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前,他亲手抄收日本投降电报
迪丽瓦拉
2025-09-28 08:05:20
0

95岁新四军报务员万众一讲述抗战故事

80年前,他亲手抄收日本投降电报

万众一手捧与李先念合影照。(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陈少哲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曹雯 孟静 陈少哲

通讯员 胡文慧 刘玲莉 张胜红

2021年深秋,红安县李先念故居。一位佩戴“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的老者,在李先念画像前深深鞠躬,痛哭失声:“我是万众一,来看看老首长!”

他,是新四军老战士、报务员万众一。生于贫苦,幼年失怙。1939年,李先念率部游击,曾借住其家。革命星火,点燃少年赤心。

今年7月,山城重庆。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踏进万众一的家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中国共产党万岁”——门楣上墨迹如新的春联,字字千钧,赤心昭然。

客厅内,这位95岁的老人昂首高唱抗日儿童团战歌:“冲冲冲,大家来向前冲,怕什么,飞机炸、大炮轰……”歌声激越,瞬间穿越烽火。

1939年,年仅9岁的万众一加入抗日儿童团,后又加入新四军;15岁时,他已是一名报务员。抗日的电波、日本投降的电报、解放的号令,曾在他指尖穿梭于硝烟之中。

目睹日军暴行,

9岁加入抗日儿童团

1930年,万众一出生在湖北应城一个贫苦农家。由于是家中最小的儿子,按当地习惯,乡邻都叫他“小毛”。

父亲早逝,全家生计的重担便压在母亲和大哥肩上。小小年纪,万小毛便开始为别人家放牛。

1938年,武汉沦陷。日寇的铁蹄踏进村庄,万小毛目睹了日本鬼子“扫荡”的暴行:抢走牲畜粮食、掳掠妇女,连他家赖以生存的耕牛也未能幸免。

“小鬼子杀光、烧光、抢光,坏透了!”国仇家恨深深烙印在少年心中。

第二年,年仅9岁的万小毛加入了抗日儿童团。“那时我个头小,才一米二出头。”老人回忆道,“常在村口大树下站岗,或在山坡放牛作掩护,为游击队打探、传递重要情报。一封‘鸡毛信’,就是一份胜利的希望。”

在那烽火岁月里,无数像他一样的孩子集结在儿童团的旗帜下。他们不仅学习、劳动,更肩负着宣传抗日、侦察敌情、捉拿汉奸、站岗送信等重任。

虽年纪尚幼,但组织的教导早已刻入骨髓。万小毛和伙伴们始终铭记着铁一般的“五不”规约:不上日军当、不念日军书、不对日军说实话、不替日军干事、不当亡国奴!

“想要从我们口中套出小学位置、干部姓名或武器藏处?难于登天!”他目光坚定地说。

烽火硝烟中,嘹亮的抗日歌谣是孩子们的精神支柱。时至今日,那熟悉的旋律仍常在老人耳畔回响。忆及往昔,他不禁低声吟唱起来:“东洋鬼子的大炮,打进了我们的家。打死了爸爸,又枪杀了我亲爱的妈妈。哭啼有什么用处,参加抗日军,打走了鬼子才是我们儿童的光荣!”歌声里,饱含着血泪国仇,更激荡着不屈的斗志与必胜的信念。

李先念给他取名,

寓意“万众一心为人民”

客厅中央,一张泛黄的黑白照片,将当年的烽火岁月定格在相框里。

照片上,高大威武的李先念身旁,少年万众一身着宽大的军装,英气勃发。

80年风云际会,风霜染白了曾经少年的双鬓。眼前的老人,听力差一点,但眼神清亮,声音洪亮,回忆往事依然精神矍铄。

“这是我15岁时,在宣化店和李先念同志的合影。”布满岁月刻痕的手轻抚相框,老人声音微颤,“这照片背后啊,还藏着个故事呢。”

按其家乡旧俗,男子成婚方取大名。因此,投身革命前,他只有小名。

1939年,李先念率部在鄂游击,借住在万小毛家里。看到眼前的孩子机灵伶俐,尚无大名,李先念欣然提笔:“就叫‘万众一’!”——取“万众一心干革命”之意。

见李先念十分随和,万母随即央求:“听说你们共产党为穷人办事,穷人家的孩子上学不要钱,能管饱肚子,你把我娃带出去。”从此,李先念将他带在身边,边识字,边做些勤务工作。

1944年,万众一被选送到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学习收发电报,自此与电波结下毕生之缘。

“报务最磨性子。”几张毛边纸、一支小铅笔、一块小木板,便是全部工具。一有空,他便坐下练习抄报,听辨、拍发、抄收……手指磨出血泡与硬茧,也练就了扎实功底。

时至今日,那急促的“嘀嗒”声,以及其中蕴含的数字、字母的密码,他仍清晰记得。指尖发电报磨出的老茧,依然清晰可见。

“日子虽苦,却没人叫苦。”老人回忆道,“报务员虽不上前线,却在无形战场架起情报桥梁,支撑着每一次战斗。肩头重担,不言而喻!”

“这名字,跟随我一生。我当时年纪小,不懂这名字的分量。”老人顿了顿,声调深沉,“后来才明白,‘万众一’就是万众一心为人民!它早已刻进骨血里。”

收到日本投降电报,

整个司令部都沸腾了

“日本投降了!”1945年8月15日,年轻的报务员万众一收到从延安发来的电报,亲口念出这句石破天惊的电文。

“当时是我亲手收到电报,整个司令部的人都沸腾了!这一刻,我们等得太久了!”时隔多年,回忆那个振奋人心的时刻,老人眼中依然泛起泪光,声音微微颤抖。

万众一一刻也不敢耽搁,和电报科同事一起翻译好电报内容,立即从大悟起身前往宣化店,送给当时在宣化店的李先念,“我要在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报告给首长!”

接过电报,李先念反复凝视每一个字后,眉头舒展,眼中交织着胜利的欣慰与不易的感慨。

“立刻通知下去,召开紧急会议!”胜利的喜悦迅速转化为行动的力量,他迫不及待地开始部署下一阶段工作。

捷报所至,群情鼎沸。宣化店的同志们闻讯,将这位带来胜利消息的年轻报务员团团围住。那场景,深深烙印在万众一的记忆里,至今鲜活如昨。

“战争极其残酷,胜利浸满血泪。生在和平年代的人们,定要懂得珍惜!”他语气沉重。

中原突围、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西藏……一个个硝烟战场,万众一都担任电报收发工作,并在淮海战役中荣立三等功。

转业投身地方建设后,万众一先后任职于重庆市电信局、市针织公司等部门。

2021年深秋,91岁高龄的新四军老战士万众一,踏上了魂牵梦萦的荆楚故土。怀着最深切的缅怀,万众一专程前往红安,拜谒李先念故居。凝视着旧居院落,抚摸着李先念亲手制作的桌椅、木梯……老人情难自已,泪水无声滑落。“今日幸福,是先辈用血汗和生命换来的,永世不忘。”老人低语。

采访结束时,窗外的阳光正暖。万众一目光炯炯,话语铿锵:“现在,祖国更加强盛了,社会更加稳定了,人民生活也更加美好了,你们年轻人要把接力棒接好、接稳……”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三... 在三国时期,曹操和刘备曾有一次著名的“青梅煮酒论英雄”谈话。谈到荆州牧刘表时,刘备赞扬他说:“刘表人...
论语|三月不知肉味:音乐里的春... 在历史的长卷中,孔子“三月不知肉味”的故事,如同一颗被音乐点亮的星辰,镶嵌在春秋的时空里,带着对极致...
求是专访 | 如何讲好抗战故事... 求是专访 | 如何讲好抗战故事、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求是专访 如何讲好抗战故事、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80年前的今天,日本投降了! 80年前的今天, 日本投降了! “日本投降矣!” 短短五个字让多少人热泪盈眶 80年前的今天 19...
原创 三... 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历史记载中存在着八支声名显赫的超级部队。这些部队的战力在当时无人能敌,虽然有些仅...
转:走进历史现场:正义审判——... 《正义审判——新中国审判日本战犯史实特展》由辽宁省委宣传部、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中共沈阳市委宣传...
转:新展预告丨正义审判——新中... 8.15 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 日本无条件投降 1945.8.15-2025.8.15 2025...
毛泽东的会计实践 红色财金新书... 8月15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立信会计出版社在上海书展举办“精打...
唐代诗人窦痒的十首古诗,时人莫... 窦庠,字胄卿,平陵人 。唐代诗人,曾任登州刺史。 窦叔向之子,家中还有四位兄弟:窦常、窦牟、窦群、窦...
原创 八... 大家好,我是「鉴古知今阁」阁主!千年历史烟云总在时光中留下斑驳印记,你是否常被史书里的宏大叙事吸引,...
原创 五... 五代十国:数大镇竟然已归梁,康怀贞筑垒围潞州 此外,尚有河北著名数大镇,唐季尝称雄割据,不奉朝命,...
原创 如... 自古帝王昇天,开国功臣便如一颗颗悬在他们头上的利剑。对于那些能够威胁到皇权的开国功臣,杀之并非罕见之...
原创 原... 公元263年,邓艾和钟会这两位名将率领军队发起了对蜀汉的攻势。钟会所负责的东路军是这次行动中的主力部...
原创 东... 曹魏政权并未出现外戚和宦官干政的现象,背后的原因其实并不复杂,主要可以归结为两个因素。 首先,魏国...
原创 长... 战国末期,秦国欲统一天下,但赵国始终是秦国最大的障碍。为了打破这一困局,秦国屡次发动大规模战争,企图...
原创 原... 蜀国曾拥有一支极为精锐的部队,名为“白毦兵”,其士兵无一不是身怀绝技,能够以一敌十,结阵时数万人也无...
齐桓公的最后岁月:从春秋霸主到... 公元前 643 年的深秋,临淄城的齐桓公宫殿里弥漫着诡异的寂静。曾经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主姜小白,...
原创 清... 前言 雍正皇帝累死累活干了13年,国库才攒下5000多万两白银。而八国联军一张口,就敢问清政府要4...
原创 原... 太平公主,这位广为人知的历史人物,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女儿,身为唐中宗李显和唐睿宗李旦的妹妹,更是...
原创 从... 咱今天唠唠战国时期赵国那场超有影响力的 “胡服骑射” 变革。这事儿啊,可不光是换身衣服这么简单,它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