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鬼子为何会败?冈村宁次晚年反省:卢沟桥事变就不应该发生
迪丽瓦拉
2025-09-29 09:04:11
0

日本二战中败得挺惨的,日本当时军力那么强,工业底子也不错,怎么就栽在中国这了?

冈村宁次作为侵华日军总司令,手上沾满中国老百姓的血,他晚年写回忆录的时候,竟然直言卢沟桥事变压根就不该发生。

不过是马后炮,暴露了日本决策的瞎胡闹。

冈村宁次1884年出生在东京一个武士家庭,从小就钻军事。

1904年,从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后,冈村宁次很快就参加日俄战争,在桦太岛打仗。战后他混得挺快,1910年进陆军大学,1913年毕业,成绩还排第八。

1921年,冈村宁次去欧美考察,跟东条英机搞了个巴登巴登盟约,成了陆军少壮派的核心人物。

1923年到1925年,他到上海,给孙传芳当军事顾问,表面教战术,其实偷地图,搞情报,为后来侵华铺路。

1927年,冈村宁次升大佐,当步兵第六联队长,1928年直接参与济南惨案,那次日军杀了不少中国人。

1932年,冈村宁次又当上海派遣军副参谋长,指挥一二八事变1933年率军打热河,5月31日逼中国签塘沽协定,划了非军事区,等于把华北让给日本一步。

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时,他在东北,很快就卷进来。1938年当第十一军司令官,打武汉会战,占了武汉,但也损兵折将。

1941年,冈村宁次当上华北方面军司令官,那时候他开始推行三光政策,杀光烧光抢光,对华北根据地大扫荡。

1942年5月,冈村宁次搞五一大扫荡冀中平原被祸害得不成样。1944年11月升中国派遣军总司令,管着百万日军,打豫湘桂战役,占了广西大片地盘。

但这些仗打下来,日本的底子也快耗光了。

冈村宁次在中国干的那些事,罪行堆起来能写本书。“三光政策”就是典型,本来是多田骏先提的,冈村接手后推到极致。

1941年7月,他上任华北司令,就下令对抗日根据地蚕食扫荡,制造无人区。日军到处烧村子,抢东西,杀平民,目的就是摧毁中国人的抵抗意志。

1941年10月,对晋冀鲁豫扫荡,七万日伪军出动,制造野北惨案、北管头惨案。1942年1月,他调整战略,以华北为基地,支持太平洋战场,继续加大扫荡。

5月那次的五一大扫荡,五万日军合围冀中饶阳一地就死了三万多老百姓,武强定县各一万四千多。

日本这些政策,让中国老百姓遭了大罪,但也激起更大反抗。冈村宁次以为靠暴力就能征服,结果适得其反,中国人越打越团结。

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的导火索,也是冈村晚年反复念叨的“败笔”。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卢沟桥附近演习,晚上10点40分,说丢了个士兵,叫志村菊次郎,要求进宛平城搜查。中国守军拒绝,日军就围城,开枪炮轰。

凌晨2时,冀察政务委员会派人谈,但日军不听,4时20分又开炮。中国第二十九军吉星文团还击,事变就这么爆了。

其实那士兵很快就回来了,但日军借口不放,硬要扩大。7月8日谈判破裂,日军增兵华北,东京那边扩大派占上风。

本来日本想限于局部,但前线军官嫌不够过瘾,东京也没统一战略,就这么一步步滑向全面战争冈村在回忆录里说,这事一开始就不该发生,因为它把日本拖进持久战泥潭。

本来日本在东北和华北有优势,能慢慢蚕食,但卢沟桥一闹,中国全国动员,蒋介石开庐山会议,决定全面抗战

日军以为中国军队不抵抗政策还会继续,结果长城抗战后中国人醒了,民族情绪高涨。冈村承认,日本低估了中国统一的觉悟,轻视了作战成果的消化。

日本败的根子,就在这些战略失误上。

冈村回忆录里总结了七条败因,第一是缺乏全局认识,对中国统一觉悟判断错;第二是政务不统一,瞎折腾建设汪伪政权;

第三是陆海军对立,争夺资源,从青岛占领就闹矛盾;第四是没见好就收,战线拉太长;

第五是资源消耗太大,日本工业底子薄,持久战扛不住;第六是国际压力,太平洋战争一开,四面树敌;第七是低估中国抵抗意志,单纯靠武力不行。

日本从九一八开始,就迷信武力,征服世界先征服中国,征服中国先征服满蒙。

田中奏折里写得清清楚楚。但他们没算到,中国地大人多,抗日力量分散但韧性强。

日军初期仗打得顺,占了上海南京武汉,但后勤跟不上,补给线长,游击战到处起。日本资源有限,石油铁矿都靠进口,1941年打太平洋,资源更紧。

冈村宁次说,1942年日本有机会结束侵华,那时华北稳定,能外交逼降,但海军固执南进,错过良机。结果美军登陆,原子弹一扔,日本就崩了。

冈村的这些反省,听着有道理,但别忘了,他是为自己开脱。

回忆录叫《冈村宁次大将资料》,1970年日本防卫厅出,稻叶正夫编。里面冈村说三光政策被歪曲了,本来是“不烧不杀不奸”,但事实是日军干的那些事,谁都瞒不住。

他反对持久战,反对扶持汪精卫,也反对太平洋战争,认为集中对付中国就行。

但日本高层不听,少壮派瞎闹。冈村还写,从敌阵看中国军,中国军队强,但高级将领研究不足,才败给日军。

这话其实就是在贬低中国。战后,冈村宁次被国民党判无罪,在1949年1月26日释放,回到日本当顾问,1966年9月2日死于心脏病。

他逃过了东京审判,国民党庇护他,是因为他反共有功,帮蒋介石出主意。但中国人民没忘他的罪行,“三光政策”杀了多少人,历史都记录着。

日本败的教训挺深,侵略战争从来不得人心。冈村晚年说卢沟桥不该发生,其实暴露日本从头就错。低估对手,轻视持久战后果,四面开弓自找死。

和平不是天上掉的,得靠实力和团结守住。中国抗战胜利,靠全国人民咬牙坚持,国际援助也帮了大忙。

日本以为中国人好欺负,结果踢到铁板。现在有些日本人在歪曲历史,死不承认,但众多史料记载,这段历史是日本人洗不脱的罪行。

参考资料:

1、《冈村宁次回忆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三... 在三国时期,各种人才汇聚,历史上涌现出许多杰出的武将与文人。像张飞、赵云、许褚等武将,以及诸葛亮、周...
原创 演... 在《三国演义》中,吕布被普遍视为最为强大的武将,确实当之无愧。他的战斗力主要体现在两场著名的战役中。...
原创 刘... 还记得关羽初出茅庐的日子吗?那个时候,他只是一个街头卖豆子的年轻人。在他的故乡,曾因一时冲动杀了一个...
原创 三... 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历史阶段,很多英才在史书上留下了闪亮的名字,成为后人铭记的文臣武将。然而,同...
原创 三... 喜欢三国历史的朋友,估计对《三国演义》和《三国志》都不陌生,尤其是《三国演义》,它不仅塑造了一个个鲜...
原创 曹... 《三国演义》第七十八章描绘了曹操的死以及神医华佗的不幸结局,这一章的标题为:“治风疾神医身死,传遗命...
原创 难... 在蜀汉的五虎上将中,关羽与黄忠、张飞与马超这两对英勇武将的单挑堪称千古传奇,尤其是张飞与马超之间的对...
原创 从... 追溯赵国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这个王国曾经拥有许多杰出的军事统帅,例如廉颇、赵奢和李牧等人,他们都是能...
爱猫史:猫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史 女神巴斯特特化身成猫。/ 公有领域 在全球范围内,猫从大约 10000 年前的西亚开始就一直陪伴着人...
原创 韩... 在中国古代,成为一位将军并非易事。许多历史上的名将,不仅在战争中展现出卓越的指挥才能,而且他们的特殊...
乌拉诺斯和盖亚:古希腊最初的神... 阿昂乌 ranus、盖亚、卡尔皮、霍瑞和普罗米修斯 / 希腊-罗马马赛克,大马士革博物馆 古希腊人有...
原创 有... 公元219年5月,曹操为了稳定中原的局势,决定放弃战略要地汉中,撤兵返回许昌。这一举动让刘备取得了汉...
原创 汉... 西汉时期,陈平、周勃等大臣们成功铲除了吕氏家族的势力后,开始讨论从刘氏的诸王中选出一位最为贤德的人来...
原创 《... ###《三国演义》中,刘备统领荆南四郡后,四郡的“太守”分别是谁? 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当...
原创 原... 年轻时期的曹操,机智聪颖,善于临场应变,能够随机应变,且具有较强的判断力。性格中充满了任性和侠气,放...
原创 日... 姓氏这一概念,看似简单明了,然而背后却潜藏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积淀。在中国,虽然姓氏的种类大概只有几千...
“币映山河”抗战金融记忆展在渝... 8月19日,“币映山河:抗战烽火中的重庆金融记忆”——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展宣活动在重庆金融历史博物...
寻根巴蜀·第十六程:南下入川干... 南下入川干部史料研究会 张玉凤/文 编者按:以发掘、研究中国革命历史上“干部南下”这一重要战略行...
原创 张... 诸葛亮吐血昏倒的事件,是历史上一段悲痛的故事,令人感慨万千。这位智勇双全的蜀汉丞相,一生中极少为他人...
原创 他... 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些动荡不安的时代总是能孕育出一批英勇的豪杰和杰出的统帅。以三国和隋唐时期为例,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