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 受访者供图
在江西省南昌市象山南路119号,一处青砖黛瓦、中西合璧的历史建筑群静静伫立。这里是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所在地。抗战全面爆发后,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倡导和组织下,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根据毛泽东同志“军部第一步设南昌”的指示,1938年1月,新四军军部进驻南昌张勋公馆。在中国共产党和新四军的推动下,群众抗日团体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充满了浓厚抗日氛围的南昌,被誉为“南方的延安”。
《出动中的新四军》封面 受访者供图
在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里,1938年5月由汉口群力书店出版的书籍《出动中的新四军》吸引观众的目光。该书宽13厘米、长18厘米,封面人物高举步枪,左手手掌张开放在嘴边,口作呐喊状,号召抗日、冲锋向前的形象跃然纸上。书籍的封面和扉页上各盖有“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驻赣办事处”公章印鉴。这是目前国内唯一发现的“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驻赣办事处”公章印鉴,这本书也随着这一绝版印章,被赋予了重要价值。
“全书共84页,内容分为誓师大会、行军到东门、疯狂了的慈化民众、争取老百姓回家、第一次登上火车、从杭州逃难来的戏班子、北伐以来所未有的军民联欢大会、他们在忏悔、我要去当兵、你们有什么秘诀、待机出击等十一个章节,记载了新四军东进抗日,沿途队伍宣传抗日主张、军民鱼水情深的生动场景,对于宣传共产党的抗日政策以及为民服务的宗旨具有重要影响。”随着陈列馆讲解员的动情宣讲,一段段震撼心灵的抗战故事把观众带回那段峥嵘岁月。
1938年2月初,新四军奉命开赴皖南抗日前线。2月9日,部队在出发前召开誓师大会,周围几十里的群众赶来参加并洒泪送别。2月10日,部队从嘉义镇出发,步行经浏阳市的东门、达浒、文家市等地到达宜春慈化镇……在这本战争年代罕有的记载新四军改编组建、开赴抗日前线的纪实书籍中,大家能切实感受到战事的紧张及困难重重。然而,英勇的南方红军游击健儿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仅用两个多月时间就顺利完成了下山改编、开赴抗日前线的艰巨任务,创造了我军创建史上的一大奇迹。
离开南昌后,新四军如一把利剑插入华中敌后战场。在蒋家河口伏击战中,新四军战士巧妙设伏,全歼来犯日军,打响东进抗日第一枪,极大地鼓舞了军民士气;在韦岗伏击战中,成功击毁日军多辆汽车,缴获大批物资……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中,那些从南方八省密林里走出的战士,汇成不可阻挡的力量。熊熊抗日烽火中,新四军将士用鲜血和生命凝聚成的铁军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艰苦奋斗、创造辉煌。
为了让历史“活”起来,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在展陈方式上不断推陈出新,用可互动、可触摸的方式呈现红色记忆。走进VR沉浸馆,仿佛穿越到1938年的南昌街头:游击队员们穿着草鞋,从四面八方奔赴而来,军部会议室里传来“立即开赴抗日前线”的铿锵指令,让人血脉贲张。
不仅如此,该馆还组建了铁军轻骑兵宣讲团和铁流志愿服务团,宣讲团由馆内文博专业人员组成,志愿团则面向社会招募并组织培训。今年暑期,志愿者们排演的沉浸式思政课《英雄城·铁军魂》让人眼前一亮:有人扮演战地医生,有人化身通信兵,让观众在剧情互动中读懂“铁军精神”。合唱《新四军军歌》、朗诵抗战烈士的家书、演绎情景剧……青年们用自己的方式再现抗战历史。
观众引进来,服务送出去。近年来,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创新举办“流动的红色 行走的力量”系列主题全国巡展活动。从静态展板到动态展陈,从生动的故事讲述到音视频结合的现场故事会……目前,该巡展活动已覆盖22个省区市,巡展形式也不断丰富,让多地群众零距离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
“我们要守护的不只是一件件老物件,更是先辈们用生命捍卫的信仰。”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馆长李菁表示,当前,该馆正进一步拓展文物展览范围,让游客系统了解新四军抗日斗争的全过程,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刻感悟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2025年8月18日《中国文化报》
第8版刊发特别报道
《一本书生动再现英勇无畏铁军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