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拉美汉学家大会在智利开幕
迪丽瓦拉
2025-09-26 16:34:07
0

新华社圣地亚哥7月31日电(记者朱雨博)第二届拉美汉学家大会7月31日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拉开帷幕。大会以“全球南方视域下的中国拉美命运共同体”为主题,探讨当今时代汉学与中国研究对促进双方文明交流、协同发展的重要意义。

超过60位来自智利、阿根廷、墨西哥、巴西等多国的专家学者参会。在三天的会期内,他们将围绕南南合作与新世界秩序、拉美地区汉语教学、中拉文化与文明对话、中国与智利建交55周年、中拉协同发展的创新经验五个主题开展交流研讨。

中国驻智利大使牛清报在开幕式上致辞说,汉学扎根历史、面向当代,是理解真实、立体、多元中国不可或缺的窗口和解读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逻辑的词典。中拉同属“全球南方”,有相似的历史际遇,独立自主、发展振兴的共同梦想把双方紧紧团结在一起。期待汉学领域杰出学者和中拉友好使者架稳架宽中拉文明互鉴之桥,为推动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智利前总统爱德华多·弗雷表示,拉美汉学的诞生既源于好奇心,也源于对跨文化对话的需求。拉美国家将中国视为全球历史的重要参与者,更是21世纪不可忽视的合作伙伴,应加紧培养更多能在拉中关系中发挥桥梁作用的专业人才。

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汉学中心主任徐宝锋表示,文明之间不应寻求对抗,而应当互相理解、交流、平等对话。希望拉美各国学者通过研究发现不同文明之间的共同点,寻找中拉文明相向而行的坚实基础。

本届拉美汉学家大会由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汉学中心、智利安德烈斯·贝略大学、智利大学、智利圣地亚哥大学等共同主办。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立... 文丨编辑 来科点谱 «——【·前言·】——» 有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特别 “敢”,一边跟俄罗斯各种叫...
原创 历...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权臣”这一称谓一直被赋予了复杂的意义,它在历史学者和大众眼中既有褒有贬,未曾有...
原创 杂... 杂牌军在历史的长河中向来备受轻视,常常成为讽刺和嘲笑的对象,然而今天我要讲述的这支所谓的“杂牌军”却...
原创 四... 魏国的大司马与“诅咒” 在魏国的历史长河中,身为大司马的命运似乎被一种无形的“诅咒”所掌控。这个职...
原创 解... 1952年,解秀梅回到祖国,成为了无数人关注的焦点。她不仅仅是因为获得了志愿军一等功的荣誉,更因为她...
原创 山... 一、引言 中国历史上,许多杰出的将领在战场上创下赫赫战功,其中不乏一些巾帼英雄,如花木兰和秦良玉等...
原创 朱... 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的生命已然走到尽头。躺在床上的他,显得异常疲惫,但依然有一丝心事未解,他勉...
原创 朱... 朱亮祖,一个曾经在战场上赫赫有名的英雄,最终却成为了明朝历史上最为悲剧的功臣之一。他不仅是朱元璋的得...
原创 从... 嘿,朋友们!咱今天聊聊历史上一位超牛的人物 —— 班超。他本是个舞文弄墨的书生,整日和笔砚打交道,可...
原创 皇... 《——·前言·——》 有一位清朝的公主,她的命运极为悲惨。她曾被皇宫囚禁长达八年,孤独终老,直到她...
原创 立... 编辑/小风 前言 立陶宛,坐落于波罗的海沿岸,在地理上并不显眼的小国,人口不到300万,国土面积和...
原创 官... 细心的人们或许会发现,三国时代的众多战役中,火攻的身影屡屡闪现。诸如官渡之战中,曹操如火如荼地放火烧...
原创 李... 李渊晚年退位后的隐患与处理 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了史称“玄武门之变”的政变,将父亲李渊逼退,正...
原创 清... 《前言》 他是清朝末年最后的武状元,身手非凡,名声在武林中几乎与霍元甲相提并论。关于他的传奇,有一...
原创 彭...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这是毛主席唯一在诗歌中称赞的将领,而这个英雄人物正是彭德怀。作为中国...
原创 老... 1949年12月,随着广西解放,刘震作为13兵团副司令兼39军军长因健康原因离开并前往武汉。 39...
原创 最... 1936年是中国革命史上一段极为关键的时期,尤其是对于红军的身份和定位的转变。那一年12月12日,张...
原址旁的“时空穿越”!街坊沉浸... “作为省港大罢工参与者的后人,看完这场红色舞台剧,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舞台上那一幕幕震撼人心的斗争...
原创 苏...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剧烈变化,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两次大规模国家解体:苏联和南斯拉夫的分崩离析...
原创 1... 1967年,海风轻拂,海浪拍打着礁石,年轻的朴槿惠站在海岸线上,凝视着远方。那时,她年仅15岁,面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