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鬼子为何会败?冈村宁次晚年反省:卢沟桥事变就不应该发生
迪丽瓦拉
2025-09-29 09:04:11
0

日本二战中败得挺惨的,日本当时军力那么强,工业底子也不错,怎么就栽在中国这了?

冈村宁次作为侵华日军总司令,手上沾满中国老百姓的血,他晚年写回忆录的时候,竟然直言卢沟桥事变压根就不该发生。

不过是马后炮,暴露了日本决策的瞎胡闹。

冈村宁次1884年出生在东京一个武士家庭,从小就钻军事。

1904年,从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后,冈村宁次很快就参加日俄战争,在桦太岛打仗。战后他混得挺快,1910年进陆军大学,1913年毕业,成绩还排第八。

1921年,冈村宁次去欧美考察,跟东条英机搞了个巴登巴登盟约,成了陆军少壮派的核心人物。

1923年到1925年,他到上海,给孙传芳当军事顾问,表面教战术,其实偷地图,搞情报,为后来侵华铺路。

1927年,冈村宁次升大佐,当步兵第六联队长,1928年直接参与济南惨案,那次日军杀了不少中国人。

1932年,冈村宁次又当上海派遣军副参谋长,指挥一二八事变1933年率军打热河,5月31日逼中国签塘沽协定,划了非军事区,等于把华北让给日本一步。

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时,他在东北,很快就卷进来。1938年当第十一军司令官,打武汉会战,占了武汉,但也损兵折将。

1941年,冈村宁次当上华北方面军司令官,那时候他开始推行三光政策,杀光烧光抢光,对华北根据地大扫荡。

1942年5月,冈村宁次搞五一大扫荡冀中平原被祸害得不成样。1944年11月升中国派遣军总司令,管着百万日军,打豫湘桂战役,占了广西大片地盘。

但这些仗打下来,日本的底子也快耗光了。

冈村宁次在中国干的那些事,罪行堆起来能写本书。“三光政策”就是典型,本来是多田骏先提的,冈村接手后推到极致。

1941年7月,他上任华北司令,就下令对抗日根据地蚕食扫荡,制造无人区。日军到处烧村子,抢东西,杀平民,目的就是摧毁中国人的抵抗意志。

1941年10月,对晋冀鲁豫扫荡,七万日伪军出动,制造野北惨案、北管头惨案。1942年1月,他调整战略,以华北为基地,支持太平洋战场,继续加大扫荡。

5月那次的五一大扫荡,五万日军合围冀中饶阳一地就死了三万多老百姓,武强定县各一万四千多。

日本这些政策,让中国老百姓遭了大罪,但也激起更大反抗。冈村宁次以为靠暴力就能征服,结果适得其反,中国人越打越团结。

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的导火索,也是冈村晚年反复念叨的“败笔”。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卢沟桥附近演习,晚上10点40分,说丢了个士兵,叫志村菊次郎,要求进宛平城搜查。中国守军拒绝,日军就围城,开枪炮轰。

凌晨2时,冀察政务委员会派人谈,但日军不听,4时20分又开炮。中国第二十九军吉星文团还击,事变就这么爆了。

其实那士兵很快就回来了,但日军借口不放,硬要扩大。7月8日谈判破裂,日军增兵华北,东京那边扩大派占上风。

本来日本想限于局部,但前线军官嫌不够过瘾,东京也没统一战略,就这么一步步滑向全面战争冈村在回忆录里说,这事一开始就不该发生,因为它把日本拖进持久战泥潭。

本来日本在东北和华北有优势,能慢慢蚕食,但卢沟桥一闹,中国全国动员,蒋介石开庐山会议,决定全面抗战

日军以为中国军队不抵抗政策还会继续,结果长城抗战后中国人醒了,民族情绪高涨。冈村承认,日本低估了中国统一的觉悟,轻视了作战成果的消化。

日本败的根子,就在这些战略失误上。

冈村回忆录里总结了七条败因,第一是缺乏全局认识,对中国统一觉悟判断错;第二是政务不统一,瞎折腾建设汪伪政权;

第三是陆海军对立,争夺资源,从青岛占领就闹矛盾;第四是没见好就收,战线拉太长;

第五是资源消耗太大,日本工业底子薄,持久战扛不住;第六是国际压力,太平洋战争一开,四面树敌;第七是低估中国抵抗意志,单纯靠武力不行。

日本从九一八开始,就迷信武力,征服世界先征服中国,征服中国先征服满蒙。

田中奏折里写得清清楚楚。但他们没算到,中国地大人多,抗日力量分散但韧性强。

日军初期仗打得顺,占了上海南京武汉,但后勤跟不上,补给线长,游击战到处起。日本资源有限,石油铁矿都靠进口,1941年打太平洋,资源更紧。

冈村宁次说,1942年日本有机会结束侵华,那时华北稳定,能外交逼降,但海军固执南进,错过良机。结果美军登陆,原子弹一扔,日本就崩了。

冈村的这些反省,听着有道理,但别忘了,他是为自己开脱。

回忆录叫《冈村宁次大将资料》,1970年日本防卫厅出,稻叶正夫编。里面冈村说三光政策被歪曲了,本来是“不烧不杀不奸”,但事实是日军干的那些事,谁都瞒不住。

他反对持久战,反对扶持汪精卫,也反对太平洋战争,认为集中对付中国就行。

但日本高层不听,少壮派瞎闹。冈村还写,从敌阵看中国军,中国军队强,但高级将领研究不足,才败给日军。

这话其实就是在贬低中国。战后,冈村宁次被国民党判无罪,在1949年1月26日释放,回到日本当顾问,1966年9月2日死于心脏病。

他逃过了东京审判,国民党庇护他,是因为他反共有功,帮蒋介石出主意。但中国人民没忘他的罪行,“三光政策”杀了多少人,历史都记录着。

日本败的教训挺深,侵略战争从来不得人心。冈村晚年说卢沟桥不该发生,其实暴露日本从头就错。低估对手,轻视持久战后果,四面开弓自找死。

和平不是天上掉的,得靠实力和团结守住。中国抗战胜利,靠全国人民咬牙坚持,国际援助也帮了大忙。

日本以为中国人好欺负,结果踢到铁板。现在有些日本人在歪曲历史,死不承认,但众多史料记载,这段历史是日本人洗不脱的罪行。

参考资料:

1、《冈村宁次回忆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李... 李治并不是一个平庸的皇帝,甚至可以说他非常睿智。当他意识到自己在某些方面不足,或者身体不行,或者有其...
原创 突... 当统一联盟党荣誉主席戚嘉林在两岸交流研讨活动中说出"日本自取灭亡"六个字时,这位常年研究日据时期历史...
海昏侯墓出土谜样金饼,上面画满... 在西汉海昏侯的墓葬中,考古人员发现了大量的金饼。令人惊讶的是,这些金饼上刻有一些奇怪的符号,起初没有...
原创 胤... 自古帝王之家最为冷酷,平时表面上父慈子孝,但一旦涉及到传位或权力斗争时,都会是一个国家乃至整个王朝必...
原创 宰... 古代的选官制度对于普通家庭出身的人来说,充满了困难与挑战。许多人需要经过多年的努力,通过科举考试才能...
上海历史博物馆巡礼之十:郑央分...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巡礼之十 郑央分享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是综合反映上海地方历史的地志性博物馆。上海市历史...
原创 皮... 1977年,华国锋同志担任中央军委主席,但他在军队中的资历相对较浅。当时,军内影响力最大的人物是老帅...
为何日本的新军事路径值得全球审... 有人担忧高市早苗首相领导下的日本正在逐渐背离战后和平主义身份,并走向曾摧毁该地区的军国主义,这种担忧...
原创 沈... 监狱中的沈醉,在众多战犯中,思想改造的进展可算是相对较为突出的。他自己曾经说过,在那11年的改造过程...
上博展出宋元明清铜器精品 北宋政和四年铜牛鼎(河北博物院藏)。 王 初摄(人民图片) 上海博物馆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联合...
东北是清朝带来的?明朝早有奴儿... 清朝对于我国地盘有贡献,但有些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如 “东北嫁妆论”说清朝从东北入关时“带来了”东北,...
宫殿的背后:李凯教授带你探索消... 11月23日上午,通辽市图书馆的"通图讲堂"迎来了特别的嘉宾——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北京师范大学...
原创 关... 前言: 你有没有想过,当国家利益与个人感情发生冲突时,作为一国之君该如何抉择?当亲情与大义发生冲突时...
原创 琉... 岁月安好!感谢关注~ 那一年春天,冲绳尚未易名,琉球尚是中华五百年的海上藩屏。1879年4月,...
原创 这... 张学良将军的一生,宛如一面历史的镜子,映射出那个动荡时代的沉重与英雄气概。照片中的他,那双深邃的眼睛...
原创 五... 五代十国:李昪仁心不击吴越,李璟嗣位笃爱同胞 刘弘度后来谥为殇帝。所有宫内侍从,都杀得一个不留,诸...
原创 孔... 最近,我不太想让孩子看到《孔融让梨》的故事。 有一天,我家那个熊孩子在捣乱时翻开了教科书,突然看到《...
原创 中... 写作是一项极具挑战的工作,特别是对于那些每天都在为生计奔波的作者们而言。他们不仅需要承受巨大的压力,...
原创 抗... 1937年11月7日,八路军115师的副师长聂荣臻,带领着115师独立团、特务团、骑兵营等3000多...
原创 救... 新中国的成立离不开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与奉献,而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领导作用的无疑是毛主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