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岭南师范学院 “同心燃梦” 突击队来到德庆县,专访了德庆县文化馆馆长,深入探寻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德庆学宫的历史底蕴与当代发展轨迹,同时揭开当地文创产品与非遗美食的神秘面纱,为他们的实践活动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德庆学宫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四年,作为岭南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孔庙建筑群,其 “四柱不顶” 的独特建筑工艺堪称我国古建筑史上的奇迹。馆长向突击队成员们介绍,学宫历经千年风雨,见证了岭南地区儒学文化的传承与演变,现存的大成殿、东西庑等建筑,仍保留着宋、元、明、清各代的建筑风格,是研究岭南建筑史与儒家文化传播的重要实物例证。突击队成员们认真聆听,不时用笔记录下这珍贵的历史信息,深深被学宫厚重的历史底蕴所折服。
如今的德庆学宫已成为集文物保护、文化展示、研学体验于一体的文化地标。近年来,当地文旅部门通过数字化手段对学宫建筑构件进行三维建模,建立文物数据库;同时推出 “穿汉服、行古礼” 体验活动,年均接待研学团队超5万人次。值得一提的是,学宫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经常接待来自港澳粤地区的游客和研学团队,成为连接粤港澳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我们希望让沉睡的文物活起来,让青少年直观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馆长的话让突击队成员们深有感触,他们表示这样的举措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文化传承方面,馆长着重提到,学宫会持续开展祭孔仪式。祭孔仪式严格遵循传统礼制,包括迎神、奠帛、献爵、读祝文等环节,庄重肃穆,每一次举办都吸引众多游客和当地民众前来观礼,让大家在仪式中感受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在文创开发方面,学宫推出的 “笔墨纸砚”“孔子模型” 等系列产品备受青睐。这些文创以学宫建筑元素和儒家文化符号为设计灵感,兼具观赏性与实用性。游客可在学宫景区内的 “德庆有礼” 文创店选购,部分产品还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突击队成员们仔细观赏着这些文创产品,感叹着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的完美结合。
谈及当地非遗美食,馆长热情向突击队成员们推荐了德庆竹篙粉。竹篙粉制作技艺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薄如蝉翼、爽滑弹牙的口感源于独特的“竹篙晾晒”工艺。位于县城朝阳东路的“老字号竹篙粉店”传承三代技艺,每日限量供应的古法竹篙粉吸引众多食客。而以当地特产巴戟天酿造的巴戟酒,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在县城解放路的“德庆非遗工坊”可品尝到正宗佳酿。突击队成员们纷纷表示,有机会一定要去品尝这些非遗美食,感受德庆独特的饮食文化。
馆长表示,下一步将推动学宫文化与非遗美食深度融合,计划推出“儒学文化美食节”,让千年文脉在烟火气中焕发新活力。岭南师范学院“同心燃梦”突击队的成员们也表示,通过此次采访,对德庆学宫及当地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们会将这次的收获带回学校,让更多人了解德庆的历史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