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满铁1923年5月1日设立哈尔滨图书馆,1936年4月1日作为大众图书馆,并入哈尔滨铁路局图书馆,1943年2月改隶满铁调查部,作为关于“北满及北方”专门图书馆。该图书馆细密地积集、整理与揭示文献,促进满铁的北方调查。
在乾隆皇帝治世的第二十四年(1759),中国达到最大版图①,但其后在他做太上皇的几年,全局性的衰落突然显现出来,古老广大、一日复一日的低迷的农业国,各地时时爆发无法生存者的动乱。同期(19世纪)俄罗斯和日本陆续转变为现代工业国家②,竞相并吞朝鲜、我国的蒙古地区和东北三省。以前不是要地,而是寂寞边地的一些地点,变成俄日盘踞的立足处,并以此为基点,进一步侵略中国。
国际都市哈尔滨就是这样的地点,最初在松花江南岸低湿空旷的平野,坐落数户人家,俄罗斯人1896年获得东清铁路③铺设权,1898年选在此地建设都市④。这一年制订城市规划,第二年修筑中央教堂。1903年建成哈尔滨大连间铁路,以哈尔滨为交叉点,在连接东北深处西北—东南铁路线之外,俄罗斯人又有了连接东三省南北的铁路线。第二年日俄战争,俄国战败,遂将长春以南铁路转给日本。日本1906年设立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⑤经营这段所谓南满铁道及附属地,哈尔滨仍在东清铁路势力之下,仍是东北北部和俄国西伯利亚及远东的中心都市,盛称东方莫斯科、东方巴黎。俄国1917年发生革命,国力减弱,中国乘机恢复中东铁路附属地权力。日本建立傀儡伪满洲国,哈尔滨成为特别市,日本人急速增加。1935年满铁接收中东铁路,伪满时期哈尔滨实际处于日本统治之下,日本人制订新的都市计划,直到日本人战败投降,哈尔滨回归中国⑥。
▲大连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
南满铁路,原为1897—1903年沙俄在我国东北境内所筑中东铁路的一部分(长春至大连段)。日俄战争后,为日本所占,改称南满铁路。为了管理南满铁路,日本于1906年11月26日成立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总部设在东京。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成立后,将战时所修改的窄轨轨距再更改为标准轨距。该公司后又获得了安奉铁路(安东至奉天)、抚顺铁路(奉天至抚顺)、牛庄铁路(大石桥至营口)的路权,其铁路从奉天再向南偏东延申,直达中、朝边境的安东,与朝鲜半岛的铁路系统连接起来。抗日战争胜利后,和旧中东铁路合并为中国长春铁路(简称中长铁路)。
在哈尔滨,日本人长期设立关东军⑦特务机关、满铁事务所及调查机关、日露协会学校(露即露西亚,指俄罗斯国)、哈尔滨商品陈列馆等很多组织与学校,出版书籍报刊,经营工商业。本稿考究在哈尔滨的满铁图书馆的演变⑧,并探明它对现代日本侵据我国蒙古地区、东三省北部以及俄罗斯苏联发挥的作用。
▲哈尔滨马家沟日露协会学校
该校于大正9年(1920年)9月24日建校,开学典礼在东京内幸町的协会总部举行。后改称哈尔滨学院,再改称“满洲国国立大学哈尔滨学院”。随着日本战败,该学院关闭并解散。
▲哈尔滨满铁公所
满铁公所是南满洲铁道设立的情报收集活动的机关。其与外务省的正式机关领事馆分开进行非正式谈判和秘密情报调查,并支持满铁调查部的活动。1909年5月1日,奉天公所在沈阳成立。此后,哈尔滨、北京、郑家屯(今双辽市)、吉林、齐齐哈尔等地也先后设立对应公所。
一、早期哈尔滨的日本人社会
日本人困守东海中的列岛,自近代往北扩张,占领蝦夷地,并往那里移民,改称其地为“北海道”⑨。由此开始急切地南进、北进,占领更多的海外地区。北进首先是朝鲜国,⑩然后渡过鸭绿江到我国东北(东三省与内蒙古东部)和外蒙古,再北上俄苏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⑪。甲午战争(1894)、日俄战争(1905)日本人得胜,又踊跃出兵发生革命的俄国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1917—1922),借口是保护日本侨民及其财产,意图则是永久占据⑫。
▲日俄战争地图
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日本明治卅年)8月,西伯利亚铁路动工铺设,日本人亦随着来到。长崎县宫本千代,是铁路建设局卫生系主任波莱蒂卡(俄人)的用人,她跟随主人1898年5月下旬自海参崴到哈尔滨,是年十六岁,这是最初来到哈尔滨的日本人。接着来到哈尔滨的日本人是宫本千代的哥哥平道弥吉夫妻和儿子,以及另外三名。由于铁路医院需要洗衣工,卫生系主任希望宫本千代找人手,她于是从老家把这六名叫来,同年秋天到达,这七人是最早来到哈尔滨的日本人。翌年解冰之后,又从哈巴罗夫斯克(伯力)乘船自黑龙江上溯,来了男女七名洗衣工,也是长崎县人,在香坊开业。本年在埠头区日本人街(中国六道街)陆续开了日本饭馆(妓馆)、食杂店、钟表修理和照相铺。到次年(1900)义和团进攻哈尔滨以前,日本人增加至200人。义和团结束后,日本人持续增加⑬。另一说称,平光弥等几名日本人来修铁路,是哈尔滨最初的日本人,属于日本浦潮(浦盐,海参崴)领事馆管理。至1898年计有8人,1902年增至519人,都是修路者及女人(妓女占多数⑭),次年增加到千人,日俄战争时日本人全逃亡了,仅留下间谍。1906年有日本人320人,基本是妓女和洗衣工、钟表商。1907年三井物产株式会社设立分店,是日本实业界来到哈尔滨经营的开始。到1921年,哈尔滨在住日本人1165户,男性2147名,女性1614名,共计3761名⑮。
日本人积极组织起来,发展在地盘踞的坚实力量,且以本国政府武力为后盾。1901年11月组织“松花俱乐部”(后改称松花会,第一任会长是大和商会商店主铃木定次郎)⑯以互相联络,这是其后1908年设立的“日本居留民会”前身。1904年起,创办很多银行、会社、商店、旅馆和医院等等机构,1907年设立总领事馆,1908年日露协会设立哈尔宾商品陈列馆⑰,陈列馆亦从事调查,并出版杂志财政经济方面的《露文馆报》、经济方面的《露亚时报》。1908年侨民设立私塾式的日本小学校,1920年4月1日移交满铁经营,由满铁哈尔滨事务所管理,称“日本寻常高等小学校”⑱。1910年设立日本红十字会长春支部哈尔滨派出所,1916年改为“日本红十字支部”。1914年设立“星士会”,1920年改名“在乡军人支部”,1915年设立本愿寺幼稚园。1917年12月3日,日本出兵西伯利亚之际,驻旅顺关东都督增派警队乘火车来哈尔滨,以武力保护日本侨民,并发给侨民枪支弹药,组织自卫团。满铁1917年设立哈尔滨公所,1921年设立哈尔滨满铁营业所⑲,前者担负刺探俄罗斯情报,后者作物资及运输业务。1918年设立陆军交通支部,1919年设立陆军特务机关(哈尔滨特务机关)⑳、派遣队司令部、东支南线管理局,配合日本侵入东北北部和俄罗斯的行动。1920年设立日露协会学校(伪满哈尔滨学院前身),1921—1922年设立朝鲜人小学校和幼儿园,这两年间新办七种日文和一种俄文的报纸,1922年设立中国语学堂㉑。
▲
『露亜時報』第百四十七號
哈爾濱商品陳列館,昭和7年(1932)
二、满铁哈尔滨事务所资料室
我国东北北部非常深广,接壤俄苏(苏维埃联邦1922年12月30日成立)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哈尔滨是政治军事经济交通的中心地。满铁公司成立以后,1908年10月在哈尔滨新市街新买卖街购买房屋,设立机构,派遣人员驻扎,承担事务。次年7月满铁公司补助设立“日满商会”,承担满铁煤炭贩卖业务,和满铁与东清铁路货物联络与运输业务㉒,其后煤炭业务发展,乃在1915年8月在埠头区新设贩卖课出张所,接过日满商会的代理业务。1915年6月满铁公司运输部营业课派出课员驻哈尔滨,承担与中东铁路运输联络,1917年2月15日设立哈尔滨公所,办理前举运输联络诸事务㉓;1921年6月在埠头区设立运输营业所,把运输业务接过去,公所所长兼营业所长㉔。
从出版的调查资料看,满铁1918年以前对东北北部和俄国的实况调查,由大连本社调查部进行,森御荫(?—1934)是中坚人物。森在东京外国语学校中退,1894年东京师范学校毕业,1899至1904年在俄国作一般经济的调查,1904至1906年作陆军翻译,1908年入满铁公司调查课,1918年调任日露协会哈尔滨商品陈列馆馆长,最后刊行的文章在1933年。游历多方,勤于执笔,满铁期间印行主要调查著作有《露国极东经济调查资料》,《松花江黑龙江及两江沿岸经济调查资料》(以上1910年印行),《露国占领前后ニ於ケル大连及旅顺》,《西部西伯利亚经济调查资料》(以上1911),《东部西伯利亚经济调查资料》,《东清铁道沿线ニ於ケル森林东清铁道ニ要スル燃料》(满铁《资料汇存》第5号),《北满洲ニ於ケル物资流动状态》(《资料汇存》第6号,以上1913),《东清乌苏里两铁道输送货物》(《资料汇存》第7号,1914),《勘察加州经济调查资料》(1915),《西伯利亚经济状态ト日露贸易资料》(1917)㉕。
第一次大战及俄国革命期间,中国、俄国、中东铁路及俄领远东地区变动迅速,满铁感到在东三省南部(日文“南满”)作调查的同时,必要在东三省北部(“北满”)着手调查,更加注重国际都市哈尔滨作为收集情报、攫取利益的据点,乃更张设置,1923年4月21日把哈尔滨公所升为哈尔滨事务所,旧有运输营业所取消,业务归事务所下的运输课。由于新买卖街的办公处狭小不便,1924年5月在车站街另建新房,1925年8月搬过去㉖。
哈尔滨事务所设置庶务、运输、调查三课,赋予调查课的任务是东北北部及接壤苏联地方一般经济调查,并收集苏联方面基本情报,包括资料、法政、情报、经济、产业、交通、运输七方面㉗,资料收集居于第一位。
调查课之下设立资料系,资料系之资料室也在此时起步。哈尔滨公所往年配备的与事务所成立以后按新规程购买的图书,加上本社调查课和大连图书馆让予资料课的俄文日文书1000余册,总数达2000余册,其中包括满铁收买哈尔滨オゾ文库㉘之际分给的复本俄文书249册㉙。图书内容是关于我国东北和蒙古地区及俄领远东西伯利亚政治经济产业,俄国全部、中国、日本、朝鲜及西亚诸国事情者也占相当部分。工作是就这些书着手整理、编辑资料,同时收集新的图书报刊。事务所杂志《调查时报》创刊号末尾,刊出资料系撰写的《调查课资料概说》一篇㉚,详细说明资料的用途、内容和性质,分类整理的规则和所内所外利用者的身份。截至1923年9月20日,调查课藏有杂志报刊一百余种:
俄文杂志25种,哈尔滨、俄国各地、柏林出版;
俄文报纸17种,俄国各地、哈尔滨出版;
日文杂志31种,日本各地、哈尔滨、大连、长春、奉天、北京、朝鲜京城出版;
日文报纸15种,日本各地、大连、奉天、哈尔滨、长春出版;
中文杂志报纸16种,哈尔滨、奉天、上海、天津、北京、吉林、齐齐哈尔、大连出版;
英文杂志报纸4种,天津、哈尔滨、大连出版。
资料系评论说,这一宗资料加上大连满铁本社调查课所藏俄文书约5000册,作为研究俄国及远东中俄地区的资料,在质和量上,日本、俄国之外是没有的;该系所藏资料侧重中国东北北部和接壤苏联地区,将对东北北部及接壤地方一般经济调查和彻底的企业调查,以及各该地方的种种事象的解释,起重要作用。
资料分普通资料和秘密资料,后者在另处保管。资料按外形分图书、小册子及公文、杂志、报纸、地图、标本和样本。为在实地调查中明快地起到参考作用,资料按该课设立的内容分类法分类,再持续整理编目,揭示资料的内容。图书、小册子分日中英文部分、俄文欧文部分分类保管;杂志每半年做成合订本,编入图书之列,但分场所保管。资料的整理登录,突出办法是将篇名析出,作成卡片;一册之内若含有不同内容的数篇,以及丛书(如满铁调查课编著《满蒙全书》七卷、满铁各种调查报告书)包含子目,则以第一篇篇名(日文称“件名”)和丛书书名写入卡片,第二篇以下篇名及子目,写入新的卡片;杂志中重要篇目也这样做,报纸上重要篇目,则剪贴成册。图书报刊及著录卡片、剪报册,均按照资料分类表分类保管,事后编印发行印刷本目录,同时就馆藏图书及新书撰写发表介绍文,以推广利用。《调查时报》第1号刊登中东铁路公司新刊俄文《东省铁路沿革史》第一卷的情况和本卷及即将印行的第二卷全部目录;并杂志《哈调资料》第1至6号及一期号外的书名、出版年月,注明其性质(普通、极秘、秘)㉛,这就是当时日本人说的最新情报。
▲
《满蒙全书》 第一卷
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 编,满蒙文化协会,大正11年(1922)
1926年9月废除调查课,资料系由所长直辖或庶务课管理。图书由1923年资料室开设之时2000余册,至1926年购入新刊书籍杂志2700余册以后,俄文资料积累至3000册㉜,1932年4月末藏书约12500册;每月购入及受赠日文中文欧文政治经济交通方面定期月刊杂志150余种,日中英俄文报纸30余种㉝。
日本陆军认为俄罗斯是日本注定的敌人,自1885年春就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就地调查收集俄国情报。在出兵西伯利亚的时候,军部在哈尔滨设情报机关,此后直到投降,哈尔滨特务机关是关东军的情报部门,一直作为日本面向我国东三省蒙古和苏联的情报收集分析与谋略策划的中枢。为获得对苏作战的兵要地志以及运输的准确资料,1925年8月开始新制度,特务机关成员,以满铁哈尔滨事务所调查课嘱托身份,参加满铁调查员中东铁路、苏联西伯利亚铁路沿线实地调查、兴安岭及其他重要地区的地理勘察,获得作战资料,供编成东北北部的兵要地志㉞,并得以使用调查课资料室的俄文书作充分研究㉟。
三、满铁哈尔滨图书馆
日本出兵占领西伯利亚的时候,随日军来哈尔滨的日本人显著增加,1923年满铁在哈尔滨原属于日本居留民会、前述1920年以来由满铁经营的小学校(哈尔滨埠头区石头街道)校舍楼上开办图书馆,5月1日成立,6月10日开馆。1925年9月起,楼下也供图书馆使用,10月份完成室内改造,楼下作书库,阅览室在楼上,1931年7月又内外装修一遍,这样直到1936年3月。
▲石头道街哈尔滨日本居留民会馆前
满铁哈尔滨图书馆开设于此
草创时期㊱主事栗栖义助,1884年5月6日出生于山口县吉敷郡大道村,陆军士官学校卒业,后成为驻韩国日军少尉,1907年7月23日出动镇压京城抗日运动。1915年5月6日以陆军步兵中尉退伍,同年来到大连,投入大陆浪人川岛浪速策动的第二次满蒙独立活动(1915年夏至1917年秋),在蒙匪巴布扎布三百马贼中作指挥并参战,蒙匪1916年11月初在林西县被击溃,1916年6月至次年栗栖还任大连日文报纸《辽东新报》记者,1918年入满铁公司,派在安东(今丹东)简易图书馆工作㊲。满铁派遣参加文部省图书馆员教习所第一期培训班,1921年6月1日入学,1922年3月毕业㊳,8月已在安东图书馆主事任上,1923年5月调往满铁哈尔滨事务所,担任资料室主事和图书馆主事㊴,1927年兼任《辽东新报》哈尔滨嘱托通讯员㊵,1928—1930年间发表几篇东北北部资料介绍等文㊶,1953年以前死亡㊷。
栗栖1930年10月23日从满铁退职后,哈尔滨图书馆由满铁哈尔滨事务所庶务课主任岛一郎兼管,1931年1月30日胜家清胜㊸被任命为馆长,工作操劳损害了健康,1933年7月起约三个月回日本疗养,这期间馆务由满铁大连图书馆、奉天图书馆代行。1934年1月10日胜家清胜被任命为大连埠头图书馆馆长,同日竹内正一任命为哈尔滨图书馆馆长,17日到任,至1936年3月31日。1933年12月末,馆员5名,其中日本人3名,俄罗斯人1名,中国人1名。
▲满铁奉天图书馆
日本在东北共修建满铁图书馆31座,其中最大的便是奉天和大连两处。满铁大连图书馆是满铁最早设立的图书馆,其次就是满铁奉天图书馆。该馆曾是沈阳市唯一的西班牙风格建筑,于2009年被拆除。
开馆时藏书2768册,其后1923年6月获得满铁大连图书馆俄文书复本,加上满铁巡回书库历年援助,1932年末藏书达25932册㊹,在当时满铁各图书馆中,藏书量仅次于大连图书馆和奉天(沈阳)图书馆。所谓馆史短,藏书多。1933年12月末尾,藏报纸51种,杂志156种,馆藏书类别和数量是:“露、支、满、蒙资料”(俄国、中国、东三省、外蒙)6126册,书志、事汇、丛书8324册,宗教、哲学、教育1418册,文学语学2558册,小说戏曲1314册,传记历史地志1471册,法制经济社会2383册,数学药学医学731册,工学海事兵事688册,美术诸艺运动608册,产业贸易交通605册,家事社交318册,儿童图书448册,合计26991册㊺。数量最多的是事汇丛书部(包括杂志和50页以上的小册子),实际上“露支满蒙”类资料最多,是建馆以来的特色。在伪满洲国建立以后,更加注重收集远东西伯利亚的资料。《新着图书月报》隔月刊1931年7月发行,印数300部;《图书馆新报》1931年11月发刊,至第3号休刊,印数500部;配合九一八事变后的情势,1932年10月号改题《新着极东资料月报》,增加露支满蒙关系资料的报道;1931年10月开设“露支满蒙研究室”,主旨在时局研究。日本人发动九一八事变当月,哈尔滨中国政府严加戒备,市面平静,但是哈尔滨特务机关长百武晴吉与甘粕正彦、吉村宗吉等人共同策划,在市内掀起反日活动,以制造关东军出兵占领的藉口㊻,次年一月,馆员作为武装自卫团员日夜保护在地日本人。
1935年苏联将中东铁路卖给伪满,伪满委托满铁公司接收经营,满铁哈尔滨图书馆由满铁地方部改为新成立的哈尔滨铁路局管辖,1936年4月1日并入哈尔滨铁路局图书馆,改称哈尔滨铁路图书馆埠头区分馆,大约同一天搬到新址地段街189号,作为面向大众的图书馆继续存在㊼。
竹内正一(1902—1974)出生于大连,父亲是以收集木鱼闻名的竹内坦道(号默庵),《满洲新报》大连分社社长。竹内在大连小学毕业,1921年3月北京顺天中学毕业,4月考入早稻田大学预科,1926年从早稻田大学文学部法国文学专业毕业,同年10月入满铁大连图书馆担任司书,在小野求太郎的西洋书系,跟白俄罗斯人助手一道工作,并整理寄存的大谷文库藏书。经过地方系,1934年1月任满铁哈尔滨图书馆馆长,时年三十二岁㊽,1936年4月任哈尔滨铁路图书馆主事。1938年出版第一本小说集《冰花》,1939年5月创刊《北窗》,1940年12月由哈尔滨图书馆主事转到满铁奉天图书馆工作,1942年出版小说《哈尔宾入城》一时闻名,1943年2月25日升为满铁副参事;1943年2月关东州读书协会总会创立,任联络部长。1944年11月12—14日第三届大东亚文学家大会在日寇占领的南京召开,与山田清三郎、古丁(徐长吉笔名,1914—1964)等八名一道,作为伪满洲国的代表参加㊾。1945年1月1日从满铁辞职,就任满洲出版文化研究所常务理事,1945年8月投降撤回日本㊿。
▲
《北窗》VOL.1 NO.3
满铁哈尔滨图书馆编辑,1939年7月
四、中东铁路中央图书馆和哈尔滨铁路图书馆
在哈尔滨,俄罗斯人更早建立图书馆,最初的发起者八人,设立费700卢布,有图书杂志300部,馆名Библиотека—читальня города Сунгари,“松花里市图书馆”,从1902年创立到1905年改为中央图书馆,一直由エリ·ゲ·シャドリン担任司书。铁路俱乐部设立以后,图书馆编入俱乐部。初期图书馆不受重视,生存艰难,搬家11次,图书财产多有损失,1905年末至1907年4月7日俱乐部连同图书馆关闭。1907年重新开馆,图书约2500册,1907年铁路干部委员会决定每年拨款7000卢布,至1914年1月1日藏书达1万册,1925年末22000册。1902—1925年间,图书馆负责人先后有五位。
▲1927年拍摄的苏联驻哈尔滨领事馆
此地在26年曾是中东铁路中央图书馆
中东铁路中央图书馆定期在本地俄文报纸《满洲新闻》附录刊登馆藏书目和新刊批评。解题室编辑的书目内,揭载举凡铁道统计、大豆鉴别及其产业的意义、中国历史、地理、语言、人类学和东北地质、中国法学、中国工人问题等等的论文提要。解题室的解题和馆藏图书为公司内部和哈尔滨当地的大学教师运用,写成著作。图书馆在学术上起到联系苏联和东北的作用,把本地学界的劳作介绍给苏联,又把苏联学界的劳作介绍给本地,日本人在此地,正好及时获得资料与情报。图书册数,从1926年1月1日的25168册,到1929年1月1日的10万册以上。1929年根据4年间图书利用率,拟定收集的方向为关于“远东”的图书。已经建立Азиатика(拉丁语Asiatica, アジアティカ,亚细亚的)图书专藏,册数约5万,其中很多稀见书,还在补充俄文书及外文新刊书,藏书量向20万册迈进。一直在编辑各类目录,着手编辑Азиатика专藏目录[52]。1930年秋,图书馆搬至哈尔滨南岗大直街铁路局(今哈尔滨铁路局)大门前。
日本人悠久以来占领我国东北和苏联西伯利亚远东地区的意图,至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部分得以实现。当时借口保护侨民及其财产,满铁配合关东军武力占领哈尔滨,压制中东铁路使其不能营业。1933年至翌年9月,当地警务部门查封中东铁路图书馆,没收很多图书。1935年3月23日,苏联单方面把中苏合办中东铁路卖给伪满,至此东北铁路全部由满铁经营[53],中东铁路中央图书馆同时转入满铁,与旧有满铁哈尔滨图书馆合并,整理之后5月10日重新开馆,中央图书馆称本馆,叫“哈尔滨铁路图书馆”(馆长先后是许成琮、金振声,主事竹内正一),满铁旧馆改称哈尔滨铁路图书馆埠头区分馆[54]。本馆是满铁公司的参考图书馆,分馆为大众图书馆,此后哈尔滨图书馆自我介绍是:“本馆哈尔滨市南岗大直街124号,分馆哈尔滨市埠头区地段街189号;创立:本馆明治三十五年(昭和十年三月从北满铁路接收),分馆大正十二年(旧满铁哈尔滨图书馆)”[55](原文)。1937年4月1日馆员如下表。
五、哈尔滨图书馆与北方调查的关系
满铁哈尔滨图书馆的任务和收集资料的倾向,由接收中东铁路图书馆以后馆藏图书分类编目可以见出。依1938年8月《增加图书馆目录》,馆藏书分成满蒙、一般这两类,满蒙置于前;满蒙类里又以“哈尔滨及西伯利亚关系”类置于最先,这一类之后才开始“总记”类,总记以下各类跟“一般”之下分类相同。编辑的馆藏俄文欧文《亚细亚文库目录》(Каталог книг Азиатского отдела Харбинской библиотеки Ю. М. Ж. Д.)1938年出版,分类仍是哈尔滨、西伯利亚图书在先。比较而言,满铁大连图书馆也分两类,一类满蒙,一类是一般;满蒙之下的分类跟一般内部分类一致,单册印本目录则将满蒙类置于前。哈尔滨图书馆突出哈尔滨和西伯利亚,是资料收集分析的焦点。满铁各资料室、图书馆未使用一致的图书分类法,而且随着时局、调查焦点的改变而改变,哈尔滨事务所资料室图书分类跟哈尔滨图书馆接近。
▲
《亚细亚文库图书目录》
满铁哈尔滨图书馆,1938
哈尔滨事务所调查课设立资料系、资料室,是为满铁公司调查研究业务的需要,秘密资料另处编目收存外,允许社会上研究者馆内阅览[57]。当初哈尔滨未被日本占领时,日本侨民不多,满铁公司在并非满铁附属地的哈尔滨设立图书馆,其目的有二:利用国际性都市哈尔滨收集加工有用资料和情报,供满铁和关东军使用[58],同时收集陈设一般书刊为社会读者提供阅览,且积极编辑各种目录,付诸公开印行流通,图书资料一贯具有开放性[59],在国际都市为先进国日本争地位,与俄国抗衡。
日本人1937年侵据华北,但未能按其预想迅速战胜中国,而陷入持久战的困难境况,从那时起满铁各图书馆失去从前从容的运行状态,变成满铁公司调查情报部门的服务机构,更直接配合调查活动。1939年4月,满铁改组调查机关,成立大调查部,[60]1942年2月再做调整,大连调查部第三调查室改称北方调查室,调查对象为苏联和外蒙古,以与军部领导的苏联研究会的调查活动分工配合;在哈尔滨的北满经济调查所改属满铁新京支社,哈尔滨图书馆改隶在沈阳的满铁铁道总局[61]。
▲奉天满铁铁道总局本馆
铁道总局是由经营满洲国国有铁道的铁道总局与经营满铁线的铁道部合并而成的机构。由于大连市满铁总会社所属的铁道部迁往铁道总局所在地奉天,满铁从1938年开始推进该建筑的建设,1940年竣工。占地面积21000平方米,规模宏大。屋檐上铺有中国风格的瓷砖,作为当时的建筑物,这是比较少见的。
1943年2月3至4日,满铁调查部本部次长在大连召集会议,大连、奉天、哈尔滨三所图书馆馆长之外,与会者尚有大连调查部本部、沈阳铁道总局调查局资料室、北满经济调查所及其资料室干部,实施1942年末确定的图书资料业务调整案。三所图书馆从此改隶调查部,新的分工是:大连图书馆作为东亚学术综合专门图书馆,奉天图书馆是以交通业务为中心的公司专门业务图书馆,哈尔滨图书馆是关于北满及北方的专门图书馆,这样重新发足,并且作收藏资料的馆际调整转移。各图书馆需与所在地资料机关密切联络,哈尔滨当地有北满经济调查所资料班[62]。
满铁哈尔滨事务所调查的地域,当时满铁、关东军和日本个人称之“北方”[63],满铁大连本社设立过北方调查室等北方为对象地域的机构,哈尔滨图书馆从一开始就面向“北方”,迅速成长为满铁三大图书馆之一,对调查起到先行的文献情报聚集分析作用。固然一贯面向读者,勤奋编印新书目录和特别目录,举办图书资料介绍推荐活动,但它各种令人注意的目录出版物,像世界最好水平的俄文欧文书目亚细亚文库目录(1938)及其追录(1942),跟满铁大连图书馆1930年出版的俄文オゾ文库目录Общество Южно—Маньчжурской желeзной дороги. Каталог русских книг、1937年出版的欧文远东文库目录Far East, Classified catalogue of books in European languages in the Dairen Library of the South Manchuria Railway Company媲美,为研究者和图书馆界称赞,正是在接收中东铁路图书馆(1935),获得大量贵重图书之后编成的[64]。
▲
Far East, Classified catalogue of books in European languages in the Dairen Library of the South Manchuria Railway Company
The Dairen Library,1937
当时日本人所说北方,所指地域不全一致,或指我国东北北部及苏联的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以及外蒙古,或指苏联全体和我国东北北部与蒙古地区。1930年代到1945年投降以前,日本具体备战、规划占领并统治西伯利亚与远东措施的时期[65],北方更多指西伯利亚、远东和全苏联。更大的范围是苏联东欧直到库页岛、越海包括阿拉斯加,北抵北极,南含东北和蒙古地区[66]。现在日本北海道和北海道大学有许多研究组织、博物馆、书刊、图书馆专藏以“北”“北方”命名。这个对象地域,现今著名的研究机构北海道大学斯拉夫·欧亚研究中心(スラブ·ユーラシア研究センター,最初是北海道大学1953年建立的斯拉夫研究室[67])正好重合,后者研究部门包括俄罗斯、西伯利亚和极东、中央欧亚、东欧、地域比较。在日本的立场,“北方”构成一个稳固的对象地域,研究方法为学际综合。
这样广大范围,首先有语言问题,掌握俄语文最为必要,辅以欧文,乃至勘察加、库页岛、黑龙江流域的土著语言和汉语。再就是立足于当前时局、带着明确的意向,实地调查和情报收集,作应用于未来行动的分析叙述[68]。这种研究方法和知识性质,被投降以后的日本地域学研究继承下来,代表性的机构,有跟满铁有渊源的、1960年创立至今的亚洲经济研究所[69]。满铁发展出这种意图明确的调查方法、调查对象和现况知识,程序则是先机上调查(文献研究),尔后实地调查(field研究)[70];资料图书部门在图书资料的收集,分类主题的设定,目录、剪报与索引的作成,诸方面作有力的供给。这比较同时世界各地农业社会,用去浩瀚个体生命在案头摆弄故纸堆、作面向空茫往昔的博古或经注,以及读书者稀少的情况,有深刻的隔世之感。
结语
从地理历史上看,东北社会是山东河北的延长,阴山山脉前怀社会是山西省的延长,燕京口外社会是直隶省的延长。就哈尔滨的所在而言,明初在广大的东北撤除前朝的路、县等民政建制,变成军政社会,又画出边墙,使东北社会收缩,局促于边墙之内,人口、文教不能自身滋长扩充,不能自然地达成直鲁那样人烟稠密,并向东—北方向扩张的内地社会,而终至人口离散、社会崩溃。明太祖这个举动后果重大,使得女真部落得以在空阔的天地林水之间无拘束地发展,最后占领辽沈,进入山海关,推翻明朝[71]。清朝入关之后,顺治年间短期实行辽东招垦政策,随即就将东北封禁,直到清末,使得二百多年东北人烟稀少,河山荒芜,第二次历史性地使东北空虚[72]。在19世纪转化为工业国和海上强国的日本,因中国没有国防能力,黄海东海成了日本人徜徉的内湖,东北华北绥远乃至江南华南被其陆续占据,成为在中国内部的日本。志在据有朝鲜、全中国、苏联亚洲部分,建立“大陆日本”的日本人,在中国恣意行动,先占据东北,建立起先进的交通、矿山、重工业,以生产与征发物资,束缚、攻击、瓦解中国。满铁哈尔滨图书馆是一个事例,收集资料与情报,作细致编辑揭示,为日本侵占北方作形成现况知识的准备。就知识而言,满铁北方调查的行动的意向性、探求方法、现状综合、调查与情报在时间地点上的确实限定及其实际效用,这些要素关乎现代知识的本质,跟古老的藏书楼、书目与知识体系成鲜明的映照。这种知识的应用,造成现代中国深重灾难,如果不发生太平洋战争,将致使全中国沦为日本人的占领与统治之下。
附记:郭宝泉(沈阳日报社)、王清原(辽宁省图书馆)、张素玢(台湾师范大学)、王子平、冷绣锦(俱大连图书馆)、陈言(首都师范大学)、学生吴宇翔(浙江师范大学)诸位昔年以来先后惠赠难得的资料,万翔先生(上海)校订俄文,张松(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校订全稿,本稿始得成稿,谨此志谢。
注释
① 石桥崇雄:《大清帝国》(东京:讲谈社,2003),第171—172、182页。
② 沙学浚:《工业化与中国前途》(1941),收入同氏《国防地理新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46),第11—18页。
③ 西伯利亚铁路穿过我国境内的路段,汉字称东省铁路、东清铁路,进入民国称中东铁路、中东路,日本投降以后改称中国长春铁路。中东铁路略史,参看张其昀《中国区域志》甲编(二)(台北:中国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1958。初版1925年),第478—480页。西伯利亚铁路、中东铁路,参看马丁·吉尔伯特著、王玉涵译:《俄国历史地图》(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第61页;谭桂恋:《中东铁路的修筑与经营》(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16),卷首地图三和地图一。
④ 中村义人编:《哈尔宾乃概念》第四版(哈尔滨日本商业会议所,1926),第1—2页。
⑤ 日本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本部在大连。关于满铁、满铁调查部,苏崇民《满铁史》(中华书局,1990)、解学诗《隔世遗思——评满铁调查部》(人民出版社,2003)这两部实证研究的巨著,本稿多有参考。另看张其昀:《中国区域志》甲编(二),第445—446页。
⑥ 哈尔滨略史,参看张其昀:《中国区域志》甲编(二),第439—440页;中村义人编:《哈尔宾乃概念》第四版,附录第4—5页;殷肇瀛:《哈尔滨指南》(哈尔滨:东陲商报馆,1932)卷一,第1—4页;《哈尔滨案内》(沈阳:满铁铁路总局,1935);铁夫:《哈尔滨的起源》,《边疆建设》1.2(长春,1946),第48—49页;《ハルピン概况》,アジア歴史资料センター(http://www.jacar.go.jp/);中西僚太郎:《20世纪前半における日本人作成のハルビン案内书と市街地图》,《历史人类》(筑波大学)50(2022),第4—6页。哈尔滨地名,日本人最初用汉字写作哈尔宾。
⑦ 小林英夫:《关东军の历史》,《アジア太平洋讨究》23(2014),第79—136页参看。
⑧ 东北三省清末民国期图书馆开设和藏书阅读情况,有在地的观察。布村一男:《满洲图书馆史觉书》,《图书馆杂志》33.4(东京,1939),第85—87页;刘贵德:《建国前之图书馆》,《图书馆杂志》37.3(1943),第158—159页。
⑨ 张素玢:《从北国到南岛——日本北海道的移民拓垦经验在台湾》,《辅仁历史学报》18(2006),第49—61页。煎本孝(1947—):《日本における北方研究の再检讨——自然志—自然と文化の人类学—の视点から——》,Anthropological Science (Japanese Series )115.1(2007),第1—13页参看。如今的北海道、千岛群岛、桦太(库页),以前日本人称为蝦夷地。山下义行:《蝦夷地の人——最上德内のことなど——》,《收书月报》(满铁奉天图书馆)58(1940),第14页;蝦夷地,フリー百科事典『ウィキペディア(Wikipedia)』,https://ja.wikipedia.org/wiki/蝦夷地。2022年7月9日检阅。
⑩ 《韩国倂合》,《地学杂志》22.9(1910),第56—57页;山边健太郎:《日韩倂合小史》(东京:岩波书店,1975)。
⑪ 李凡:《日苏关系史(1917—1991)》(人民出版社,2005),第16—18页。
⑫ 马士、宓亨利:《远东国际关系史》(商务印书馆,1975),第616—633页;细谷千博:《シベリア出兵をめぐる日米关系》,《国际政治》17(1961),第73—90页;西原征夫著,赵晨译:《哈尔滨特务机关——日本关东军情报部简史》(群众出版社,1986),第17、22—23页;李凡:《日苏关系史(1917—1991)》,第18—36页。
⑬ 军司义男:《东清铁道资料》,第88—89页。军司有《哈尔滨に於ける邦人发展史》,先刊于《北窗》第一卷第一号(1939),第28—33页。
⑭ 同期俄罗斯远东地区城镇遍布日本妓女。这些妓女身处本国社会底层,但十分爱国,随时收集情报并冒险交给日本机关。参看王振坤、张颖:《日特祸华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谋略谍报活动史实》第一卷(北京:群众出版社,1988),第77—78、87—88页;土岐康子:《极东ロシアと日本人娼妇》,《ロシア史研究》57(1995),第19—35页。
⑮ 哈尔宾商品陈列馆编:《哈尔宾案内》(哈尔宾:哈尔宾商品陈列馆,1922),第80、52页。
⑯ 军司义男:《东清铁道资料》,第89页。
⑰ 陈列馆开设宗旨见日本政府《官报》(大藏省印刷局)第1795号(1918年7月26日),第6—7页。日露协会系满铁第一任总裁後藤新平(1857—1929)倡导,日本政治、陆军部和财阀人物1906年在东京成立。
⑱ 佐田弘治郎编辑:《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第二次十年史》(大连: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1928),第1138页。
⑲ 哈尔宾商品陈列馆编:《哈尔宾案内》,第59、63页。
⑳ 西原征夫著,赵晨译:《哈尔滨特务机关》,第1—24页。伊藤武雄:《满铁に生きて》(东京:劲草书房,1964),第68页。
㉑ 以上除另有注明,均据哈尔宾商品陈列馆编《哈尔宾案内》,第81—85页,54—55页。另可参看入江寅次《邦人海外发展史》(东京:井田书店,1942),第437—449页。
㉒ 铃木完孝编《哈尔宾市街地图》(哈尔宾:铃木冥北堂,1913)四边都是配有照片的商家广告,底边广告有“新市街 日满商会 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出张所”,下方为一座西洋楼房。
㉓ 南满洲铁道总裁室弘报课:《满洲一日一话》(大连:满铁,1941),第34—35页。
㉔ 佐田弘治郎编辑:《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第二次十年史》,第1277—1278页。
㉕ 井村哲郎编:《满铁调査部关系者の证言》(东京:アジア経済研究所,1996),第762—763页。国立国会图书馆デジタルコレクション(https://dl.ndl.go.jp/)检索词汇“森御蔭”,2022年7月21日。满铁庶务部庶务课:《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刊行书类目录(大正十二年四月现在)》(大连: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1923),第3—4页。森御荫1918年是哈尔滨商品陈列馆馆长,见日露协会编《讲演会速记录》(东京:日露协会,1918),目次。
㉖ 佐田弘治郎编辑:《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第二次十年史》,第1278页。关于满铁哈尔滨公所、事务所及其对东北北部与苏联的调查,参看解学诗《隔世遗思》,第119—121、71—81页。
㉗ 山内胜雄(哈尔宾事务所调查课长):《发刊の辞》,《调査时报》第1号(哈尔宾:哈尔宾事务所调查课,1923年10月),第1页。佐田弘治郎编辑:《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第二次十年史》,第1260—1262、1277—1278页。参照佐田弘治郎编辑:《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二十年略史》(大连: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1927),第336、340页;山田豪一:《满铁调査部 荣光と挫折の四十年》(东京:日本经济新闻社,1977),第71—73页;原觉天:《现代アジア研究成立史论》(东京:劲草书房,1984),第544—549、559—566页;苏崇民:《满铁史》,第415-416页。
㉘ 俄文书オゾ(译音ao—zao)文库(офицерство Заамурского округа,后黑龙江军管区参谋部将校图书室,略称ОЗО),对于日本的北进具有及时雨的意义,满铁大连图书馆因此编印出版目录(1930),当时至今仍被提起,引为自豪。关于后黑龙江军管区,参看满铁哈尔滨事务所编《北满洲概观》(大连:满洲文化协会,1933),第6—7页;军司义男:《东清铁道资料》,第142—143页。
㉙ 佐田弘治郎编辑:《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第二次十年史》,第1262页。
㉚ 调查课资料系(小林):《哈尔滨事务所调查课资料概说》,《调査时报》第1号,第140—148页。
㉛ 调查课资料系(小林):《哈尔滨事务所调查课资料概说》,《调査时报》第1号,第140—148页;《新着图书绍介》、《哈调资料近刊目录》,出处同前,第149—152页。
㉜ 昭和二年的情况见佐田弘治郎编辑:《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第二次十年史》,第1262页。
㉝ 以上关于哈尔滨事务所资料室,除非另有注脚,均根据满铁哈尔滨事务所:《图书目录昭和七年四月末现在》(哈尔滨:满铁哈尔滨事务所资料室,1932年5月),例言,第1页。
㉞ 源昌久:《关东军の兵要地志类作成过程に关する一考察:书志学的研究》,《淑德大学社会学部研究纪要》38(2004),第203—218页参看。
㉟ 西原征夫著,赵晨译:《哈尔滨特务机关》,第1—2、14、24—29页。
㊱ 满铁哈尔滨图书馆史(1923-1945)已有不少研究。冈村敬二:《満铁图书馆藏书集积の历史(II)》,《图书馆学会年报》36.2(1990),第69—70页;村上美代治著,穆传金译:《历史演变中的满铁图书馆》(1999),收入《满铁图书馆资料二种》(大连,2020),第360—361,409—410,472—475,590—593页;吴利薇:《“满铁”哈尔滨图书馆》,《外国问题研究》1(2011),第30—34页;冷绣锦:《满铁图书馆研究》(辽宁人民出版社,2011),第260—269页。
㊲ 《职员录明治四十四年现在(甲)》(东京:印刷局,1911),第375页;《官报》第827号(1915年5月7日),第145页;《图书馆杂志》47(1921),第39页;西创生:《满洲艺术坛の人々》(大连:旷阳社出版部,1929)哈尔滨部,第18页;会田勉:《川岛浪速翁》(东京:文粹阁,1936),第227页;藤原镰兄:《信浓健儿》(松元:高日本社,1939),第406页;梁濑春雄:《日本民族海外跃进史》(东京:元元书房,1943),第28—29页;《大分联队写真集》(东京:国书刊行会,1978),第61页。
㊳ 管理部编,乔世国译:《地方行政权移交之前的满铁图书馆概况》(1937),收入《满铁图书馆资料二种》,第253页。栗栖的妻子栗栖つた(1894—)不是满铁职员,但一起参加图书馆员培训和结业,见天野敬太郎、森清编《图书馆总览 昭和十三年版》(大阪:青年图书馆员联盟,1938),第217页。她长于报章文学,并在1931年4月18日开办了民众图书馆。
㊴ 青山天洞编:《朝鲜满蒙大观》(沈阳:朝鲜满蒙大观发行所,1928),第613页;《调査及资料汇报》100(1929),第61页;105(1929),第80页。满铁安东图书馆1910年12月24日设立,参看川口清德《安东の现势》(安东县文荣堂,1925),第12页。
㊵ 《满洲新闻杂志总览昭和二年》(大连:满洲公论社,1927),第10页。
㊶ 栗栖义助:《北满资料闲话》,《满蒙》8(大连:中日文化协会,1928),第178—183页;《北满关系资料》,《书香》(满铁大连图书馆)第6,8,9,12号(1929—1930)连载;《长春か哈尔宾か》,《东洋》35.9(1932),第102—108页。
㊷ 《图书馆职员养成所同窗会三十年记念志》(东京:图书馆职员养成所同窓会,1953),第105页。
㊸ 胜家清胜(1897-?)的行事,看《满洲绅士录》第四版(东京:满蒙资料协会,1943),第408页;冈村敬二:《战前期「外地」活动の图书馆员リスト(途上版)》,收入其《战前期「外地」で活动した图书馆员に关する总合的研究》(文部科学省科学研究费补助金研究成果报告书,2012),第111页。胜家著有详尽的《满铁沙河口图书馆沿革史》(大连:满铁沙河口图书馆,1937)。
㊹ 黄福庆:《论後藤新平的满洲殖民政策》(1986),收入李勤璞编《大连史论文初集》(沈阳:万卷出版社,2012),第108页;苏崇民:《满铁史》,第416—417页。
㊻ 关宽治、岛田俊彦著,王振锁、王家骅译:《满洲事变》(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第274—279页。
㊼ 以上除了另出脚注,均根据胜家清胜《创立十周年を迎へた——哈尔滨图书馆》,《书香》58(1934),第8—10页;《哈尔滨铁路图书馆要览》(哈尔滨铁路图书馆编印,1937),第2—3页。
㊽ 1934年,满铁哈尔滨事务所所长以下有庶务课、运输课(领有调查系等三系)、哈尔滨寻常高等小学校与哈尔滨图书馆。多田辰应:《满洲官民职员录 昭和九年版》(大连:多田商会,1934),第103页。
㊾ 梅定娥:《古丁と「大东亚战争」》,《日本研究》32(2006),第126—127页。
㊿ 冈村敬二:《战前期「外地」活动の图书馆员リスト(途上版)》,第134页。顺天中学,日本侨民在北京办的学校。
[51] エヌ·エヌ·ウリフォノフ著,大桥国太郎译:《东支铁道中央图书馆史》(1927),收入田口稔编《北满铁路中央图书馆史(接收记念志第二册)》(哈尔滨:满铁哈尔滨铁路图书馆,1935),第3—12页。ウリフォノフ1925年10月中央图书馆开馆之际就任馆长,直到1927年。
[52] 以上关于中东铁路图书馆,除了另出注脚,均根据エフ·ベクヴィルスキイ著,大桥国太郎译:《中东铁路中央图书馆》(1930),收入田口稔编《北满铁路中央图书馆史》,第13—23页。另有一篇根据俄文史料的研究:彭传勇、石金焕《中东铁路中央图书馆学术活动评析》,《西伯利亚研究》47.3(2020),第79—87页。
[53] 《满洲日报》(大连: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1935年3月24日的报道。苏崇民:《满铁史》,第450—452页。
[54] 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总裁室人事课:《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社员录(昭和十二年九月一日现在)》(大连: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1937),第222页。
[55] 竹内正一编辑:《哈尔滨图书馆增加图书目录》第11号(哈尔滨:满铁哈尔滨图书馆,1939)卷首,“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哈尔滨图书馆案内”。《增加图书目录》1至17号(1942),均这样自我介绍。
[56] 《哈尔滨铁路图书馆要览》,第1—11,15—20页。万翔先生恢复表中人物俄语原名。
[57] 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哈尔滨事务所:《图书目录昭和七年四月末现在》,例言,第2页。
[58] 《昭和十五年度调査计划》(《满铁调査部报》抽印本,满铁调查部),第92—97页;西原征夫著,赵晨译:《哈尔滨特务机关》,第26—27、 116—117、 127页。
[59] 黄福庆:《论後藤新平的满洲殖民政策》,第106—109页参看。
[60] 满铁弘报课:《满铁と调査 昭和十五年度》(大连:满铁,1940)。
[61] 黄福庆:《九一八事变后满铁调查机关的组织体系(1932—1943)》(1995),收入李勤璞编《大连史论文初集》,第254—256页。解学诗:《隔世遗思》,第386—399页。
[62] 《调查部所管各图书馆长会议报告》,《书香》144(1943),第45页。
[63] 西原征夫著,赵晨译:《哈尔滨特务机关》,第1—2页。解学诗:《隔世遗思》,第70—71页。
[64] 满铁后期调查员布村一男(笔名布村一夫,1912—1993)是善用这些俄文图书的例子。他1938年4月任哈尔滨工科大学图书馆司书,次年4月22日为北满经济调查所调查员,9月1日调至大连调查部第三调查室(即苏联调查室)工业班,有报告《ソ联邦の电气业》(ソ联邦政治经济丛书第一部第五篇,满铁1941年7月印行,秘密资料,正文112页);根据俄文资料编写的《しべりや小史》(大连:满洲日日新闻社,1942年10月)则是日本第一部西伯利亚史。
[65] 苏崇民:《满铁史》,第807页。解学诗:《隔世遗思》,第597—610、683—690页。西原征夫著,赵晨译:《哈尔滨特务机关》,第51页。
[66] 日本现在的观点相同。斋藤晨二:《シベリア研究の展开と课题》,《民族学研究》63.1(1998),第68页。佐佐木史郎:《シベリア・极东ロシア调査の30年》,《第30回北方民族文化シンポジウム网走报告书》(网走:北方文化振兴协会,2016),第10页。
[67] スラブ研究センター创立40周年记念资料集编集委员会:《スラブ研究センターの40年》(札幌:北海道大学スラブ研究センター,1995)参照。
[68] 田口稔:《北方圈の文献学的考察》,《北窗》5.4(1943),第49—56页参看。此文收入同氏《地人庄记》(长春:满洲时代社,1944)。
[69]日本貿易振興機構アジア経済研究所,英文略称IDE—JETRO。该研究所自我介绍,见https://www.ide.go.jp/Japanese/Info.html。2024年9月12日查阅。
[70] 满铁弘报课:《满铁と调査 昭和十五年度》,第53-54页;解学诗:《隔世遗思》,第729—730页参看。
[71] 赵中孚:《明清之际的辽东军垦社会》(1988),收入同氏《近世东三省研究论文集》(台北:成文出版社,1999),第665—681页。赵中孚先生已故,先世隶属八旗满洲,本籍沈阳。
[72] 伊藤武雄:《满铁に生きて》,第166—167页。
原文刊于旅顺博物馆学苑,2024,(00):80-94。转载自公众号谓无名。
作者简介:李勤璞,1962年2月出生于江苏省赣榆县,苏州大学中文系毕业(1983),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法学博士(2007)。历任西藏师范学院、西藏大学助教和讲师,大连市艺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辽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和副研究员(文学),鲁迅美术学院副研究员和研究员(历史学),浙江农林大学研究员,2019年1月起任浙江师范大学边疆研究院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西藏新疆蒙古东北朝鲜的历史与宗教史,医学史,艺术史。能运用满蒙藏汉日英等文字的资料。著书有《后金时代和清朝初期藏传佛教传播史研究》《脱解,喇嘛,金九经——中韩文化三考》《大连文化史札记》《八思巴帝师殿——大元帝国的国家意识形态》。文籍整理有点校《南金乡土志》《灸法秘传 时病论》《针灸大成》《庄河县志》等,校注《袁氏世范》《大隐楼集》等。发表论文与译文近120篇,目录与杂纂2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