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的世界局势里,中美之间的竞争已经成为主要的主题,两国之间的对抗越来越激烈,战略上的缓和空间也越来越小。东方这片古老的文明大国与西方的超级强国,到底谁能在这场较量中取胜,全世界都在观望与猜测。而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最后笑到最后的那一方,会是中国。
美国应对竞争对手,一直有一套惯用的“老手段”:先搞经济制裁,再进行政治孤立,用这些“软刀子”试探对方的底线。如果效果不佳,就会考虑动用军事手段。可如今,这两招对中国都不起作用,反而让美国自己受到反噬。至于开战,美国如今根本没有那个胆量,而中国也完全有能力让战争根本打不起来。
国家之间的战争,比拼的是综合实力。哪一方能在初期打出胜仗,并不能说明什么,关键在于能否在长期的“拉锯战”中不落下风。只有那样,才能迎来最终的胜利。而在这方面,最重要的支撑力量就是强大的制造业体系,能够源源不断地为长期战争提供物资支持。但美国的本土制造业早已衰败不堪。
里根时代推行的自由主义“新经济政策”,虽然解决了当时美国面临的经济难题,却也为后来的“去工业化”埋下了隐患。此后的历任总统并没有及时调整方向,反而让美国在这条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如今,川普口口声声想要让美国制造业复兴,不过是空谈罢了。
美国的经济体量虽然位居世界第一,但仔细看,其实主要依赖金融业和消费业来支撑。连美国自认为能“卡中国脖子”的高科技产业,现在在不少领域也被中国企业赶超。第三产业虽然体量庞大,但在战争中作用有限,因此美国根本不敢轻易挑起对中国的“热战”。
有人可能会问,要是有一天美国真的失去理智,一意孤行挑起冲突,该怎么办?其实,即便真到了那一步,中国也有办法让战争打不起来。比如,中国可以通过稀土出口禁令掐住美国军工的“命脉”,再加上海上航母舰队的战略部署,美军即使想打,也无从下手。
打仗离不开武器装备,而制造军械所需的重要原料之一就是稀土。稀土资源恰好是我国的优势领域,掌握在我们手中。一旦我国发布稀土禁令,美国的军工企业将受到严重打击——从战机、枪械到坦克后视镜、军用无人机,生产线都可能被迫停摆。没有武器可用,美国还怎么打仗?
即便美军咬牙动用库存武器硬拼,我国也有强大的海空侦察体系予以应对。中美两国相隔整个太平洋,若真爆发冲突,战斗必然从海空打起。前不久美国侦察机坠毁的事件,就说明他们面对我国的电子干扰毫无对策。
一旦美军有任何进攻迹象,我国的海空部队能够第一时间捕捉信号,迅速实施电子干扰,阻击美方空军。同时,我国的双航母舰队也可封锁海上要道,让美军行动受限。这样一来,中国完全可以高枕无忧。事实上,中美之间打与不打的主动权,掌握在我们手中。
如今的博弈形势,美国方面其实心里清楚,但他们既放不下“世界老大”的架子,也难以承认中国的崛起,更无法主动求和。未来中美关系将走向何方,仍然充满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