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迹古中国2》:认识中华文化,从一件文物一个遗址开始
迪丽瓦拉
2025-09-28 15:32:45
0

8 月 15 日,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前总编翟德芳先生的访古新作《寻迹古中国2》在上海书展首发。在上海图书馆东馆,翟德芳与上海三联书店首席编辑匡志宏一起以“寻迹古中国——一名考古老学生眼中的中华文明史迹”为主题,带着在各地寻访古迹的亲身经历,分享书本之外的发现与感动。

近年来逛博物馆成为热潮,上海博物馆即将闭幕的“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成为现象级的大展。今年春节后,翟德芳开车进行了一次长三角访古之旅,终点就是到上海看这一展览。

翟德芳年轻时读过一本关于图坦卡蒙的小说,对古埃及文明向往已久,却一直没去过埃及。此次看过上博的展览之后,他触动很大,“古王国时代的雕像,我终于看到了。” 从展览中引发的 “草鞋真伪之争” 切入,翟德芳深刻批驳了“西方伪史论”。

讲座现场

“考古是一个科学性很强的工作,不是某个人凭着拍脑袋就能拍出一个新的文化。在考古学的发展和对考古发现的研究当中,讨论、质疑都是正常现象,但我们需要的是理性地质疑,而不是粗暴地否定。” 翟德芳认为,在充分掌握了考古学的资料、实事求是、进行严密论证的基础上,质疑才有价值,“在对一个东西没有认识的情况下,看一眼就说它‘一眼假’,不是一个理性的质疑态度,对于兢兢业业的考古学家们来说也不公平。”

“文物考古行当有句俗话叫‘干千年,湿万年’,干旱的气候条件下,一般的文物可保存千年,泡在水里可能保存的时间更长。和埃及草鞋相似的情况在国内并不少见。” 翟德芳举例,“新疆发现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出土后也和新的一样,其实已经有接近一千六七百年的历史。新疆小河墓地距今3400多年,出土的木器保存得很完整,里头还发现了一个草编篓子,很完整地保留下来了。”

针对“西方文明伪造论”,他从历史逻辑与考古实践双重角度反驳:近300年来欧洲战乱不断,各国考古学家不可能合谋伪造文明;中国考古学奠基人夏鼐先生曾研究埃及考古,中国学者亦参与埃及神庙发掘,这些事实均印证了西方古文明的真实性。“中华文明的伟大无需踩低其他文明,这种‘伪史论’若成主流,将是中国人的耻辱,也会阻碍国际学术交流。”

《寻迹古中国2》

在谈及 “中国” 概念的演变时,翟德芳指出,“中国”的内涵与外延是不断丰富扩大的。最早“宅兹中国”中的“中国”仅指洛阳地区,后逐步扩展为中原地区,传统上认为与“中”相对的四夷,文化很不发达,其实,“四夷”是就统治程度的深厚和薄弱而言的,考古发现四夷有和中原相似的文化基因,如山东苏埠屯(东夷)出土的青铜钺,就跟殷墟妇好墓的钺差不多,山西、河北、内蒙(北狄)也发现了不少商代青铜器。它们与中原“相互影响、相互进步、相互成就,最终成就了我们现代意义上的中国”。

嘉宾们还讨论了质疑夏商周文明的“中国伪史论”。翟德芳指出,如果依据欧洲或者国际学术界的定义,要出现了文字、冶金术、城市才算有文明。中国夏朝的文字遗迹太少,但二里头、陶寺、石峁、红山、良渚等遗址,已经显示出现了宗教、城市和大型工程,中国据此提出了文明的中国定义。按照这个定义,尽管没有发现文字,也可判定为有了文明。

讲座中,翟德芳还分享了实地探访遗址的感悟。他以秦始皇帝陵铜车马、长平之战等遗址为例,指出史书某些记载需结合考古现场重新审视。他建议公众参观博物馆与遗址时应提前准备,结合历史背景解读文物,关注展览前言以把握核心主旨,将文物与已有知识关联,才能真正理解历史内涵,“看遗址博物馆能结合当地环境,更全面深入地了解考古发现,这比仅看综合博物馆的通史陈列更有收获。”

谈及未来访古计划,翟德芳透露,他已完成华北、山东、陕晋豫及长三角部分地区的探访,接下来将陆续介绍浙江上山文化、良渚、河姆渡及上海松泽、广富林等遗址,他计划逐步覆盖中南、南方、西南、西北地区,完整呈现中国重要古代遗址与考古发现。

当被问道,如何用一句话启发普通人开始访古之旅,翟德芳想了想,说:“认识中华文化,从一件文物一个遗址开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被... 唐玄宗与杨玉环:一见倾心的爱情故事 提起唐玄宗与杨玉环的爱情,几乎每个人都会心生向往。作为一位拥有...
张元济缘何被近代四大藏书楼之皕... 皕宋楼藏本——南宋刊本《周礼》 晚清浙江归安皕宋楼藏书驰名遐迩,与聊城杨氏海源阁、常熟瞿氏铁琴铜剑...
戴建业:东海西海,心同理同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何文涛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畅 8月16日,在别开生面的风趣开场中,广...
苏辙:温润醇厚的文坛贤才与 “...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他是北宋著...
原创 美... 普京只身前往位于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基埃尔门多夫·理查森联合基地,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晤。 这是美...
原创 还... 谈及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官员,许多人第一时间可能会联想到包拯,即“包青天”。然而,真正的历史包拯与民间传...
原创 雍... 导语:在描写清朝宫廷秘事的诸多小说中,雍正一朝的故事无疑是最具神秘色彩的。雍正帝深谙权谋之术,在位期...
原创 秦... 《过秦论》是汉代贾谊的政论文章,其中有一句广为人知的话:“秦国奋六世之余烈。”这句话提到的“六世”指...
原创 吕... 在《三国演义》中,吕布无疑是被誉为三国第一猛将。尤其是那场著名的“三英战吕布”,以及他在与曹魏六大将...
原创 三...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忠诚的武将为国捐躯,他们的英雄事迹至今流传。正如那句诗所言:“青山处处埋忠骨,何...
跟着大师去游学:百年爱情的典范... 作者:方悦君(省级报刊‘品格少年报’指导专家、行动的声音读书会宣传负责人) 2025年8月16日,...
原创 诸... 在三国时期,蜀汉的建立和壮大离不开诸葛亮的巨大贡献。若要论及功劳最大的历史人物,毫无疑问,诸葛亮的地...
原创 宋... 说真的,我之前看宋朝史料的时候,突然发现个特有意思的事儿 —— 那时候居然就有跟现在差不多的 “共享...
原创 曹... 在三国时期,曹魏的曹操因其深不可测的心机和多变的性格,被誉为“奸雄”。这一称号的获得,既源自他反复无...
他们是镇嵩军中的土匪兄弟,晚年... 文|云初 编辑|云初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前言·】——》...
原创 赵... (16)做皇帝的代价 刘承佑的愚蠢决策,最终导致了整个后汉的覆灭。在一时的愤怒和昏头的冲动下,他杀...
俄罗斯人视角解释:为什么中国几... 这个话题挺有意思的,从俄罗斯人的角度来看,中国离西伯利亚那么近,却从来没真正拿下这片地,而俄罗斯人从...
萧后入宫惑唐主,李靖扫北灭突厥... 唐朝那些事儿连载26 却说唐太宗李世民接到李靖大破突厥的捷报,立刻下了一道圣旨,让李靖把俘虏的隋朝萧...
原创 公... 公元1年,既是公历的开端,也标志着我们现代纪年法的起点。在这一年,九岁的汉平帝登上了帝位,太后王政君...
原创 康... 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有两个重要的政治中心,一个是位于北京的紫禁城,另一个便是承德的避暑山庄。这座避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