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三年(192),太师、相国,郿侯董卓死于其义子吕布之手,“士卒皆称万岁,百姓歌舞于道”,参与谋划诛杀董卓的汉献帝刘协、王允、吕布等人高兴了,听闻董卓之死的士卒百姓高兴了,可有一批人却并不高兴,那就是跟随董卓日久的部众们,当失去了董卓约束,以李傕、郭汜为首的边地武人们将会拿起屠刀,挥向轻视他们的王侯将相,给予东汉王朝毁灭般的打击。
一、文和乱武,群狼掌权
那个不是世家出身,敢行废立皇帝之事,迁都长安,火烧洛阳的董卓死了,“卓素充肥,脂流于地。守尸吏然火置卓脐中,光明达曙,如是积日”,作为董卓的部将,李傕等人因为失去了靠山而变得惶惶不安,过去他们屡行劫掠之事,似乎即将遭到清算,但可怕的是他们握着屠刀。
为了赶尽杀绝,王允、吕布等人并未放过董卓的族人,他们捣毁了董卓精心修建的郿坞,夷其三族,加上董卓的女婿牛辅也已身死,李傕等人无所依托,遂向王允请求赦免。可王允在诛杀完董卓后自以为是东汉王朝的救世主,变得居功自傲起来,并未把董卓的部众们放在眼里,由于没有及时处理这个隐患,王允将付出生命代价。
“今既不赦我曹,而欲解兵,今日解兵,明日当复为鱼肉矣”,虽然群狼无首,不过生命遭到威胁的他们迅速抱团起来,加上顶级谋士贾诩从中助力,凉州诸将十余万之众重新包围长安,在击败“叛徒”吕布后,李傕又杀死了王允等朝廷重臣,挟持汉献帝为自己加官进爵。
“打进长安比考进长安容易多了”,这个冷笑话早在东汉末年就出现了,谁都不会想到权倾天下的董卓竟死得如此简单,更没人想到李傕等人重新打进长安挟持汉献帝的速度如此之快,有了汉献帝这块金字招牌,李傕还提前实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不仅为自己加到了车骑将军、池阳侯,还为此前敌对的皇甫嵩、朱儁、袁绍、曹操等人加官进爵,关东诸侯们大多欣然接受。
二、狼狈为奸,众患不均
品尝到权力的美妙后,李傕行事逐渐放肆荒唐起来,放纵手下将卒掳掠关东、三辅地区,“攻剽城邑,人民饥困,二年间相啖食略尽”,期间还抓到了汉少帝刘辩的妃子唐姬,李傕想娶她为妻,不过被汉献帝阻止,李傕还因为侍御史裴茂释放了得罪自己的人要收捕杀死他,依然不被汉献帝允许。
此时的李傕还不敢过分忤逆汉献帝,但对老战友樊稠、郭汜就没再客气了,此前三人功劳最大,与三公合为六府,但实在三公之上,先从傕起,汜次之,稠次之,可时间一长这些狼狈为奸的军阀们不再团结,樊稠、郭汜不满李傕在自己之上,李傕亦提防忌惮二人,互相只等着一个借口。
引起凉州诸将内讧的导火索是马腾和韩遂,董卓在世时曾想用这二人抵抗关东诸将,韩遂、马腾于是投靠董卓,可董卓被杀后,韩遂、马腾遭到了李傕的忌惮,在马腾有私事求于李傕不被答应后,马腾一怒之下联系益州牧刘焉等人进攻长安,不过最终被李傕击败。
马腾闹腾过后被打发走了,不过李傕却觉得这是个削弱樊稠、郭汜等军阀的绝佳机会,于是在诓骗樊稠参加会议并杀了他,吞并其部曲,凉州诸将更加相互猜忌,后来李傕与郭汜反目,互相交战,安西将军杨定之前与李傕同为董卓部将,害怕自己步了樊稠后尘于是想联合郭汜劫走汉献帝,被李傕发现,原本还算团结的凉州诸将至此已经势同水火。
三、不知臧否,乱臣贼子
此时的李傕已经顾不上维持对天子该有的体面了,抢先一步将汉献帝囚禁起来,“上以前移宫人及侍臣,不得以谷米自随,入门有禁防,不得出市”,甚至当汉献帝低声下气向李傕请求食物时不被答应,最终只送来几具放了很久的牛肉牛骨,都已经臭到不能吃了。
且李傕也没打算放过郭汜,他认为驱逐自己的吕布劳苦功高,郭汜不过一盗马贼,若不是念其同为董卓部将又在攻打长安出了力,怎么可能许其高官厚禄。可自李傕掌权以来,所作所为比董卓更甚乱臣,就连他的部下都有很多弃他而去,久而久之李傕无法维系对东汉王朝的掌控,加上镇东将军张济从中斡旋,李傕决定放汉献帝东归。
可汉献帝的东归之路并不顺利,“诸将不能相率,上下乱,粮食尽”,为了效仿“挟天子以令诸侯”,郭汜也动起了歪脑筋,想将汉献帝掳走,但护送汉献帝的杨奉、董承等人并不同意,昔日团结在董卓帐中的诸将们再一次为了私欲争斗,李傕亦加入其中,最终汉献帝还是回到了已是废墟的洛阳。
早在初平三年(192),毛玠就建议曹操行“宜奉天子以令不臣,脩耕植,畜军资,”的霸王之业,眼见李傕放弃掌控汉献帝后又无力夺回,曹操得到董承的联络来到洛阳“救驾”,并迁都至许县。当然了,汉献帝也没打算放过李傕,建安二年(197),仆射裴茂奉命督三辅诸军讨伐李傕,夷其三族,“传傕首到许,有诏高悬之”。
权力使人的野心欲望膨胀,董卓受其害,李傕亦然,当发现自己入长安如进自家后院,杀公卿贵胄如宰羊割草,就算是天子皇帝也得受自己摆布,除了不敢立刻改朝换代,李傕算是把乱臣贼子是何做派表现得淋漓尽致,学董卓行事,自然落得与董卓同样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