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硬汉杨继盛:以死请命诛严嵩,自他死后明朝再无谏臣
迪丽瓦拉
2024-11-16 01:20:05
0

原标题:大明第一硬汉杨继盛:以死请命诛严嵩,自他死后明朝再无谏臣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10月29日,本应是暂停执行死刑的日子,却首次处决了三人。他们就是直隶、浙江总督张经、幽都御史张经。与浙江御史李天冲、兵部侍郎杨继盛,史称“三货”。其中尤其是杨继胜。当他在行刑前戴着脚镣、铁链游街示众时,围观群众纷纷堵路,只为一睹这位痛恨邪恶、铁石心肠的明朝传奇硬汉的风采。面对凶猛的剑光,杨继盛仰天怒吼,写下了他一生最后的两首诗:“威严仍太弱,但忠义将照耀千古。他一生未竟的事业。”一生留待后人弥补。向我忠诚的灵魂致敬。”刀从手中落下,杨继盛的头颅异处。在场的所有人,无论是监刑的禁军、监刑的御史、杨继胜的亲友,还是围观的人们,无不眼含热泪,因为他们知道,从现在起,明朝不会有谏臣。

1、年轻时,我有远大的志向,努力学习自己的绝活。

杨继盛出身卑微。他的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因为继母嫉妒他,就让他每天给哥哥和嫂子放牛。但牛郎心中也有一个求学的梦想。在他的请求下,父亲终于允许他去学校读书。十三岁的杨继盛终于拜师为师。此后,他日夜刻苦学习,终于考入国子监,师从继酒徐阶。这一年,他游览曲阜孔庙、颜回庙时,登上泰山之巅,写下了这首诗:“欲使天地变小,故来此登泰山。到了山顶,我还能看到白云归来。”

杨继盛也没有辜负他那句雄心勃勃的征服天空的诗。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高中进士,被选为南京吏部印鉴科主事。在朝廷的政绩评价中,他被评价为:深邃远大,学识渊博,严谨,儒家道德形成早,年富力强,能担当大任。嘉靖三十年(1551年),升任兵部车驾司外郎。以这样的晋升速度,杨继胜已经可以荣归故里了。但是,忧国忧民的人肯定会受到批评。

嘉靖皇帝

2、心里只有家国,努力工作就忘记了自己。

嘉靖年间,明朝北部边境不断遭到蒙古骑兵的侵犯。从陕西、宁夏、山西到河南、河北、辽东,只要是长城沿线,到处都遭到蒙古骑兵的蹂躏。它的领导者名叫安达。但明朝政府却无能为力。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安达骑兵终于越过长城,在北京附近烧杀抢掠,然后离开。对此,拥有数十万大军的统帅仇鸾不敢出兵,选择杀良取功来愚弄皇帝。即使有严嵩的支持,仇鸾也开始积极上书嘉靖,建议与安达讲和,开设“马市”。

然而安达却是一个反复无常、毫无信誉的恶棍。求和就是虎皮。而且仇鸾的和约条件不明,有谋反之嫌。杨继盛是马市设立最激烈的反对者之一。他痛斥这些奸诈之徒,并向嘉靖皇帝上奏《请停止马市》,陈述“十行五误”,并弹劾仇鸾妥协。投降的行为。嘉靖虽然反复阅读奏章,觉得“继盛言辞正确”,但严嵩、仇鸾等人并没有放过杨继盛。在他们的诽谤和蛊惑下,嘉靖皇帝改变了主意:“杨继盛已经看到了他的言论。” ,你怎么不早说?今官已作,却肆意妄为,妄图阻拦,迷惑人心。”就这样,一道圣旨决定了杨继盛的命运,他被贬到甘肃狄道县。

电视剧中的严嵩

三、道德责任的铁肩,写文章的铁手

不久后,秋鸾与安达的恋情被曝光。嘉靖帝终于意识到自己冤枉了杨继盛,于是赶紧将他召回北京,并在一年内连升四职,并得到了兵部选兵司的丰厚职位。看到杨继盛的异军突起,严嵩也开始拉拢他,认为可以利用秋鸾与杨继盛的矛盾,将他收为己用。然而严嵩这样的奸臣却永远无法理解杨继盛的凛然大义。杨继盛不仅拒绝了严嵩的邀约,甚至在上任一个月内就起草了弹劾严嵩的奏折,其中论述了严嵩的十罪和五奸。这就是千古流传的“请惩奸臣”。他在其中写诸暨:“国有歌,苗有杂草,城有猛虎,一日得势,一日为祸。天子为何不忍砍伐?”放弃对奸臣的爱,而承受亿万人民的灭亡?”哼!”他把严嵩骂得一干二净。

但严嵩深受嘉靖信任,在朝中的地位坚如磐石。杨继盛的请旨深深伤害了嘉靖皇帝。他愤怒地说:“官员们被贬是因为他们有恩怨,识破谎言,犯下亵渎罪。”他下令对他进行惩罚。进监狱。在狱中,杨继胜遭受了严酷的酷刑。三年牢狱之内,他十根手指被折断,腿骨被压碎,旧肉不断溃烂,新肉又不断长出。为了不让双腿烂掉生疮,无奈之下,他想到了把碗打碎,用碎瓦刺破烂肉,用力将肉剜出。半夜,在骨头刮擦的声音中,持灯的狱卒抬起头来。他不由得浑身发冷。他的双手因恐惧而颤抖。他差点把灯掉到地上。就连前来查看的侍卫,也是惊骇不已。

这三年来,随着杨继盛的奏疏,严嵩每天都生活在提心吊胆之中,生怕有一天自己会被皇帝清算。因此,严嵩始终没有放弃处死杨继盛的念头。趁着倭寇入侵,嘉靖悲痛欲绝之际,这个机会终于来了。他在张静、李天冲案的最后附上了杨继胜的名字,并在法庭审理后将其列入执行死刑的名单。嘉靖却无意轻视,急忙下旨,匆匆批准“依法处决”。

杨继盛故里

七年后,杨继盛的谏言终于得到了回报。严嵩失去了权力,也失去了嘉靖的信任。但杨继盛之死,还是为杀谏大臣埋下了伏笔,导致明末公官之路走向两个极端:要么谏死,要么沉默。这也使得有利于理清官场、安抚百姓、缓解社会阶级矛盾的盐官制度逐渐失效,导致社会矛盾日益突出,腐败日益严重,加速了明朝的衰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呼玛尔河口遭遇战:42名八旗兵... 原标题:呼玛尔河口遭遇战:42名八旗兵血战三百哥萨克,竟能重创敌军? 在第二次...
“蚩尤”是何物?为何黄帝当初一... 原标题:“蚩尤”是何物?为何黄帝当初一定要对他赶尽杀绝?有何瓜葛? 在中华文化...
实拍玉林16吨石棺出土,几千李... 原标题:实拍玉林16吨石棺出土,几千李氏族人过来祭拜 各位老表们大家好,近段时...
隋末窦抗被杨广猜忌;再见了表兄... 原标题:隋末窦抗被杨广猜忌;再见了表兄杨广,我要投奔表兄李渊去了哦 窦抗是隋朝...
隋文帝杨坚女儿襄国公主嫁给了谁... 原标题:隋文帝杨坚女儿襄国公主嫁给了谁?婚姻如何呢?子嗣情况如何? 隋文帝杨坚...
隋之仁寿宫;唐之九成宫;隋唐两... 原标题:隋之仁寿宫;唐之九成宫;隋唐两朝皇帝在此都有事发生 隋之仁寿宫;唐之九...
窦荣定孙子窦师伦,墓志参加李渊... 原标题:窦荣定孙子窦师伦,墓志参加李渊晋阳起兵,随李世民冲锋陷阵 窦师伦墓志出...
李多祚:唐朝辽阳郡王,镇守玄武... 原标题:李多祚:唐朝辽阳郡王,镇守玄武门三十年,参与两次玄武门之变 李多祚,爵...
揭秘:唐睿宗李旦有多少儿子?都... 原标题:揭秘:唐睿宗李旦有多少儿子?都是怎么死的?李隆基对兄弟如何 李旦是唐朝...
汉朝最终被三分天下,责任到底在... 原标题:汉朝最终被三分天下,责任到底在谁身上?刘邦刘彻恐怕难辞其咎! 嗨!大家...
1992年,大特务毛森回浙江省... 原标题:1992年,大特务毛森回浙江省亲,一辈子罪行累累,晚年病死美国 199...
张骞出使西域的终点:丝绸之路的... 原标题:张骞出使西域的终点:丝绸之路的开启 公元前138年,汉朝派遣张骞...
杨坚外甥窦庆,一郡太守死的有点... 原标题:杨坚外甥窦庆,一郡太守死的有点冤,竟然被盗贼所杀 窦庆是杨坚的外甥,杨...
曹操拿下荆州,获得了哪些人才?... 原标题:曹操拿下荆州,获得了哪些人才?除了徐庶还有谁? 在三国时期,荆州多俊才...
如果没有这位皇帝,清朝会早亡至... 原标题:如果没有这位皇帝,清朝会早亡至少100年,不是康熙,不是乾隆 如果没有...
她为康熙生下最长寿儿子,无宠活... 原标题:她为康熙生下最长寿儿子,无宠活到97岁,成为清朝后妃长寿之冠 1685...
雍正王朝:康熙为何当众评价胤禛... 原标题:雍正王朝:康熙为何当众评价胤禛一向以精明自诩?是在责怪他吗? 《雍正王...
隆裕皇后:新婚夜失宠,空守19... 原标题:隆裕皇后:新婚夜失宠,空守19年成太后,为何被骂作“大清罪人” 隆裕当...
乾隆问刘墉:大清一年生多少人、... 原标题:乾隆问刘墉:大清一年生多少人、死多少人?刘墉的回答有点绝 说起中国历史...
清朝时期的道台具体是什么官职,... 原标题:清朝时期的道台具体是什么官职,道台和知府哪个级别高权力大? 清朝的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