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7月,湖南省湘潭市江南机器厂的一名53岁的运输科职工许民庆收到了一封来自六安县的信件。当他打开信看到内容时,完全震惊了。这封信竟然是党组织寄给他的,而信中的内容更是令人瞠目结舌——信中称他是红军时期红四方面军名将许继慎的亲生儿子!
许民庆拿着这封信,几乎不敢相信信中的内容。他的母亲生前曾告诉他,他的父亲是国民党的一名团长,这一信息许民庆一直深信不疑。新中国成立后进行户籍调查时,他也如实上报了这一情况,甚至始终以国民党后人的身份生活和工作,期间也曾因此受到许多误解,1968年时更是差点因误会被枪毙。
许民庆看到信后,心情复杂,回想起过往的生活,他决定接受相关组织的进一步调查。毕竟,如果信中的话属实,他再也不需要继续背负“反动派后代”的标签。调查结果证明,许民庆果然是许继慎将军的亲生儿子。这个消息传开后,许四方面军的老革命家们都感到非常高兴,这甚至引起了徐向前元帅的关注。
事实上,早在此之前,相关部门就已经开始寻找许民庆的线索。作为红四方面军的代表性人物,许继慎的名字在许多开国将领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中包括徐向前元帅。许继慎的牺牲,也让这些将领们感到无比惋惜。
1977年,六安县革命斗争史办公室党史研究工作人员鲍劲夫,在老同志谈话记录中偶然发现,许继慎在广州结婚并生有一个儿子。这让他兴奋不已,确认许继慎有后人还在世。鲍劲夫决定追寻许继慎的遗孀和遗孤。1981年,他报请六安县县委派人前往河南新县寻找许继慎的忠骨,并邀请了红四方面军的一些高级将领,进一步了解许继慎的遗孀和遗孤的线索。然而,尽管许继慎的后代有可能还活着,但经过多年,这个任务几乎变得像大海捞针。
直到1982年3月下旬,鲍劲夫收到了一封来自湖南长沙国防科技大学的信件,终于找到了寻找许继慎后代的线索。这封信彻底解开了许继慎家族的谜团,而许继慎的事迹也随之被更加清晰地重现。
许继慎,1901年出生于安徽省六安县,出生在一个较为富裕的家庭。他自幼聪慧,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且因正义感强烈,成为当地青年追捧的对象。1921年,受大革命影响,他加入了共产党领导的共产主义青年团,随后成功考入黄埔军校步兵一期。在黄埔军校期间,他与陈赓同班,也在此期间结识了护士谭冠玉,两人很快发展为恋人,1925年两人结婚。
1929年,谭冠玉为许继慎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许民庆。当时,许继慎正在上海养伤,并负责党的秘密工作。许继慎的公开职位是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25师72团团长。1930年,许继慎受党的安排前往鄂豫皖苏区担任特委委员,途中与妻子儿子分别。为了保护家庭,谭冠玉或许并未得知许继慎的真实身份,她告诉儿子许民庆,他的父亲是国民党团长。
许民庆自四岁起便随母亲居住在广州,由母亲和外祖父抚养。抗日战争爆发后,许民庆与家人迁往广东乐昌,在这里他帮忙照看果园,曾因玩火枪而不慎伤到左手,留下了残疾。谭冠玉后在湖南衡阳工作,仍未能找到丈夫的下落,最终因肺病去世,年仅40岁。
许民庆在母亲去世后随舅舅谭自昌回到广州。年满17岁的他,虽然生活动荡,但依然没有放弃学业与工作。1950年代,他开始学习驾驶,并成为湖南衡阳的人民解放军汽车运输队的一员。不料,他填写了父亲的名字“许继续”,并错报其为国民党团长,这一错误成为许民庆日后生活中的巨大麻烦。
1971年,经过几年的调查,许民庆被改判免除刑事处分并被释放。此后他被转到楠竹山镇的集体企业工作,尽管经历过不公的待遇,但许民庆多次向有关部门申诉,最终在1980年得到了正式的平反和恢复名誉的决定。1982年,当他在江南机器厂的工作和生活稳定时,他收到了那封让他震惊的信。
信中不仅确认了许民庆是许继慎的后代,还涉及了寻找他的一系列努力。这一发现激动了许多红四方面军的老革命家,甚至连徐向前元帅都为此高兴。许民庆的身份一经确认,他不仅恢复了名誉,还得到了烈士后代的补助与工作支持。
1982年,许民庆通过信件与表弟谭志恒重新联系上。当他与多年未见的表弟相见时,已经53岁的许民庆感慨万千。此后,许民庆也正式接受了许继慎烈士后代的身份,受到了党和国家的关爱与支持,最终,他的名字成为了红四方面军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2018年12月26日,许民庆迎来了自己的90岁寿诞,并得到了来自安徽省六安市政府的祝贺。此时的许民庆已经早早退休,定居在广州,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