愔、蒋王李恽、越王李贞、纪王李慎、高密公主、长广公主、襄城公主等皇子公主,还有萧瑀、长孙无忌、高士廉、杜如晦、李靖、魏征、张士贵、薛万钧等亲贵重臣,更有薛咄摩、阿史那道真、贺兰整、苏泥熟等等异族臣子。

从这些例子可以知道,在封建时代,在死后能够陪葬皇陵,对臣子来说是无上的荣耀。来看看韩德让到底是合葬还是陪葬,而韩德让合葬萧燕燕的谣言,又是从何处产生的。

薨,年七十一。赠尚书令,谥文忠,官给葬具,建庙乾陵侧。(元·脱脱·辽史列传12耶律隆运)

大丞相晋国王耶律隆运,本韩氏,名德让。以功赐国姓,出宫籍,隶横帐季父房。赠尚书令,谥文忠。……官给葬具,建庙乾陵侧。(元·脱脱·辽史营卫志)

萧氏有机谋。善驭大臣。得其死力。毎入侵。亲被甲督战。及通好。亦出其谋。然性残忍。多杀戮。与韩徳让通。赐姓名耶律隆运。拜大丞相。封晋王。未几。徳让亦死。陪葬陵旁。(明·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

及薨,帝与后、诸王、公主已下并内外臣僚制服行丧,葬礼一依承天太后故事。灵柩将发,帝自挽轜车哭送,羣臣泣谏,百余步乃止。葬乾陵侧,诏影堂制度一同干陵。(南宋·叶隆礼·契丹国志耶律隆运传)

从上面所列资料看,《辽史》、《契丹国志》、《宋史纪事本末》都记载说韩德让在死后被赐葬具,陪葬在乾陵侧,圣宗还在乾陵侧为之建庙。而记载韩德让与萧燕燕同柩合葬的,则只有《东都事略》和《资治通鉴后续》两本书。

隆运既卒。与燕燕同柩而葬。无子。以隆裕子周王宗业为后。(南宋·王称·东都事略卷123)

然天性残忍多杀戮。始归政于契丹主。未逾月而殂。耶律隆运寻亦卒。隆运即韩徳让也。内外制服与后同柩而葬。无子。(清·徐乾学·资治通鉴后编)

当初看到《东都事略》里面韩德让与萧燕燕合葬的记载时,猴格着实吃了一惊,还真对错误更多的《契丹国志》等史籍起了疑心,心中不由揣测,难道圣宗真的把韩德让和他娘萧燕燕合葬了?就不怕他爹从土里爬出来怼他?

还好还好,当史书记载无法判断真伪时,就要依靠出土的遗址、文物啥的来证明了,虽然景宗和萧燕燕的乾陵早已经被发现,但一直被人质疑或许不是乾陵呢?就在2016年,考古工作者们又发现了韩德让大王的墓穴以及墓志铭,可算为大家揭开一些迷雾。

作为契丹高官的韩德让,他的陵墓自然有排场,光墓室就包括前室、后室以及东、西耳室,属于多室墓葬,考古队在墓中发掘出多种瓷器和玻璃器,瓷器里有景德镇的青白瓷,陕西耀州窑的青瓷,定窑的白瓷等等,都不是辽国出产的,从这些陪葬品可见,辽国对外的经济贸易交流是很活跃的。

墓室内还有围棋盘、围棋子、双陆棋子等等,大概都是韩德让的生前用品,足见其生前的确是个温文儒雅的人物。而根据考古工作中的发掘,在韩德让的墓室里,以及墓志铭上,都没有发现和萧燕燕有相关的物品或者文字,所以,从韩德让的陵墓发掘可以证明,韩德让并没有和萧燕燕合葬。

韩德让陵墓的被发现,足以证明王称《东都事略》所记载的韩德让与萧燕燕合葬,是道听途说故意抹黑,事实上就是:韩德让并没有和萧燕燕合葬,只不过是陪葬在景宗和萧燕燕夫妻的乾陵区域内。

再来看看《辽史》中萧燕燕死后的相关记载:

统和二十七年(1009)十二月初三,南幸的萧燕燕生病,中间仅仅隔了五六天,到了初九日,56岁的萧燕燕就崩于行宫,次日,圣宗派使者向宋、夏、高丽国告哀,因为母丧,圣宗隆绪38岁的生日、以及统和二十八年(1010)的正旦,也都取消庆贺。

正月初四,圣宗亲自护送母亲的梓宫去乾陵,二十三日来到乾州,把萧燕燕的梓宫奉安在菆涂殿(音走土殿)。二月的时候,宋国、高丽国的使者都纷纷来到乾州,吊祭契丹辽国的大行皇太后,同时,圣宗又派左龙护卫上将军萧合卓出使宋国,把大行皇太后的遗物馈赠给宋朝皇帝。

到了三月,圣宗为大行皇太后老娘萧燕燕追上尊谥为圣神宣献皇后,当月,宋朝、高丽再次遣使前来会葬。四月,把萧燕燕合葬于景宗的乾陵,就在同一天,圣宗隆绪给老娘的情人、大丞相耶律德昌赐名隆运,就把后爹的辈分给扒下来了,五天后,为了表示对韩德让的恩宠,又赏赐他一处大宅子,还在乾陵附近为他划出陪葬地。

统和二十九年(1011)三月,大丞相耶律隆运薨,圣宗和皇后率领诸王、公主、内外臣僚都为其服丧,葬礼一切都仿照承天太后的例子,在灵柩出发时,圣宗也是装模作样要亲自哭送,在群臣哭泣着劝谏下,圣宗勉强送了百余步就停止回宫。

虽然圣宗的做法有点面子情,但对韩德让的身后事也算很不错了,不但让韩德让成为契丹唯一陪葬皇陵的汉臣,还在乾陵附近为他建立庙宇,悬挂韩德让的容像,看看韩德让身后享受的一切,圣宗也算无愧于继父了,但如网络谣言所说的,把韩德让与萧燕燕合葬的事,圣宗是绝不可能干得出来的。

就是这样。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透过表象寻找历史真相,以史为论,诉说个人见解,谢绝脱离人文环境的过度解读和阴谋论。有喜欢辽夏金元以及宗庙迁祧、后宫八卦的朋友可以关注猴格。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内... 好的,我帮你对文章进行改写,保持原意不变,并适当丰富细节,字数也基本保持一致。 --- 在之前的...
原创 隋...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华大地经历了极为动荡的岁月。这段时间里,周边的许多少数民族趁机崛起,不断侵犯和瓜分...
原创 中... 历史开讲 鲁迅、秋瑾、蔡元培、章太炎……这些近现代中国的文化先驱和革命家,都曾有过一个共同的经历...
原创 王... 在中国战国时期,四大名将之一的王翦,除了以卓越的战功著称外,他的政治智慧也是其他三位名将无法比拟的。...
原创 西... 一、平阳侯府的露水情缘 汉景帝末年,山西平阳县城的小吏霍仲孺接到一项美差 —— 到平阳侯曹时府上担...
铭记历史!青岛嘉峪关小学走进一... 2025年7月3日上午,青岛嘉峪关学校二(4)中队的队员们在辅导员和家长们的带领下,走进了位于青岛市...
原创 庞... 在《三国志·庞统法正传第七》记载中提到,庞统在围攻雒县时,率领大军攻城,却不幸被流矢射中,英勇殒命,...
原创 清... 好的,我来帮你把这篇文章改写一遍,保持每段的原意,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让内容更丰富,但总体字数变化...
原创 被... 唐朝的名将苏定方,他在大破西突厥和征战高丽的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却在去世时竟然没有被正史如《资治通...
原创 中... 苏联为何解体?苏式共产主义为何崩溃? 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因为苏联偏离了共产主义的基本精神。共...
原创 李...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审理“王元琰贪腐案”的三司官员向唐玄宗汇报,称尚书右丞严挺之曾为王元...
原创 孔... 在动荡的古代乱世,最可怕的并不是天灾,也不是兵匪,而是那些能够左右人心、改变局势的谋士。他们或许并非...
原创 唐... 唐睿宗李旦一共有六个儿子,分别是:长子李成器、次子李成义、三子李隆基、四子李隆范、五子李隆业和六子李...
原创 火... 少年杨衮与师兄高思继正坐在一处酒馆里,端着酒杯畅谈英雄豪杰。高思继一边豪饮,一边滔滔不绝地说道:“若...
原创 朱... 好的,我来帮你把这篇文章逐段改写,保持原意,同时加入更多细节描写,字数变化不大。 --- 明太祖...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玉门油田... 玉门油田老一井。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董文龙摄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董文龙 玉门市老市区以南,老君...
原创 冷... 在您开始阅读本文之前,真诚地邀请您点击下方的“关注”按钮,这不仅能方便您与他人分享和讨论,也将带给您...
原创 香... 香药实际上就是我们现代所称的香料,之所以叫做“香药”,是因为在古代,人们通常将香料作为药物来使用,而...
原创 马... 在盱眙河西的鲍集镇,有三个村的名字很是特别,分别是“召四”、“召五”和“召六”。这些村名已经沿用几百...
原创 历... 明朝建文帝朱允炆继位后,凭借其祖父太祖的遗威与遗烈,国家的基础逐渐稳固,国力日渐强盛,百姓对其政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