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69年,明太祖朱元璋逐渐发现,他的得力将领常遇春最近行为有些异常。于是,他决定在御花园中设宴,邀请常遇春前来饮酒。在酒桌上,常遇春喝得微醺,终于忍不住向朱元璋诉起心中的委屈。他低声啜泣,抱怨起自己的夫人蓝玉的刁蛮任性,话音颤抖道:“几天前,陛下赐予微臣两名宫女,没想到如今却遭遇了蓝玉的报复。”
常遇春几日前得到了朱元璋的赏赐,其中包括宫内两名貌美的女子。常遇春对这两位女子十分满意,甚至在某个早晨上朝之前,便在她们的侍奉下看到其中一位女子雪白如霞的手掌,不由得赞叹:“真是一双美丽的手!”他说完便匆匆离开了,却未曾想到这短暂的赞美竟引来了灾难。几天后,常遇春突然收到蓝玉送来的一个锦盒。当他打开盒子时,眼前的景象令他心头一震——其中竟是两只被剁下来的手!这一切与朱元璋的赏赐不无关系,常遇春惊慌失措,立即派人去查找那两位女子,却发现她们早已不知所踪。经过一番搜索,依然未能找到她们,常遇春心中满是焦虑与恐惧。
在经历了数日的情绪低落后,常遇春终于忍受不住与妻子的激烈争吵。接着,朱元璋注意到常遇春情绪的不对劲,于是安排他来御花园小酌。常遇春刚刚开口诉苦,朱元璋便勃然大怒,指示内侍交待几句,随后与常遇春一同继续饮酒,席间气氛微妙。时间不知过了多久,内侍端来一盆热气腾腾的肉汤,朱元璋面带微笑说道:“爱卿,这可是妒妇汤,趁热多喝些。”常遇春心中暗自感到一丝不安,却也无从反驳。
不久后,常遇春离开宫中回府,发现身边的官员纷纷带着包裹。常遇春询问他们,却无人能作答。当他回到府中,却惊讶地发现夫人蓝玉已不见踪影。经过探问才得知,原来是朱元璋派人将蓝玉带入了皇宫。常遇春心中一紧,瞬间想起了朱元璋之前的话:“爱卿,这是妒妇汤,尽量多喝几碗。”这一瞬间,他内心的恐惧渐渐加深。
常遇春从小便练武,体格强健,凭借着一身武艺,早年便被草寇刘聚看中,逐渐成为其心腹。然而,常遇春很快察觉到刘聚并无志向做大事,刘聚不但未能安抚百姓,反而贼寇成性,四处抢掠。就在这时,常遇春遇到了有志之士朱元璋,心中决定投奔他,并舍弃刘聚。常遇春忠心耿耿地对朱元璋发誓:“我愿为将军披荆斩棘,誓死追随!”朱元璋看到常遇春的眼神坚毅,便收下了他,从此常遇春在朱元璋的军中屡立战功,迅速崭露头角。
然而,朱元璋也发现了常遇春的短板——虽然他在战场上英勇无比,但作为将领,缺乏应有的谋略。朱元璋和徐达等人不断教诲他,强调“勇力”与“谋略”并重。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常遇春逐渐成长为一位智勇双全的将领。凭借着出色的能力,他帮助朱元璋剿灭了康茂才、陈友谅、张士诚等敌人,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
然而,命运的捉弄并未停歇。某日,朱元璋赠与常遇春两名宫女,而常遇春对她们却并无兴趣,迟迟未让她们侍寝。原因是,他的夫人蓝玉虽然刁蛮,但足够坚韧和勇敢,令他不敢轻易对外人有任何不轨之心。某日,在上朝前,两名宫女前来为常遇春梳洗,常遇春无意中赞了其中一位女子的纤纤玉手。没想到这简单的一句夸奖竟然引发了灾难,结果致使常遇春与妻子的关系愈加紧张。
最终,常遇春的忠诚与智慧虽为朱元璋所重视,但他仍然在一次征战中不幸病逝。常遇春的一生,为了追随朱元璋,几经艰险,屡立战功,直到最后死于征途。朱元璋深知常遇春的忠诚与贡献,死后不仅加封他为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太保、太中大夫,还追封其为开平王,谥号忠武,给予他极高的荣誉,使其成为太庙中为数不多的功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