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长寿的皇帝,很多人首先会想到清朝的乾隆皇帝,他活到了89岁。毕竟在古代,皇帝虽然地位尊贵,但也有着极高的生命风险。许多皇帝因政治斗争、疾病或意外早早去世,四五十岁就成了高寿。甚至有些年轻皇帝,可能连三十岁都不到就死于非命。虽然有少数皇帝活过八十岁,但这样的例子非常稀少,用手指就能数得出来。
然而,还有一位皇帝,活得更令人震惊,他活到了103岁,并且活得比自己的儿子们都久,甚至孙辈也难以撑过他。他就是南越的武王赵佗。赵佗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提起他的历史,更让人惊讶的不是他通过战争征服天下,而是他凭借着令人难以置信的长寿和稳重的治国理政,赢得了天下。 赵佗并没有显赫的家世,出生普通,年轻时为了谋生加入了军队。虽然他在军队中并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战绩,但他踏实稳重,一步步晋升。从军表现中规中矩,既不是最耀眼的明星,也不是毫无建树的平庸之辈。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完成了统一六国的伟业,自封为始皇帝,自认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统一六国后,秦始皇将目光投向了南方的岭南地区,这一地区今天涵盖了海南、广东、香港、澳门、广西和贵州,地域辽阔且地形复杂。秦始皇深知岭南的重要性,决定将其纳入版图,因此他在公元前219年发起了南征百越的战争。 赵佗正是在这场战争中展现了自己的才能,并且这一战为他后来的称王立国埋下了伏笔。百越之地山地纵横,河流密布,地形极为复杂,气候炎热潮湿,且毒虫繁多,素有易守难攻的名声。秦始皇深知岭南的复杂,派出了约50万大军,分为五路进攻,试图攻占此地。屠睢担任主将,赵佗则是副将,负责率军征讨岭南。 五路大军中,只有第一路成功攻下了东瓯和闽越,并设立了闽中郡。而其他四路则遭遇了顽强的抵抗。百越土著熟悉地形,善于利用山林和野兽,还会利用毒虫来对抗秦军,这让秦军屡战屡败,士气低迷。 公元前218年,屠睢主将屡次失利,心理变得扭曲,开始滥杀无辜,最终被百越百姓毒死。失去主将后,秦军陷入混乱,赵佗临危受命,暂时停下进攻,局势陷入了持久的对峙状态。战争中,秦军50万大军损失惨重,伤亡高达30万,仅剩下20万士兵。而百越方面的5万兵力,也损失过半,仅剩下不到6千。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再次派出10万大军与剩余的20万部队合力,再次发动进攻。赵佗在此战中依旧担任副将,最终攻占了西瓯,打败了雒越,彻底控制了岭南。 随后,秦始皇在番禺设立了南海郡,任命任嚣为郡尉,赵佗则被任命为龙川县的县令。赵佗上任后进行了一系列大规模的建设,修建了城墙,开垦了荒地,建立了新的城邦。同时,他积极推动岭南与中原文化的融合,鼓励士兵娶当地女子,促进了人口的繁衍。他还请求朝廷派遣中原居民迁居到岭南,将中原的先进文化和技术带到这里。 公元前210年,百越再次爆发起义,赵佗带兵镇压,成功平定了叛乱。在赵佗的治理下,龙川县逐渐繁荣,百越民众逐渐归顺。 同年,秦始皇去世,胡亥即位后实行暴政,民间爆发大规模的反抗。南方的南海郡尉任嚣临终时将赵佗推荐为继任者,并且暗示赵佗可以自立门户,以保护岭南的安宁。 赵佗继任后,采取了严格的防御措施,封锁了重要的关隘,切断了来自江西和湖南的道路,并建立了多条防线。他还清除了秦朝时期的旧官员,换上了自己信任的人,牢牢掌控了地方政权。 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次年,赵佗趁机起兵,占领了桂林郡和象郡,在当地民众的支持下,以番禺为都城,宣布自立为南越武王。 然而,这一举动并没有得到汉高祖刘邦的承认。公元前202年,刘邦将吴芮封为长沙王,并将南海、桂林、象郡三地划归其管辖,试图夺取赵佗的领土。赵佗坚决反对,双方展开了僵持。 公元前196年,刘邦派遣使者陆贾前往南越劝说赵佗归顺,向赵佗展示了汉朝的强大实力。赵佗经过权衡后,接受了汉朝给与的南越王印绶,成为汉朝的附属国,并维持名义上的臣属关系,同时双方之间保持频繁的交流。在和平时期,中原的先进文化、铁器和技术大量传入南越,赵佗趁机大力发展南越的经济和文化,推动岭南的现代化。南越逐渐摆脱了蛮夷之名,发展出了文字、城市以及先进的技艺,百姓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赵佗的声望也日益增高。 然而,汉朝与南越的关系并未持续太久。公元前195年,刘邦去世,吕后掌权后颁布禁令,禁止向南越出售铁器,致使两国关系迅速恶化。吕后更派兵进攻南越,但由于岭南地形复杂,气候恶劣,汉军受到了很大的困扰,士兵病倒,未能攻破南越。 赵佗愤怒之下宣布脱离汉朝,自称南越武帝,甚至开始进攻汉朝的长沙国。吕后去世后,赵佗加强了南越的防御,公开与汉朝对立。 汉文帝继位后,为修复与南越的关系,先后修缮了赵佗的祖坟,并派陆贾再次劝降赵佗。赵佗察觉汉朝的诚意后表面上臣服,但实际上依旧自居为帝。 随着时间推移,赵佗逐渐将权力交给了才华出众的太子赵仲始。尽管赵仲始非常有能力,但他未能活过赵佗,健康逐渐衰退,最终未能继位。 赵佗则活得异常健康,直到公元前137年,他享年103岁逝世。他的儿子们纷纷早逝,最终由孙子赵胡继承王位。但赵胡年事已高,健康不好,在位16年后去世,王位再度传给了另一位后代。 赵佗被认为是岭南历史上最重要的开拓者之一。尽管他在秦朝灭亡后自立为王,但这一举动更多是对秦二世暴政的回应,赵佗更关心的是如何治理好南越。他为百越人民带来了文明和先进技术,使岭南逐渐脱离了蛮荒的状态,走向繁荣。毛泽东曾评价赵佗是南下干部第一人,对其历史地位给予了高度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