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覆灭111年,为何还有人守皇陵?他们是谁?谁给他们开工资?
迪丽瓦拉
2024-11-16 13:44:23
0

原标题:大清覆灭111年,为何还有人守皇陵?他们是谁?谁给他们开工资?

大清的“守陵人”

清代关内皇陵有东陵和西陵两处,还有专门管理陵寝事务的人,这些人就被称为“守陵人”。

如今大清覆灭已有111年,但让人意外的是,直到今天仍有人在守护清皇陵。

这些人究竟是谁?他们为何还在坚守皇陵?

又是谁会给他们开工资呢?

清代的两个皇陵,最大也最有名的那个就是清东陵,它也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一个帝王陵墓建筑群。

清东陵位于河北遵化县西北方向的昌瑞山,距离北京只有125公里。

清东陵从顺治十八年开始修建,直到光绪三十四年即1908年才完工,期间历时将近两个半世纪,几乎与清王朝相伴始终,真实地反映和记录了清王朝的历史。

在清东陵一共有15座陵寝,安葬着15位皇帝,以及一百多位妃嫔,其中就有康熙、乾隆以及慈禧等人。

为了修建这样一座重要的陵园,清王朝可谓是煞费苦心,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还在建好后安排了为数众多的人守陵。

在历史剧中,我们经常看到皇帝驾崩后,他的身边人为了保命,只能选择去守陵,仿佛这份工作十分清苦,只有走投无路的人才会选择这条路。

然而事实恰好相反,守皇陵在过去可是一份炙手可热的工作,是能吃“皇粮”的,而且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来守皇陵的。

按照《昌瑞山万年统志》的记载,清朝守陵存在一套完整的体系,每当一座陵寝修建完成,都会有专门的队伍前来保护、服务和祭祀。

在康熙时期,清东陵设置了管理陵寝事务的机构,还有八旗兵丁驻守。事实上,仅是八旗出身的身份还有点不够格,一般来说还要精确到三旗以上出身的弟子才行。

这往往也意味着,能成为守陵人的都是皇室的亲属,他们就居住在皇陵附近,所以当时的清东陵地区非常繁华。他们除了要看护陵园,平时还要负责筹备祭祀礼仪,逢年过节还要张罗各种大小庆典。

守陵人有时也会被称为“铁杆庄稼”,不论天灾人祸,都能按时获得收益。据说,地位最高的守陵人,一年能获得1300两银子和约600石俸米的俸禄,其他地位比较低的守陵士兵,也能拿到100多两银子的俸禄。

而在当时普通百姓家,一年的花销也就1两银子。

由于皇陵远离紫禁城,算是“天高皇帝远”,守陵人每天要做的工作并不多,而且过去清王朝的势力,敢打皇陵主意的“狠人”也不多,可以说守陵人每天都过得清闲又滋润。

然而这样的好日子很快就到头了,到了清朝末年,皇室已经负担不起守陵人的俸禄,等到清王朝彻底覆灭,守陵人直接中断了“经济来源”。

那么,在这之后,这些守陵人该何去何从?还会有人支付他们工资吗?

何去何从?

清王朝被推翻后,民国政府答应还会维护清皇陵,但是日常的维护是要花钱的,民国政府身在乱世之中,哪有那么多的精力来照顾清皇陵。

那些世代守护在清东陵的守陵人家族,顿时失去了仪仗,生活变得十分艰难。

刚开始他们还能仗着底子丰厚继续坚持,但很快便坐吃山空,一些守陵人子弟忍无可忍,只能选择离开,去外面讨生计。

剩下的守陵人不一定有这么高的觉悟,平时也都懒散惯了,身无长技,就算出去打工也没人要。

而且他们大多还觉得自己祖上是八旗子弟,是名正言顺的贵族,与外人接触时,总觉得自己高人一等,那些地位不高的工作,他们根本瞧不上。

时间久了,这些留下的守陵人很快也将积蓄花光了,他们竟然将目光放到了世代守护的皇陵上。当时轰动全国的军阀盗陵大案,就有不少守陵人在其中出力。

不过除了出走的、盗陵的,守陵人中也有依旧忠诚的存在。

当时在清东陵有个名叫黄振之的人,祖上是正黄旗,世代居住在这里。他为人老实忠厚,从来没跟人闹得红过脸,也从不在别人面前摆“老爷架子”。

由于年少时读了不少书,又曾在清东陵“科房”中学习过,黄振之在守陵人中声望很高,20岁的时候就接管了皇陵祭祀时的文案工作。

清王朝覆灭后,陵户们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后来甚至直接断了米粮。为了解决广大陵户们的生计问题,黄振之就跟着一些长辈,在昌瑞山以北开始垦荒种地,将收获的粮食拿去卖钱。

等到1925年,黄振之当上了当地的村长,当时不少军阀官兵会闯到清东陵附近,除了想从皇陵中捞宝贝,这些人还将附近的树木全部砍伐,经常进村骚扰百姓,令当地人痛苦不堪。

黄振之见状挺身而出,将所有差事包揽下来,每天忙前跑后,忍气吞声,最后终于从县里的财务部门讨来一笔款项。黄振之就用这笔钱补贴陵户,还买来柳树,重新在附近栽种。

后来,溥仪在日本人的扶持下,当上了所谓的“满洲皇帝”,日本人借此机会带着保护皇陵的名号,将部队派到清东陵。

以黄振之为首的陵户们坚决不肯让日本人靠近,还表示:“守陵和祭祀是我们的责任,用不着你们这些外国人!”

日本人强行接管了清东陵后,已经当了个小官的黄振之,毅然弃官为民,回到村中一边种地,一边保护清东陵。

很多陵户们内心都十分迷茫,不知道该不该继续守护清东陵,在生活的贫困与祖传的职责之中苦苦挣扎。

他们熬过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终于在1949年盼来了新中国,他们的生活也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谁来开工资?

在战争期间,很多清东陵附近的很多守陵人,迫于生计又离开了很多人,但是选择坚守在此的守陵人依旧很多。

新中国成立后,清东陵守陵人就被当地政府接纳了,一直带领着大家的黄振之还在新中国第二次普选中,被推选为遵化县人大代表。得知消息时,黄振之激动得泪流满面,说不出一句话。

他们祖祖辈辈守护在此,这是责任也是使命,但在清王朝统治时期,他们依旧只是下人罢了,只有在此刻,黄振之才终于有了翻身的感觉。

在随后的几年里,黄振之又被推荐为河北省政协委员,不久后又当上了河北省人大代表,被聘请为文史馆员,之后更是作为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的一员,与当初的王爷爱新觉罗·载涛一起去北京,受到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亲自接见。

同年国庆8周年典礼上,黄振之还登上了天安门观礼台,参观了人民解放军。陵户们听黄振之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仿佛也获得了亲身体验,个个激动不已。

国家接管了清东陵后,将这里划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基地,出钱出人进行修缮,并重新对守陵工作进行规划,准备在这里建一个历史博物馆。

那些就算没有工资也要坚守在此的守陵人,有的成为了修复文物建筑的专家,有的成为了皇陵的管理人员,还有一些人口才好、不怯场,就选择了成为导游和解说,为跑来参观皇陵的游客们讲解。

这些人大部分都是有国家编制的,他们既没有辜负祖辈们的期望,还帮助国家更好地展现和保护历史文物。

过去的守陵人还有很多都是工匠出身,参与过陵园的建设和维护,其中有些工匠甚至还保留着传统工艺,比如古建筑彩绘修复等等。他们守护的不仅是一个王朝的遗留之物,还有那些不能用物质衡量的宝贵财富。

不过年轻一辈人的守陵意识还是渐渐淡化了,很多守陵人后代追随时代发展,离开了家乡,去城里工作和定居,很多守陵老人对此有些忧心。

好在仍有不少年轻人认识到了历史传承和保护古迹的重要性,在毕业后纷纷返回家乡,接手家中老人们的工作,继续守护清东陵。

已经30多岁的谢静就是其中一员,她家祖上镶黄旗,如今家里人也大多都在清东陵工作,有的是检票员,有的是卫生员,大家都不想离开这里。

谢静本是英语专业,毕业后回到家乡,成为了清东陵的一名导游,准备用毕生所学,让来到这里的游客了解更多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陈... 秦末汉初诞生了不少英雄豪杰,其中最出名的无疑是当时的两大霸主——西楚霸王项羽以及西汉的建立者刘邦。在...
原创 如... 《——【·前言·】——》 上世纪五十年代,马寅初顶着巨大的压力提出“新人口论”,提醒大家人口过快增长...
原创 为... 要说中国古代最强大的王朝,相信很多人都会想到元朝,蒙古人的确非常强大,南征北战建立了疆域最大的王朝,...
原创 一... 曾照元 第1691期 苦岭关位于安吉县杭垓镇双舍村杭坑自然村,与安徽广德市卢村镇石俊村相连,是浙皖交...
原创 宋... 题图由豆包生成,提示词:北宋、码头 如果这些皇帝都想做个有为帝君,大展拳脚,成天想着如何灭了夏金辽,...
原创 历... 都说功过后人评,我们今天对于历史上的那些人物都有着我们自己不同的看法,而对于那些身居高位的人,他们任...
原创 刘... 《——【·前言·】——》 刘邦斩白蛇,成了改朝换代的象征,可这条蛇真是普通的蛇吗?民间传说中,它的元...
原创 通... 《封神演义》中,纣王帝辛荒淫暴虐,天下生灵涂炭,为了推行天道,元始天尊等众仙决定扶持周朝伐商,最后才...
原创 刘... 刘备作为一个令人敬佩的领袖,他的明智选择让人们深感钦佩。在托孤之际,他选择了诸葛亮和李严作为亲信,而...
原创 李... 在清朝,官员们的服饰有着严格规定,其中 “顶戴花翎” 相当引人注目。这 “顶戴” 呢,是用来区分官员...
原创 司...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墨上桑,本期《墨说三国》小栏目又和大家见面啦,今天我们聊聊三国归晋后,魏蜀吴三国...
原创 杨... 任何一个爷们设身处地替李瑁想上一想,都会觉得这人生无处不狗血。 结婚三年的媳妇,被老爸惦记上,互通款...
原创 历... 北洋大时代的生存智慧(二百九十一):君子不忧不惧。 北洋十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段祺瑞再次坐上北洋的头...
幸福生活,像花儿一样绽放 列车在祖国大西南的群山峻岭间飞驰,这里有壮美的山川,有厚重的历史,有绚丽的文化,有欣欣向荣的发展。 ...
原创 唐... 唐朝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最高峰,在这个朝代曾涌现出无数家喻户晓的诗人。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位诗人,这位诗...
原创 施... 林冲被高俅陷害后,发配到沧州,途径野猪林的时候,押送林冲的董超和薛霸,要打死林冲。关键时候,鲁智深及...
原创 杨... 历史上有两个人的经历其实很相似: 两人都是年少之时替父征伐沙场,最终为混一寰宇、定鼎江山,立下了汗马...
原创 勤... 如果要说古代皇帝中最勤勉的皇帝,小编相信清朝的雍正皇帝绝对名列最前面。雍正帝的勤勉可不是史籍中的文字...
原创 三... 三国时期最成功的政治家、军事家、阴谋家当数司马懿,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司马懿这五个人,只有司马...
《似锦》大结局:甄珩拒婚原因曝... 《似锦》大结局了,每个人都迎来了自己的美好结局。郁锦登基,姜似被册封皇后,姜湛和楚楚姑娘终于表明心意...