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打捞记忆,从上海书展汲取红色力量
迪丽瓦拉
2025-09-29 00:02:27
0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一批抗战题材图书和分享会在2025上海书展期间亮相,从多个维度铭记历史打捞记忆,在书香中凝聚起红色力量。

在纪念东吴法学教育110周年座谈会现场,原中国细菌战受害者诉讼原告团团长王选从日军细菌战诉讼的自身经历出发,介绍东京审判中中国检察官团队对于细菌战证据材料的收集,以及后续通过诉讼方式揭露日军细菌战罪行、还原历史真相的经过。经长达10年诉讼历程,终在2007年迎来终审判决。这是日本最高司法机关第一次认定日军细菌战的存在及其对中国的伤害。他呼吁进一步加强研究,凑出历史“拼图”,为细菌战筑下“无言铁证”。

在东京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中国代表团17人中有11位来自东吴大学法学院。苏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沈明荣教授指出,战后对日本战犯的审判中,前后共有三十多位东吴大学法学院(苏州大学法学院前身)的师生参加,分别担任审判庭长、法官、检察官等。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原副院长杨剑认为,东吴法学前辈们在东京审判上将日本法西斯罪行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且对远东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一批图书定格烽火岁月,打捞历史记忆。由香港中华书局出版的《里斯本丸沉没》在上海香港三联书店首发,本书两位译者王升远、杨惠迪与观众分享。1942年日本货轮“里斯本丸”在从香港驶往日本的途中,被美国潜艇“鲈鱼号”击沉。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代价最为惨重的美军对英军的“友军误击”事件,导致船上1800余名英军战俘中的1000余人死亡。

但在事后的半个世纪以来,学界对“里斯本丸”沉没事件的深入研究少之又少。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院长聘教授王升远谈到,本书填补了这项空白,综合运用美国、英国、日本与中国香港的史料,还原“里斯本丸”命运航程,以及船上的战俘、日军,和“鲈鱼号”上的美军经历。

1945年8月15日,日本接受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从1931到1945年14年浴血抗争中,3500万同胞伤亡,无数先烈用牺牲换来近代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研究馆员、《国殇——川军出川》作者王晓华作“川军出川”主题演讲。作为团结出版社“国殇”系列最新作品,这部书以川军历史档案史料和亲历者回忆资料为蓝本,全景式描写1937-1945年抗战史,通过淞沪会战、武汉会战、长衡会战等数十次大小战役的记述,展现了四川军民,以弱击强、浴血奋战、抗击敌寇的决心和勇气。他表示,“七七事变”之后,中国由局部抗战转为全民族抗战,并由此开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也推动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

连环画《国歌从这里唱响》由国歌展示馆、上海城市动漫出版传媒有限公司、上海海派连环画中心策划,讲述国歌诞生历史,田汉、聂耳的创作历程,展现《义勇军进行曲》怎样在抗战时期吹响催人奋进的号角,成为凝聚人心的纽带、鼓舞士气的力量

连环画家程国英反复读脚本、广泛收集素材资料等做足“功课”,采取水墨画法,利用水、墨在光面纸上流动的墨迹的方法来增加厚重感,力求以细致入微的创作来发挥小人书通俗鲜活、百看不厌的特色。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副总编辑邓卫期待本书从国歌诞生地上海出发,从上海书展出发,让青少年一代从中触摸国歌里奔涌的民族血脉,理解音符镌刻的初心信仰与奋斗精神。

作为面向青少年的党史学习教育创新读物,《暗夜星火——党章诞生地的初心故事》由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主办,通过嘉宾分享、童声朗诵、互动问答等形式,呈现兼具思想深度与青春活力的红色文化盛宴。

《暗夜星火》以静安区中共二大会址、中央特科机关旧址等红色地标为线索,通过“建筑会说话”的叙事方式,再现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奋斗历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副编审张俊玲谈到,该书突破传统党史读物刻板印象,创新采用水彩插图、文创卡片等形式,将静态文字转化为沉浸式体验。“青少年的党史学习教育,既要‘知其然’,更要‘感其然’。”她提到,书中精心设计的研学路线,可引导读者从“读书”走向“行路”,在实地探访中完成与历史的精神对话。

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研究部主任、本书主编倪娜以中央文库守护者陈为人的故事为例,讲述编写团队如何通过“情景再现”手法,在史料考证基础上还原革命先辈的情感世界。陈为人典当家产守护党的“一号机密”,用一片干鱼片维持全家生计的细节,让青少年读者真切感受到革命者舍小家为大家的信仰力量。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副馆长尤玮介绍,静安区拥有106处重要红色资源旧址,其中20余处为中共中央早期机关所在地。该书作为“可带走的红色研学地图”,系统串联起中共二大会址、中央军委机关旧址等四处场馆,深度解码石库门建筑中的红色密码。有声书版本将同步推出,并联合学校开发“微剧本创作”等配套教育活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花脚大仙分享:《观天下——大明... 《观天下——大明的世界》系列2 南京博物院特展 花脚大仙分享 南京博物院“观天下——大明的世界”特展...
箭扣长城“北京结”完成修缮,7... 历经7个月紧张抢险,受2023年连续降雨影响坍塌的箭扣长城154号敌台,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北京结”,...
上博携手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举办宋... 新华社上海11月12日电(记者孙丽萍)上海博物馆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联合举办的“融古烁新:宋元...
原创 刘... 刘备,这位在中国历史上备受尊敬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不仅是蜀汉的开国皇帝,还是凭借一系列高明的战略和巧妙...
原创 商... 三皇五帝之后便是夏朝,接着是商朝和周朝。这是中国历史中的基本常识。五帝中的大禹在年老时并没有选择禅让...
原创 雍... 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拥有悠久文明传承的国家。从古至今,我们的历史不断被记载下来,这种传统从未中断。...
原创 北...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清朝政府对十一国宣战,八个国家联合组成侵略联军,从天津租界出发,向北京发...
原创 美... 众所周知,美国总统的一个任期是四年的时间,可是由于身体健康的原因,以及各种外界因素,一些人未能完成总...
原创 真... 2017年5月,位于美国华盛顿特区的史密森尼美国艺术博物馆举办了一场吸引眼球的展览,展出了多张珍贵的...
原创 诸... 最近在网上看到许多评论,有人认为《三国演义》中对诸葛亮的描写过于神化,其实际能力并没有传说中那么惊人...
原创 韩...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按照盟国要求,日本接受通牒宣布投降,也意味着...
原创 西... 公元785年,唐德宗在长安接到一份来自蜀地的紧急密报:吐蕃的十万大军已然逼近,南诏的态度摇摆不定,西...
原创 老... 这是一组1972年的北京照片,当时还是运动后期,街上行人稀少,照片拍摄的不是景点,那时候旅游这个词还...
原创 小... 朱元璋为何选择杀害小明王韩林儿,而非像前朝那样上演禅让的戏码? 小明王韩林儿是元朝末期红巾军领袖韩山...
原创 元... 突然?你为什么觉得会突然? 元春入宫已经有好几年了。当初她是因为具备贤孝才协的品德而被选入宫中,...
原创 历...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四位帝王尤为显赫,他们的名字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辰,熠熠生辉。每一位都因其独特的...
原创 三... 董卓起义是东汉末年一件非常重大的事件。很多人都知道,董卓来到京城之后,首先废除了刘辩的皇位,又立刘协...
原创 备... 变法背景: 在北宋中期,土地兼并的现象日益严重。早在宋朝建立之初,宋太祖赵匡胤就制定了一个政策,强调...
原创 孙... 历史上,江东小霸王孙策经过艰苦的斗争,最终统一了江东。然而,他的胜利并未持续太久。在一次狩猎中,孙策...
原创 在... 在中国历史上,太上皇和皇帝如果出现冲突,那么,哪一方会占据优势? 其实这个问题个人觉得不能一概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