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中,吕布无疑是被誉为三国第一猛将。尤其是那场著名的“三英战吕布”,以及他在与曹魏六大将的对决中依然能全身而退,这些战绩足以让他稳坐“第一猛将”的宝座。然而,若是放眼历史,吕布恐怕不得不让位于曹魏的典韦和蜀汉的关羽,其他武将就无资格与他们争论谁才是最强者。
演义中的吕布展现出惊人的武力,他与张飞多次单挑,虽未见分出高下,却始终不落下风;他与许褚的较量也同样处于平手状态。通常,像吕布这样的超级武将,在面对普通武将时,基本上是几回合的事。就如吕布轻松击败河内名将方悦,仅用五合就将其戟刺落马,或是迅速斩杀上党大将穆顺,击断北海猛将武安国的手臂。这些鲜活的战例,都证明了吕布武力之强,简直无可匹敌。更有当他杀掉董卓、行辕门射戟时,那种威风凛凛的气势,可以说是出神入化,连纪灵都在关羽面前奋战三十回合,远非常人可比。然而,尽管吕布拥有如此出众的武艺,令人困惑的是,为什么他得不到其他顶尖武将的尊重?
诸如张飞常常嘲笑吕布是“三姓家奴”,关羽也不时在刘备面前谈论吕布,言辞尖刻,指出吕布为无义之人,劝说刘备要小心提防。连曹操也看不起吕布,认为他虽然勇猛,但缺乏谋略,不足为惧。而曹操的猛将许褚,甚至当面轻视吕布,在与吕布的单挑后,许褚曾豪言:“愿借精兵五万,斩吕布之头献于丞相。”这种不屑的态度显而易见,许褚认为凭借自己的武力,完全能轻松生擒吕布。这些看似不太符合常理的行为,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原因呢?
个人认为,许褚、张飞等顶级武将之所以不尊重吕布,主要出于以下三点考虑。首先,吕布的武力虽然强大,但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恐怖。从他与张飞、许褚的数次单挑来看,三者的武力几乎不分上下。根据《三国演义》的描述,张飞与吕布交战了数十回合后,吕布的枪法开始散乱,虽精神倍增,但显然无法完全压制住张飞。而与许褚的交锋也只是平手,二十回合后,谁也未能占据明显的上风。因此,三者的武力差距并不如想象中那样巨大,正因为如此,他们彼此并未形成压倒性的威胁,所以看不上对方是情理之中的事。
其次,吕布的人品问题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史书上曾评价吕布“见利忘恩,素无信义”,从他背叛两任主公、屡次杀害前主人来看,吕布在忠诚与信义方面可谓一无是处。尤其在东汉那个充满忠诚和义气的时代,吕布的行径无疑让周围的人深感厌恶。许褚、张飞这些人重视忠诚与义气,而吕布的反复无常与无情背离,使得他们无法对其心生尊重。
最后,吕布虽勇,却谋略不足,这使得他在众多优秀谋士眼中形象大打折扣。曹操、刘备等人都对吕布的缺乏智慧有所批评,认为他虽能以勇力制敌,却无法应对复杂的局势与战略。再加上吕布是一个地方割据的诸侯,他的缺点常常被放大,成了许多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张飞、许褚等人耳闻目睹这些评价后,自然会对吕布产生轻视。
基于这三点原因,张飞、许褚等顶级武将无法对吕布表示敬重。除了武力上略逊于吕布之外,吕布在忠诚、谋略以及人品上的种种缺陷,使得他无法在其他方面超越这些武将,甚至在他们眼中,吕布不过是一个勇猛但短视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