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畴、祖大寿降清后爵位都不高,为何孔有德等一上来就封王?
迪丽瓦拉
2025-09-28 15:32:51
0

文|云初

编辑|云初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前言·】——》

直接切入问题:洪承畴、祖大寿免不了封号卑微,但孔有德却成了王,这背后藏着怎样的权力博弈与现实算计?揭开谜底,先从明末清初的局势说起,走进第一幕…

乱世降臣的不同命运

开局就要看中国历史上对降臣的惯例。明朝长期秉持“非皇族不能封王”的规矩,哪怕战功显赫,如徐达、常遇春,生前只封国公;擅长,死后追赠王爵。南明临危,打破禁令封了几位异姓王,但大多是破格之举,降臣资格仍处尴尬位置。

洪承畴战败之后投降。虽其兵败令人惋惜,后又献计多端,化解满汉矛盾,推进清廷汉化,被清廷起用授职,却只得太子太保、大学士,临终仅封轻车都尉世袭爵位维基百科。当时清廷对他的礼遇已属开恩——文臣出身的降臣通常只得低等爵位。

祖大寿坚守三月,粮尽而降。虽有武功,对清廷贡献不小,但并未获封王爵。清廷更看重的是刚投降的作用与现实利害关系,而非过去的“忠义”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孔有德为何一跃成为王者?

论投降时机与价值:孔有德早于洪、祖二人投降。他曾发动吴桥兵变,反转态度后投靠后金,说明他在乱局中极具能动性与实用价值。更关键,他带来了一支明朝精锐火器部队,恰是后金所缺,这一贡献如“关键零件”出现,价值远超后期投降者。

从清廷角度来看,封王行为是重磅激励。孔有德、耿仲明和尚可喜,三人皆率部投靠、贡献明显。封王不仅是奖励,更是展示后金/清初霸道与整合汉人力量的政治信号。

简单讲:洪承畴是文臣、晚降,虽然有战略眼光,但没有直接改变战局的“立竿见影”的战力;祖大寿虽勇猛,但时机与贡献不及孔;孔有德刚降就成为清军火力支柱,又早又鲜明,清廷惜才才封王。

封王背后的政治算计

清初对汉臣的安排,看似封赏,实则是一次试探。孔有德封王,不是因他忠诚,而是清廷急需“外来合法性”。

当时后金刚破山海关,还没真正稳住中原。江南未下,山东不稳,东北更像后方仓库。满洲八旗兵虽凶悍,却水土不服、兵力有限,不足以长期征服人口密集的汉地。

这时候,孔有德的身份就变得“特殊”。他原是登州守将,自起兵归顺以来,不仅自身有兵,还有战船与火器。比起满洲骑兵,他的“海陆火力”更像一支流动堡垒。

清廷不是没算过风险。封王就意味着给了权力,也给了借口。孔有德要是反悔,转身倒戈,麻烦可不小。但此时清廷更担心的是山东失控。得让孔有德“背书”,做个榜样。

封他为“恭顺王”,名头不大,却意义明确:不是血缘,是因军功,能打能稳地盘,就能上位。这种政治表态,清廷不会随便送给别人。对清廷来说,这不是投名状,而是拉拢更多“有兵有地”的地方势力。

而洪承畴呢?他是文人,不带兵,失去了直接价值。他能写折子,出主意,但不能镇住一省之地。他的作用在后,非前线。他降得晚,局势已变,清廷不再需要急封王来稳局,自然不会再有封王待遇。

祖大寿情况也类似。他虽有军队,但兵败被俘,主动性差了些。清廷虽用他,但不放心。他虽也屡有战功,却更像个“工具人”角色。没地盘、没兵权,谈不上实际威胁,自然也没有被拉拢的必要。

看似同是投降,实则一人是“关键拼图”,两人是“补丁”。清廷封王不是奖赏忠诚,而是押注未来。只要能立稳中原,王位不是问题。但得值这个价,能换来稳定与扩张才行。

第四章:战火下的结局与沉重背影

孔有德并没有因封王而安逸。他知道自己的位置,清廷也知道。封王只是手段,压制与警告才是常态。

他被安置在山东,却不断被调遣。辽东、江南、广东,他始终在征战,没有喘息的空间。清廷怕他独大,也怕他闲着。他走到哪里,满洲兵便紧随其后,不让他有第二心。

最后一战在广州。他被围,被困,被断粮。清廷援兵姗姗来迟,甚至传出“故意让他拖死”的传言。他没等来支援,却等到了全面崩溃。兵败之际,他选择自尽,全家殉国。他这一生,从明将到清王,最后却死得极冷。

洪承畴没有战死。他活得久,却不安宁。他为清廷出力,推行剃发、安抚士人,却始终是“叛徒”角色。史书里他被称“卖国文臣”,朝廷虽器重,却始终未封王。他的权谋被用尽,人却成了风中的草。他死后,得了一个轻车都尉,远不及孔有德的恭顺王风光。

祖大寿晚年也沉寂。他虽未受重用,也未被杀,却一直处在边缘。他早年曾是关宁铁骑的猛将,却在清廷体制下被逐渐架空。没有独立兵权,没有官位实权,一生收尾平淡无声。

三人不同,命运背后皆是制度的选择。孔有德封王,是政治的妥协;洪承畴失宠,是体制的惯性;祖大寿被边缘,是利益的再分配。

清初不是崇尚忠诚的年代,是讲求效率与现实的时刻。封王不是荣耀,是手段;降清不是背叛,是赌局。赌赢了,活着风光一阵;赌输了,死得悄无声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他... 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一生可以说是充满传奇,他的子孙们也个个英才出众,堪称人中龙凤。然而,正是因为这些...
原创 三... 事实上,虽然魏延被认为是蜀汉五虎将中排名第一的人物,但如果我们深入分析他的武功,实际上他很难排进三国...
原创 项... 宋朝的才女李清照一生经历了许多波折。虽然她只是一个女子,但她却有着与男子同样的雄心壮志。她渴望自己的...
原创 朱... 1941年7月,斯大林的办公室内,朱可夫与斯大林因一件小事发生了激烈争吵。当时正值苏德战争最紧张的阶...
原创 张... 张郃在三国演义中的表现,常常引发网友们的讨论与争议。有的人认为张郃的武功并不突出,因为他只能在马超和...
原创 秦... 秦始皇被誉为千古一帝,他在位的第一天就开始着手修建自己的陵墓。这座陵墓历时39年才最终完工,规模宏大...
原创 隋... 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短暂却统一的大一统王朝,虽然存在时间不长,但涌现了许多杰出的将领。隋朝四位入选武庙...
原创 中... 中国历史上,每个大一统王朝的建立,都伴随着无数的挑战和艰难。作为历史作家,我深知这些帝王们为了统一天...
原创 原... 中华文明悠久而辉煌,几千年的历史为世界文明增添了璀璨的一页,许多历史传说也深深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开天...
原创 历... 这类战争其实并不少见,古代的战斗我们就不谈了,今天我们说一场发生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伟大战役。 这场战...
原创 三... 众所周知,三国时期涌现了许多名将,其中既有令人惊叹的高手,如吕布,也有能力一般甚至略显拙劣的将领,如...
原创 刘...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刘表去世后,刘琮投降曹操,刘备失去了原本的支持力量,再次遭遇失败,不得不...
原创 李... 开篇:晚清名臣李鸿章,黄马褂加身闯世界 要说晚清最有名的大臣,李鸿章绝对得算一个!这位爷可是晚清四大...
原创 皖... 陈毅和项英的第一次见面发生在1930年12月。当时项英从中央长江局书记调任为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二人...
原创 岳... 提到岳飞之死,咱们第一反应多半是 “秦桧害的”。毕竟戏台子上、课本里,都把他塑造成陷害忠良的奸臣。可...
原创 日... 日本极右翼分子、军国主义复活的代表人物高市早苗,一就任日本首个女首相,立即就向中国露出獠牙。 她居...
原创 金... 历史长河中,金朝的灭亡是一个让人深感痛惜的故事。它不仅代表着一个强盛王朝的崩塌,也象征着一个民族命运...
原创 清... 血滴子与明朝的东厂、锦衣卫有着相似的作用,都是直接由皇帝指挥的特务机构,负责管理和执行一些极为敏感的...
原创 秦... 秦朝最后的名将章邯,确实非常了不起。他擅长夜间袭击和快速进军,且意志坚定,懂得战争的规律。凭借一己之...
原创 隋... 《隋唐演义》是一部将历史与虚构情节相结合的长篇小说,作者李贽通过独特的创作手法,将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