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的故事充满了激烈的起伏,从早年的得意洋洋到晚年的孤苦无助,仿佛一场从天堂跌入地狱的悲剧。安史之乱爆发前,唐玄宗可谓是天下无敌,他的朝堂上笼罩着盛世的光辉,国泰民安,四方宾客趋附。但是这片看似完美的盛世背后,早已埋下了深深的隐患,而这些隐患最终导致了唐朝的颓败。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名起义,迅速联合契丹、匈奴等部族,集结了15万大军,从范阳出发,开始了对唐朝的致命冲击。短短几个月,安禄山的军队便如洪水猛兽般席卷了河北和河南的大部分地区,直逼长安。唐玄宗李隆基未曾料到,自己辉煌的政权竟如此迅速地岌岌可危。绝望中的李隆基决定抛下所有,带着自己最宠爱的杨贵妃偷偷逃亡,殊不知,这一决定不仅改变了他的命运,也决定了杨贵妃的死期。
当李隆基一行人奔逃至马嵬坡时,原本一心想保护他们的杨国忠被心生怨恨的士兵们乱刀砍死。此时,愤怒的士兵要求将杨贵妃置于死地,只有这样才能平息他们的不满。历史上这场兵变被称为“马嵬坡兵变”,也标志着李隆基的心碎与屈辱。李隆基虽然不舍,却也不得不命令亲信高力士将杨贵妃带至佛堂,并亲手将其勒死。曾经光彩照人的美人,便此香消玉殒。
马嵬坡兵变后,李隆基带着一腔悲痛南逃,最终来到四川。与此同时,李隆基的儿子李亨在北方灵武自立为帝,成为了唐肃宗,而李隆基被迫接受了自己失去了权力的现实,勉强接受了“太上皇”的身份,心中满是悲凉与无奈。李隆基的晚年,随着权力的逐渐流失,充满了深深的孤独与屈辱。他曾经拥有过一切,但如今一切都被剥夺,成了一个无权无势的旁观者。
李隆基虽曾心高气傲,但晚年的他不仅失去了亲人、失去了权力,连亲生儿子的猜忌与打压都让他感到万念俱灰。事实上,李亨的登基不仅是形式上的更替,更是李隆基权力彻底丧失的象征。李亨虽然名义上是继承了父亲的帝位,但李隆基依旧心存不甘。在李亨登基后,他暗中加强了对李亨权力的干预,通过一系列政治操作,试图影响甚至夺回部分权力。然而,李亨对父亲的这种“不安分”表现充满了警觉,最终决定一刀切地铲除李隆基的亲信,并迅速将李隆基安置在远离权力中心的太极宫。
这场父子之间权力斗争的结果,最终导致了李隆基彻底被软禁在孤独的宫殿中,身边没有了杨贵妃的陪伴,只有冷漠的侍从与充满戒备的太监。李隆基曾经的风光,如今变得如同梦幻泡影,伴随着无尽的孤独和无助。他不再是当年那个充满活力的帝王,而是一个与世隔绝、身世萧条的“太上皇”。
在孤寂的太极宫中,李隆基度过了他人生中最后的岁月。直到唐宝应元年(公元756年),他在极度的痛苦与困顿中去世,享年78岁。回顾李隆基的一生,他的故事无疑是权力与人性的悲剧。他曾创造了大唐盛世,但也在权力的游戏中迷失了自己,最终以令人心碎的方式终结了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