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越王勾践忍辱负重的故事,他为了最终的胜利,甘愿吃尽苦头,忍受羞辱,毫不顾及个人面子。这种狠劲不仅让他得以复兴,还警示了我们:对于这种愿意放下尊严,甚至不惜一切代价达到目的的人,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在如今的国际政治舞台上,美国的行为堪称现代版的“勾践”,尤其是在对待中国的问题上。
美国近来在与中国的博弈中,毫不犹豫地放下了过去的尊严,积极讨好日本,甚至以极低的姿态去迎合日本的需求。今年上半年,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赴硫磺岛参加美日战死者悼念仪式时,还高调赞扬了日本士兵的“勇敢”。这里的“勇敢”一词,原本是褒义的,它意味着正义和英勇。然而,当美国人以这种词汇来形容曾对其进行侵略的日本士兵时,这种褒奖显得尤为荒谬。毕竟,这种说法与正义背道而驰,简直是在抹去历史的痕迹。
那么,为什么美国会如此不顾原则,极力取悦日本?难道他们真的不知道这种做法有失颜面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美国之所以采取这种低姿态,正是因为中国的崛起让他们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如今的中国,已不再是曾经可以通过单艘航母封锁的“软弱”国家,面对日益强大的中国,美国清楚地认识到,单凭自己已经无法应对,必须依靠其他盟国的支持,而日本,恰恰是美国必须依赖的重要力量。
为了把日本牢牢绑在自己的战车上,美国愿意采取各种方式来争取日本的支持。在这一过程中,美国甚至做出令人瞠目结舌的举动,表达出“真心换真心”的态度。就在不久前,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塔米·布鲁斯发表的言论,再一次引发了世界舆论的震惊。他居然称“80年前的8月6日,美国和日本结束了太平洋地区一场毁灭性的战争”。这一句话,竟然在无意间将侵略的历史一笔勾销,把日本从侵略者变成了“和平使者”,这种扭曲历史的做法实在令人无法理解。
这一言论完全忽视了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的罪行,反而将日本描绘成“战争的终结者”。所谓的“和解精神”也只是美国为了掩盖日本在历史上的罪行,进行的一种美化修饰。实际上,日本不仅未对其侵略行为做出任何正式道歉,反而通过修改教科书、淡化侵略历史来继续鼓吹军国主义的复兴。
更令人不解的是,美国不仅极力掩饰日本的罪行,还不断回避谈论自己在二战中的原子弹投掷行为。为何美国会如此大力为日本开脱,甚至不惜破坏二战以来的历史叙述?答案很简单:美国需要拉拢日本,为其战略目标服务。美国的这一系列行为,正是为了确保日本能够坚定地站在自己的阵营,继续作为其在亚洲的前沿阵地,替美国打击中国。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驻华大使馆居然将这些扭曲的历史论调发布在中国社交平台上。这种做法明显是在试图影响中国人对历史的看法,试图改变中国民众的历史认知。无论美国如何努力美化历史,修改叙事,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历史的痛苦。毕竟,中国不仅是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最严重的国家,而且这段历史的耻辱感深深刻在每个中国人心中。
即便其他国家可能逐渐接受美国和日本改编后的历史叙述,中国人民的记忆依然深刻。中国不忘历史并非为了仇恨,而是为了避免同样的灾难重演。正值中美博弈进入关键阶段,美国的这些言辞与行动无疑是在挑战中国的底线。中国必须提高警惕,以应对可能加剧的战争风险。
美国的言辞和行为,其实并非幽默可笑,而是值得深思的警告。美国依靠的不仅仅是科技力量,还有一系列阴谋与诡计。为了达成目的,美国可以放下所有的尊严,毫不犹豫地迎合他国。这种行为,不仅令人不齿,更值得各国提高警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